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领导班子集体研究作出决策是贯彻民主集中原则,防止少数人“说了算”,使决策更为科学,合理的有效措施。然而,这部“好经”有时候在一些地方却被“念歪”了。报载,某地一乡长上任伊始,为了创造“政绩”,雄心勃勃地大搞“形象工程”,加重农民负担,搞得怨声载道,闹出了事端。上级有关部门追查下来,乡长说:“这是我们班子成员集体研究决定的,我们集体负责。”此后,这件事便不了了之。  相似文献   

2.
坚持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是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基本要求,是坚持集体领导的具体体现。但在现实情况下,这一制度的坚持在一些基层党组织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去春以来,我部先后两次对全县25个乡镇和76个部办委局领导班子贯彻民主集中制情况进行了跟踪考察,发现部分单位集体决策中存在着“三不”偏差,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偏差1:大小事一个人说了算,不搞集体决策。这一偏差有两个方面的表现:一个是少数单位领导班子根本不搞集体决策,单位内的大小事班子成员之间不通气,不讨论,直接由“一把手”一锤定音。另一个是少数班子表面上搞了集体决策,实则流于形式。有的在决定问题时,从问题的提出到决定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在现实生活中,常常遇到这样一种现象,当纪检监察机关查办一些部门、单位的违纪案件时,一些违纪行为往往是已经“集体研究”。产生此类现象的原因,主要有这“三不怕一不力”。一是“集体承担责任不怕”。有些部门、单位的领导,对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打“擦边球”,阳奉阴违甚至拒不执行。以为有“集体”承担责任,法不责众,违纪起来便有恃无恐,无所顾忌。二是“只要不装入  相似文献   

4.
群言堂     
惩治“集体犯规”刘迎春王洪亮近年来,领导班子“集体犯规”的现象比较严重,且呈上升趋势。导致领导班子“集体犯规”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由于领导干部决策水平不高,无意识犯规;有的是由于一些领导干部怀有法不责众心理,肆意犯规;有的则是在自私贪欲心理的驱使...  相似文献   

5.
“一把手”是领导班子中居于首位的负责人,在一个地区或部门的领导班子和全局工作中处于核心地位。如果“一把手”在权力的行使运行过程中缺乏必要的监督,势必会导致权力失衡、决策失误和行为失控,给工作带来损失,给事业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6.
为贯彻中纪委提出的“凡属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的使用,必须经集体讨论作出决定”(下简称为“三重一大”)的制度,进一步加强集体领导,规范领导干部的从政行为,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北京教育纪检监察研究会就北京地区高校校级领导班子执行“三重  相似文献   

7.
建设一流的领导班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茶陵县委在“领导班子创先进”中,致力于提高自身素质,较好地发挥了“一班人”的表率作用,推动了全县两个文明建设。在去年株洲市组织的县级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实绩考核和年度经济与社会发展82项指标考核中,综合得分居全市第一位,受到市委的通令嘉奖。我们从这一实践中感到,要创建一流的领导班子,必须苦练“内功”。坚持实践观点,练就“决策”功,形成“创先”合力。能否正确决策,是对领导班子能力、水平的综合检验。为练就正确决策的基本功,我们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相似文献   

8.
今年初以来,江苏省启东市实行“领导决策失误追究制”。该市首先明确了决策程序,规定在重大事项决策前必须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形成可行性报告后,让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并引进专家论证机制,确保决策正确。对不调查研究,不充分论证,盲目决策而出现失误者,责令其经济赔偿,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造成重大失误的,追究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指出 :“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 ,完善党委内部的议事和决策机制 ,进一步发挥党的委员会全体会议的作用。”然而 ,从当前一些领导班子议事决策的实践来看 ,由于班子成员存在“自负”和“从众”两种心理障碍 ,致使集体决策中班子成员的聪明才智发挥得不好 ,整体效能不高 ,不仅直接影响着领导班子的议事质量和决策水平 ,也影响着整体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的进程。因此 ,研究分析当前少数领导班子议事决策中存在的两种心理障碍 ,并采取有效对策加以矫正 ,对于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 ,改善党的领导具…  相似文献   

10.
“一把手”是指各级党政领导班子的主要负责人,是党政领导班子自核心。“一把手”在决策中处于主导地位,在实施决策中处于指挥地位,在领导活动中处于督导地位,对于一个地区、部门单位的全局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负有特殊的责任。  相似文献   

11.
民主集中制是我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也是科学的领导和决策方法。“一把手”作为一个领导班子的“班长”,在一个地区或部门民主集中制的具体执行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从目前有些地方的情况来看,相当多的“一把手”发扬民主不够。在一些地区和部门,“一把手”主观武断,家长制、一言堂现象严重,重大问题不是由集体讨论决定,而是由个人说了算;有的“一把手”只在形式上发扬民主,用民主集中制的形式,使自己的意志合法化,压制别人的民主权利;有的“一把手”对维护中央的权威自觉性不强,搞“上有政策,  相似文献   

