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公证作为一项预防性的法律制度,我国在建国初期即已建立。1996年,我国颁布了《公证法》,取代了1982年的《公证暂行条例》。《公证法》构筑了我国公证制度的基本框架,初步确立了公证机构和公证人员进行虚假公证行为的民事、行政制裁体系。与此相对,虚假公证的刑事制裁规范仍是目前缺失的一环,而西安“宝马”彩票案等虚假公证有关案件的发生,更凸显了深入思索此类行为人罪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2.
代渝 《中国司法》2001,(12):47-47
国务院《关于深化公证工作改革的方案》颁发后,公证处与政府部门彻底脱钩,真正成为了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平等竞争的职业中介组织,这对公证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转制后的公证处充分显示出新的活力和成效。但由于思想政治工作没有到位,部分公证员思想承受力差,“行政”观念未转变,安于行政待遇,固守“铁饭碗”,“宁要保险、不要冒险”。针对这种情况,四川省乐山市司法局组织公证人员学习党的有关文件,深入领会上级对公证改革的有关精神,开展解放思想、认清形势、抓住机遇、大胆改革、积极转制、…  相似文献   

3.
魏建明 《中国司法》2005,(10):67-70
公证法律责任是公证实践中不随人的意志为转移、必须直面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公证改革的深入,公证法律责任所遭遇的问题日见突出,争议不断。如今,作为公证事业发展保障的《公证法》已对公证机构的性质和公证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作出了明确规定,公证改制即公证机构、公证人员行政性质、身份的转变已势在必行,由此公证法律责任的性质、范围和形式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本文试就公证与公证法律责任特别是作为公证法律关系主体之一的公证机构、公证人员法律责任所相关的几个问题谈谈看法。一、改制后公证案件的民事属性问题这是个曾经令人困惑…  相似文献   

4.
司法部副部长赵大程就《公证法》颁布八周年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的文章令我们基层公证人员倍受启发。公证机构体制的改革,有效提升了公证机构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公证法律及相关制度的配套和完善.为公证业务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与制度的支撑。近年来.公证业务的快速发展。是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公证改革所取得的重大成果。换句话说.没有公证改革,公证事业发展不可能出现目前蓬勃发展的局面。珍惜公证改革的现有成果,不断进取,不断创新,是每一个公证人需要继续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正公证执业区域这个概念是在《公证程序规则》中首次提出的,其在《公证暂行条例》里称之为公证管辖或公证处辖区。公证管辖是从行政职权划分的角度提出的,是基于当时公证机构是带有行政性质的国家机关。随着公证改革的发展,公证机构的行政色彩逐渐弱化,特别是在《公证法》将公证机构定性为依法设立、不以营利为目的、依法独立行使公证职能、承担民事责任的证明机构后,需要对公证管辖这一概念重新定义。一、我国对公证管辖的法律规定我国《公证法》第25条规定了公证管辖,即"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办理公证,可以向住所地、经常居住地、行为地或者事实发生地的公证机构提出。申请办理涉及  相似文献   

6.
《中国司法》2001,(10):57-57
2000年8月到2001年3月这半年来,我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认真贯彻落实司法部《关于深化公证工作改革的方案》(下称《改革方案》)和本市《关于深化公证工作改革的实施意见》,把公证改革作为一件大事,积极与当地有关部门、机构联系,就公证改制、公证人员的去留特别是老公证员的退休问题相互沟通,制定政策,做了大量工作,有效地推进了全市公证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据统计,截至2001年4月底,我市有22个行政编制的公证处,在这次改制中转为了事业编制,其中有4个直接转为了合作制公证处。目前,我市45个公证处,事业编制及合作制公证处有40…  相似文献   

7.
冯建格 《中国公证》2006,(12):79-80
春发芽,夏抽穗,秋天满地黄。秋天是浪漫的季节,秋天又是收获的季节.2005年的秋天就是公证人员心怀喜悦可以弹冠的日子,因为从1982年到2005年。公证终于在八月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替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暂行条例》,完善法制建设的进程中又添成就。民商法体系又多了新的链接,而这成为公证工作发展的新起点。你会说,这与我有关吗?我的一生中可能会结婚,《婚姻法》会约束我;有一天,我也一定会死亡,《继承法》会指导我如何处理财产。而《公证法》会适用于我吗?或许。  相似文献   

8.
在西安,3名公证人员涉嫌在“宝马彩票案”中滥用职权和玩忽职守罪已被拘捕;在郑州,“撬门公证案”以公证处败诉而落下帷幕,公证处主任马海涛、公证员周斌涉嫌滥用职权被取保候审。人们不禁要问,公证为何不“公正”?公证行业到底怎么啦?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尤其是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的颁布与实施,公证告知的效力与形态问题就成为了业界人士关心的一个话题。《公证法》第27条规定:申请办理公证的当事人应当向公证机构如实说明申请公证事项的有关情况,提供真实、合法、充分的证明材料;提供的证明材料不充分的,公证机构可以要求补充;公证机构受理公证申请后,应当告知当事人申请公证事项的法律意义和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并将告知内容记录存档。作为《公证法》区别于《公证暂行条例》的这一大亮点,关于公证告知的意义、内容的设计、告知的方式方法在公证界引起广泛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房屋委托书公证.是公证机构日常工作中再平常不过的一项业务。然而许多公证人员一提到它却是“谈虎色变”.究其原因.源于近年来当事人以不法手段骗取公证书.之后公证机构被告上法庭要求赔偿的案例越来越多。一份收费200元的公证书,最后可能被判赔近百万元,这其中的不成比例姑且不论.公证人员和公证机构在其中承担的执业风险和舆论压力还会影响到行业的发展和公信力的维护。公证人员在能力所及的情形下尽到审查义务而仍然免责不能和公证机构被判赔偿后难以通过追偿而获得救济.是目前公证行业在面对房屋委托书公证时最大的困扰。公证人员不是“火眼金睛”.公证人员也是“肉眼凡夫”;公证机构不想做“冤大头”.公证机构却往往“束手无策”。  相似文献   

