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931年初夏,暴雨倾天狂泻,长江中游浊浪翻滚。就在肆虐的洪魔无情地吞噬洪湖苏区时,国民党反动派竟然“以水代兵”,灭绝人性地在监利上车湾掘堤放水,使洪湖雪上加霜。瞬间,洪湖成为泽国,大片农田遭水淹没,数以万计的房屋被水冲塌,百万难民流离失所……天灾、人祸,世界震惊。从人道主义出发,国际救灾组织筹集了粮食、药品等物资,准备救助灾区。怎样才能使救援物资安全、准确地送往灾区呢?国际联盟救灾组织负责人辛普森爵士想到了路易·艾黎先生。路易·艾黎,新西兰著名作家和诗人,1927年4月来华,在上海公共租界“工…  相似文献   

2.
刘益善 《党史天地》2009,(11):44-46,35
万里长江滚滚东去,最险处在湖北荆江段。为阻挡特大洪水,蓄滞超额洪水,确保江汉平原和大武汉的安全,1972年国家投巨资,兴建了洪湖分蓄洪工程。洪湖分蓄洪区位于洪湖监利县境内,由长江干堤、东荆河堤、分洪主隔堤围成,围堤总长335公里,蓄洪面积2783平方公里,分蓄洪容量160亿立方米。  相似文献   

3.
治理江河益后人建国以来,为了发展国民经济,造福全国人民,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水利事业的发展。人民解放军同广大群众一道,积极投入治理江河的宏伟事业。在修建水库、灌渠和引水工程工地上,处处都洒有他们的血汗,他们奋战沙海找水源,黄土高原献甘泉,勘探三江平原水利资源……为人民的幸福立下了一块又一块丰碑。“长江万里长,险段在荆江。”从1931年到1949年的18年里,荆江地段溃决成灾即达12次之多。1931年荆江大堤决口,仅江陵、监利、河阳、荆门、潜江等县,就有2.3万多人丧生,223万余人流离失所。荆江河道弯曲狭窄,洲滩遍布,…  相似文献   

4.
戴楚洲 《湘潮》2023,(2):43-44
<正>湘鄂边革命根据地得到部分恢复1932年10月,贺龙和关向应等人率领的红三军主力与夏曦等人率领从洪湖苏区突围出来的部分部队在湖北随县会合。10月下旬,湘鄂西中央分局在枣阳县召开会议,决定红三军向湘鄂边苏区转移。12月底,红三军进入鹤峰县邬阳关,重建鹤峰县第五游击大队和邬阳关区、乡苏维埃政府,完成由洪湖向湘鄂边转移的任务。  相似文献   

5.
正段德昌是洪湖革命武装和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人之一,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中央军委认定的36名军事家之一。他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黄埔军校第4期和中央政治讲习班学习,参加过北伐战争。大革命失败后,他回到家乡进行革命活动,先后任鄂西特委委员、鄂西游击大队中队长、游击总队参谋长、独立师师长,在监利、沔阳一带创建游击根据地。1930年起,先后担任中国工农红军第6军副军长兼第1纵队司令员、军政治委员、军长等职,参与创建和保卫以洪湖为中心的湘鄂西苏区。1931年4月后,任红3军第9师师长,同年1 1月当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1933年5月1日,段德昌被诬陷杀害于湖北巴东县金果坪,牺牲时年仅29岁。  相似文献   

6.
<正>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陵园坐落在湖北省洪湖市城区西南郊,1978年10月始建,占地面积606亩。纪念馆雄伟肃穆,主体建筑有贺龙元帅铜像、四柱牌坊、烈士纪念碑、革命历史馆、革命烈士馆、革命烈士纪念墙、将军墓等。以洪湖苏区为重点的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是由贺龙、周逸群、段德昌等为代表的洪湖党组织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带领苏区军民经过英勇的斗争建立起来的,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湘鄂西苏区的中心,它在中国革命史上  相似文献   

7.
林木 《党史博览》2012,(6):2+57-F0002,F0003
长江流经的湖北省枝城市至湖南省岳阳市的城陵矶段,因属古荆州地区,一般称为荆江。荆江由于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泥沙沉积,河床逐年淤高,素有“万里长江,险在荆江”之说。1931年荆江决口,江汉平原一片汪洋,汉口街道上竟能行船。  相似文献   

8.
长江之滨,子胥故里,湖北省监利县实验高级中学就座落在这片沃土上。提起这所独具特色、远近闻名的全日制普通高中,就不能不提到它的前身——湖北省监利师范学校。1931年,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熊瑾玎创办了这所当时全国唯一的苏区师范学校。  相似文献   

