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根据我国的社会经济生活条件,《民法通则》确立了完整的民事责任体系,包括民事责任原则、民事责任构成、民事责任分类以及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等一系列基本的立法。 《民法通则》中关于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公平责任、法律责任并用等民事责任原则的规定,是民事审判工作中确定民事责任的基本制度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麻锐 《行政与法》2010,(12):110-113
经济犯罪民事责任的类型划分,即经济犯罪民事责任种类的概括和归纳。不同的经济犯罪民事责任,具有其各自不同的特点、归责原则、构成要件和承担形式。对经济犯罪民事责任进行类型划分,有利于进一步认识每种经济犯罪民事责任的发生领域,把握每种民事责任的特点、构成要件,正确选择适用于每种民事责任的承担形式,准确划分每种民事责任的适用范围,更有利于划分经济犯罪民事责任与其刑事责任、行政责任之间的界限,实现经济犯罪三种法律责任之间的紧密衔接、相互补充、相互配合,从而更好地处理经济犯罪民事责任与其刑事责任、行政责任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此,需要按照一定的逻辑思路,根据不同的标准,划分经济犯罪民事责任的类型。  相似文献   

3.
经济犯罪民事责任是基于经济犯罪行为而派生产生的法律责任形式。经济犯罪及其民事责任的特殊性,决定了经济犯罪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不同于一般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而且经济犯罪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与其构成要件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同时,经济犯罪民事责任的类型不同,其各自的构成要件也各不相同,需要予以具体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黄悦潇 《法制与社会》2014,(22):248-250
我国保荐人民事责任的实践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有关保荐人民事责任的追究机制的相关规定还不够完善。本文以绿大地案件为例,从完善保荐人民事责任的相关法规、保荐人民事责任承担方式的确立、保荐人民事责任赔偿诉讼制度的完善等来论证我国保荐人民事责任追究机制的完善。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民事责任的概念与特征、构成要件、免除民事责任的条件、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民事责任的方式与本质、民事责任与民事义务的区别、民事责任与民事制裁的区别等一系列内容加以阐述和讨论,以使我们在处理具体案件时能够正确的适用民事责任,切实贯彻民法的基本原则,保护各类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严肃并恰如其分的制裁各种民事违法行为,从而维护正常的民事法律关系,使民事责任制度能够更好的适应现代民法发展的需要,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一方面,民事责任能力的适用范围不限于侵权责任;另一方面,并非所有的侵权责任都适用民事责任能力。民事责任能力的适用范围不应以责任的发生原因如侵权行为、违约行为等为界定标准,而应以归责原则为界定标准,即仅适用于实行过错责任原则的民事责任,不适用于实行无过错责任原则的民事责任。民事责任能力在本质上是过错能力,是致害人的行为构成过错行为的法律前提,民事责任能力制度是过错责任原则的配套设施。我国现行法中的民事责任能力制度存在诸多缺陷,需要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7.
证券民事责任若干问题剖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证券民事责任较为复杂 ,通常为复合型责任 ,不宜作侵权责任和违约责任的划分 ,因此本文将证券民事责任按证券交易的全过程划分为证券募集和发行的民事责任及证券交易和买卖的民事责任 ,并对证券交易过程中的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及损害赔偿问题作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传统的关于自然人民事责任能力的性质进行比较分析,提出自然人民事责任能力的独立性地位。通过比较相关国家的立法例与我国现行立法关于自然人民事责任能力的判断标准,提出区分民事责任的形式、自然人民事责任能力判断标准的二元双重结构。  相似文献   

9.
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功能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罗丽 《法学评论》2004,22(3):99-106
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功能 ,决定着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方式 ,也关系到环境侵权行为民事责任的认定 ,以及具体功能的实现手段等基本理论问题的解决 ,因此 ,研究环境侵权民事责任之功能 ,是完善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制度的理论基础。本文认为 ,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功能包括 :复原功能、惩罚功能、抑制功能和环境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10.
一、关于民法总论(一 )关于民事行为能力与民事责任能力学术界一般将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责任能力看作是一回事 ,即有民事行为能力就有民事责任能力 ,没有民事行为能力也就没有民事责任能力。有人不赞成这种观点 ,认为民事行为能力与民事责任能力“有着本质上的差别”。基于民事行为能力与民事责任能力的严格区别 ,有人提出了对民事责任能力进行规制的设想 :( 1 )民事责任能力以行为人有“识别能力”即可 ,其能力标准应低于民事行为能力 ,同时也应低于刑事责任能力。 ( 2 )对民事责任能力规定一个年龄界限。 ( 3)为保护未成年人之利益 ,可规…  相似文献   