11.
事易时移,变化宜矣,创新就是与时俱进.国务院批准的<公证改革方案>实施一年多来,所有的公证处和公证人员都在积极论证并亲身体验着改革所带来的适与不适,"痛苦并快乐着"成了公证同仁的共同体验.西部大开发、政治文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战略的实施为公证事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公证发展多年的积弊与潜能似乎都在此时爆发了出来;随之,完善改革配套措施、加大公证管理力度、加强"两结合"的公证管理体制成为各级司法行政机关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一、当前公证执业风险防范中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当前,在防范公证执业风险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一是有的公证人员对风险大的公证业务不愿意办,风险小的公证案件争着办;二是有的公证人员基于公证执业风险防范的心理,把办证程序进一步复杂化:三是有的公证员对曾经媒体曝光,或经法院诉讼的某类公证存在畏难情绪:四是缺乏承办或开拓复杂、新颖公证事项的魄力。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3.
记者:《公证法》实施以来.各地积极推进公证体制改革,武汉市公证行业应该说走在了改革的前列.请您谈谈对公证体制改革的看法并介绍一下武汉市公证机构设置的基本情况。 方道茂:我认为有变革,才有发展;要想发展,就必须思变。公证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是与国际接轨的需要。是公证事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支持公证体制改革是司法行政机关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4.
公证法律责任是公证实践中必须直面的问题.近年来,由公证改革所带来的公证机构性质的变化和公证人员身份的转变,给公证法律责任的性质、范围和形式带来相应的变化和影响,而立法的不完善又使公证法律责任所遭遇的问题日见突出、争议不断.  相似文献   

15.
一、导致不正当竞争的主要原因 第一,没有独立的公证立法.公证事业恢复二十多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至今仍然没有一部独立的公证法.产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公证暂行条例>已经明显不能适应现在发展的需要,甚至没有将公证人员应当遵守的执业准则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以及违反后将要承担什么法律后果.这就使得一些公证处和公证人员的不正当竞争难以得到有效制止.  相似文献   

16.
祁建忠 《中国司法》2003,(12):48-48
公证时效是权利人持续不行使民事权利而期间届满时,丧失请求公证机构出具保护其民事权利的制度。而公证时效在《公证暂行条例》和《公证程序规则》中没有规定。现公证机构依据诉讼时效来进行公证证明活动,也就是说;当事人在《民法通则》规定的诉讼时效届满前,向公证处申请出具保护其民事权利的公证证明活动。这种依据欠妥。公证时效如依据诉讼时效,那么就应当给予规定。而在实体法《民法通则》中规定主张权利的机关,只规定了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而没有规  相似文献   

17.
公证行业司空见惯的一个说法.是公证质量是公证工作的生命线。每个公证人员应该时刻铭记在心.并用以自我约束、自我鞭策、改进并完善各项工作。作为一名公证员,笔者对此坚信不疑。同时笔者认为,对于单个公证事项来说,公证质量是基石,是目标;而对于整个公证行业来说,公信力建设应该是公证事业发展的基石。  相似文献   

18.
王洋 《中国公证》2008,(7):15-20
“5·12”汶川大地震震惊全国,作为《中国公证》杂志的记者,要深入灾区对我们的公证行业和公证人员给予更多的关注和了解。在走访四川灾区期间,我因这份职责而深刻体会和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对公证行业的痛惜,我也因这份职责而对灾区公证人员肃然起敬。因为,这场大地震让伴随改革开放成长和发展起来的数十家公证处在顷刻间变得“一无所有”,尤其令人痛心的是北川羌族自治县公证处4名公证人员全部遇难。但同时,这场大地震也见证了灾区公证人员坚守信念、恪尽职守、排除万难的决心和能力,他们用热血和忠诚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也用事实证明了他们是一支“震不垮的英雄团队”。  相似文献   

19.
继承权公证作为公证行业最为复杂、执业风险最大的公证事项,需要公证人员拥有过硬的业务素质能力、丰富的专业法律知识及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接待、解答继承权公证咨询是其中的关键,公证人员要根据不同的继承权公证当事人,采取不同的解答方式为继承权公证当事人提供继承权公证法律咨询。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和十五届四中全会明确公证行业是社会中介服务机构之一,要与政府部门彻底脱钩。但从1994年司法部提出公证改革以来,可谓举步维艰,公证工作长期积累的诸多深层次问题日益凸现,改革中有许多问题迫切需要解决。去年7月31日,国务院批准了《关于深化公证工作改革的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要进一步为公证工作的改革明确了目标和方向;同时,部里还为《方案》制定了实施意见。可以说,从党中央、国务院到司法部都旗帜鲜明地将公证改革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改革势在必行。笔者试从南京公证改革的现状着手,对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