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出国(境)人员在外,异国闻乡音,他乡遇华人,有时会感到分外亲切,自然也免不了与之拉拉家常,叙叙乡情。然而如果你一见华人老乡便不加分辨地与之交往,毫无警惕地沉浸在“乡音乡情”之中,那就难免会上当受骗。因为境外间谍情报机关、敌对势力以及少数别有用心之徒,常常利用“乡音乡情”做掩护,布设各种陷阱,拉人下水,实施危害我国家安全利益和出国人员的生命财产的行为。  相似文献   

2.
《台声》2011,(12):44-44
“一样的大地,一样的天空,心中拥有同是一个梦……”《同是一个梦》这首歌,陪伴了多少两岸少年儿童度过了美好的时光。在全国台联成立30周年“同胞同心 乡音乡情”文艺晚会上,大陆“小天使”宁汀和台湾“小天使”温瑄再次相会,深情相拥,  相似文献   

3.
孙琼如 《台声》2003,(12):35-37
闽南乡亲遍布全世界,近8成台胞祖籍地为闽南。闽南语歌曲浓缩了闽南文化的精华,在海峡两岸及世界各地闽南乡亲中广受喜爱。闽南语歌曲,是“土歌”,是“乡音”,它具有特殊的韵味和魅力。如今二三十岁以上的台湾人,多少人是唱着“天黑黑,要下雨”和“爱拼才会赢”等“土歌”长大的。“土歌”曾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欢乐和理想,“土歌”曾给他们的人生带来意志和力量。而在海峡两岸、在海内外闽南文化交流中,多少台湾人又是凭借闽南语歌曲这一“乡音”,去寻得同根、同宗、同源亲情的。闽南语歌曲的意义就在于它是一种文化上的维系,一种文化上割不断…  相似文献   

4.
出国(境)人员在外,异国闻乡音,他乡遇华人,有时会感到分外亲切,自然也免不了与之拉拉家常,叙叙乡情。然而如果你一见华人老乡便不加分辨地与之交往,毫无警惕地沉浸在“乡音乡情”之中,那就难免会上当受骗。因为境外间谍情报机关、敌对势力以及少数别有用心之徒,常常利用“乡音乡情”做掩护,布设各种陷阱,拉人下水,实施危害我国家安全利益和出国人员的生命财产的行为。  相似文献   

5.
程朔 《台声》2013,(7):32-34
六月的古城,乡音浓浓,乡情深深。6月15日至19日,由文化部、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台湾民主自治同盟中央委员会、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福建省人民政府等单位主办的第五届海峡论坛·2013世界闽南文化节,在闽南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和闽南文化遗产的富集区——泉州盛大展开。来自世界六大洲36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多名嘉宾共襄盛举,10个国家和地区的350多名记者见证与记录了她的盛大规模、丰厚内涵、浓郁特色和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6.
<正>台湾地区前领导人马英九返乡祭祖,引发两岸民众及媒体关注,尤其他用乡音回应道“湘潭伢子回来咯”更是让人印象深刻。1949年前后,许多湖南人士迁往台湾,与马英九一样讲着家乡话。他们还成立众多湖南同乡会,凝聚乡情,马英九家族亦积极参与其中。  相似文献   

7.
诸暨市针对非公企业发达、外来人口众多、生产生活相对集中的特点,从外来建设者中精心挑选20多名具有一定理论水平的“流动党员”,组建成“外来流动党员宣讲团”,深入全市企业以及劳动力市场等外来人口集聚地,用乡音、乡情生动宣讲党的十七大精神。  相似文献   

8.
华侨或中国血统的外籍人聚居城市的街或区,有的被称为“唐人街”。我国唐代盛时,声誉远及海外,后来世界各国因此称中国人为“唐人”。《明史·外国真腊传》载:“唐人者、诸番呼华人之称也、凡海外诸国尽然。”起初,中国人出洋谋生人地生疏,又不懂当地语言,为了沟通乡情聆听乡音,进而互助互济,他们大都愿意聚地而居。后来住在一起的华人多了,有人便出来摆摊设点,开设商店、客栈,并建起宗祠、寺庙,成立各种会馆,这便是“唐人街”形成的一般过程。现存、亚、非、欧、美许多国家的大城市都有“唐人街”,尤以美国旧金山的“唐人街…  相似文献   

9.
《两岸关系》2009,(3):57-57
在海峡对岸,有一本由河南省鄢陵县籍台胞们于1983年9月在台北创办的《鄢陵杂志》,成为近来鄢陵乡亲的一座“金桥”。杂志乡音俚话家常,诗词文章叙真情,内容朴实无华,充满了浓浓的乡韵、乡音、乡情,使读者爱不释手,日益成为海峡两岸同胞沟通的“金桥”,深得乡亲们的喜爱。  相似文献   

10.
闽南乡亲遍布世界,近8成台胞的祖籍地为闽南。闽南语歌曲浓缩了闽南文化的精华,深受海峡两岸及世界各地闽南乡亲的喜爱。闽南语歌曲,是“土歌”,是“乡音”,具有特殊的韵味和魅力。今天,三十岁以上的台湾人,无不是唱着“天黑黑,要下雨”和“爱拼才会赢”等“土歌”长大的。“土歌”给他们的童年带来欢乐,“土歌”给他们的人生带来意志和力量。在海峡两岸、海内外  相似文献   

