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世界上第一个为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公约。公约中明确规定,全球各个国家均应承担节能减排的责任。其中发达国家作为温室气体的排放大国,承担着绝对减排的责任。然而,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对于本应承担的国际责任一直持消极态度,以各种理由阻碍公约的切实履行。特别是特朗普宣布美国退出《巴黎协定》的举动将对全球应对气候变暖的治理模式以及局面产生重大影响。美国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的立场与态度己受到许多国家、地区、组织的批评和指责。我们认为,美国应该拿出诚意,制定合理减排目标,并做出承诺,积极履行国际碳减排责任。  相似文献   

2.
1997年12月,经过旷日持久的艰苦谈判,《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终于签署了《京都议定书》(以下简称议定书)。议定书第一次为发达国家规定了明确且具有约束力的温室气体减排义务。在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议定书终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世界各国环保人士认为,议定书的生效是国际环境保护史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但是,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研究表明,在2020年前,京都机制对稳定二氧化碳浓度所产生的影响微乎其微。  相似文献   

3.
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到《哥本哈根协议》,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始终未懈,但成效有限。在此过程中,各主要发达国家在国内也做了积极探索,许多方面值得中国借鉴。随着"后京都时代"的即将来临,中国作为世界排放大国必须切实减排。为此,一方面需加强减排国际合作,认真履行国际义务和减排承诺,另一方面应依法合理地推动发达国家履行减排义务,共促减排目标实现,同时对碳关税等新型贸易壁垒可能对我国国际贸易带来的影响和损害也应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4.
气候变化问题之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候变化问题的严峻性和迫切性与认知的多样性矛盾需要正视和解决.人类既要通过温室气体减排以避免气候变化的加剧,也要重视自然力碳循环和水循环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并通过增汇和水利来培育自然力对温室效应的修复."泛温室气体成因"的趋势对气候变化问题认知和对策路径提出了挑战.气候变化利益格局取决于直接经济损益、国际经济格局和治理多向性受益格局.解决现有矛盾的方法是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为主导,在现有的减排增汇机制中加入水循环改善因素,进一步明确各国在气候变化全球治理中的分工.减排的主要对象依然是发达国家,对于中国等碳汇潜力巨大、水循环影响力巨大的国家,则要通过生态保护建设增加碳汇,并加强水利建设发挥水循环修复气候变化的功能.碳汇交易是连接减排与增汇的桥梁,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相似文献   

5.
《京都议定书》的清洁发展机制及其在中国的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京都议定书》的清洁发展机制是发达国家缔约方为实现其部分温室气体减排义务,与发展中国家缔约方进行项目合作的机制,目的是协助发展中国家缔约方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促进公约最终目标的实现,并协助发达国家缔约方实现遵守其量化限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承诺。清洁发展机制给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良好机遇。我国在实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过程中,应注意交易价格、碳泄漏、法制建设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林业碳汇具有减缓温室气体效应的独特功能,是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如果没能对林业碳汇项目进行合理规制,将会严重影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从而削减国际社会为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态环境所做出的努力.作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的中国,在实施林业碳汇项目过程中,应从法律层面对生物多样性进行保护,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达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共赢.  相似文献   

7.
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已成为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紧迫问题,控制全球气候变化的使命感和时代感在逐渐增强,节能减排的形势和要求在不断强化,作为京都议定书的缔约国,我国面临的压力将逐渐增大,京都议定书在2012年的走向以及对我国的影响是我们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采取一系列严格有效的措施,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尤其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出台,强化了我国直面气候变化问题,寻求解决路径的紧迫感。如何充分利用这一时代的际遇,挖掘国内和国际市场上节能减排的潜力是我们共同思考的问题。为此,本刊约请有关专家学者撰文,探讨此论题。  相似文献   

8.
《鹿特丹规则》中首创了海运履约方制度,这一制度的创立,进一步克服了对于货物的灭失、损害和迟延时相互推诿、无人负责的局面。文中对于《鹿特丹规则》中海运履约方制度的研究,其理论基础没有套用"喜马拉雅条款"的相关理论,而是通过研究,从海运履约方制度的由来及其与其他制度的比较,将海运履约方制度的理论基础定位于法定的并存债务承担理论,并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9.
"后京都时代"与"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霞 《外交评论》2006,(2):93-100
《京都议定书》中给予发展中国家削减温室气体排放的豁免期截止于2012年,这使得“后京都时代”国际气候制度谈判的重点不可避免地要触及到发展中国家实质性义务的承担。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世界上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中国将在这一阶段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笔者认为,在国际立法场合,中国仍应积极主张国际法所确立的“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在坚持国家利益的同时,积极维护国际环境义务的南北平衡。  相似文献   

