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国家赔偿法律制度在国家法治建设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国家赔偿法律制度的建立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是衡量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它具有保证宪法实施,维护社会稳定,培养公务人员的法治意识,促进公民法治信仰的形成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莫纪宏 《中国审判》2013,(12):26-26
国家赔偿的主要功能是保障公民的基本人权,是国家对公民基本人权承担法律上保障义务的一种必要的制度手段。国家赔偿制度是现代法治社会的一项重要制度,它的核心制度功能就是要解决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履行宪法和法律职责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而从国家赔偿制度最初设计的制度目标来看,它的主要功能是保障公民的基本人权,是国家对公民基本人权承担法律上保障义务的一种必要的制度手段。  相似文献   

3.
存疑不起诉刑事案件与国家赔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新的宪法修正案写入人权概念,标志着我国步入注重人权保护的法治新时期。我国《国家赔偿法》颁布实施10年来,在制约公权力依法行使、对受公权力侵害的公民合法权益予以救济、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也暴露出一些缺陷,难以适应我国法治建设快速发展的形势和人权保护制度建设的需要。本文仅就存疑不起诉刑事案件的国家赔偿问题作一简要剖析,昭示国家赔偿法的修改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莫纪宏 《中国审判》2009,(12):18-19
现代法治国家的特征之一是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的平衡,而建设法治国家的过程也就是建立与修复这种平衡的各种制度的制定与完善。对于一个较为成熟的法治国家而言,针对强大的国家权力,必定有全面的完善的制度来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不受侵犯,或者在公民的基本权利受到侵害的时候,由国家给予公民及时的救济,修复受到伤害的基本权利。这既是对公民的基本尊重,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在这些公民权利救济的法律体系中,国家赔偿法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略论国家赔偿制度中的精神损害赔偿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本文从国家侵权行为的具体表现入手 ,详细分析了国家侵权行为后果的构成。指出国家侵权行为会给受害人造成物质损害和精神损害 ,而且造成的精神损害往往使受害人更难以承受。但在我国现行的国家赔偿制度中 ,赔偿范围只限于物质损害 ,而没有包括精神损害 ,这与我国建立法治国家的目标是不相适应的。因此 ,建立国家赔偿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是完善国家赔偿制度的必然要求。并进而阐述了精神损害的国家赔偿制度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6.
杨临萍 《中国审判》2013,(12):17-17
要树立科学的国家赔偿理念,强化权利类型化研究,统一确赔合一司法审查标准,探索侵权赔偿合并审理机制,实现对人权的司法保障。国家赔偿法作为宪法相关法,直接兑现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承诺,直接体现法治国家公共权力职权与职责对等性的要求,是政治文明发展水平的标志。从国家赔偿制度产生的条件、目的和内容来看。  相似文献   

7.
我国于1995年1月1日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从而确立了我国的国家赔偿制度,它是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一项重要成果,也是国家对公民权利保护日益完善的体现。我国现行国家赔偿法规定的行政赔偿制度,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由国家承担赔偿责任的制度。  相似文献   

8.
存疑不诉案件的刑事赔偿,在检察机关所办理的刑事赔偿案件中,处于突出的地位。对存疑不诉案件的刑事赔偿,应分别情形而定,既不能一律言赔,也不能一概不赔。同时,应尽快修订国家赔偿法的有关内容,并科学设置赔偿委员会,以保障国家赔偿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9.
《国家赔偿法》基本确立了我国的国家赔偿制度,它是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成果,也是公民权利体系日益完善的标志。但是,由于其构建的国家赔偿制度还存在一些疏漏,影响了其实施效果,本文认为确立合理的规则原则,适当扩大赔偿范围,调整调整国家赔偿的计算标准及其赔偿方式,设定科学的赔偿程序,使其进一步完善,才能真正发挥国家赔偿的积极作用,真正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0.
国家赔偿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做好国家赔偿工作,对于发挥人民法院在法治中国建设中的职能作用,具有重要而又特殊的意义。在国家赔偿工作中,要准确把握权利救济与制约公权的关系,以权利救济为宗旨,正确理解适用国家赔偿法,融汇运用赔偿、补偿和救助,不断提高国家赔偿工作的实际效能。在依法审理国家赔偿案件的基础上妥善应对舆情,引领社会对国家赔偿工作形成法治共识。  相似文献   

11.
《国家赔偿法》是1995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1997年《刑事诉讼法》修改后,新增加了存疑不起诉制度,由于《国家赔偿法》的规定过于原则,司法实践中对人民检察院依据《刑事诉讼法》第140条第4款规定作出的存疑不起诉决定,如果被不起诉人系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的犯罪嫌疑人,是否属于国家赔偿的  相似文献   

