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嫉妒经济学     
在嫉妒的经济学中,衡量幸福的标准不是物质享受的多少,而是享受的名次排列。在这种条件下如何增进社会的幸福便发生了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自上个世纪末期以来,经济学家逐渐地对法治的研究倾注了极大的兴趣。他们不仅试图从经济学视角对法治重新进行定义,并且还通过大量实证研究,分析法治和经济之间的紧密关系。法治是以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为其经济基础的,市场经济构成了法治的基石。本文指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法治的推行,现代市场经济属于法治经济。  相似文献   

3.
4.
模糊经济学作为数理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无论是对经济现象的定性分析还是定量分析,它都是一种基本的分析方法和理论基础。模糊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将为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的发展,拓展更为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5.
法律经济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法律经济学及其产生 把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法学领域的研究,从而揭示法律制度和经济体制相互运行之间的制约关系和影响作用的学说,被人们称之为法律经济学、法律的经济分析、法律与经济学、经济分析法学或“新法学”。这一称谓的多样性,本身就反映了法学与经济学在当代的交叉共溶性特点,以及法律与经济运行的相互关联性。  相似文献   

6.
科学经济学是在科学学和经济学接壤地带产生的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兴起于本世纪60年代中期,是伴随着新的世界科技革命的发展而诞生的。到70年代,科学经济学的研究在发达国家得到普遍开展,而我国对这门学科的研究至今尚处于襁褓之中。在此,仅就科学经济学的有关问题作粗略论述。  相似文献   

7.
佚名 《政府法制》2014,(23):37-37
马寅初是中国当代人口学家,同时也是一位经济学家,是中国当代经济学界泰斗级的人物。还是在1918年,马寅初在一次演讲时有一位老农问他:“马教授,请问什么是经济学?”马寅初笑着对这位农民说:“我先讲个故事吧:有个赶考的书生到旅店投宿,拿出十两银子要挑最好的房间。  相似文献   

8.
一、证据能力的经济学思考1、从证据法的研究对象上看证据法学,作为现代法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有其特定研究对象,其中包括:(1)证据与证据运用有关的法律规范;(2)证据和证据运用的有关的司法实践;(3)诉讼证明的方法规律和规则。以上不管是哪个研究对象,其中部蕴含着经济的最佳考虑,节约有限的资源,使其得到最充分,最有效的经济价值,这才是证据运用的真正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9.
江平 《法人》2004,(5):123-123
中国的经济转型是一场前所未有的社会变迁,这种变迁是经济形态的改变,也是制度状态的变革.经济形态的改变以市场经济的建立为导向,制度形态变革的目标则是法治.于是,法律与经济就成为这场变迁中两个最重要的因素.经济结构的变化将怎样影响法律制度的更迭?在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转型社会中,法律又将承担何种任务?这是颇值深思的问题. 经济转型是当今的重要经济和制度现象,但迄今为止在法学界对这种现象及其问题的学术解释尚属寥寥.  相似文献   

10.
吴音 《检察风云》2014,(12):12-13
“关系”两个字看起来简单,但它的内涵却异常复杂,外延无限广阔。什么是关系?关系就是利益攸关方。关系的核心是价值,关系双方要有交换价值(情感、利益、地位等),能够互惠互利,彼此的关系才会成立,否则就会一拍两散。  相似文献   

11.
职务犯罪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问题及其意义职务犯罪的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说,它是与公共权力同生共长的。在现代社会中,它无疑已经成为一种极其普遍的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当前,我国学者大多从政治、法律的角度讨论职务犯罪,对职务犯罪所作的经济学分析仍不多见,本文拟作这方面的一个尝试。之所以对职务犯罪作经济学分析,其原因是,各个学科都有自身的话语机制及概念系统。对职务犯罪,各门社会科学基本上都有自己的一套看法。但是,因各个学科的理论传统和方法论差别很大,所以得出的结论也有一些差别,在强调各门社会科学交叉融合的今天,对职务犯罪这一种为…  相似文献   

12.
13.
商法是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为维护我国市场经济的稳定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商事法律研究如火如荼并逐步完善的今天,作为商法的研习者,我们不得不面对商法总论研究严重滞后的这一事实,本文试图在这一局面上有所突破,尝试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商法总论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4.
刘兴成 《法人》2011,(10):82-83
经济学主要研究效率与公平,法律追求的目标是公正与效率。法律经济学是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和研究法律问题的社会科学。那么,法律经济学如何解释中国的房地产制度?  相似文献   

15.
犯罪行为的经济学分析就是从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综合运用"最大化假定、理性人、成本、收益、偏好、外部性"等经济学的概念、判断和方法对犯罪这种"外部不经济"现象的产生原因、发生过程、社会危害等进行分析,进而寻求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的犯罪控制策略的理论。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从社会学和法学的角度去研究犯罪问题,犯罪行为的经济学分析虽然还没有形成完善有效的体系,但无疑为犯罪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资源的极大浪费和生态环境的极大破坏 ,支撑着传统经济的增长模式。我国经济增长付出了昂贵的资源环境代价。从经济学角度审视 ,环境问题的根源在于“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因此 ,必须用经济的手段解决环境问题 ,建立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 ,促进 2 1世纪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法学研究的经济学维度——基于法律经济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树 《现代法学》2003,25(6):45-48
法律经济学作为经济学帝国主义的重要表现 ,它是用经济学的方法和理论来考察、研究法律和法律制度的形成、结构、过程、效果、效率及未来发展的学科 ;它是法学和经济学科际整合的边缘学科。本文在阐述了法律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及基本理论思维后 ,提出了法律经济学运动带给我们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8.
张春霖 《法人》2004,(7):116-118
非营利机构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实际上是在弱化利润动机,来消除潜在的利益冲突,建立起合同之外的信任,降低交易成本,使一些本来不能够发生的交易可以发生,从而增进整个社会的福利  相似文献   

19.
“双失灵”是对西方管制经济学中市场调节——市场失灵——政府管制——政府失灵——市场调节这一理论形成过程的概括。然而这一理论思路却存在循环论证的逻辑错误,并且使经济学理论和实践陷入对市场和政府的两难选择。针对经济学分析方法的不足,可用法经济学分析的方法和理论,为“双失灵”难题的解决找到答案,即以法律规制解答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与政府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20.
违法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主体为什么选择违法行为?如何制止主体选择违法行为?对此,经济学的回答可谓令人耳目一新。经济学恪守“经济人”的信念,认为理性的主体都是利益最大化追求者,他们在作出一定的行为之前,总要对各种可选的行为方式的成本和收益的大小进行预测和比较,从中选择能给自己带来最大利益的行为。主体选择违法行为,就象主体选择职业一样,关键在于有利可图。因此,要制止主体选择违法行为,就必须对违法行为的成本和收益进行调节,使主体得不偿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