9.
湘鄂赣苏区是土地革命前期全国六大苏区之一,它位于三线一江之间,南抵株萍铁路,北抵长江,西至粤汉铁路,东至南浔铁路,位于赣西北、湘东北、鄂东南地区,东西300公  相似文献   

10.
紧急命令     
《湘潮》1986,(2)
一九三○年七月下旬,红军第二军团总指挥贺龙率军团主力解放了潜江县城,接着攻克了天门县重镇岳口,使洪湖根据地的江陵、监利、潜江、沔阳等县联成一片。当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苏区党建活动及伟大意义汤静涛1931年2月上旬,邓小平率领红七军健儿千里跋涉进入江西崇义境内。此后,他历任瑞金县委书记、会昌县委书记、会寻安中心县委书记、江西省委宣传部长等职。在苏区工作、战斗、生活达四年零八个月,主要从事党的工作。此前,邓小平...  相似文献   

12.
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纪念馆落成典礼,于1984年11月10日在湖北省洪湖县隆重举行。参加大会的有曾经战斗在湘鄂西苏区的老红军、老干部的代表和有关方面的代表,及当地干部群众共五千余人。湖南省委顾问委员会筹备组副组长王治国、省政府顾问史  相似文献   

13.
万涛与夏曦     
万涛与夏曦冉光海三新的,更剧烈的论争在红三军和洪湖苏区的发展方向问题上展开了。斗争的结果虽然是夏曦以"胜利者"占据上风,但他在湘鄂西苏区军民中的精神形象和道义行为却随着整个苏区的全部丧失而信誉扫地;万涛作为"战败者"连同他的肉体也在洪湖的土地上消失了...  相似文献   

14.
谢觉哉洪湖蒙难记张可荣1931年秋的一天,一个身材不高、留着平头、鬓角和八字胡已经花白、略显老态的人,从上海出发,躲过国民党的一次又一次搜捕,经汉口秘密来到了湘鄂西苏区,在苏区中心监利县周老嘴出任临时省委秘书长,负责主编省委机关报《工农日报》并主持苏...  相似文献   

15.
《红岩春秋》2008,(6):81-82
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纪念碑 以洪湖为中心的湘鄂西苏区,是在大革命失败后,由周逸群、贺龙、万涛、段德昌等为代表的湘鄂西党组织,在中国共产党中央领导下,带领广大军民通过武装斗争建立起来的全国重要革命根据地之一,它与鄂豫皖、湘鄂赣根据地互为犄角,守望相助,唇齿相依,相互策应配合,对全国革命斗争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16.
1932年春天至1934年秋天,以夏曦为首的湘鄂西分局贯彻王明“左”倾路线,在以洪湖苏区为中心的湘鄂西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大规模的肃反,滥杀了大批党员干部和红军指战员,直接导致第四次反“围剿”的失败,丢掉了整个湘鄂西革命根据地。贺龙不同意夏曦的错误做法,并在肃反问题上与夏曦进行过激烈的斗争。然而,在“文化大革命”中,林彪、“四人帮”集团却在洪湖苏区肃反问题上无端指责贺龙,使贺龙元帅蒙冤受屈。  相似文献   

17.
川陕苏区将帅碑林肖登国6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川北通(江)、南(江)。巴(中)地区创建的川陕革命根据地,是全国第二大苏区。苏区人民为了对革命先辈表达怀念之情,给后人留下永不磨灭的宝贵精神财富,1993年9月,经四川省政府批准由巴中...  相似文献   

18.
崇安(今武夷山市)苏区,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创建的苏区之一,曾是中共苏区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历史上的中央苏区,是指以红都瑞金为中心的“毛泽东朱德式”的红色政权。今年4月.是崇安苏区进入中央苏区县76周年,本文就崇安苏区打造中央苏区县经过三次历史性的转折综述于后,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鏖兵三浦     
<正>三浦是长江北岸的浦口、江浦和浦镇的总称,与南岸的南京主城区隔江相望,素有“金陵门户”之称,拱卫南京,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浦口地处扬子江畔,临山靠水,是南京的北大门;江浦是指老江浦县城,以珠江镇为中心;浦口东门和南门外统称浦镇,以南门镇为中心。1949年,人民解放军渡江前,三浦地区是国民党军长江防线上唯一掌握在手中的江北据点。  相似文献   

20.
在九曲回肠的长江荆江南岸矗立着一座举世闻名的水利工程——荆江分洪工程。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除荆江水患,于1952年在长江兴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工程。当年,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亲自为工程题写了“为广大人民的利益,争取荆江分洪工程胜利”、“要使江湖都对人民有利”的伟大题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