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息烽县永靖镇龙爪村,新上任的村两委班子认真实践“三个代表”,为群众办实事,短短4个月面貌焕然一新。深入村组解决难题新班子抓住开展“三个代表”学教活动的契机,进组入户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决定从群众最不满意的村务不公开问题做起。他们配合镇有关人员,并请群众代表参加,对该村1982年以来的帐目进行了全面清理,收回各种不合理支出等资金共计1万余元。承诺收支公开合理,决不容许乱签字、白条充帐等,干群关系得到明显改善。龙爪村大型组共68户280余人,户与户间较为分散,天一擦黑,便关门闭户足不出门,出行极为不便…  相似文献   

2.
南阳市宛城区黄台岗镇勾营村,紧临自河南岸,曾是远近闻名的模范村。近几年,由于种种原因,村党支部工作几近瘫痪,村子也成了乱村。自从2008年11月村“两委”换届后,该村在新任村党支部书记万群立的带领下,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经过短短一年多时间,就让支部赢回了公信,让乱村变成了先进。村级民主的春风吹绿了勾营村,也吹进了村民的心坎里。  相似文献   

3.
从“乱村”“上访村”到“富裕村”“和谐村”,门头沟区滑石道村走过了一段不寻常的路。说起村子发生的巨变,村民都一致夸奖一个人——他们的带头人村支书崔国红。十年前的滑石道村是个区里挂号的不稳定村,村“两委”班子不团结,干群矛盾突出,村支书这个位置,是个准都不愿接的烫手山芋。2004年9月,作为村里老党员举荐的人选,崔国红被推上前台。  相似文献   

4.
支部园地     
息烽县:村党支部换届试行“公推直选”日前,息烽县温泉镇兴隆村委办公楼前人头攒动,来自该村的500余名群众齐聚这里,参加村党支部班子候选人无记名投票。这是息烽县以党支部换届为契机,试行“公推直选”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5.
不该发生、不容忽视。三封信都反映了这样一个问题: ——湖北省襄樊市襄阳区朱集镇潘家湾村一个普通党员给襄阳区委组织部写信反映,他们村三年换了四任党支部书记,至今一年支部书记空缺。现在该村群龙无首,已经由多年的先进村下滑为全镇的“老大难”村。 ——湖北襄樊市襄阳区委组织部给我们来稿也谈到了襄阳区少数村“两委”班子长期不健全,甚至个别村长期没有党支部书记的现象。 ——山东省临朐县委组织部也来信说,临朐县部分山区贫困村,因干部外出打工,使个别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成了“空巢”、有了“空缺”,党的方针政策难以落实,计划生育、科技兴农等也没人组织实施,工作陷入停  相似文献   

6.
滑县是豫北农业大县。近两年来,针对农村社会不稳定,村“两委”工作不协调,村级组织运行无章法等问题,我们推行了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上述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农村由乱到治,村级班子由“散”到“和”。今年,县委认真总结推行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的经验,针对农村干部求稳不求发展,村级班子求团结不求进取的问题,在全县农村“两委”干部中建立和推行了目标管理、制度约束、绩效考评、奖惩激励“四位一体”的运行机制,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强化村“两委”班子争先创优意识,夯实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全县农村呈现出开拓进取、干事创业、文明和谐…  相似文献   

7.
莱芜市高新区郭家沟村是我市近几年涌现的由乱到治的典型。这个村原先班子软弱涣散,村民因为集体账目问题不断上访,还发生了聚众打砸抢驻村铁矿、围堵市政府等群体性事件,是一个出了名的穷村、乱村、上访村。2004年现任村支书徐祥新上任后,通过抓班子带队伍,短短几年就把郭家沟变成了风正气顺心齐、和谐富裕文明、充满生机活力的新农村。郭家沟的变化对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宣城市宣州区孙埠镇西马村过去班子不团结,村务不公开,干群关系紧张,群众多次集体上访,水利等基础设施毁坏严重,村级经济薄弱,负债数十万元,是远近有名的“贫困村”、“麻烦村”。2004年2月,宣城日报社干部邱铁军带着组织的嘱托,满怀豪情,背起行囊来到该村,担当起党支部第一书记的重任,开始了他三年到村的任职生活。经过一段时间艰苦的摸索与思考,邱铁军找到了“破困局、解难题”的金钥匙,奏响了“和谐的乐章”!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营山县始终狠抓村级班子建设,努力在配齐配强全县村“两委”班子成员上下功夫。自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以来,悦中乡党委带领三房村从实际出发,把工作重点放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很快使该村面貌焕然一新。  相似文献   

10.
邻水县城南镇芭蕉村是一个有9个村民组、1450人的山区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初期,这个村还是贫困村,班子软、人心散,工作拖拉、村风乱。1988年以来,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村民自治,犹如竖起的四根擎天柱,支撑起真正属于农民的一片天空,使该村走出了农村工作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百姓软硬不吃、村干部难当的困境。  相似文献   

