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一章爪哇奉借仲介商的癸展印度尼西亚壁史通常分为为三个时期:(1)荷葡人未来以前的时期;(2)东印度公司航治时期;(3)东印度公司倒阴以后的时期。这种分期法是根据印度尼西亚情况的改变而划分的。由于爪哇擎侨商人的地位随着印度尼西亚情况的改变而改变,因此在叙述爪哇奉侨仲介商的翌展史时亦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在这一时期,欧洲人坯浚有来到爪哇,爪哇攀势侨商人翘营的巢务具有团际百货商的性贸。  相似文献   

2.
前言作者曾在另一些文章中就殖民地时期爪哇农村社会的变动(主要就其阶层分化)进行了探讨,并着重论述了这种阶层分化与各地特有的土地制度的密切关系。例如,在西爪哇的勃良安(多年生作物种植园地区)等地区,至少从十九世纪起就已经出现了土地商品化(即村社共同体体制松弛)的现象和由于农民土地占有权的转让所引起的小土地所  相似文献   

3.
一、印尼封建主义对农民的剥削直到1948年初,爪哇土王仍然对其所管辖的地区的土地拥有特权.梭罗和日惹土王有权以所谓土地转让权的名义把农民的土地和劳动力强迫廉价出租给外国种植园主.1948年4月1日这两个地区的农民,在其他民主力量的支持下,通过英勇的斗争胜利地废除了梭罗和日惹地区土王的转让权.从那个时候起,农民又重新掌握他们对过去的转让地的权利,并有权处理自己的土地,把土地出租给种植园主.但在爪哇岛以外,特别是在东努沙登加拉土王领地的特权仍然存在着.东努沙登加拉土  相似文献   

4.
一、巴达维亚糖业的开始众所周知,爪哇是世界有名的蔗糖产地,它是在荷兰东印度公司采取了鼓励蔗糖生产的措施以后才发展起来的。在爪哇,自古以来就种植甘蔗,这是由印度人和阿拉伯人所引进的。在荷兰人来到爪哇的时候,爪哇的制糖业和印度尼西亚的其他地方一样,只是用土法提炼蔗汁。在选择制糖业的地区时,本来就应该考虑到以下这些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荷属东印度的华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荷兰经营东印度与华侨中国和荷属东印度的关系,早在西晋僧法显时代(414年),耶婆提(爪哇)和广州之间,就已有了商人的往来.历经五代、唐、宋、元直到明朝,由于郑和远征的结果,在以后一百六十年间,爪哇完全成为中国的朝贡国.所以当1595年荷兰侵略魔爪伸入爪哇和苏门答腊时,中国人早已掌握了爪哇的经济实权,特别是他们以万丹(Banda)、北加浪岸(Pekalongan)、杜板(Toeban)为中心,从事商品贩卖、种植胡椒和水稻以及制糖等等,已经十分富裕.因此,当1602年设立荷兰东印度公司、1619年总督昆(Jan Pieterszoon Coen)在雅加达(Jacatra)的废  相似文献   

6.
导言:荷属东印度在地理上形成为亚洲和沃洲之间的链环并组成为马来群岛的主要部分.目前荷属东印度的人口估计约为七千万人,其中约有五千万是居住在爪哇;根据1930年最后一次的调查,荷属东印度总人口有六千零七十万,其中有四千二百万人口是居住在面积只有十三万平方多里的爪哇和马都拉;根据Jan.O.M布鲁克(Jan O.M.Brock)的估计1941年爪哇的人口平均密度为每平方英里950人;根据另一种估计爪哇人口在1939年达到饱和密度,每平方英里有1,360人;这样的人口密  相似文献   

7.
印尼经济发展的地域差距与政府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地区土地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全国由大小13,677个岛屿组成.在有人居住的3000多个岛屿中,经济发展极不平衡.远在西方殖民者东来之前,爪哇岛便成为印尼农业最发达地区和经济发展中心.1602年,荷兰商人在印尼建立东印度公司,进行殖民统治.从此,爪哇一直是荷兰的统治中心.荷  相似文献   

8.
(一)农业对印度尾西亚居民的意义以农为生: 印度尼西亞主要是农业国。这一点可从1930年的人口調查中明显看出。当年20,279,643个男女就业人口,70%从事廣义农业工作(包括畜牧业、漁业与林业在內)。爪哇島务农的男子占74.4%、妇女占46.8%。外島(指爪哇与馬都拉以外的島屿-校者註)务农的男子占84.4%、妇女占73.5%。14,193,158个男女农业劳动者当中有11,996,800人或84.5%从事狹义的民間农业。其他大多数是在大种植园中工作的工人。1930年的人口統計中并沒有按他們所种的农作物种类再进一步分类。  相似文献   

9.
導言:緬甸的經济發展,在許多方面和爪哇的經济發展不同。爪哇的荷蘭殖民政府保护当地原住民的土地权,而緬甸的英國殖民政府则奉行一种自由主义政策,这种政策最后導致了空前的土地集中。不断增長的人口压力是爪哇經济發展的顯著特点,而緬甸則依然是一个拥有大片農業荒地的國家。政治上和經济上的依賴,在緬甸造成典型的殖民地冲突,这种冲突具有社会上和种族上的特征。由于当地原住民和印度移民間的緊張局面,情况更为复雜;这些印度移民是受英國殖民政府的鼓励來參加下緬甸肥沃平原的开發的。  相似文献   

