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我国新制定的《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中的当事人意思自治条款扩大了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的适用范围,对当事人意思自治的选择方式、选择时间、选择范围以及未选择时的法律适用规定较为详尽,体现了对意思自治进行适当限制的原则,符合当今国际私法意思自治原则的发展趋势;但在当事人意思自治的选择方式、侵权行为法律选择的时间限制、知识产权转让与许可的法律选择等具体规定上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2.
论侵权领域的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是涉外合同领域确定准据法的首要原则,但近年来,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有向侵权领域扩展的趋势,其原因有内、外两方面。侵权领域选择法律的做法可以促使当事人更好地解决争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涉外合同的法律适用及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涉外合同的法律适用尽管采用了国际上先进的意思自治原则和最密切联系原则 ,但现行立法原则性太强 ,缺乏可操作性 ,应加以完善。意思自治原则方面 ,应对当事人选择法律的方式、时间、范围、法律选择的限制等事项加以明确规定。与此同时 ,最密切联系原则作为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的补充 ,应尽快出台相应法规加以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4.
传统上意思自治原则被誉为是私法规则中最为普遍遵循的原则。在确定涉外电子合同准据法时,同样应当遵循意思自治原则,当事人依其"合意"所自由作出的法律选择理应受到诉讼法院的尊重。在无纸化的电子商务法律环境中,意思自治原则对于解决涉外合同准据法选择问题,仍然切实可用、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经济合同法》(以下简称《涉外经济合同法》)第五条第一款规定:“合同当事人可以选择处理合同争议所适用的法律。”这与当前各国在解决国际合同之债法律冲突的问题上,普遍采用的“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是相一致的,即由合同当事人自己来选择适用于该合同关系的准据法。既然我国法律赋予合同当事人“意思自治”的权利,那么,当事人究竟应该怎样来正确行使这一权利呢?本文拟从当事人选择法律的范围的四个不同角度,作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文章围绕《选择法院协议公约》中的当事人合意选择法院管辖权的原则和规定,考察了国际私法上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发展轨迹,论述了当事人意思自治与国家主权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内在关系,在此基础上,对公约管辖权的确定规则进行评析,指出我国加入公约的可行性和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7.
2015年海牙国际私法会议通过的《国际商事合同法律选择原则》以最大化当事人意思自治为其目的。然而,当事人意思自治的最大化实有赖于立法对其最合理或者最低程度的限制。以此为视角,评析上述原则对于当事人意思自治在选法范围以及效力上限制的规定,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上述原则规定合理和进步以及仍存在的缺陷的地方,从而能够为我国在未来对《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立法上的完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除法律另有规定以外,涉外合同的当事人可以选择处理合同争议所适用的法律,未选择的则适用与合同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的法律。这就表明,在涉外合同领域,我国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一样,也采用意思自治原则,并且把意思自治原则作为确定涉外合同准据法的首要原则。  相似文献   

9.
我国涉外合同的法律适用尽管采用了国际上先进的意思自治原则和最密切联系原则,但现行立法原则性太强,缺乏可操作性,应加以完善。如在意思自治原则的适用方面,应对当事人选择法律的时间、方式、范围等事项作更为细化的规定;在最密切联系原则的适用方面,对如何确定最密切联系地,我国相关部门应尽快出台相应的立法和司法解释予以明确。  相似文献   

10.
国际私法上的"意思自治原则"是合同领域法律适用的首要原则。将有限的意思自治原则引入侵权领域是当今国际私法发展中的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44条引入有限意思自治原则,该条内在含义的理解、与其他侵权法律适用规则之间的关系以及当事人选择法律的可行性都将影响该原则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1.
住宅小区土地使用权表现形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住宅小区土地使用权在权利形态上表现为建筑物基地使用权和附属基地使用权 ,从主体形态上表现为基地地表及其上下空间利用权 ,主要包括屋顶平台空间利用权和地下空间利用权 ,各种权利均有其特定的归属和利用关系。  相似文献   

12.
儿童游戏本质观的演变及其主体性本质观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游戏概念的变化演绎出游戏本质观的发展进程.在历史上,人类的儿童游戏本质观经历了在态度上由不自觉到自觉,在内涵上从生物性到社会性的演变.儿童游戏的主体性本质观是当代人们尝试确立的新的游戏本质观,它对于我们重新认识儿童游戏的特征、价值以及在教育实践的运用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贯穿刑法现代化的思想主线是形式合理性与实质合理性的融合、社会保护与人权保障的统一。三大法系国家“形式与实质相统一”的犯罪概念结构,体现了刑法现代化的价值理念。犯罪概念的不同立法模式,决定了不同国家犯罪概念内容的差异和犯罪圈大小的不同。犯罪概念的结构体现刑法现代化的价值理念,应当一致;而犯罪概念内容则体现不同国情,可有适当差别。  相似文献   

14.
研究犯罪现场的定义,既是进一步深化侦查学研究的必要,同时对指导侦查实践也有实际意义。对犯罪现场进行分类,是为了更好地认识犯罪现场,为勘查服务。对犯罪现场的勘查既是侦查人员的权利,也是侦查人员的义务。  相似文献   

15.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顺应社会呼声、社会诉求、社会期盼,凝聚全党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和行动智慧,形成改革合力,正确认识和把握改革环境的深刻变化,着力提升和强化改革意识,勇于面对危机、善于化解风险,不断调整完善改革方略,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相似文献   

16.
司法领域可以被看作是一个权力域,其中各种规范的和非规范的、制度内的和制度外的力量都可能介入到这个领域。而人大对司法的监督意味着它必须作为规范的、制度内的力量来发挥作用,并且由于它的监督将能够极大的增强各种规范的和制度内的力量,使它们能够始终主导司法过程,从而实现司法公正。为此,人大在发挥监督作用的同时还应着力避免自己成为影响这个领域的非规范的、制度外的因素。为此,本文论证了人大监督权与司法权关系的理论限度,讨论了强化人大影响司法过程的各种监督制度和方式的有效性与规范性问题。  相似文献   

17.
沉默权制度,经历了十余载的争论后渐渐地趋于了平静。争论并没有得出一个确切的结论,沉默权制度建立与否尚未尘埃落定。首先从我国的诉讼模式、司法理念、刑事政策以及现实国情简要分析了未能建立沉默权制度的原因。进而从被害人的角度出发,考察研究该制度可能产生的正负效应。最后简要探讨了在我国现有条件下建立一套功效等同于沉默权制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在美国侵权法中,受害人同意是被告针对原告提起的故意侵权[1]诉讼可以主张的抗辩事由之一.受害人同意是被告针对原告提起的故意侵权诉讼所主张的抗辩事由.被告的抗辩得到法庭支持,必须以同意的有效成立为前提.同意的效力一般会受到同意的能力、同意的范围、同意的基础、同意的内容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就犯罪构成的涵义而言,我国和大陆法系国家有着很大的差异。准确把握不同的犯罪构成理论,对于判断某一行为是否成立犯罪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比较不同犯罪构成理论和犯罪成立理论的基础上探讨犯罪构成与犯罪成立之间的逻辑关系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历史实践本质是人的追求目的性的活动,中国共产党所必须推进和完成的具有根本性的历史任务即为党的历史主题。新时代以来,习近平进一步明确地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系统地阐释了党的所有奋斗的历史渊源、精神动力、历史起点、发展阶段、根本成就和基本经验,深刻地概括出党的奋斗过程的内在关联、演进脉络、历史本质和现实方位,形成了党的百年历史主题新的重大判断。这一党史观的重大创新,可以从理论形成逻辑和理论构成体系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