10.
德国可再生能源立法新取向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应对能源供应安全和温室气体减排的持续挑战,德国于2008年颁布了《可再生能源供热法》和再次修改了《可再生能源法》,特别针对电力、供热和燃料消费三大用能部门发展不均衡问题,调整了强制性可再生能源配额、强化责任主体利用可再生能源的义务、调整价格支付标准和经济支持力度,以确保可再生能源的市场需求和提高其市场竞争力。这对完善我国可再生能源立法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索马里海盗的猖獗行为,对国际航运和海上航行安全构成了严重危害,是对国际和平及安全的威胁与破坏。在索马里沿海打击海盗,涉及不同的海域,各海域法律制度的特殊性决定了在不同的海域打击海盗有不同的国际法依据,涉及不同的国际公约规则。文章依据有关公约和学者学说,结合安理会的有关决议,分析和阐明了在各海域打击索马里海盗的国际法依据,也有助于中国海军依法护航,依法维护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12.
别斯兰悲剧凸显了国际社会反恐的困境.如何将反恐纳入国际社会的法制框架,这是国际社会反恐面临的第一个困境,而反恐中人权和主权的矛盾则是第二个困境,正确分析和看待这两个困境并采取相应的反恐措施是目前国际社会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龚迎春 《外交评论》2007,31(5):64-70
导致海上执法领域沿海国和他国之间的管辖权发生冲突的原因复杂多样,其结果都导致周边国家间的关系对立、影响地区安全、削弱国际海洋法律秩序的统一性和权威性。构建东亚地区海上安全合作机制应在各国普遍接受的国际法框架内进行。为此目的,相关国家需摈弃一味追求本国利益而对国际公约做任意扩大解释,以避免加剧国际法的分裂。  相似文献   

14.
B/L是国际贸易中最重要的海运单据之一。在国际贸易实践中,与B/L有关的海事欺诈行为的形式多样,具体有伪造B/L、倒签和预借B/L、以保函换取清洁B/L和无单放货等。引起B/L欺诈的原因包括信用证交易自身的缺陷、B/L管理的疏漏、国际航运因素和其他法律因素等。防范B/L欺诈的主要措施在于完善B/L制度、严格资信调查、严格挑选承运人,严格审单查证、选用合适的贸易术语、重视船舶装卸监督和杜绝预借和倒签B/L等。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国际贸易及航运业的迅猛发展,国际海事欺诈问题也日益突显,“鬼船”欺诈作为海事欺诈中一种最重要形式不断蔓延,给托运人、保险人、新买受人等多方当事人造成了巨大损失,积极防范和有效遏制鬼船欺诈,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一个焦点.通过滋长原因、行为模式等方面对鬼船欺诈进行分析,应当从个人、国家和国际社会三个层面寻求...  相似文献   

16.
国际海盗罪行的国内法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随着亚丁湾索马里海盗的日益猖獗,国际范围内加大了对海盗犯罪的联合打击力度。我国加入了关于打击海盗犯罪的有关国际公约,承担对海盗犯罪进行刑事追究的国际义务。文章探讨如何适用我国刑法追究国际海盗犯罪的问题,认为在我国现行刑法范围内具有追究海盗犯罪承担国际公约义务的充足性,毋需在刑法分则增设海盗罪罪名。  相似文献   

17.
2008年以来,索马里、亚丁湾海域海盗活动猖獗,联合国安理会为此多次作出决议,十几个国家派出军舰在该水域为商船护航,但是该国际航运水道的安全形势并未根本好转。索马里国内长期社会动荡是滋生海盗的内部原因,惩治海盗犯罪的国际刑事法律制度功能缺失是现代海盗活动蔓延的外部条件。联合国安理会应当出台标本兼治的措施,推动索马里实现国内和平,并且积极倡导完善有关的国际刑事法律制度,推动成员国修改本国刑事法律以实现各国国内法律在打击海盗犯罪场合与有关国际条约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海运大国,在世界海运事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海运法律制度的一系列变革,在国际海上服务、港口服务和海运辅助服务等方面对外国投资者的投资和生产经营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市政府应急机制和管理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一体化和信息全球化的步伐加快,上海将逐步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之一。在这样大的背景下,上海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上海市政府将政府应急管理机制的建设摆到应有位置,在坚持以人为本、以防为主、分级管理、平战结合、按照长期准备、重点建设等原则的基础上,建立统一指挥、规范有序、科学高效的灾害事故紧急处置体系,对有效提高政府的反应能力、处置效率,最大限度减少各类灾害事故带来的危害和损失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论海盗劫持案中船员赎金支付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尽管自2008年以来,国际社会一直在加强对索马里海域的护航,然而,仍时有商船被海盗劫持,并且大多数船舶劫持事件最终都以向海盗支付赎金的方式得到解决。海盗赎金尤其是其中的船员赎金部分的性质以及损失的责任承担者却一直存在争议。厘清船员赎金存在的上述问题,对保护船员权益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有关船员国际公约、国内立法以及法理,支付船员赎金是一种合法行为,其应属于船员遣返费用之一部,依法应由船舶用人单位承担,船旗国、船员国籍国或船员被遣返地国家应对其履行该责任予以必要的监督,必要时,国家应预先垫付船员赎金的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