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法律职业人员的职业化是培养高素质法律职业群体的重要途径,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司法文明程度的重要内容。在法律职业人员职业化进程中,职业准入门槛的建立、职业培训的规范化和职业保障措施的完善是最为核心的三个内容。通过对全国九个地区的实证调查,我们发现在法律职业人员的职业化进程中存在不均衡格局。职业保障措施尤其在职业待遇、职业压力、职业前景、职业队伍稳定方面都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法官、检察官、警察三个职业在职业化程度上存在显著的差别,不同地区在职业化进程上也存在很大的差异。这种不均衡的职业化格局对于司法改革的设计和实施上都提出了差别化要求。  相似文献   

2.
美国著名法官法律思想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朴永刚  朴咏男 《行政与法》2003,(11):120-122
法官作为法律职业群体最重要的分子应当形成自己的法律思想。英美法国家特别是美国法官的素质集中体现在其法学修养和法律思想上。霍姆斯、卡多佐、弗兰克、波斯纳作为著名的法官,同时还是美国法律实用主义、法社会学思想、法律现实主义、法经济学思想的创始人或杰出代表。了解和借鉴美国著名法官的法律思想对于我们的司法改革、培育我们的精英型法官队伍和更新我们的司法方法和法律理念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据最高人民法院透露:近年我国共流失法官1.6万人,其中多数法官从西部地区流失。当事人素质不高、待遇低,竟然是法官流失的“共同问题”——北京如此,陕西也一样。  相似文献   

4.
法官是怎么样的一群人,法官职业有哪些独特性,担任法官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掌握哪些知识,我们又应如何遴选合适的人出任法官?建设法治国家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法官队伍,了解法官的职业特性,进而建立一套规范化、科学化、专业化的法官遴选制度是法官队伍高素质的保障。  相似文献   

5.
法官退休制度是法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法官退休一直沿用行政人员的退休制度,存在诸多严重的问题.根据法官职业的特殊性.从加强法官队伍建设和防治司法腐败的需要出发,我国应尽快建立健全法官退休制度,包括完善法官退休方式、提高退休法官的物质待遇、规定退休法官的政治待遇、创新退休法官的管理机制、合理开发退休法官的智力资源等.  相似文献   

6.
现如今,中国法官选任制度在司法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面临着诸多问题,而现代法治国家大多强调通过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法官队伍以寻求司法公正,但诸如法官准入门槛过低以及法官选任机制不科学等问题依旧存在.在谈及法官选任制度时,我国应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以我国现实情况为出发点,以外国经验为借鉴,建立独树一帜且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官选任制度.因此,提高法官任职的最低学历条件,重视法官的法律职业经验等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7.
如果你问一位中国法官他享受什么样的经济待遇,他会告诉你他享受处级、科级或其他行政职级待遇,而绝对不会是什么级的法官待遇。因为在我国法官没有自己独立的职业待遇体系,他们只能参照行政机关公务员的待遇体系享受相应的待遇。法官职业化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职业待遇、职业培训、职业道德、职业保障等。法官的职业待遇作为法官职业保障中的核心内容,需要深入研究。同时在法官职业化的进程如果你问一位中国法官他享受什么样的经济待遇,他会告诉你他享受处级、科级或其他行政职级待遇,而绝对不会是什么级的法官待遇。因为在我国法官没…  相似文献   

8.
我国法官职务与行政级别挂钩有着历史渊源,行政级别决定着法官职务等级,决定着法官的地位和各种待遇。这种现象限制了法官的晋升空间,影响了法官尤其是基层法院法官的经济待遇,挫伤了法官的积极性,也为行政干预司法提供了土壤。法官职业具有专业化、个体化运作特点,不能套用行政级别。法官职业应按照其运行规律,构建独立的法官职务等级序列,且法官享有的各项待遇应与法官职务等级紧密挂钩,而与行政级别无关。为此,要将法官从公务员队伍中独立出来,实行单独的职务序列管理;要对法院人员严格考核后进行重新分类管理,实现法官的精英化。同时,要完善法官职务序列,实行严格的晋升考核制度。  相似文献   

9.
2001年5月山东省烟市中级人民法院率先出台地方性《法官职业道德准则》以下简称《准则》。经过一段时间的施行,在该院形成了人人崇尚职业道德,人人遵守职业道德的良好氛围,取得了显著效果。以下是该院院长邹川宁就《准则》的制定背景、制定过程及内容等所撰文章。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我国依法治国进程的不断加快,法官的职业化程度不断提高,一个成熟的法官职业已经初步建立。与此同时,对法官的职业道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长期以来,我们忽视这方面的工作,大多以“不索贿受贿”、“不违法审判”作为衡量法官是否称职的标尺。由于标准太低,职业道德实际上已被湮没。个别低素质的法官影响了法官队伍的整体形象。这时,法官们才开始真正地考虑如何维持本职业的尊严、地位、纯洁和水平。这也就是建立“法官职业道德”规范和体系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在推进依法治国的历史进程中,中央领导同志十分重视政法队伍建设,最近,对于进一步加强律师队伍建设,又作出了重要的批示。这既是对律师队伍建设的要求,也是对整个政法队伍建设的期望,更是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性要求。人民法院坚决拥护中央领导同志的这些重要批示,并将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 一、对法官、检察官、律师提出统一的职业标准,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基础工程 统一司法考试制度的建立,标志着法律职业的统一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根据统一的法律职业要求,法官和律师都应当以法律作为基本的行为准则,依法履行各自的职责。在这个统一的法律职业中,法官、检察官、律师,分别行使不同的职  相似文献   

