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今世界任何一种文化都不可能在单一语境中自给自足,不同文明的交流是当代世界文明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在世界多元文化的共存与对话中,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涵的“包容”精神是当前特别值得重视与倡导的.包容,既是“和谐”的表现形式,也是达成“和谐”的基本前提.早在春秋时期,中国古代的先哲就已经认识到“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道理,将“和”作为最理想的社会政治状态.在中国古代先哲看来,过分狭隘的视野与心胸,无助于事业的成功和社会的发展.在治国上,要做到海涵大量,虚怀若谷,宽容包纳,不以一人之智为智,而以众人之智为智.具体到文化选择上,便是在坚持思想主体性的同时,以开放的心态,充分汲取其他学派理论中的合理因素,为思想的整合、文化的构建创造更为广阔的空间,保持更为积极的活力.  相似文献   

2.
和谐与法治     
关于和谐社会,胡锦涛总书记一开始就明确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应该是“民主法治”的社会。对于这一点,我们特别需要有充分的理解和贯彻。这是因为,现代社会的和谐与古代社会的和谐有着根本的不同。古代社会的和谐,是建立在维持“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等级制度基础之上,所以它更多地是依赖和表现为人们的道德文化面貌。而现代社会的和谐,则只能建立在民主和法治的基础之上。民主是以人民为主体的、平等的政治制度,法治则是民主的程序化及其规则的实现,民主和法治二者不可分离。我国的社会主…  相似文献   

3.
儒家“和而不同”的巨大理论容量,使它有可能与其他思想并行不悖,但其“忠君孝父”等思想却造成了儒家的不宽容.要使不同思想、利益之间真正实现“道并行而不相悖”,必须注重挖掘“和而不同”内在包含的“和而有度”,并在“度”的范围内,在尊重“不同”、平等交往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权利与责任统一的动态的底线.唯有如此,才能有所执,但又不执于一端.从而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的和谐乃至东亚的和谐才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的《札记》中的《礼运》篇,有一段关于所谓“大道施行,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情景的描述。尽管它是藉古代传说而附会的一种社会理想,但是千百年来一直影响着一代代的先进思想家,成为他们为解教人类社会苦难而热烈向往以至追求的最高目标。现代史学界,把它视为中国古代社会思想史上的优良传统。一个民族的发展,总是与其文化传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现代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近代中国历史合乎逻辑的发展和社会现实的需要;但是,作为中华民族社会思想优良传统的“大同”理想,也为中国先进分子接受社会主义思想提供了一个内在因素。本文意在简要回顾一下这种关系,以有助于继承优秀的民族  相似文献   

5.
一个真正和谐的现代社会,决不能满足于形式平等。在我看来,平等是一个古老的理想,儒道释耶等古代智慧都不乏这方面的理论,但往往是不平等社会下关于平等的形上学玄思。平等又是近代一连串社会革命的结果,它与古代平等的理想有联系,但已经转变为社会的基本价值,分化为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广泛平等要求,同时也转化为法律制度的设计。西方自由主义理论为平等之实现做过连续的哲学论证,但是都有各种各样的局  相似文献   

6.
和谐社会是一个秩序井然、宽容互让、价值多元、诚信友爱、道德彰显的理性社会,其实践哲学基础则是表征世界秩序、呈扬人文精神与凸显伦理蕴涵的理性,因而和谐社会的构建应该诉诸子理性的进路:在交往理性的进路中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传统与现代的和谐,在价值理性的进路中实现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个体价值与集体价值、主流核心价值与非主流多元价值的和谐,在道德实践理性的进路中实现道德底线与道德信念、权利意识与责任意识、规则意识与自律意识的和谐.  相似文献   

7.
对“建设和谐世界”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和谐世界”,是我们党的“构建和谐社会”这一理念在国际上的扩展和延伸,反映的是新时代一种新的政治理念与社会理想。它也是一种外交战略。“建设和谐世界”需要依靠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8.
杰出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之一傅立叶在深刻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种种不和谐尤其是生产方式中“大规模生产”与“分散经营”之间的矛盾的基础上,论证未来社会如何建立“协作结构”,实现社会的全面和谐。“情欲引力论”是傅立叶和谐社会理论的理论基础,其中饱涵唯物主义思想萌芽。集生产组织形式与社会组织形式于一身的“法朗吉”,是傅立叶和谐社会的理想方案。实现劳动与享受的和谐,构成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渊源可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和谐观。中国传统哲学强调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人自身内外和谐 ,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可持续发展理论对中国传统的和谐观进行了历史继承 ,又以现代实践为基础 ,在内涵、外延、实现手段等方面对其进行了理性超越。  相似文献   

10.
“社会心理”既是社会学和心理学的重要范畴,又是哲学的重要范畴,它所承载的不仅仅是人们心灵的现实诉求,而且深深印刻的是人与世界“关系”的经验性思考.在“社会心理”之中,蕴含着三种有着逻辑联系的内生关系:非理性和理性之间的自觉统一关系、社会现实与社会理想之间的内在平衡关系、个人“自我”与社会“他者”互动的现实关系.  相似文献   