11.
泰山村位于新郑市北部,龙湖镇区西南部,距107国道3公里。辖9个自然村,7个村民组。全村现有人口1500余人,党员45人,耕地面积2800余亩,生态种植林2000余亩,小杂果1200余亩。近年来,该村“两委”班子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坚持抓好党建促经济发展,全村呈现出干部坚强团结、村民和谐共处、民风淳朴、社会稳定的好局面。该村先后获得河南省文明村、河南省生态村等荣誉称号,村党支部被评为河南省“五个好”党支部。  相似文献   

12.
息烽县养龙司乡灯塔村距县城28公里,辖11个村民组,401户1714人,人均耕地不足0.7亩,1996年以前人均纯收入不足500元,人均吃粮不到250公斤。1996年以来,该村“两委”班子带领群众立足村情,发挥优势,依靠科技,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经过4年多的不懈努力,形成了蔬菜、生猪、面条等“一村数品”和种植、养殖、加工等“多业并举”的产业格局。1999年该村人均收入达3270元,村民存款额达100余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6万多元。4年多来,村里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40余万元,全村实现了水、电、路、电话、电视“五通”,95%的农户购买了电视机、洗衣机等家用电器,三分之  相似文献   

13.
桑树坝村位于嘉陵江中游河心中坝,人口两千多,而耕地仅749亩。由于嘉陵江支流石弥河从该村中腹穿过,一遇洪水,江水倒灌,素有十年洪水九年灾之说。加之以前的村支部软弱涣散,缺乏凝聚力和战斗力,该村成了典型的后进村,199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620元。正是“软班子。烂摊子,经济发展无路子,群众还在饿肚子。”在这种状况下,  相似文献   

14.
党员一件事     
走进枣庄市峄城区峨山镇前山头村,映入眼帘的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容整洁、村风文明、群众安居乐业的喜人景象。去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5000多元,集体收入达到20万多元。然而谁能想到,5年前该村还是个无班子、无资金、无正气的“三无”村。  相似文献   

15.
冯忠铁 《共产党人》2009,(19):31-31
村“两委”班子、村干部工作绩效如何,党员表现如何,称不称职,群众心中自有一杆秤。2008年以来,贺兰县在全县61个村开展了以村“两委”班子和班子成员向党员群众承诺,党员向党组织和群众承诺;党务公开、村务公开;党员群众评议村“两委”班子和班子成员,党员群众评议党员为主要内容的“双承诺双公开双评议”活动。  相似文献   

16.
从“后进村”到“精品村”。彭山县武阳乡茯苓村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交通落后、产业单一的茯苓村在2010年以前,是彭山县11个“后进村”之一,村“两委”班子相互扯皮、矛盾突出。 2010年换届时,村支书、村主任双双落选。茯苓村新一任村支书姜桂君带着新班子,围绕基层组织建设,“烧”了“三把火”。  相似文献   

17.
由临洮县城南行十余公里 ,便到了被誉为全县“第一村”的临洮县玉井乡店子村。近几年来 ,该村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荣誉和成绩 ,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被中宣部确定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活动示范点” ,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村” ,被地委、行署评为全区“十强”村 ,村党支部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农村先进党支部”和“全区农村先进党支部”。店子村的这些成绩是如何取得的?带着这个问题 ,6月下旬记者到该村进行了实地采访。在驱车前往该村的路上 ,记者一边在听县上的同志介…  相似文献   

18.
2000年,我受组织安排,到祝沟镇路上村驻村。该村是平度市有名的“难办”村、“乱窝子”村、“上访”村。自1996年起,先后驻过5个工作队。我刚入村时,走门串户,村民不让进门;谈话,村民不理。面对这种局面,我也发过愁,但人嘛,总要有点精神,有点志气,有点作为。我从抓稳定民心入手。路上村不稳定,主要是多年的上访问题。我觉得,上访户也是我们的群众,之所以上访,  相似文献   

19.
中莲花村两年大变的调查与思考□赵世居河北省磁县中莲花村曾经是一个以乱、散闻名的后进村。1994年8月,上级派南莲花村党支部书记高俊亭到该村担任党支部书记后,从整顿“两委”班子,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入手,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着力解决...  相似文献   

20.
《天津支部生活》2010,(2):34-34
在宁河县田庄坨村这片土地上,有着天津滨海平原上最早发现的先秦遗址,曾出土过“半两”、“燕明刀”币、青铜器、铁器等,是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改革开放后,田庄坨人秉承先人遗风,自强不息,锐意进取,2008年全村人均纯收入9777元,村集体积累1100万元,奏响了一曲发展的动人旋律。在2009年的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中,新班子顺利接过老班子的接力棒。换了新的当家人,田庄坨村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