11.
宁杰  程刚 《法律适用》2014,(6):86-89
《法官法》实施多年,但相关法官职业保障制度建设却步履维艰。检视法官当前的职业境遇不难发现,法院内外部管理的行政色彩,"审者不判、判者不审"的办案模式,与保障法官职业密切相关的待遇薪酬、教育培训、安全保障等制度或缺失,或与法官职业要求不相匹配。导致法官职业尊荣感缺乏,职业吸引力下降,法院人才流失。本文通过对法官职业现状的检视和成因的分析,提出了法官职业保障制度完善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司法》2010,(12):5-5
在法学院校开展律师教育,有助于转变法科学生就业观念。目前法学院学生在就业目标选择上,还存在过分看重公务员职位的现象,而明确选择律师职业的学生比例还不高。从律师中选拔优秀人才担任法官、检察官以及公务员,是法律职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有利于推动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良性互动,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遏止司法腐败,也有利于解决法律人才分布不平衡现象。法官、检察官及律师等都是法律职业共同体中的平等一员,法律职业的准人途径是通过国家司法考试,既然具备这个统一的前提,法院、检察院和律师之间的人员流动应当具有适度的开放性,允许高素质的律师进入到法官、检察官队伍,畅通法律人才的流动和交流渠道。  相似文献   

13.
刘学贵 《山东审判》2006,22(6):15-18
基层法官处在审判工作的第一线,承担着90%左右一审案件的审判任务,进一步加强基层法院法官职业能力建设,强化其职业化意识,增强其职业技能,提高其内在素质和化解纠纷的能力,是人民法院完成解决社会矛盾的使命,推进司法现代化的关键。一、基层法官职业能力建设的现状笔者这里所谈的法官职业能力,是指人民法官在司法活动中,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以公正与效率”为职业要求而具有的认识、了解、分析、解决各类诉讼、执行案件及与审判活动有关的一切事务的技能和本领。然而,目前的法官队伍,尤其是基层法院法官队伍的职业能力尚普遍较低,职…  相似文献   

14.
言论广角     
正徐显明:关于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构建中国要形成法律职业共同体,要实现七个一体:第一,必须有统一的法学教育。统一的法学教育才能保证统一的法学教育质量,才能保证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合乎国家标准。第二,应该改革我们的司法考试制度,把司法考试制度提升为国家级的法律职业资格。在中国从事法治工作的,除了法官、检察官、律师、法学教授,还有一个职业的立法者队伍,在全国人大有法工委、国务院有国务院法制办,他们是职业的立法家,这支队伍也应该进入到  相似文献   

15.
一、职业法官的基本定位按照《法官法》和最高法院关于加强法官队伍职业化建设若干意见,法官只是依法行使国家审判权的审判人员。法官不是官,是以行使国家审判权为其专门职业的法律家群体,这种职业群体有其特殊职业标准和职业要求,除了应具备一般法律职业者应具备的品质即职业能力、职业精神、职业自治和职业声望等之外,还应具备一些与法官职业特殊性相适应的品质要求。即必须接受过专门法学教育训练,具有独特的职业思维和强烈的中立职业意识,从事过专门法律实务工作,具备丰富的法律工作经验、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独立的职业地位。(一…  相似文献   

16.
《法官法》是我国第一部有关法院队伍管理的专门法律,它以立法的形式确认了法官的她位和职责,明确了法官的权利、义务,规定了法官的条件、任免、任职回避、法官的等级,考核、培训、奖惩、工资福利待遇、辞职辞退等各项管理制度和原  相似文献   

17.
法官是一种职业,有着自己特有的职业品格。法官职业品格的构成要素包括法官职业伦理和司法知识。法官职业品格的养成,既需要法官自己不断修养“忠诚、奉献、勤奋、进取、勇气”等优良品格并不断强化对法律的信仰,也需要构建法官正当司法行为不受追究制度、法官人格尊严和人身安全保障制度,以及法官职业薪酬保障制度等专门的国家制度加以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相似文献   

18.
法官职业化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有两个基础作保障,一个是制度基础,即建立独立的法官职业化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有两个基础作保障,一个是制度基础,即建立独立的司法制度及其保障制度,落实司法机关及法官的宪法地位;另一个是主体基础,即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法官队伍。就法院自身而言,在法官职业化建设中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大力提高法官的素质。一、高素质的法官队伍是法官职业化的主体基础职业法官必须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正如哈耶克所说:“对正义的实现而言,操作法律的人的质量比其操作的法律的内容更为重要。”〔1…  相似文献   

19.
法官拥有特有的"技术理性",优越于行外人之治,是公正司法的基本保障。相对于政府推动、民间推动,法官将成为推动法治的"第三种力量",建立法律职业共同体,提高法官职业素养,将会成为中国法治发展的最直接的突破口。有鉴于此,本文拟从法官本身的特殊素养着手,对职业素养的内容和范围、职业素养的特征和优点、职业素养的价值和作用、职业素养的立体构建等方面进行探讨,试图寻找法治与人治的藩篱所在,以解释法官之治为什么不会走向人治。  相似文献   

20.
法官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承担着依照法律规定,履行国家赋予的审判职权的使命,换言之,法官所肩负的,是维护国家安全、维护公平正义、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的重要责任。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司法在我国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相应的,司法的职业保障也需要不断加强。在新媒体时代,探索和研究司法职业保障机制,一方面有利于维护法官队伍的稳定,更重要的是保障法官依法履职、独立审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