11.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是中国乃至人类的向往和追求。不但我国古代的圣人先贤们提出了社会和谐的思想。近代西方的一些思想家们也纷纷提出了许多关于社会和谐的有价值的思想观点,而真正第一次把“和谐社会”提到理论高度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列宁则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付诸于实践,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从不同的方面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和谐思想,对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想人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哲学的层面来理解 ,人格是统摄了人的自然生命与精神生命并在人的感性活动中呈现的“价值生命” ,它是由真实我、现实我、理想我所构成的多重复合体。理想人格是自由自觉的人格 ,是自觉为“人”的人格。马克思主义认为 ,理想人格与理想社会是统一的 ,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中的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就是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13.
和谐社会需要和谐的精神文化理念来引导。而和谐社会的精神文化理念,是以和谐为价值取向并包含着“诚信、关爱、感恩、宽容、共享”等的思想价值体系,是以倡导、传播、实施和谐为主要内容的思想观念、行为规范、社会风尚的理论浓缩。建设现代和谐社会,诚信是前提,宽容是基石,关爱是桥梁,感恩是途径,共享是结果。  相似文献   

14.
施平 《瞭望》2000,(29)
一个社会如果没有共同的理想,社会就如一盘散 沙。一个团体如果没有共同的理想,团体就会四分 五裂;一个人如果没有明确的理想,就会迷失前进的方向。因此党的十五大,把“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作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而邓小平、江泽民同志在讲到培养“四有新人”、“四有公民”的时候,都是把“有理想”放在首位。 有社会的理想,有个人理想。二者应当而且能够得到统一。 社会理想,那就是我们应当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中国古代就有“大同”的理想。所谓“大同”,就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具体地…  相似文献   

15.
冲突是政治的源泉,妥协则是政治的灵魂。政治妥协是解决社会冲突、引导多元利益主体互利共存的一种基本政治策略和理性选择。在当前我国社会快速转型的关键时期,积极培育公众的政治妥协意识,营造一种宽容和谐的人文精神,不仅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多元性和丰富性,在民主的基础上推进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可行性合作,更是化解社会冲突、推动社会实现多元一致所必需的公共理性。  相似文献   

1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和谐,是指世间的事物处于均衡、协调、平顺的发展状态。由于社会主义致力于人的解放、幸福和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因此这样的社会不存在尖锐的矛盾冲突,必然充满和谐。早在1842年,空想社会主义者魏特林在《和谐与自由的保证》一书里,就把资本主义称为“病态社会”,把社会主义直接称为“和谐与自由”的社会,并且指出,新社会的“和谐”不是“个人和谐”,而是“全体和谐”。马克思曾经称赞这本书是工人阶级“史无前例光辉灿烂的处女作”。后来,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更加彻底地主  相似文献   

17.
城市房屋拆迁中公民财产保护的正义诉求与理性回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邹东升 《理论探讨》2006,1(3):130-133
怎样保护被拆迁者的合法权益,是一个保护公民财产权的问题,其实质关乎社会正义,而私有财产又为公民权利和社会正义的实现提供了物质基础。随着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现存城市房屋拆迁政策中的利益不均衡正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中国政府也更加重视合理回应社会的私产保护的公共诉求。调适城市房屋拆迁双方———开发商和被拆迁户在表达和追求自身利益方面的能力差异与失衡,调整由于拆迁法律及政策偏差所导致的不同群体间享受发展成果的巨大差异已成为现代政府的责任。逐步建立抑制利益独占性的均衡机制,确立自律自立和宽容共存的理性诉求,在制度创新中实施社会的公共选择,实现利益均衡和谐及社会发展成果共享的社会目标。  相似文献   

18.
注重实用理性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重要特点和基本原则.在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科学知识的范围确定,技术活动的经验传统,科技文化的传承等都与之有着密切联系.实用理性是中国古代科技走向辉煌的重要原因,但同时它也是古代科学技术未能迈进现代之门的主要原因.从社会和历史的维度,对中国古代科技活动中的实用理性原则进行分析与批判,对于我们建设现代科技文明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传统与现代:人格理想测量冯波,肖明人格是价值观念的一种,它反映的是处于一定社会形态中的人们对于人的素质的基本价值取向。人格这个名词是在近代才开始流行的,在中国古代只有“人品”这个名词。现在一般所谓人格理想或理想人格,是指能够表现某种学说、团体以至社会...  相似文献   

20.
钟志东 《学理论》2011,(15):31-33
西方社会有两种典型的宽容构想即宗教宽容和文化宽容。从它们的各自代表即洛克和沃尔泽入手,分别阐述这两种宽容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点,并力图从方法论上揭示出它们的各自构建过程,以求达到对西方社会进行宽容建设的努力作出一种哲学上的把握和评价。从宗教宽容到文化宽容的发展具有必然性,它对于我们把握当今文化全球化的发展态势,发展和传播我国的和谐文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