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泰山学者榜     
《党员干部之友》2009,(2):44-44
中国海洋大学水生生物学岗位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张士璀,1957年1月生,中国海洋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博士后。  相似文献   

2.
<正>2023年11月22日,备受瞩目的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2023年院士增选结果揭晓。榜单中,来自中国海洋大学的一位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他就是水产生物资源高效利用专家、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薛长湖。薛长湖是我国自主培养的第一位农学水产博士。从1984年读研究生至今,他已在水产加工领域浸润了40 年。  相似文献   

3.
正在共和国1.8万公里海岸线上、300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内,要想更好地利用海洋资源、海洋空间,来推动国民经济、服务社会发展,必须要有一支强大的海洋科研队伍为支撑,必须要有一流的海洋科学家作为领军人物。中国海洋大学,作为我国海洋人才培养的摇篮,人才辈出。去年年底,年仅47岁的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吴立新当选为中科院院士。作为中国海洋界最年轻的院士,他有怎样的经历?有什么样的学术思想?又有怎样的海洋梦想?带着这些问题,近日本刊记者对吴立新院士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4.
<正>庞中英,中国海洋大学特聘教授。5月14日,庞中英教授应邀参加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下面是记者与庞中英教授就这次峰会的访谈录。问:庞老师,您今天参加这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有什么感受?我们在会场新闻中心看了直播,习总书记的讲话提振士气、鼓舞人心,您看能否结合您的专业,为我们解读一下其中的重点和亮点?庞中英:容纳几千人的会场座无虚席。  相似文献   

5.
<正>吴立新,物理海洋学家,中国海洋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学术带头人,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记者:吴院士,您好!纵观中国历史,我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视海洋;海洋强国之梦,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近。作为著名海洋学家,您能谈一谈为什么要如此重视和发展海洋吗?吴立新: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习近平总书记讲得更直接,"21世纪是太平洋世纪",从这个角度讲,  相似文献   

6.
21世纪的标准管理模式--精益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青岛大学青年管理学者吕建中和于庆东编写的《精益管理——21世纪的标准管理模式》(以下简称《精益管理》)一书已由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标志着“精益科学”的研究在我国已步入了系统化研究和应用的新阶段。 精益管理源于精益生产。精益生产(LP——Lean Production)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詹姆斯·P·沃麦克等专家在《改变世界的机器》一书中以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生产方式(TPS——Toyota Production system)为基础而提出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许多海域近海渔业资源日益减少。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副教授慕永通说,在渤海和黄海,掠夺式捕捞已致海洋渔业资源局部荒漠化。以大黄鱼为例,20世纪80年代在黄海还  相似文献   

8.
中国海洋大学自2003年开始实行以有限条件下自主选课制(指将全部本科课程向全体本科生开放,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制定学习计划、跨专业跨年级选修学校开设的所有本科生课程)和学业毕业专业识别确认制为核心内容的本科教育运行体系,这一新的教学体系的实行符合了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能动性,激发大学生的自我规划意识,有利于提高和促进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正>2016年12月12日下午,山东省干部学院3号楼一楼大视频会议室内座无虚席,第60期名家讲座如期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主任、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吴立新带来"全面推进海洋强国战略与21世纪海洋科技发展"的报告。现场听众听得认真、记得仔细,分会场反响也格外热烈。一些来自我省海洋渔业系统的听众说:"两个小时不知不觉就过去了,感觉还没听够。名家讲座真是名不虚传!"  相似文献   

10.
正在中国海洋大学水产馆2号楼二楼阳台右侧,有一个约6平方米的封闭空间,这里曾是宋微波在1989年刚回国时搭建的第一个实验室。如今,从斗室里走出的中国纤毛虫学研究,已在国际纤毛虫学研究中占据了最重要的席位。上世纪80年代,我国纤毛虫的研究还处于空白状态。1989年初,从联邦德国波恩大学学成归国的青年博士宋微波全身心投入到海洋纤毛虫的研究事业中,经过近30年的  相似文献   

