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孟红 《党课》2011,(2):90-93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的访华震惊世界。经过双方最高领导人几天的紧张会谈,访问取得重大成果,中美两国恢复正常关系之路有了良好的开端。经双方磋商并同意,以中国外长姬鹏飞和美国国务卿罗杰斯为首的外交班子,  相似文献   

2.
中美贸易摩擦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娟 《求实》2006,(Z3):167-168
自1979年中美两国建交并签订《中美贸易关系协定》以来,中美经贸关系一直处于进入稳定发展时期。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并在全球商品市场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美贸易进一步迅速地增长。但在双方市场不断扩大和贸易量持续增加的同时,也相继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调,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问题日渐突出,并成为两国经贸关系发展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孟红 《世纪风采》2007,(5):30-32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的访华震惊世界。经过双方最高领导人几天的紧张会谈,访问取得重大成果,为中美两国恢复正常关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期间相关的外交活动步步紧逼、幕幕精彩。其中中国副外长乔冠华和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两位具有学者风度的外交家棋逢对手,就《中美联合公报》中的台湾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相似文献   

4.
速览·中国     
要闻希拉里·克林顿访华开启中美合作新时代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总理温家宝21日在北京分别会见了来华访问的美国新任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中美双方就应对当前的国际  相似文献   

5.
应美国总统布什的邀请 ,国家主席江泽民于 2 0 0 2年 10月 2 2— 2 5日前往美国进行工作访问 ,访问结束后江泽民出席了在墨西哥洛斯卡沃斯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第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的美洲之行 ,为世界瞩目 ,意义重大。观察江泽民这次行动的全过程 ,引发人们几点思考 :一、中美首脑会晤 ,双方坦诚沟通 ,不搞对抗 ;二、求同存异 ,强调共同利益 ;三、着眼大局 ,影响长远 ;四、在两岸关系上展现的前景 ,就是“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是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可行模式 ,“台独”绝对没有出路  相似文献   

6.
重要言论     
《当代贵州》2011,(5):6
胡锦涛:中美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俱伤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1月17日接受了美国《华尔街日报》和《华盛顿邮报》联合书面采访。在书面回答中,他强调,中美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俱伤。双方  相似文献   

7.
2010年4月12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离京赴美,开始了今年首次出访之行。人们注意到,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机场没有出现欢迎队伍和欢迎横幅。这是我国领导人出访礼宾改革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8.
30年前的2月21日,时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越过辽阔的太平洋向中国人民伸出和解之手,前来北京进行他自己称为震撼世界的“打破坚冰”之旅。尼克松总统的访华,开启了中美关系的新时代。30年后,美国第43任总统布什于2月21日~22日访华,适逢中美两国签署《上海公报》30周年。通过这次访华,中美双方又把两国关系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中美关系风雨30年 1972年,中美两国领导人以卓越的政治智慧超越分歧、寻求共识,打开了双边关系正常化的大门。当时,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了著名的中美联合公报,简称《上海公报》。公报中有关的重要内容,至今仍是发展中美关系的重要法律基石。  相似文献   

9.
王培志  乔玉娇 《理论学刊》2012,(1):36-40,127
中美贸易对两国政治经济关系至关重要,而频发的贸易摩擦严重影响了双边经贸关系的正常发展.本文采用AHP方法对2001 -2010年中美贸易摩擦状况进行量化,得出了2001-2010年中关贸易摩擦水平的综合得分,并确定了相应的警界值.结果显示,自中国加入WTO以来中美贸易摩擦一直处于警戒区,并在2006年开始进入了中警和重警警度的徘徊区,中关贸易摩擦状况令人堪忧.为此,要打破中美贸易不平衡,减少中国对美国的贸易依存度,转变中国的贸易增长方式,进一步完善贸易摩擦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10.
<正>中欧贸易摩擦不断,荷、德、法领导人为何频频访华?近来,随着中国与欧盟主要国家领导人的频繁互访,中欧关系的热度再度上升。在中欧关系发展中,经贸关系成为中欧关系的主体和稳定器。中欧经贸关系虽然发展迅猛,但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构建持续稳定的中欧经贸关系仍存在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国力及其国际影响力的进一步增长,中美关系呈现出全方位的发展势头,但其中的政治因素往往具有消极性.这主要由于美国仍然死抱着冷战思维不放,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美密切的经贸关系政治化的结果.美国对华政策问题似乎表现为其国内政治竞争的需要,然而根本实质则是面对迅速发展壮大的中国唯恐失去世界霸主地位,希望通过政治等手段打乱中国的发展进程.为化解来自美国的政治挑战,中国必须加强对话与沟通,促进双方互利合作,但最终解决途径在于自我发展与完善.可以认为,中美围绕政治议题的摩擦和冲突必将继续下去,最终结果将取决于双方此消彼长的力量竞争态势.  相似文献   

