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飞鸽”牌自行车,对于中年以上的中国人来讲,绝不仅是健身器械或代步工具,曾几何时,它飞翔于无数昔日青年梦中,成为人们渴望幸福的象征。那个年代的人们谈婚论嫁时,买一辆天津的“飞鸽”自行车,往往要用大红绸带扎起来,它是婚礼的荣耀。“飞鸽”展翅,曾经满载着人们对富裕的理解和追求。天津飞鸽自行车有限公司的前身早在1936年便开始制造自行车。1950年,他们造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辆自行车,取名叫“飞鸽”。迄今,“飞鸽”牌自行车总数已达6000余万辆,其中出口580万辆。天津“飞鸽”与上海“永久”南北呼应,支撑…  相似文献   

2.
刘静 《观察与思考》2007,(17):22-25
两个轱辘加一个横梁,上有龙头下安踏板,这是啥?不就是一辆再普通不过的自行车呗!自行车这玩意儿,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即不插电、也不用油,靠的全是人力,随便脚一蹬就呼呼向前。虽说现在汽车有点"横行霸道",但自行车无疑还是我们大多数人的代步工具。每天早晚,滚滚的自行车潮随着马路涌向  相似文献   

3.
单纯刚  任芳 《中国人大》2010,(19):36-37
“各级公务人员要做骑自行车上下班的榜样,恢复我国以自行车代步的优良传统,从而形成国人骑自行车出行的良好氛围。”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邓州市中医院院长唐祖宣建议说。  相似文献   

4.
肖奉仪 《今日海南》2013,(11):19-19
电动自行车是海口广大市民的代步工具,廉价、环保、便捷、灵活是其先天优势,如果不以牺牲城市交通秩序为代价,电动自行车当然可以作为普通市民代步选择.早在改革开放前,像北京这样大都市,自行车也是市民上下班的首选,某个时期自行车甚至一度成为北京市城市交通的时代形象代言.但从维持城市交通秩序的角度来看,控制电动自行车增长势在必行,让超标车退市也是当务之急.而要让超标电动自行车顺利退市并且让更多市民接受,关键在于是否有可替代的、更为便捷的出行选择.  相似文献   

5.
在我老家的杂物间里,存放着一辆老式永久牌自行车。这辆“古董”级自行车,表面油漆完好,龙头、货架的镀鋁依然银白,塑料把手、车铃尚在,轮壳链壳、支撑架依旧牢固。擦拭一番,立即露出真面目,风采依旧,就像那个时代的人和事,独有一种风骨。  相似文献   

6.
赵楠 《两岸关系》2008,(11):32-33
自行车产业算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产业,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自行车也是一个最早的综合工业产品,因为它相对有很多零件,它的发展过程代表工业的先驱,如:轴承、链条和轮胎等的发明和发展都伴随着自行车产业前进的脚步。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自行车已经由交通代步工具进化为具有多元化功能的产品。  相似文献   

7.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般百姓生活的最高标准莫过于有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三转一响了。那时,私人拥有一辆自行车不亚于现在拥有一部奔驰、宝马。这是因为自行车在当时是计划供应商品,全中国只有凤凰和永久两种自行车在路上穿行。而能够搞到一张自行车票的人,绝对是非常有  相似文献   

8.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手表、自行车、缝纫机连同收音机、照相机被称为“三转一响一咔嚓”。能够拥有这些产品,是当时较富裕家庭追求的生活理想。其中,上海生产的“上海”牌手表、“永久”自行车、“蝴蝶”缝纫机、“海鸥”照相机等产品,以其过硬的质量和精美的工艺受到全国人民的青睐。这些日用工业品使上海品牌走进中国的千家万户,成为一个时代“幸福生活”的代名词和上海城市的经典记忆。  相似文献   

9.
记得在20年前,经济学家樊纲和社会学家郑也夫较起了劲,为汽车要不要进入家庭发生了一场激烈的争论,当时我曾是一员积极的参与者。20年过去了,据说那位支持汽车进入家庭的经济学家早已拥有自己的轿车,而那位反对汽车进入家庭的社会学家依然坚持以骑自行车代步。他们各自的我行我素似乎在告诉大家:双方的争论并非就此终结,有待于下回分解!  相似文献   

10.
低碳呼唤自行车回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思  袁昌斌 《世纪行》2010,(3):46-46
<正>自行车是老家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交通工具,那个年代不少家庭的墙上都贴有一张美女推着自行车的画,给人十分潇洒的感觉。到了60年代区委书记才有一辆自行车、70年代末行政干部下乡都骑自行车,所以农村里有首儿歌叫做"骑自行车的是快活人,地上走的是老百姓。"  相似文献   