11.
田辉 《党建》2023,(1):57-58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这一重大部署为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国家重点建设的唯一综合性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的中国近现代史学科建设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为国内最早获得硕士授予权和博士授予权学科之一。现有教授5人,副教授5人,讲师2人,其中有9人具有博士学位。学科带头人为龚书铎教授和王桧林教授。目前在岗的博士生导师有龚书铎教授、郑师渠教授、朱汉国教授、史革新教授、王开玺教授。  相似文献   

13.
2007年11月3日至5日,由北京师范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主办,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协办的2007年全国中共党史党建学位点会议暨博士生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隆重举行。出席本次会议的有中共党史学界的元老彭明教授、刘炼教授和王淇教授,全国知名专家郭德宏教授、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科研局局长张树军研究员、《中共党史研究》副主编任贵祥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杨凤城教授、中共福建省委党校蒋伯英教授等来自全国40多所高校、党校系统和研究机构的120多位专家、学者和硕士、博士研究生。大会由…  相似文献   

14.
最近,以顾海良教授为首席专家主持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研究》以优秀的成绩获得教育部专家组通过,在课题提交教育部评审之前,课题组曾邀请一些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著名专家进行咨询、研讨,为了以示祝贺,本刊特选编了华中师范大学张耀灿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张雷声教授、武汉大学佘双好教授、西南大学黄蓉生教授等专家的发言稿,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廉政瞭望》2013,(10):8
2013年9月22日,全国廉政研究与教育学会第二届会员代表会议在北京召开。学会系全国高校廉政研究机构联合组建,致力于推动中国廉政研究与教育,促进廉洁观念的社会传播,为中国的反腐倡廉建设作出建设性贡献。本届会议推选著名反腐专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任建明为会长,东北师范大学教授柏维春、西安交通大学教授李景平、中山大学教授倪星、湖南大学教授袁柏顺为副会长。会上,《廉政瞭望》总编辑廖翥以个人会员身份当选为  相似文献   

16.
快乐大叔 《党课》2012,(7):96-98
快乐大叔对教授一直是尊敬的,一个原因是快乐大叔与“教授”这一神圣的名词似乎注定无缘。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印象里一个人想要成为教授似乎“很难”。民国时期的中央大学花名册上的教授数量只有不足10人,其他都不算教授。西南联大时期,钱钟书、沈从文、冰心等都不是教授,就连现代汉语大家王力先生当时也不是教授。  相似文献   

17.
梅宏 《党史文苑》2006,(10):4-7
为了纪念建党85周年暨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华东六省一市中共党史学会在南昌举行学术研讨会。出席这次学术研讨会的有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江西和上海六省一市的党史学会会长、论文作者等与会代表近50人,提交大会学术论文44篇,会前已由江西人民出版社结集出版。江西省政协常委、江西省中共党史学会会长苏多寿,著名党史专家马洪武、唐培吉等主持大会。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沈谦芳,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毛智勇发表了热情洋溢的大会致词。南京大学教授马洪武、山东省德州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王玉玺、福建省宁德市委党校副教授刘雄、同济大学教授张劲、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齐卫平、江苏省委党校副教授周延胜、漳州市委党校教授何池、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教授张云、浙江理工大学教授渠长根、南昌大学副教授刘金菊、福建省委党校教授蒋伯英,南昌大学教授刘勉玉、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唐莲英等13人,先后在大会上就自己的论文或即席选题,做了精彩的发言。  相似文献   

18.
泰山学者榜     
《党员干部之友》2009,(7):26-26
山东大学中国古代史岗位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姜生,1964年6月生,山东大学宗教、科学与社会问题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  相似文献   

19.
<正>2016年7月26日至28日,由山东省高校思想教育教学研究会与山东青年政治学院联合主办的山东省高校思想教育教学研究会2016年年会暨"互联网+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讨会在威海市召开。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沈壮海教授,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宇文利教授,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徐国亮教授、何中华教授,山东省思想政治教育重点学科首席专家、山东青年政治学院王玉香教授,《光明  相似文献   

20.
《探索》2015,(2):4
<正>高放,1927年2月生于福州市。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9年,被中国人民大学授予荣誉一级教授称号,成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首批受聘或受颁一级教授的23名学者之一。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社会主义思想、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等领域的研究中作出了卓越的学术贡献,在学术界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