11.
李金祥 《行政与法》2003,(11):115-117
随着我国公证机构民事主体法律地位的逐步确立,公证业务中的民事责任制度也应当相应完善,确定公证业务民事责任的性质、构建公证民事责任赔偿体系是建立完善公证民事责任制度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2.
鲁红利 《法制与社会》2010,(3):244-245,265
我国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在实践中运行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导致此种困境的关键在于独立董事民事责任制度的缺失。本文拟从独立董事民事责任的性质切入,在传统民事责任理论基础上分析独立董事民事责任的构成,从而对独立董事在何种情况下承担民事责任进行合理的界定。在进行界定时,同时考虑到独立董事区别于非独立董事的特殊性,对其民事责任的限制和免除,亦在本文的考量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3.
我国商标侵权民事责任归责规则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归责是指责任的归属、确定。侵权民事责任的归责规则是指确定行为人的侵权民事责任的依据和标准。学者对侵权民事责任归责规则有不同的观点,对商标侵权民事责任适用何种归责规则尚有争论。商标侵权民事责任的归责规则关系到商标侵权行为的认定和侵权民事责任的确定,我国商标侵权民事责任不适用过错推定归责规则,在法律规定不以行为人的主观过错为商标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的情况下适用无过错归责规则,在法律规定以行为人的主观过错为商标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的情况下适用过错归责规则。  相似文献   

14.
《民法通则》第六章第一节对民事责任作了一般规定。 一、民事责任的概念和特征 (一)民事责任的概念 民事责任是指公民或者法人违反民事义务或者侵犯他人权利所应承担的一种法律责任。 公民或者法人违反民事义务或者侵犯他人的权利的行为,是民事违法行为。法院根据民事法律规范,追究行为人的民事责任,就是民事制裁。 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六条规定,民事责任可以分为三种:  相似文献   

15.
民事责任的竞合是指同一民事责任违法行为导致两种以上的不同性质的民事责任产生的情形。通常情况下民事责任的竞合主要是侵权责任和违约责任这两种基本的民事责任的竞合。但侵权责任与不当得利返还责任的竞合也也较为常见,无因管理行为中也可能产生侵权责任。  相似文献   

16.
合同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当人们津津乐道传统的民事责任的概念、特征、作用,致力于民事责任的分类研究,高谈宏论民事责任只有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侵权的民事责任,不履行其他民事义务的民事责任,并虔诚地根据传统的民法理论判断一种民事违法行为仅产生相应的一种民事责任的时候,一种已经悄然产生的法律现象,却向传统的民事责任理论提出了挑战。这种法律现象就是合同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合同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现象是伴随着合同法与侵权行为法的分离而产生的法律现象,但作为理论被提出却是近百年来的事情。自该问题被提出后,受到许多国家和地方的法学理  相似文献   

17.
民事责任能力范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盛礼 《法学论坛》2007,22(1):76-81
民事责任能力是民法中的基础性概念.任何法律关系的主体只要具备民事主体资格,该主体即拥有民事责任能力.民事责任能力隐含在民事权利能力之中,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和民事责任的资格三位一体,构成民事权利能力不可分割的要素.民事主体的民事责任能力状况,与该主体的民事行为能力和认识能力无关.民事责任能力制度贯穿于合同法、侵权法等民法分则的各个组成部分,将其局限于民法分则的任何一部分都是对民事责任能力的不当割裂.  相似文献   

18.
优先强调环境民事责任制度的预防功能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严峻的环境问题所决定的。因此,预防性环境民事责任的强化即构建和完善环境民事责任制度的预防功能理应成为环境民事责任制度的核心。但是由于传统的法学理论的滞缓和对补偿功能的倚重,实践中出于对经济利益的偏好,在我国预防性环境民事责任制度还十分不健全,存在着诸如承担民事责任形式不明确,公众的环境参与度偏低等许多问题。因此为了更有效地发挥环境民事责任制度的预防功能,亟须相关制度的创新和协调统一,尊重公众的环境民事权益。  相似文献   

19.
归责原则是确定证券市场各类虚假陈述行为人如何承担民事责任的法律原则,也是此类赔偿案件审理中最为复杂的问题。同时,归责原则决定着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以及举证责任的分配和内容,因此其无论对于投资人还是虚假陈述行为人,都是至关重要的。解决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的归责问题,首先需明确虚假陈述的民事责任性质和各类承担民事责任的主体,其次还应涉及各民事责任主体的免责事由和共同侵权等相关问题。一、虚假陈述的民事责任性质证券市场虚假陈述,其行为人是承担因违反合同约定义务的民事责任,还是承担因违反法定义务的侵权民事责任…  相似文献   

20.
匡爱民  魏盛礼 《河北法学》2004,22(12):32-35
一切自然人都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责任能力。民事责任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无关,而取决于民事权利能力。被监护人致人损害的,应适用过错责任的归责原则。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因为不存在过错,不承担民事责任。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致人损害时,被监护人自己如果有过错,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监护人在其履行监护义务时有过错的,应对被监护人致人的损害承担民事责任。我国关于被监护人致人损害民事责任归属的立法有修改的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