12.
《江淮》2004,(12)
副职袖手“壁上观”目前在一些领导班子建设得不好的地方,在重大决策时,副职一般不提不同意见或建议。有些时候,甚至副职发现决策要出问题也不表示异议, 更愿意“袖手旁观”。之所以产生这种不正常情况,主要是因为领导班子内部的民主集中制等制度没有真正得到落实。班子内部缺乏民主气氛,副职一般不敢提出不同意见。即使一把手的决策出了问题,也是  相似文献   

13.
“集体研究”同“集体违纪”乃至“集体违法”本来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某些“集体研究”亦可能导致违纪违法现象之发生。这虽是个别现象,但对此又不能不析。 凡重大问题都必须经过集体研究,因为通过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可以作出正确决策和形成正确意见,防止个人独断专行、避免失误。也正是因为如此,集体  相似文献   

14.
沈小平 《求贤》2009,(12):54-54
针对部分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民主作风不好的问题,一位负责同志最近强调说:“一把手”在领导班子中要“高人一筹”而不是“高人一等”,善于当班长而不当家长,决策果断而不武断。这一番话啼朴素,但内涵深刻,可以引发对领导干部如何改进领导作风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选用领导干部年龄上“一刀切”的负面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部选拔任用中“四化”标准等规定,使选人用人制度变得愈加直观、明细,但在我们的实际工作当中,一些地方部门由于对这些标准缺乏科学认识,过分生硬地套用某些标准,由此形成了“一刀切”现象。选用领导干部年龄上“一刀切”就给实际工作带来了不可小视的负面效应。1.直接影响了领导班子结构的合理性所谓领导班子的结构,是指在领导班子各种不同类型的领导者之间的相互协作和配合关系的相对稳定的形式。如果领导班子优势互补,结构合理,就会产生一种巨大的集体力量,即所谓“合力”。反之,如果一个领导班子结构过于单一、平面,就容易产生“斥力…  相似文献   

16.
党委常委会研究干部,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必经程序,是体现党管干部原则的一个关键环节,同时,又是我们党在干部工作中实行民主集中制的重要体现。实践证明,常委会研究干部,对干部的选拔任用实行集体决策,有效地集中了集体的智慧,防止了干部任用上的个人说了算,保证了领导干部的个体素质和领导班子的整体素质。但是,如此重要的会议,在一些地方却没有真正起到集体决策的作用。 一些地方党委常委会议研究干部的现状 目前,一些地方研究干部的党委常委会议质量之差让人吃惊。说是开了,常委们基本上没有发言;说是没有…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一些地方、部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中以集体形式谋取私利的问题和案件时有发生,人们斥之为“集体腐败”。“集体腐败”在性质和后果上都要比个体腐败更为严重和恶劣,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警觉,采取有力措施加以预防和治理,决不能让腐败借“集体”之名大行其道,甚至发展为有组织的犯罪。  相似文献   

18.
去年以来,一些省份相继发生了“贿选”骗官案件,基层民主政权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黑金”袭击,一些基层干部通过“贿选”实现“封官加爵”。更令人担忧的是,本来只在一些乡镇换届选举时出现的“贿选”,而今已悄然进入县级甚至地级市这个层面,且由个人行为跃升为一个帮派同盟的集体行为,大有升级之势。“贿选”,已成为基层政权建设中的一颗毒瘤,根除这颗毒瘤,既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客观要求,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希望。“贿选”骗官丑闻连爆2000年4月24日,广西资源县瓜里乡经委(企办)主任邹定理花了3600元进行…  相似文献   

19.
曾勋 《廉政瞭望》2023,(21):41-42
今年是反垄断法施行15周年,《制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规定》重新修订,自2023年4月15日起施行。从2022年3月开始,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制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执法的专项行动,2022年6月至2023年1月,共公布63起行政性垄断案件。2023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开展民生领域反垄断执法专项行动,已公布6起行政性垄断案件。  相似文献   

20.
陈木 《唯实》2001,(5):64-66
党委常委会研究干部,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必经程序,是体现党管干部原则的一个关键环节。实践证明,常委会研究干部,对干部的选拔任用实行集体决策,能有效地集中集体的智慧,防止干部任用上的个人说了算,保证领导干部的个体素质和领导班子的整体素质。但是,如此重要的会议,在有些地方却只是走过场,没有能真正起到集体决策的作用。本文试对这一现象作初步探讨,并提出一种建设性的构想。 一些地方党委常委会议质量差的原因 目前,一些地方研究干部任用问题的党委常委会议质量之差让人吃惊。说是会议开了,有些常委基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