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恒山》     
郵電部於一九九一年七月二十日發行《恒山》特種郵票一套,共四枚。圖一:懸空古寺,面值二十分。該寺建於一千四百年前的北魏後期,整個建築羣有大小殿宇樓閣四十餘間,寺內有佛祖釋迦牟尼等三大殿和数十尊銅、鐵、泥、石佛像。該寺構思奇、布局險、造型巧,爲建築史上所罕見。圖二:恒山雪霄,面值二十分。雪後初晴,山峯上積雪在陽光映照下如水波閃動,別有一番奇幻的景象。圖三:北岳恒山,面值五十五分。恒山位於山西省東北部,爲中國五大山岳之一?司叭∽院闵酱笞謳X。“恒宗”二字爲四百多年前古  相似文献   

2.
洞庭纪遊     
近兩年我一直打算到洞庭湖一帶瞭解一些華中的農村情况,去秋終於有了這個好機會。我從小愛讀范仲淹(九八九——一○五二年)的《岳陽樓記》,但是直到不久前才得以償我宿願,登上這座嚮往已久的名勝古樓?妒?北宋時人,出身貧困,是個吃菜根長大成才的知識分子;生於蘇州,又葬於蘇州,是我的鄉前輩。范公祠在城西郊外譽稱“萬笏朝天”的天平山麓。我在小學裏讀書時,每逢清明佳節,放假“遠足”,實即春遊。對十幾歲的少年,十多公里的來回步行,算得遠足了。童年意境的美好聯繫,  相似文献   

3.
洪湖漁家     
地處華中的湖北省,號稱“千湖之省”。其最大者爲中國十大淡水湖之一的洪湖,面積達四百三十八平方公里。這個位於省會武漢市西南約  相似文献   

4.
景秦藍是北京著名的特種工藝品之一,據說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開始廣泛流行於明景泰年間(一四五○——一四五七年),十七世紀以後遠銷國外。這種工藝品係用銅胎製成,早期以藍釉最為出色,故習惯稱為“景泰藍”。  相似文献   

5.
一八九四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經過幾個回合的陸戰、海戰,終於以“威海衛之戰”使北洋篭娙姼矝]而宣告結束。中國戰敗,威海衛却因此成爲這場重大悲劇的舞台而名垂史册。山東重點僑鄕之一的威海衛位於膠東半島東端的黄海之濱。抗日戰爭後,威海衛正式設市。新中國誕生,威海衛改稱威海。  相似文献   

6.
中國民族器樂中的打擊樂器羣,俗稱鑼鼓。據唐代杜佑《通典》記載:“自宣武以始好胡音,治於遷都,打沙鑼。”(按:宣武是北魏宣武帝之略,在位於公元五〇〇——五一五年。)這種沙鑼是在南北朝時期出現的,堪稱中國鑼的祖先。近年在廣西貴縣羅泊灣出土的一件銅鑼是目前所知最早的鑼,據說是西漢時期的,距今已有兩千餘年的歷史了。鑼是銅製圆形打擊樂器,用槌敲擊,大小不一,最小的鑼可攥在手掌中,而大鑼要兩人抬着  相似文献   

7.
文殊院位於四川省成都市的西北角,是具有悠久歷史的佛教寺院之一。文殊院在唐代稱相信院,五代(九○七——九六○年)時稱妙圓塔院,宋代(九六○——一二七九年)稱信相寺。文殊院這個名稱,是清代(一六四四——一九一一年)才有的。傳說是該院慈篤方丈圓寂火化時,濃煙在空中凝結成文殊騎獅的形狀,大家認為慈篤是文殊的化身,從此,才把這座寺院改名為文殊院。這事傳到康熙耳裏,他就御筆一揮,寫了‘空林’二字,賜給該院,所以文殊院又叫‘空林堂’。‘空林’二字,今天還留在說法堂的後壁  相似文献   

