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政权及基层政权建设定义☆政权又称国家政权,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国家权力,即统治阶级凭借国家机器进行阶级统治的权力;二是指行使国家权力  相似文献   

2.
今云、贵、川三省在先秦时期曾经出现过三个国家。它们是:巴国、蜀国和滇国。巴国、蜀国领地主要在今四川省境内;滇国领地主要在今云南省境内。至于今贵州省,当时称为牂牁地区,居住着许多部落,互不相统属,还没有建立国家,其中的一些部落或分别受巴国和蜀国支配。一、巴国公元前八世纪左右,巴族中的奴隶主在今川东地区建立了巴国。《山海经·海内经》说,巴族中的奴隶主是太皞[即伏羲]的后裔。《华阳国志·巴志》则说:五帝以来,黄帝、高阳之支庶,世为[巴地之]侯伯。”说明在原始社会末期阶段,巴族的祖先部落与中原地区华夏族(汉族的前身)的祖先部落联系密切,它是中原炎黄民族群体的近亲集体。显然,巴族是新石器时代后期川东巫山大溪文化的创造者。据《后汉书·南蛮·巴郡南郡蛮传》的记载,先秦时期,在武落钟离山(在今湖北长阳县境内)一带,“有五姓:巴氏、樊氏、曋(音审)氏、相氏、郑氏”。即五个原始氏族。这五个氏族中的其他四个氏族皆服属于巴氏族的首领廪君。在廪君的率领之下,五个氏族共同沿着夷水(今湖北长阳至恩施一带  相似文献   

3.
当今世界上,只存在着两种政党制度,即资本主义政党制度和社会主义政党制度。这是两种性质根本不同的政党制度。为了正确地认识这两种政党制度,划清二者的界限,为了更好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我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必要搞清楚政党制度中的几个关系。一、政党和国家政权的关系政党领导国家政权是现代社会的普遍政治现象。政党同国家政权的密切关系,是由国家的性质和政党的性质及其历史任务所决定的。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一般说来,统治阶级对国家政权的领导,是通过集中代表本阶级利益的政党的领导来实现的。资本主义国家是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资  相似文献   

4.
"巴"义新考     
"巴"的内涵,学者众说纷纭,然皆有疑问.文献记载、民俗资料和出土文献表明,白虎是巴族的徽记,但并非出于图腾崇拜,而是为了彰显民族的勇武.故"巴"有两义,作为动物是"白虎"之意,作为族名乃"打虎匠"之意,二者联系十分紧密.  相似文献   

5.
我国民族关系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废除了民族压迫剥削制度,实现了各民族一律平等,从根本上改变了旧的国家政权对各族劳动人民实行压迫剥削的统治关系,改变了汉族和少数民族由于历史原因和阶级统治所造成的不平等地位。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民族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新型的民族关系,即平等团结、互助友爱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开始形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第二、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在民族关系方面作出了一系列重要决策,不断发展和完善了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理论,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关系理论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6.
历史上所有的多民族国家,都是建筑在一个民族即这个民族的统治阶级对其他各民族的统治上面,这就是民族压迫和民族解放运动的主要根源。我国的历史也是这样,有文字记载的两千多年历史近四分之三的时间,是汉民族的统治阶级对各少数民族的统治、征服,各民族的抗御抵制,构成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一个主要史实。也正是在这种条件下,促进了我国各民族经济文化方面的密切交往,共同创造出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在政治上日趋统一,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祖国疆域。这种民族关系的发展,是一种进步的趋势,它符合客观历史的发展规律,虽然它往往是通过痛苦的强制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任何一种类型的政权都离不开意识形态及其所提供的合法性支持,都需要发挥意识形态的合法化功能,因为一种政治统治之所以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不仅仅是由于人们对暴力和强制的恐惧,更重要的还在于统治者具有被指认为"正义"的道德信念体系,即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8.
“思想”与“政治”本是两个无论内涵和外延均有着不同规定的范畴。“思想”是指人的观念形态和相对于感知、感觉的理性认识成果,实则也是人的一种文化心理结构和精神活动。而“政治”是指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建立自己统治和利用国家政权维护自己的统治的全部活动,同时又是人们的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9.
世界历史中的第三世界(二十六)第三世界是一种伴随国际资本统治而形成的世界历史现象。前资本主义的历史是一种狭隘地域性的、各民族基本处于封闭状态的历史。资产阶级的兴起以及大工业所开拓的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使历史越来越转向世界的历史。这种世界历史,使一国内乡村屈从于城市的统治,在不同国家间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所谓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这里所说的一国内的城市的统治,不同国家间的所谓文明国家的统治、资产阶级民族的统治、西方的统治…  相似文献   

10.
一、党与党外人士合作共事的历史渊源与发展实现党与党外人士合作共事的历史发展,大体有五个阶段的进程。一是马列阶段。马克思、恩格斯的政权理论,包含了工人阶级政党与党外人士合作共事的内容。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时,他们在考察、分析英、法、德等国社会历史条件的基础上,于1847年提出无产阶级实现政治统治的两种形式的构想:一种是在无产者占人口多数的国家,"可以直接建立这种统治";另一种是存在大量  相似文献   

