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19世纪获得高度推崇和广泛传播的哲学学说是文艺复兴时期开始的精神转折的继续,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它的完成。上述学说更鲜明的典范是18——19世纪的德国哲学,即德国古典哲学。这种哲学产生并逐渐确立了理性崇拜。在这个时期大多数哲学家那里发展的结果是深信理性是改造人类生活的主要、最好的工具。科学认识被认为是这种理性的最鲜明的形式。对古典哲学的批判和继承沿着两个方向,形成非古典主义的两大潮流,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  相似文献   

2.
赵绥生 《岭南学刊》2009,(5):77-79,128
本体论是西方传统哲学的典型模式。近代哲学拒斥形而上学,标志着本体论哲学思维模式的终结。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完成了哲学发展史上的一次彻底革命,把哲学关注的目光转向了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人类解放与一切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人文关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同于以往一切哲学最基本特征和价值取向,它是与传统的本体论根本对立的全新哲学思维方式。重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应该充分反映出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和最高命题的特质。  相似文献   

3.
正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思想基础。马克思说:"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马克思主义哲学尽管诞生在一个半世纪之前,但由于它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被历史和实践证明是科学的理论,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导我们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4.
一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需要将马克思主义哲学放到人类思想发展史的长河中去追溯其源,考察是哪些思想体系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存在着批判继承的关系,并且还需要从历史发展、不同时代提出的要求以及体系内部矛盾的展开等方面,阐明它们之所以被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吸收的必然性。譬如从德国古典哲学与辩证唯物主义的联系,或者从基佐和米涅的历史理论与历史唯物主义,主要是阶级斗争的学说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学说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辯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是研究政治上层建筑借以树立起来的经济制度即生产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內容。科学社会主义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为什么说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呢? 第一、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落脚点。科学社会主义是马  相似文献   

6.
人类历史进入了新千年、新世纪 ,上世纪末被西方公众评选为千年伟人和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的马克思和他创立的学说 ,是否会随着千年更迭、世纪交替而推移到时代的后面而成为应该送进博物馆的一块化石呢 ?凡是对当今时代的问题、历史走向和人类命运作了缜密思考 ,同时对马克思的学说作了深入研究的人 ,都会作出断然否定的回答。法国哲学家萨特说 ,马克思主义仍然是我们时代的哲学 ,它没有被超越 ,因为产生它的历史条件还没有被超越。美国经济学家、哲学和法学博士罗伯特·海尔布隆纳说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时代需要的哲学。它不仅提供了一种历史…  相似文献   

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容丰富、寓意深刻,集中反映了第三代领导集体的理论创新,即创造性地运用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党的建设提供了新的哲学论证;创造性地运用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浓缩了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探索的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创造性地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为党的建设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具有时代的特征,体现着时代精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辩证性和科学性决定了它是不断发展、不断创新,具有旺盛生命力和勃勃生机的哲学学说。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9.
刘镇江 《湖湘论坛》2004,17(2):10-1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江泽民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时代发展的高度 ,从哲学和科技紧密结合的视角 ,深刻而系统地阐述了关于当代科技发展的一系列重要思想。这些思想饱含马克思主义哲学底蕴 ,富有时代性和创新性 ,是对马克思主义科技学说和邓小平理论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10.
黄志恒 《桂海论丛》2002,18(5):74-77
在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 ,进行着新的实践的情况下 ,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这是需要探讨的问题。对此 ,文章提出 ,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着眼于新的实践 ,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解放的学说。这一学说集中地体现为《资本论》的政治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批判。其中,主要包括三方面密切相关的内容:第一,由商品与劳动规律所揭示,并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被异化为"物"的"人"的生存样态,构成《资本论》的"存在论"向度;第二,由货币规律所体现,并在资本主义市场中运转的资本增殖逻辑,构成《资本论》的"逻辑学"向度;第三,由抽象的经济范畴所反映,并在具体的现实中为人们所把握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意义,构成《资本论》的"认识论"向度。马克思正是凭借上述三者的统一,在哲学的视域中深刻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的局限性。从而,以政治经济学的话语,阐述了人类解放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2.
<正> 从近代到现代的人类思想史上,唯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世界最重要的思潮。应当怎样看待人类思想史上的这一现象呢?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什么能在20世纪焕发出日益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要说明这一问题,就必须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历程,重新审度其哲学的基本精神。首先必须确立研究的正确方法和理论。长期以来,我们在理解、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时所出现的偏差,从根本上说,是作为研究的  相似文献   

13.
郭强 《长白学刊》2013,(5):160-160
生产是人类最重要的实践活动,关乎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关于生产的观点也就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经济学的一个基础性的理论问题,也是马克思的两大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理论基础。马克思的学说自诞生之日起,生产理论就一直伴随着来自马克思主义阵营内部和外部的争论。到了20世纪晚期,伴随新的技术革命的推进和消费经济、知识经济和后工业经济的到来,生产的基础性作用在“后现代”社会受到质疑;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心理等方面发生的重要变化,给马克思生产理论提出了新的问题;世界性的生态环境问题给生产理论带来新的反思。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生产理论的精神实质,如何看待马克思生产理论在现时代的地位和作用,已成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当代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教材第二页中指出:“哲学既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这一命题?这一命题只适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呢?还是适用于一切哲学呢?这是教学中常碰到的难题之一。有人认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只适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而对别的哲学不适用,认为别的哲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和韦伯都是德国著名的思想家,他们在经济、社会等许多研究领域有过交锋和争论.马克思和韦伯的学说都深受十八、十九世纪德国哲学发展的影响.马克思的哲学来源是黑格尔哲学;韦伯的哲学来源是新康德主义.不同的哲学背景给二者的社会、经济、历史思想打下了深刻的烙印.科学的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体系应客观地评价和吸收韦伯学说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独辟蹊径探流溯源──为《现代文明的源头探究》文集序赵廷光关于原始公社的学说,亦即原始氏族社会及其必然向阶级社会过渡的学说,是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主义创立和奠定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的过程中,对于人类社会第一个形态的原始社会给予了...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创新与发展,其产生和形成是思想逻辑和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科学社会主义历史规律思想起点依据学说、思想形式内容学说在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中的具体体现,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根本方法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深刻诠释。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80年代,关于马克思哲学的"人性、人道主义和异化"的大讨论,直接导致其四种人类学范式的产生:一是"类哲学"的产生;二是对马克思哲学的"人学"理解;三是作为马克思主义第四个来源的"人类学"以及作为人类学范式的马克思哲学的提出;四是马克思人类学哲学的提出。今天看来,前三种范式都未能进入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境界。只有第四种范式,通过发现马克思的双重历史使命和双重理论构建,通过提出哲学性、价值性的广义人类学范畴来界定马克思的哲学思想,指明马克思开创了从广义人类学高度,把握人类生存发展运动的人类学哲学,并以这一哲学为核心来揭示自身全部思想理论特征;这一范式能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马克思的哲学根据,从而能为创新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和功能是近几年哲学界讨论的热门话题之一,其中观点很多。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是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的普遍规律和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三者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主要有四个方面:解释功能、指导功能、批判功能、解放功能。  相似文献   

20.
孙景民 《人民论坛》2014,(11):194-198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创新与发展,其产生和形成是思想逻辑和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科学社会主义历史规律思想起点依据学说、思想形式内容学说在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中的具体体现,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根本方法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深刻诠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