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前,许多高校鼓励开展活动,并把开展活动与否当做思想政治工作者业绩的参考标准之一。这一方面固然大大提高了思想政治工作者开展活动的积极性,但在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活动崇拜现象的出现。活动崇拜是一种过度重视活动的倾向。它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将活动视为万能的武器。二是过分追求活动的数量和规模,忽略活动的质量。活动崇拜所带来的危害,一是影响活动载体的声誉。二是受教育者主体性缺失。如何走出“活动崇拜”的误区?笔者认为,应做到三点:(一)以受教育者为本。它是开展活动的目的、逻辑前提和出发点,也是观察活动成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关于我国社会英模崇拜和明星崇拜之异同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模崇拜和明星崇拜具有偶像崇拜的共同性,这种共同性反映为两者的心理机理相同和行为机制相同;英模崇拜和明星崇拜又具有各自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反映为两者依存的社会秩序不同和导向的价值观念不同。由此,在当前的社会中,应当坚持对英模崇拜的“官方主导”原则和对明星崇拜的“满足与提高相结合”原则。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3,(30)
贵州仡佬族的自然崇拜包括山崇拜、植物崇拜和动物崇拜,其审美心理也正滋生和显现于一系列习俗化的崇拜活动中。就山崇拜而言,仡佬族人将山看成是主宰一切的神灵,赋予山与人一样的形象、情感、性格,形成了审美心理的原生形态。就植物崇拜而言,仡佬族从远古时期就产生了树木有灵的观念,树木演变成为一种庄严神圣的图腾。而竹崇拜情结表达着仡佬族人对生命传承的一种敬畏和信仰,对生命美的一种追求和向往。  相似文献   

4.
英雄是时代的产物。英雄之所以能在他那个时代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是因为那个时代需要他们去宣传和推行符合当时时代要求的社会价值观和伦理道德观:社会需要塑造一座供人效法的精神丰碑,要人们以此为参照系,去规范自身的社会行为。因此,英雄崇拜的社会效果,来自于他的榜样作用力的大小,来自于他对人们思想与行为感染、教育幅射力度的强弱。  相似文献   

5.
目前,在我们的社会中,有一个重要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我们的重视,这种现象就是对权力的崇拜.权力崇拜是封建社会特有的现象,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仍然产生种种不良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权力崇拜加以研究,探讨克服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权力崇拜。本文试图就此发表一些初浅的着法。权力,从概念上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权力是指一种处于统治、指挥、决策地位上的力量,指社会关系中那种支配和服从、领导与被领导、管理与受管理的纵向关系。狭义上的权力仅指统治、压迫、管理社会的能力或力量,即国家权力,也叫政治权力.国家权力是国家出现后才产生的,它具有两重性,“既包括执行由一切社会的性质产生的各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6,(12)
古埃及是一个多神崇拜的国家,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出现了众多神,对古代埃及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塞特就是代表性的一位神。史前时期,他是上埃及的主神,受到人们的喜爱。后来,随着奥西里斯地位的确立,塞特的地位开始下降。第二中间期,喜克索斯人入侵埃及,在埃及建立统治,把塞特作为主神,塞特崇拜发展至顶峰。喜克索斯人被赶走后,埃及重建统一,塞特沦为恶神,塞特崇拜衰落。新王国第19王朝时期,由于国王的出身和战争需要等,塞特崇拜又短暂复兴。进入第三中间期后,塞特被彻底贬低为恶神,塞特崇拜彻底衰落。塞特崇拜的兴衰历史,反映出宗教与埃及社会特别是政治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7.
崇拜与怀疑     
崇拜对一个人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伟大的时代都是拥有信仰的时代,每当出现一位精神领袖,那么也就必然会产生出伟大的人物和伟大的艺术。这些伟大的人物,都具有执着的精神,就像军人持剑、文人执笔、匠人拿瓦刀那样坚定。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4,(26)
人物崇拜是中国古代社会广泛存在的一种文化现象。关羽的神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儒家的关羽、道教的关羽、佛教的关羽,三教竞相皈依,推动关羽从人到神转变。  相似文献   