10.
<爪哇史>是研究莱佛士殖民统治思想的重要著作.在<爪哇史>中,莱佛士认为爪哇农业具有巨大潜力,并驳斥了爪哇人人种低劣的偏见,借此呼吁英国政府永久占据爪哇殖民地.受18世纪末以"幸福"(Happiness)为目标的殖民理论的影响,参照英属印度殖民政府的柴明达尔制,莱佛士设想通过土地税改革(Land-rent System)发展爪哇农业,以获取稳定的、巨额的殖民利润.  相似文献   

11.
在经济和社会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印度平均土地经营规模日趋缩小,地块不断分散,使农业生产不能取得规模经济效益。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印度正在进行多方努力,采取各种措施,并已取得了一些成就。但要使大部分土地经营单位都达到适度规模,还要走很长一段路程。一、印度的土地经营规模印度农户平均经营的土地目前估计为1.7公顷。然而,在1953—1954年度曾达到3公  相似文献   

12.
婆罗门教(8—9世纪改革以后称为印度教)产生于古印度,至今已有三、四千年的历史。根据历史记载和考古及碑铭材料,史家们断定,婆罗门教曾超越印度国界,于古代传入东南亚地区,成为爪哇、扶南、真腊、占婆、暹罗等古王国的主要宗教,对这里人们的政治、思想意识、建筑艺术、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产生过重大影响。这些地区的人民后来虽然以小乘佛教或伊斯兰教为主要信仰,但婆罗门教的影响在人民生活中至今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13.
爪哇满者伯夷是印尼历史上最强大的王朝 ,在中国明代前期 ,其与明朝往来频繁 ,尤其是对外贸易方面。本文分两部分叙述爪哇满者伯夷王朝与明朝的贸易交往关系。  相似文献   

14.
十九世纪以前爪哇岛上印度尼西亚人与中国人的通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荷蘭人來到印度尼西亞之后并不是馬上就控制整个爪哇島。我們常常忘記一点-荷蘭在爪畦的統治实际上并不如在旧雅加达那么久-三百年。当初荷蘭东印度公司的职員如府尹(Residen)等不外是荷蘭东印度公司的外交人員,一直到帝波尼哥罗战爭之后,我們所知悉的荷蘭殖民制度才完全建立起來。十九世紀以前我們回顧到十九世紀以前的时代,是因为那个时代是真正印度尼西亞歷史时代,同时我們一定想問,于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七日重新开啓的真正印度尼两亞歷史时代里中國侨生居民的歷史發展又是怎么样的呢? 在真正印度尼西亞歷史时代里,最高級的中坚的階層,真如現在一样,是印度尼西亞人。因此对于中國人說來,当时投身入印度尼  相似文献   

15.
石油是世界之光,它是在车轮能转动或骆驼可立足的地方载运的.撒哈拉沙漠的商队运送着背后印有星标的货物,印度的象队驮负着"标准白"箱,船只不停地在码头装载运往日本,爪哇以及海上最遥远的岛屿.——十九世纪九十年代标准油公司的广告  相似文献   

16.
英国政治结构独具的法治主义传统使得由英国殖民统治所引领的近代印度社会转型与法律移植密切相关。英国法的输入奠定了"英—印法"体系的基础,法律移植通过为印度注入民主、自由、平等、权利等现代理念促进印度社会转型的同时,在解决社会陋习等方面问题上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传统文化的许多消极因素仍然困扰着印度社会及其诸多民众,贫穷和压迫并不罕见,全面实现社会平等、自由仍然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7.
马来语版本梁祝的故事不仅有马来文本(印尼语是在马来语基础上形成的),还有爪哇文、巴厘文、马都拉文和乌戎巴当(即望加锡)文等版本。印尼学者台台·奥托姆称,《梁祝》的马都拉文版本就有好几种。法国研究印尼华人马来语文学的著名学者苏尔梦在《爪哇移植中国小说简要》中写道:“《山伯、英台》的故事,最早刊登在1873年由中爪哇三宝垄出版的凡·多普的《爪哇年鉴》上。之后,中爪哇梭罗出版的爪哇文《布拉玛塔尼报》(Bramartani)又刊载了它。”印尼一位署名“虹”的学者写道:“早在  相似文献   

18.
爪哇妇女过去一直用手工舂米。但七十年代初期从日本进口了脱壳机,结果不出人们所料,在不到五年的时间里爪哇便基本上看不到人工舂米了。这种变革可能促进了稻米生产,但却使岛上没有土地的妇女每年少掉了1.33亿个劳动日和5千万美元的收入。一位名叫马斯里·辛加林朋的研究人员在一个村庄里发现有  相似文献   

19.
当前,印度经济的迅速崛起已成为学界的热点课题,然而,对于印度推进"国家意识"的战略举措及其对印度发展所具有的重大意义似乎阐述得不多。在印度数千年的文明史中,这片土地融汇了众多文明,同时也历经了无数劫难,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为"纷繁复杂的政治、宗教、种族、语言和文化"的"拼图"。印度一度被认为是一个"地理概念",或是一个  相似文献   

20.
钟德志 《东南亚》2015,(2):100-103,110
《宗教思想史》是著名宗教史家米尔恰·伊利亚德(Mircea·Eliade)的经典之作。尽管伊利亚德在书中花费大量笔墨来叙述印度宗教思想的变化及其继承性,但却对至今仍是印度重要宗教的印度伊斯兰教思想视而不见,也没有阐述它与其它印度宗教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所以,伊利亚德忽视了印度原有宗教和印度伊斯兰教思想两者之间相互的文化交融和影响,不能得出完全符合印度中世纪史实的合理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