8.
我國著名的螮D文學?摇⑾ED悲劇翻譯家羅念生教授於今年四月病逝北京。為了悼念他,特發表著名劇作家黃宗江的這篇孨摹?羅教授一九○四年生於四川,一九二九年赴美國留學,一九三三年赴希臘雅典深造,一九三四年回國工作盀橹袊缈圃和鈬膶W研究所研究員、中國“譯協”理事、中國外國文學學會名譽理事、中國大百科全書《戲劇》卷主編。他生前譯著逾千萬字,共五十多種。曾榮獲希臘雅典學院於一九八七年十二月授予的“最高文學藝術獎”、希臘帕恩特奧斯政治和科學大學於一九八八年十一月授予的“榮譽博士”稱號。四月十一日,亦即羅老仙逝翌日,希臘政府曾發來唁電,高度評價他的成就,對他的名字表示永誌不忘。  相似文献   

9.
多情白马湖     
我國有許多靜態之湖,但稱得上“靜情相融”之湖的,白馬湖可能要位居前列。白馬湖在浙江省上虞縣境內,它原名漁浦湖。周二十餘公里,三面环山,諸山有三十六澗,悉滙於湖中。湖內有羊山、月山等,漁村農舍,田園如畫。傳說晉代(二六五——四二○年)縣令周鵬擧出任雁門,因思念漁浦湖,又千里迢迢騎白馬,返回上虞,陘入湖中不出,為心愛的湖殉了葬;也有說  相似文献   

10.
中國名酒“五粮液”,產於素有“名酒之鄉”稱號的四川省宜賓市。宜賓坐落在長江上游金沙江和岷江的交滙處。這里氣候溫和,水質清洌。早在唐宋時期,當時被稱為“戎州”的宜賓就採用五穀雜糧釀酒。公元七六六年,唐代大詩人杜甫從岷江泛舟東下经宜賓,曾寫下“重碧拈春酒,輕紅擘荔枝”的詩句讚誉宜賓酒。北宋詩人、書法家黄庭堅在《荔枝綠頌》中讚“荔枝綠”酒,“王墙東之美酒,得妙用於三物……每傾家以繼  相似文献   

11.
“楷書如立,行書如走,草書如奔”覀兘洺S眠@個形象化的比喻,來說明這三種書體的特點及其相互之間的關係。行書是介於楷草之間的一種書體,寫得放縱流動近於草書的稱行草;寫得穩妥端正近於楷書的稱行楷。草書是“删繁就簡筆帶連”的連筆字,完全衝破了楷書的格式,比行書還自由放縱、活潑飛舞,因此更重於抒情  相似文献   

12.
台灣“海峽交流基金會”宣布成立五個多月後,首次組團於四月二十八日至五月四日到北京訪問。由於據稱“海基會”是在台灣當局策劃下以財團法人名義登記成立的授  相似文献   

13.
水族风情     
貴州省南部的三都縣是中國唯一的水族自治縣。全國三十四萬水族人中的百分之六十以上都聚居在這裹,其餘則分布在貴州荔波、独山等縣以及廣西壯族自治區的西部。水族自稱“海水”,意為水人,由中國古代“百越”族的西甌支系發展演變而來。唐(六一八——九○七年)、宋(九六○——一二七九年)時期與壯侗語族各民族統稱“僚”,明(一三六八——一六四四年)、  相似文献   

14.
英國倫敦的烏邦寺,對我早就不陌生了椭袊哪虾W右粯?是保存世間唯一的一羣麋鹿(在中國俗稱“四不像”)的特殊紀念地。麋鹿是世界上僅有的一種園囿動物巴獾镊缏菇^滅於何時,至今仍無定論,反正人們只能從文字記載和出土化石中去探尋它們的踪迹。而活着的麋鹿僅有園囿中的一羣,最早生活在中國北京的皇家獵苑——南海子,當時约有一百二十隻,由於戰禍與水災而滅絕。在這之前轉移到歐洲的一小部分,又僅剩下了烏邦寺的一羣。所以,現在全世界分散在约一百二十處的一千多頭麋  相似文献   

