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山寨文化"是一种可惠及民众而又易危害公平、代表民间创新却容易造成侵权、追求价值多元却又包含低俗趣味的文化.社会及有关部门应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统领作用,铸造青年"一元统领"与"多元取向"相统一的文化价值品质,构筑青年传承文化与创新求变相结合的文化价值取向,倡导青年遵纪守法与崇尚道德相协调的文化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2.
2006年9月22日,以"青年·责任·文化·发展"为主题的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建校50周年学术论坛在北京青年政治学院隆重召开.会议由张晓华副院长主持,共青团北京市委副书记李先忠同志,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梁绿琦教授首先致辞.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青年"丧文化"颇为流行,已成为多元亚文化图景中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青年群体用"丧"言"丧"图等多种形式表达消极颓废的风格。青年网民热衷用"丧文化"来宣泄他们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抵抗和反叛主流价值,但这并不能改变他们真正的困境,也不能消除他们内心的沮丧。反思青年"丧文化"现象流行的根源,提出我们要关注青年群体的合理需求,提升青年群体的媒介素养,引导青年群体正确认识自我,逐渐消解"丧文化"带来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浅谈国企青年职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国有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青年职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充分发挥企业团组织的优势,坚持开展创建"青年文明号"和"青年突击队"等活动,更加注重宣传阵地的建设,广泛动员青年职工开展群众性的文化建设活动.  相似文献   

5.
"大话"文化是"电子场景"下成长起来的青年人在行为方式上的主动变革,从而形成的一种"中区倾向"的行为模式,"大话"文化只能以青年文化的面目出现.对于"大话"文化现象,不能轻易地以价值判断对其进行盖棺定论,它实际上是人们在"电子场景"下行为模式转变的一个信号而已.  相似文献   

6.
在青年工作发展的新形势下,虹口团区委坚持创新和对区域经典文化的传承与融合,积极开展与青年需求相适应的活动,注重活动的策划和设计,融入时尚元素,增加活动亮点,打造具有新时代特征的虹口青年“走近经典“系列文化大餐.4月28日上午,中国共产党第四次代表大会史料馆(多伦路215号)大院内彩旗飘展、人声鼎沸,启航梦想·播种希望--青年“走近经典“系列文化寻访活动启动仪式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7.
在企业发展中,企业文化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研究石油企业文化对青年员工的影响,分析石油企业文化创新建设的新举措,探索石油企业文化创新,特别是石油销售企业文化创新建设对于青年员工素质提升发挥的积极作用,促进了青年员工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随着企业中青年员工整体素质的提升,为石油企业文化创新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并发展了石油企业文化的内涵,生成了将传统企业文化与时代精神有机结合、具有创新性的、与时俱进的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8.
"文化强国"时代背景下当代青年的文化创新认知与意识总体上是积极主动、理性客观的,他们充分认识到自身在文化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与作用,具有较为强烈的文化创新自觉和自信,对于青年文化创新的动力、途径等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信心。与此同时,不同青年群体之间在文化创新认知与意识上也存在着一些差异,需要我们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便进一步激发青年文化创新的热情,提高青年文化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充实青年关员的精神生活,拓宽青年关员的文化视野,营造"尚读书、有信念、达情理、知荣辱"的人文氛围,推动"学习型团组织"和"学习型海关"的创建,2006年下半年,上海海关团委开展了"人生之阶"上海海关青年读书交流活动.全关共144名青年关员投稿参赛.  相似文献   