9.
牛清臣 《学理论》2011,(14):206-207
达斡尔族的信仰是集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之大成的原始宗教,供天神、山神、火神、河神、财畜神、祖神等。每个氏族都有自己的萨满主持宗教活动。少数人信仰喇嘛教。原始达斡尔族的崇拜与信仰显示了达翰尔族社会早期文化多元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朱印 《瞭望》1996,(27)
近日读了一篇《愿多一点英雄崇拜》的文章,谈到时下有的人对英雄不是敬仰,而是嘲弄。由此想到一些地方在用人上的怪事,有的企业垮掉了,领导却还花天酒地;有的集体空了,个人腰包却满了;还有的人平时心思不在工作上,却照样荣升。诸如此类,形形色色,竟然成了炫耀之资本,令人费解,让人“羡慕”。  相似文献   

11.
圣人崇拜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现象,影响深远而广泛.圣人崇拜的产生既与生产落后所造成的人对人的依赖关系直接相关,又与中国传统文化人性本善的基本观点密不可分.圣人崇拜对于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素养的提高曾经发挥了重大作用,但越来越不适应于现代社会.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江苏省扬州市青少年榜样崇拜的调查,描述了青少年对榜样崇拜选择的多样化,英雄的地位逐渐弱化等特点,指出传统的榜样形式感召力下降,满足不了青少年的各种心理需求,当代青少年不再仅从同一个视角去理解世界,不再被动地去接受社会所给予他们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权力崇拜意识与人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力的核心是通过统治来实现权力者的最大利益.在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古代社会,必然会产生权力崇拜观念,从而造成对人性的严重扭曲.到了现代社会,人民被视为权力的主体和主人,不能容忍凌驾于人民之上的权力崇拜.但在今天的中国,仍然存在着权力崇拜意识,应通过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消除根深蒂固的权力崇拜意识.  相似文献   

14.
龙的基本神格是水神,龙神崇拜建立在对自然神和祖先神的祭祀基础之上,比原始的自然水神崇拜要晚.龙是先民观念中抽象化的水神,带有原始宗教的性质.龙神崇拜在南、北地域文化中尽管各自独立发展,但表现出的水神神格大抵相同.  相似文献   

15.
"GDP崇拜"作为一种社会病,不断地在侵蚀着社会有机体的健康,进而导致经济社会的矛盾日趋尖锐复杂。要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理性对待GDP,坚决反对"GDP崇拜"。"GDP崇拜"的形成有多种原因,"GDP崇拜"导致的危害也是多方面的,必须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超越"GDP崇拜"。  相似文献   

16.
陈宇菲 《学理论》2010,(12):142-143
流传在甘肃岷县的湫神崇拜是一多层面的民俗文化现象,用文化人类学的视野对其进行研究,从社会功能、进化和象征性的角度阐释其中崇拜对象的神化过程、神灵意念、祭祀形式等民俗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4,(31)
"死者崇拜"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古代"死者崇拜"是人们获取身份的重要象征。人们通过"死者崇拜"的方式来获取自身身份在家庭和社会中认同,人们也通过"死者崇拜"方式获取人们之间平等的想象力。由"死者崇拜"而拓展的"圣火"、"圣人"和"宗教"都是平等主题的变换,通过这些主题的建构从而刻写古代人的平等生活观。  相似文献   

18.
(一)两种历史观在人民群众作用问题上的对立1、历史唯心主义主张“英雄创造历史”(简称:英雄史观)唯心主义者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基本前提出发,否认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宣扬少数英雄人物“非凡”的意志或者某种超自然的精神力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唯心史观有两种基本表现形态:一是“唯意志论”,是主观唯心史观的集中表现.一是“宿命论”,是客观唯心史观的集中表现.  相似文献   

19.
藏族文化中的穹形象不但是藏族苯教系统化的产物,也是藏民族文明在历史中不断独创并与周边其他优秀文明互相交流前行的产物。在它之上沉淀着藏民族远古的鸟穹崇拜演进的轨迹和藏族苯教系统化和佛教本土化的历史痕迹。  相似文献   

20.
行业神崇拜是我国历史上曾经普遍流行的一种民间宗教信仰。这些神灵中有许多被认为对某种行业有开创发明之功,所以这部分行神又称作行业祖师或祖师爷。较为著名和流行的行业神有以下10类。1.工商业行神。金属制品业祀老君、陈辛、胡锭角、金炉娘娘,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