12.
孔悦 《法制与社会》2011,(15):25-26
2010年4月29日,国家赔偿法修正案草案经四次审议后最终通过决议,并首次明确了精神损害抚慰金。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在立法上的确立,对于保障人权以及督促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严格执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立足国家赔偿法的新近修改,通过对我国国家赔偿法中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建立过程的分析,总结现行法条的规定和实践经验,指出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中赔偿范围不明确、赔偿标准未确定、法条表述较为原则等不足之处。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对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国家赔偿法中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将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13.
王良桢 《法制与社会》2012,(21):145-147
国家赔偿制度是每一个民主法治国家的基本法律制度,对于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我国巨大变化的社会经济发展,新的国家赔偿法以"救济法"取代了原来的"监督法"性质。本文通过对新老国家赔偿法的比较,简述了新赔偿法的政策优点,并从"救济"的角度分析了各自的缺点和不足,为新赔偿法提供了有效的优化方向。  相似文献   

14.
王麟 《法律科学》2006,24(5):130-133
国家赔偿法的实施几近陷入被称为“国家不赔法”的尴尬境地。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赔偿法制度设计本身的问题,还包括经济发展水平、法治观念、执法环境等因素。其中,在当初立法时并没有重视,学术研究中也往往被忽视,但却成为国家赔偿法顺利实施梗阻的是赔偿经费问题。修改国家赔偿法,必须对赔偿经费的设立、管理与支付制度作出重新设计。  相似文献   

15.
“国家赔偿”这一概念,在各国表述不一,如“国家责任”、“国家损害赔偿”、“国家赔偿责任”等等,但涵义雷同。国家赔偿法,即关于国家机关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时,侵犯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失,由国家承担赔偿责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国家赔偿法即通常所说的国家赔偿法律制度。国家赔偿法是一项新兴的法律制度,它萌生于资产阶级革命以后,至今只有两百多年的历史。而它真正成为一项较为完善的法律制度,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事。但由于其特定的内容,目前已为世界上许多国家立法的“热点”,几乎成为现代法治国家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6.
傅达林 《政府法制》2014,(19):34-35
我国建立国家赔偿制度以来,法律的运行一路衣衫褴褛、尴尬不断.但也正是在公民与国家讨价还价的博弈之中,国家赔偿的进步与文明得以不断推进.于法治中国的新语境下,国家赔偿制度还需要立足实践的需求,不断完善制度的设计与运作,找寻到最接近正义的地方.  相似文献   

17.
孙璐 《法制与社会》2011,(10):248-249
现如今,国家赔偿制度在现代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尺。法国是世界上国家赔偿制度最早确立的国家,也是该制度发展最快和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我国的国家赔偿制度尚处成长阶段,借鉴法国的国家赔偿制度,无疑对尚处成长阶段的我国国家赔偿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8.
行政追偿制度是国家赔偿法的重要内容,它的设立、发展和完善不仅有利于保护违法公务人员的合法权益,还有利于促进依法行政,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目前我国相关法律对于行政追偿制度只作了原则性的规定,缺乏具体的操作标准和程序,导致该制度在实务中被大量弃用或滥用。  相似文献   

19.
《法治与社会》2005,(6):4-6
现实中,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在事实上实现绝对不发生侵犯国民权利的事件。当国民权利受到侵犯以后是否能及时有效得到恢复,可以作为一个国家是否存在充分的民主和法制的试金石,这也是一个宪政或民主国家必须作出的承诺。国家赔偿制度是一项具有人权保障意义的司法救济制度,同时也是比较独特的针对公权力的矫正和训诫机制,具有对滥用权力或行政不作为的训诫和矫正功能。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包括国家赔偿制度在内的有效的权利救济制度,写着公民权利的宪法就会变成一张废纸,如果公民的权利受到侵犯后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恢复,那就是对人的价值的极大鞭挞,对人的尊严的极大亵渎,对人的基本权利的极大蔑视。国家赔偿制度不仅是人的基本权利的重要保障,而且是公民享有基本权利的保障。《国家赔偿法》是兑现宪法保护公民权的庄严承诺,是国家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免受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侵犯的一道坚固防线。通过国家赔偿法的践行,可以尽快在全社会形成这样一种基本共识:蒙受冤屈的公民,有权以法律的名义向国家讨回公道,有权向国家索赔。国家必须为公权力的滥用、为它的代理者(政府官员和司法人员)制造的冤假错案付出代价,以“国家赔偿”的形式为自己的过错交纳“学费”。  相似文献   

20.
国家赔偿的制度欠缺及其完善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国家赔偿法》所构建的国家赔偿制度尚存在诸多疏漏。其中,国家赔偿范围的狭小、归责原则的单一、国家追偿制度的不完善、国家补偿制度的缺失及其与相关法律的不协调是目前较为突出的问题,现行制度妨碍了《国家赔偿法》应有功能之发挥。对《国家赔偿法》的修改应以保障公民权益为宗旨,扩展国家赔偿的范围,丰富归责原则体系,完善相应的法律规定,使之与其他相关制度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救济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