10.
二十世纪,青年的生活方式和青年问题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在西方社会,各种由青年人领导与参与的"青年反叛"思潮对社会历史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但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之后,这种青春风潮急剧转向一种消费性的文化行为。虽然青年成为二十世纪中国历史舞台上的重要角色,但是中国社会与文化并没有为青年提供应有的社会认同与文化空间。具有反抗意识的"青年亚文化"、高雅的文化与流行文化相互杂糅,构成了当代中国青年的文化食粮。尤其流行文化抓住青少年特有的文化需求和渴望自我个性的身份表达,成就了当代中国社会娱乐文化的泛青春化品性。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网络掀起了一场生活方式的革命,确立了"第四媒体"的地位。据专家预测,依托于移动通信网络和互联网的短信将成为新的媒体--"第五媒体",短信将成为新的生活方式。在善于追逐时尚的青年"手机一族"中,短信作为一种新的文化方式已被普遍接受。短信文化在青年中流行离不开社会背景,更有深刻的心理学基础。短信文化是青年人际沟通的新形式,是解读青年的语言符号,也是研究青年文化的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来临,青年文化的发展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也蕴含着新的机遇.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把握前进方向、弘扬民族精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青年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在全球化时代建设健康向上的青年文化的主要内容和途径.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青年亚文化在物质形式、价值观念、审美取向、行为方式等方面呈现出了新的特点物质形式层面,"唯新"逐渐成为理念价值观层面,呈现多元化趋势;在行为方式上,逆反心理及自我表现欲增强在组织形式方面,非正式组织快速发展.面对着这样一些新的特点,我们要想方设法引导青年认同社会主流价值,引导流行文化健康发展,净化网络文化环境,努力促进青年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青年与传统文化为研究对象,以青年发展与传统文化传承为切入点,从青年和传统文化的辩证关系、青年继承传统文化的现状及问题、青年学习传统文化路径优化等部分进行论述。本文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和传统文化的系列重要讲话,剖析青年传承传统文化现状,结合共青团改革的相关精神,根据共青团贴近青年、引领青年、服务青年的工作任务,形成共青团工作下的青年传统文化传承路径。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青年亚文化在物质形式、价值观念、审美取向、行为方式等方面呈现出了新的特点物质形式层面,"唯新"逐渐成为理念;价值现层面,呈现多元化趋势;在行为方式上,逆反心理及自我表现欲增强在组织形式方面,非正式组织快速发展.面对着这样一些新的特点,我们要想方设法引导青年认同社会主流价值,引导流行文化健康发展,净化网络文化环境,努力促进青年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文化反哺"即"逆向社会化",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文化传承模式.当代青年农民工已初步具备"文化反哺"的能力,并有责任通过"文化反哺" 提高农村成人社会的现代社会适应能力.青年农民工"文化反哺"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在肯定青年农民工"文化反哺"对农村社会进步的积极推动作用的同时,也要注意对其加以正确的引导.  相似文献   

17.
人民政协是中华传统文化"和而不同"思想的产物和象征.人民政协是发挥中华民族"和合"文化的重要舞台;人民政协文化深深的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土壤当中,承接了"和合文化"的精髓;"和而不同"思想体现了人民政协工作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8.
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不仅影响着经济的发展,也涤荡着社会文化及人们的价值观.这种时代的变革催生了青年文化的产生,传统与现代文化间的冲突与碰撞又为青年文化的发展与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青年文化以其独特的文化形态存在于现代社会发展中,并发挥着特有的社会功能,体现着青年特殊的利益需求和共同的价值体系、行为规范,与主流文化的关系是既有依附也有反叛;既有融合也有偏离.研究和把握青年文化及价值观的演变所表现出的全球性和时代性特征,对解决新时期青年群体所面临的问题以及消弱和化解青年与社会变革之间所产生的矛盾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佛系青年"是指那些得过且过、不大走心的青年人。"佛系青年"的出现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但本质上是因为他们的文化自信尚未建立。当前,"佛系青年"文化自信呈现封闭性与开放性相交错,解构性与重构性相交织,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交融等主要特征。同时,"佛系青年"出现文化精神失序、文化心理失衡及文化行为失当等问题。对此,要提倡科学精神,增强"佛系青年"的文化辨别力;要多管齐下,革新"佛系青年"的文化心理;要奏响宣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旋律,引导"佛系青年"作出理性的文化行为。  相似文献   

20.
一、"青年"概念的形成及其效应 (一)"青年"概念的起源 "青年"这一概念是西方文化的产物.近代启蒙哲学赋予了青年以这样的涵义:青年是摆脱原来社会地位的关键时期,是一个等待和未完成的阶段.18世纪是青年这一概念诞生和迈向成熟的世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