11.
<正>7月15日,法国巴黎拉开"双轮革命"序幕,投放上万辆自行车,供居民和游客自助租用。从"四个轮子"回归到"两个轮子",这是文明社会的文明回归,这是一种回归式的进步。作为每天坚持骑自行车上下班的人,笔者在访欧时,很注意观察人家的自行车状况。无论在瑞士还是在德国哪个城市,都发现街头有很多停靠着的自行车,  相似文献   

12.
2020年7月1日,《浙江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正式施行。浙江各地开展一场场声势浩大的普法、释法、执法行动,让浙江数千万辆电动自行车驶上"正"途。条例实施仅半年,全省共查处各类电动自行车违法行为539万余起,大部分城市的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头盔佩戴率达90%以上,涉及电动自行车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同比下降20.93%。  相似文献   

13.
眼下自行车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歧视。自行车的现状怎样?未来又在哪里?我们应该以什么态度去关注"单车一族"?  相似文献   

14.
<正>很多人都知道被全球誉为"环法英雄"的环法自行车大赛七连冠获得者阿姆斯特朗,但是你知道阿姆斯特朗的坐骑是什么牌子的吗?知道在哪里能买到吗? 2006年时,杭州各大媒体曾竞相报道过两辆价值4.4万元的天价"TREK"自行车,而"TREK"正是阿姆斯特朗的御用坐骑品牌。杭州的王世国是"TREK"全国  相似文献   

15.
去年,由于工作需要,爸爸决定买辆自行车。他决定买“永久”牌的。可是,他跑了好多个商店,打听了很多地方,都没有“永久”的踪影。后来好不容易在一家商店看到一辆“永久”牌的,但售货员告诉说,这辆是早就被人买了的,而且是带“搭头”的(买一辆“永久”牌自行车要搭配一台电视机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世界上的自行车王国,随着科技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的自行车与电助力装置相结合的电动自行车应运而生,成为城市居民的新型代步工具,非典疫情又使电动自行车得到广大城市居民的青眯.如何依法管理电动自行车成为大中城市的地方政府面临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7.
陈舒 《群众》2020,(18):67-68
荷兰是一个举世闻名的自行车大国。每个人年平均骑程1000公里,单车道遍布全国,每天有上万人以自行车代步,采用环保的通勤方式帮助疏解道路的交通压力。荷兰的每个城市、每个城镇乃至乡村,随处可见停放的自行车。尤其在海牙、阿姆斯特丹、乌特勒支这些大城市的市中心道路旁边,更是堆堆叠叠地停放着自行车。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民政》2014,(6):F0004-F0004
<正>2013年5月25日,中国福利彩票公益自行车启动仪式在洛阳举行,一期设置35个公益自行车站点的1000辆公益自行车正式"上岗",由福彩专项资金投资建设的公益性免费公共自行车系统在全国尚属首例,洛阳市是河南省建设公益自行车项目的第一个试点城市。二期计划在2014年新增115个站点,将再投入2500辆公益自行车,此项工作已被列入洛阳市惠民实事。公益自行车站点主要集中设置在车站、公交站点、大中型公共停车场以及市区级行政中心、购物中心、公园、风景旅游区、小区等人流集中的公共服务设施周边,市民、游客只需在公益自行车管理亭申请办理一张自行车租用卡即可享受免费租车、异地还车的服务,受到广大群众的广泛赞誉。  相似文献   

19.
自行车是我市传统重点出口产品,也是我市进出口公平贸易预警产品之一。近年来,我市自行车产品出口频遭国外贸易壁垒影响,既有反倾销、反补贴等传统贸易救济措施,也有形形色色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特别是欧盟持续多年的反倾销措施,对我市自行车产品进入欧盟市场形成严重贸易壁垒。为全面了解我市自行车行业遭遇国外贸易壁垒情况,指导和帮助我市自行车企业有效应对国外贸易壁垒,稳定和扩大自行车产品出口,  相似文献   

20.
<正>"凤凰牌自行车"——一个曾经响当当的名字,整整一个时代的骄傲,多少人魂牵梦萦想得到的东西……不经意间,辉煌已成为历史!在年轻一代心目中,凤凰早已是一个过去式,他们看重的是TREK、捷安特、美利达等等国际名牌,凤凰自行车则静静地躺在自行车店的角落,无人问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