15.
酒館和酒旗     
中國現在許多大飯館名曰“酒樓”,這說起來倒也真是歷史悠久了。古代帝王發現於高樓之上“把酒臨風”乃一大快事;於是築樓、台以宴飲,“酒樓”由此而生缙诘木茦鞘欠窠詾楣俎k, 不得而知。公元前十一世紀左右,官方設“酒官”,懸“旗”為標誌,因之酒樓又稱“旗亭”、“青樓”?旁娫?“旗亭問酒,蕭寺尋茶??周初頒《酒誥》:“禁遊飲於市”,言外之意,坐在家裏或酒樓裏飲酒,則不禁止。可見,酒樓時已向社會開放。三國時,曹植有“青樓臨大道”之詩句;酒樓臨通衢,顯然路人皆可登飲。隨着酒樓的社會化,出現民營酒館也就順理成章了。《史記》說:樂布“窮困,貨於齊,為酒?!庇纱送茢?私營酒館當出現在周至秦漢之間。  相似文献   

16.
在北京宏偉的人民大會堂福建廳里有多座福建著名工藝品漆屏風,上面的‘松竹梅’、‘松鹤图’、‘武夷山’、‘九鲤湖’等画便是福建著名画家李耕的作品。李耕(一八八五——一九六四年),字硯農,號大帽山人,出生於福建省仙游縣一個農民家庭。他是我國著名的傳統人物畫家,特别是以繪佛像晝著稱於世。  相似文献   

17.
我國長江以南地區自然條件得天独厚,民間向有早春探梅的習俗。每當春寒料峭,百花園裹的梅花却“一樹独先天下春”。人們感到其最為可贵之處,在於“一朵忽先變,百花皆後香:欲传春消息,不怕雪埋藏。”一九八二年以來,先後有無錫、南京二市選梅花為“市花”。在文化古都南京,南北朝(四二○——五八九年)時就已栽種梅花,歷史上留下來不少賞梅勝境,如冶上道院(今朝天宮)、清凉山以北的陶谷、雨花台麓的梅崗、城南的花神庙、靈谷寺梅花塢、石頭城、玄武湖以及梅花山等地。如今,又在浦口珍珠泉一帶建“萬樹梅海”景區,佔地萬畝(十五畝為一公頃),為當今國內大型賞梅景區之最。  相似文献   

18.
李清照(一○八四——約一一五一年),號易安居士,歷城(今山東濟南市)人,是宋代傑出的女詞人。其父李恪非是當時著名學者,以散文見稱於世;母王氏,亦擅文辭。李清照深受父母的熏陶。她與趙明誠結婚後,情投意合,共同致力於金石書畫的搜集考訂。她多才多藝,工書、善畫、懂音樂,在詩、詞、文各方面都取得很高的成就,在我國文學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貏e是在詞的創作方面,她是婉約派的傑出代表,强調協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詩文入詞。她善於駕馭語言,慣用  相似文献   

19.
《野羊》     
郵電部於一九九一年五月十日發行《野羊》特種郵票一套,共四枚: 圖一:高鼻羚羊,形似黃羊,耳小,兩眼突出,鼻大而且膨脹凸出,多見於我國新疆北部及蘇聯西南部。面值二十分。圖二:扭角羚,又稱“羚牛”,為我國一類保護動物,分布在四川、甘肅、陝西、雲南。面值二十分。圖三:盤羊,尾短、耳小。雌雄均有角,向下彎曲呈螺旋狀。主要分布於亞洲及我國新疆、青?  相似文献   

20.
隨着中蘇鐵路在中國西部接軌,新的亞歐大陸橋的形成,位於中國東海岸中部的江蘇省連雲港,自然地形成為“大陸橋”的“東方橋頭堡”。連雲港古稱海洲,面臨連島,背依雲台山,水深港闊,終年不凍,是天然岩岸式良港。漲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