12.
70年代,邓小平曾两次到过美国:一次是 1974年作为中国代表团团长出席在美国纽约召开的联合国第六届特别会议,并在大会上发表演讲;一次是 1979年应美国总统卡特的邀请,以国务院副总理的身份对美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这也是建国以来中国领导人对美国的首次访问。他的两次美国之行,不仅在当地引起了强烈震动,在中美两国关系发展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而且也为世界所瞩目。   经毛泽东提名,率团出席联合国第六届特别会议,首次阐述毛泽东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  1974年,联合国接受亚非拉成员国的提议,决定于 4月在美国纽约举…  相似文献   

13.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中国之行震惊了世界。时任中国外交部长的乔冠华和美国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受命共同起草《中美联合公报》。《公报》的难点是对台湾问题的表述。乔冠华反复思索着双方的分歧——我方坚持认为,北京政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只是中国的一个省,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美方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却只肯把撤军说成是一个目标。到了2月25日,双方仍各执一词。乔冠华这时又提出,只要提到撤出全部美军,中国就不再反对美国表示关心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基辛格则说,美方坚持撤军一定要有某种条  相似文献   

14.
1997年10月26日至11月3日,江泽民主席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同克林顿总统及其他美国领导人就中美双边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国际与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发表了《中美联合声明》。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共同决定是,为了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中美两国应加强合作,努力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这标志着80年代末以来中美间“摇摆不定”、“一波多折”关系的终结,新型双边关系的开始。如何正确理解和认识双方已达成的建立“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是我们把握中美关系未来发展趋势和对美工作中十分重要的问题。一、“建设…  相似文献   

15.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于去年11月8日开始对英国、德国和西班牙3个欧洲国家进行国事访问,9月5日在北京举行第八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中欧双方在双边的国家层面和多边的欧盟层面的频繁互动,表明中欧正在战略上实现迅速接近。随着中欧双方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不断扩大,双方对彼此  相似文献   

16.
正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创性地破解传统大国关系模式的新途径。2013年6月,习近平主席与奥巴马总统在安纳伯格庄园会晤时,提出构建以"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为核心内涵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2014年深秋季节,中美领导人先后在瀛台与人民大会堂举行两次会谈,重申要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意愿。2015年9月,习近平应奥巴马的邀请访问美国,为推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做出进一步努力。一、寻求在中美两国间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模式习近平在2014年11月中央召开外事  相似文献   

17.
2011年1月18日至21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应邀对美国进行了为期四天的国事访问。这是时隔近5年来,中国国家元首再次访美,也是奥巴马总统任内中国国家元首首次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今年是中美重新打开外交大门40周年,无数事实证明,中美和则两利,斗则俱  相似文献   

18.
经过伊拉克战争 ,美国对华政策的战略性调整得到了巩固和发展。中美在一系列国际安全问题上加强合作 ,推动双边关系的发展。中美在反恐中既有冲突、分歧 ,也有协调与妥协。中国的反恐方针、政策具有“和而不同”的特征。中美需要在能源竞争中合作 ,需要进一步深化双边经贸关系  相似文献   

19.
在70年代,中国和美国经多年谈判,于1978年12月16日发表两国间《关于建立外文关系的联合公报》。公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商定自1979年1月日起互相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在此范围内,美国人民将同台湾人民保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公报对于中美两国和整个世界所产生的影响,是深远和巨大的。翌年1月29日,根据中美建交谈判时达成的协议,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正式访问美国的第一位高级领导人,在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喜庆气氛中抵达华盛顿。这是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访问,也是一次非同寻常的历史性突破。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美国多次要求中国调整人民币汇率,以解决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事实上人民币汇率并非中美贸易不平衡的根本原因,中美贸易顺差背后有深层次的问题。缓解中美贸易顺差需要正确定位中美经贸关系、切实加强中美经贸合作、加快转变贸易增长方式等方面的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