11.
怀念小邦     
焦万曼 《台声》2013,(3):76-77
2月3日晚7点多,电话铃响,是台湾歌手潘安邦的好友朱映辉先生打来的,他哽咽地说:“台湾的电视台已报道了小邦今天上午8点57分走了,我上午10点赶到台北的医院……”电话那头只有哭声,后来只好把电话挂了。怎么可能呢?一年多前邀他来参加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同胞同心·乡音乡情”庆祝全国台联成立30周年文艺晚会,  相似文献   

12.
“八年了,俺俩口子自办的庄户剧团,越来越红火,为村民做点好事俺很愿意很自豪。”平平淡淡的话语间透出浓浓的乡音乡情。莱西市姜山镇望埠庄村党员、市人大代表全月祥和妻子刘翠凤发展庄户剧团,被群众誉为“龙飞凤舞办剧团,一心一意为乡亲”。  相似文献   

13.
闽南侨乡,热诚好客,颇重乡谊。这大抵出自闽南地少人多;又因自清以降,国弱民穷,受尽熬煎,无以苟活,遂挺而走险,流浪异域他邦,历艰困,遭欺压,难脱虎口厄运;为了生存发展,便以乡情为纽带,组织同乡会,团结御侮,携手战斗,是以闽南人同各地侨乡一样,最重乡情。笔者於五月上旬抵港探亲,专程拜访了闽南出生的原中文大学副校长、中国文化研  相似文献   

14.
《青年探索》2009,(4):F0003-F0003
共青团本田汽车(中国)有限公司委员会成立于2005年5月30日,到2008年12月底,共有团员650人。团委把握“我与广汽共奋进”的育人主线,强化共青团工作的目标管理,形成“党建带团建”的制度保障体系,结合单位的特点,强调以经济建设为工作中心,在工作岗位上发挥团员模范带头作用。在团的组织生活中则注重以丰富多采的活动吸引青年、凝聚青年、服务青年。  相似文献   

15.
肖伦添  吴亮 《福建通讯》2000,(10):24-25
造假会给地方带来什么?云霄县一度是全国影响最大的假烟生产基地,在不少人眼里,云霄是造假“致富”的“典型”:造假成就了一个个“百万富翁”甚至“千万富翁”,使云霄在短短几年内完成了“原始积累”。一些人认为,造假虽然使国家蒙受损失,但却是地方经济发展的一条“捷径”。果真如此吗?作为云霄一县之长,黄舜斌以云霄十年造假史“现身说法”:  相似文献   

16.
闽南文化在菲华社会的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随着闽南人的迁移,闽南文化也被移殖到菲律宾。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闽南文化在菲律宾的传播可划分为两个时期:1、西班牙统治期间的自然传播时期(1565—1898年)。闽南文化在菲律宾体现为一种无意识、无系统的传播,更多地体现为生产技能和生活知识的传播;2、美国统治期间的自主传播时期(1898—1945年)。闽南文化在菲律宾明显体现为一种有意识、有系统的传播。海外华侨的国民意识觉醒,开始自觉、系统地传承中华文化,传承的重点以非物质文化为主。由于强调保持华侨的“祖根”和“民族性”,文化的传承基本限于华社内部,与当地社会的交流较少,造成了闽南文化在菲华社会盛极一时的状况。菲华社会经过了200多年的发展,但基本仍然上保持了“以传统价值观为核心、以地域特色为表征”的闽南文化的原貌。  相似文献   

17.
《台声》2011,(12):49-50
2010年9月10日至11日,在上海展览中心,处处洋溢着浓浓的亲情和乡情,闽南话、客家话和普通话此起彼伏……此时,这里聚集着来自全球87家台胞社团的120余位领袖和代表人士。原来,这里正在举行首届“台胞社团论坛”大会。  相似文献   

18.
朱文楚 《台声》2002,(7):20-22
杭州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以“广泛联系、团结、服务杭州台商为己任”,成立至今不过3年多,规模也不大,但它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赢得广泛赞誉。扶贫济困有口皆碑杭州台商协会秘书长徐建国先生告诉记者,1988年以来,台湾企业家在人间天堂杭州投资办企业的近900家,形成规模的有纺织、食品、机械、出口家具和近年新起的电子高科技等五项产业,生意做得火红,为杭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1998年,杭州台商协会成立那天,突然间聚集了那么多同乡人,一下子耳朵充盈乡音,将我们这些游子的心牵系在一起。”杭…  相似文献   

19.
闽台文化是闽台两地最直接的文化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学文 《台声》2000,(11):32-33
台湾的历史发展,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开发史。汉民族从宋、元时期开始开发台湾,到明、清时期大量移民前仆后继的迁徙,为台湾的发展,写下了最辉煌的一页。而在这部开发史中,福建闽南人则成为台湾社会历史发展最基本的群体成员。从史料记载可以发现, 17世纪 20年代,郑芝龙招募闽南人东渡赴台,围垦开荒,形成了第一次大规模的闽南移民高潮。第二次闽南移民高潮是郑成功收复台湾时期,下令士兵拓荒屯田,扎根台湾。此后,闽南人渡台源源不断。台湾学者林再复在《闽南人》一书中写道:闽南是“台湾人的根”,说明了台湾人与闽南人的血脉联系…  相似文献   

20.
轩木 《台声》2014,(11):76-76
近日,应全国台联邀请,全美台联第23届总会长梁义大率领新近成立的“北美洲台湾乡亲联谊会”20人,分别赴福建和北京参访,团员来自纽约、华盛顿、休斯敦、奥兰多、迈阿密、波克莱等十几个美国城市。在北京参访期间,参访团先后拜会了国台办、台盟中央、中央统战部、国侨办和全国台联。9月21日中午,全国台联党组书记梁国扬会见了参访团一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