11.
阎颖  田强 《贵州民族研究》2007,27(2):107-111
跳丧舞是土家族特有的民族丧葬舞蹈,至今仍流行于鄂西土家族聚居区。其基本动作和表现的内容同古代巴族歌舞有深刻的历史渊源关系,是古代巴族歌舞的继承和发展;其表现出的祖先崇拜和图腾崇拜的寓意,成为别具一格的民族标识。随着时代的变迁,跳丧舞发生裂变,形成官方与民间的文化分野,发展到新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12.
元明和清前中期是广西民族关系发展变化的又一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广西民族关系比较尖锐和复杂.这种民族关系的尖锐复杂性不仅表现在广西被统治少数民族与统治民族之间,而且也表现在统治民族内部之间即土司土官内部及其与流官之间.  相似文献   

13.
(一)民族心理是构成民族这一人类共同体的特征之一。它指一个民族在共同生活的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这一民族所特有的心理风格,即各种稳固的心理特点的总和,是民族风貌的体现。民族心理对于发展、促进、巩固一个民族及其本民族的  相似文献   

14.
周行逢在五代马楚政权灭亡后,继而以朗州(常德)为中心在湖南建立起“周行逢政权”,统治马楚故国直至入宋,这是历史上未计入“十国”的一个政权。周行逢其人及其在五代末期对湖南的治理,史学界至今研究甚少。本文试图对此作一考论。一周行逢早期身世宋人路振《九国志...  相似文献   

15.
元代典章制度之父──刘秉忠理智元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统治的统一的封建大帝国。其统治民族蒙古族本处于落后野蛮的游牧奴隶制社会。但仅在从成吉思汗到忽必烈统治的短短四五十年间,便迅速跨越历史,成长为封建制国家。此间,有两位政治家居功至伟:一位是笔者...  相似文献   

16.
论彝族古代文明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关于彝族古代文明的起源问题,我在两篇拙文中曾分别谈到:(一)彝族是以黄帝为始祖的属于祖国北方古戎狄部的昆夷之苗裔。昆夷希慕遮的第29世裔孙武洛撮,当是部落或部落联盟的酋长。从武洛撮开始,在彝族血缘内出现了统治等级和被统治等级,产生了家长奴隶制,正孕育着奴隶社会。(二)到希慕遮的第31世裔孙笃慕时,彝族历史已踏进文明时代的门槛。与阶级社会的产生相适应,彝族也形成为文明民族,并始建了以笃慕为首的彝族史上第一个本民族的统一政权——蜀国。(三)武洛撮即“蜀王”蚕丛,笃幕与“帝蜀”的杜字也是同一个人。  相似文献   

17.
1、如何理解基层政权的含义?答:基层政权是国家政权的一部分,它是相对于中央政权、中层政权而言的,是指这一级政权在国家政权结构中处于基层也就是说最底一层的位置。按照这样的解释,基层政权,顾名思义就是指设在最底一级行政区域内的国家政权。我国的基层政权,包括农村基层政权和城市基层政权两部分。按照宪法和地方组织法的规定,在农村,是指乡、民族乡、镇一级在城市,是指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一级。为了便于行政管理,我国城市基层政权一般设有自己的派出村关──街道办事处。从组织机构上说,我国的基层政权即指乡、民族乡、镇…  相似文献   

18.
无产阶级专政作为国家政权,它的表现形式不是一种,而是两种。一是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它指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形式去组织自己的政权机关,行使国家权力。二是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社会构成形式。它指由哪些社会成份(阶级、阶层)的代表参加国家政权。与国家政权的实质相比,这也是一种形式问题。如果说,我们过去对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研究得不够的话,那么,我们对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社会构成形式的研究就更差了。现将一些党和国家对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社会构成形式的提法综述于下,供大家研究和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土司制与贵州土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纵贯元明清三朝的土司制度,是封建王朝对云、贵、川、湘、鄂、桂等地少数民族实施统治的一项基本、重要、行之有效的政治制度。这一制度是唐宋两代对少数民族实行羁縻政策的延伸与发展。土司制的形成、发展与衰落的过程,反映出封建中央王朝对上述地区统治的日益巩固和强化。同时也反映出这一区域内少数民族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及民族关系诸领域经历着日趋广泛、深刻的变化。这一巨大的社会变化直接影响着该民族地区的近现代历史,在今天实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处理民族关系时,仍是一个被忽略的历史因素。土司制的内容复杂、涉及面广,数十年来许多学者对之作过若干有益、精辟的论述,但犹有不少问题有待继续探究。  相似文献   

20.
马宜生 《天津人大》2005,(12):26-27
我国宪法规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所谓政体,亦称政权组织形式,是指掌握国家权力的阶级用以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表明国家权力的横向配置问题.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政体,起根本决定作用的是该国的国体,即国家政权的阶级性质,同时还要受到该国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制约,国家的经济条件、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习惯等影响.我国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是我国人民长期革命实践的奋斗成果和历史选择,是与我国的国情相适宜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