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丽 《党史天地》2010,(1):69-71
阅兵是对军事力量进行检阅的一种仪式。它是军事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阅兵通常在国家重大节日、迎送国宾和军队出征、凯旋、授旗、授奖、大型军事演习时举行,表示庆祝、致敬之意,也有展示军事实力,振军威、鼓士气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博识文萃     
领导人出访不再迎来送往 5月26日至6月5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对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蒙古进行了国事访问,并出席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莫斯科会议、圣彼得堡建市300周年庆典和南北领导人非正式对话会议。这次胡锦涛主席出访,开始实行新的出访礼宾规定,不举行送迎仪式。今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国访问都不举行送迎仪式。  相似文献   

3.
记者:丛老,请您谈谈周恩来晚年出访的情况和主要特点. 丛文滋:周总理晚年曾出访过七次,并且只访问了越南和朝鲜两国.周总理晚年出访有三个特点:一是要求随行人员要少.二是每次出访只去一个国家,而且访问时间很短.三是多次提出简化外交礼仪.  相似文献   

4.
阅兵.是对武装力量进行检阅的仪式,通常在国家重大节日、迎送国宾和军队出征、凯旋、校阅、授旗、授奖、大型军事演习时举行,以示庆祝、致敬,展现部队建设成就,并壮观瞻,振军威,鼓士气。阅兵包括阅兵式和分列式。有时只进行一项。阅兵式是阅兵者从受阅部队队列前通过,进行检阅的仪式。  相似文献   

5.
在外交惯例中,国家领导人因为各种原因不方便见面的时候,亲笔信常会派上朋场。这是一种司空见惯的外交礼仪形式,还是能够改善国家关系的“金钥匙”?梳理世界外交史,就会发现那些亲笔信背后的外交博弈。中国领导人收到的亲笔信.来自日本的最多和外交实例中,如果两国关系处于正常状态,首脑间亲笔信大多是外交活动中表达问候的一种形式,或为增进两国首脑的个人感情,而真正的合作事项,还需由外交部门实际协商操作。  相似文献   

6.
从希拉克到萨科齐,从叶利钦到布什,不同的首脑有不同的行礼方式。这既显示了国家关系的亲疏,也反映了首脑的个性风采。  相似文献   

7.
2014年10月21日,时任坦桑尼亚总统基奎特抵达北京,开始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国宾车队中出现了摩托护卫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曾实行过摩托车护卫,这次是重新恢复. 1954年6月,继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组建之后,中央人民政府下令在迎送外国元首仪式中增设国宾车队摩托车护卫,一则体现新生的共和国是礼仪之邦,二则这种迎宾礼仪在当时的世界各国都很盛行.这一任务就落到了北京市公安局的肩上.  相似文献   

8.
《新湘评论》2014,(20):54-56
3月2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法国总统奥朗德打破常规,在巴黎荣军院广场举行盛大仪式,并一路陪同,还安排了146名骑兵左右护卫……隆重的礼仪,尽显东道主的热情和尊重。 举行欢迎仪式是国宾访问重要的礼仪活动之一,各国礼仪安排都遵守一定的规矩,不过,也偶有类似这样的打破常规之举。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出访苏联杨成武受命迎送傅作义遭受责难毛泽东评判是非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前夕,曾公开宣布自己走社会主义道路。因此,各社会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都采取了鲜明的热情支持的态度,苏联第一个承认中国,并与中国建交。中苏建交后,两国关系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处理旧中国同苏联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以便在变化了的情况下,重新确立中苏关系  相似文献   

10.
正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迅速打开外交工作的局面,曾采取了许多非常规的做法。高规格高礼遇迎送国宾就是一例。20世纪70年代初期,中方决定取消兴师动众夹道迎送国宾的仪式。对此,周恩来向外宾解释说:"第一,群众受不了;第二,外宾特别是南方的外宾受不了,上月尼泊尔首相抵京那天刮大风,坐了敞篷车,他的衣服又薄,我看他受了冻;第三,坐一般轿车,则会显得和群众有隔阂;第四,我方领  相似文献   

11.
改也难     
陈四益 《廉政瞭望》2010,(20):49-49
领导人一讲话,媒体便说“发表了重要讲话”。是否重要呢?并非全部。有的确实重要,有的不过是礼仪上的门面话或寒暄时的客套话。如果都冠以“重要”,真正的“重要讲话”也就无从凸显了。都重要即都不重要,这道理并不难懂。  相似文献   

12.
领导新语     
《当代贵州》2011,(35):11-11
要做一个硬规定、死规定,各级领导干部下去考察、检查、调研或参加一些活动,一律不得组织迎送队伍,包括到住地,宾馆人员也不得列队欢迎;庆典等活动,不要搞那么多的鲜花、锣鼓、红地毯,更不许女生导引(由相关领导或日常工作人员引导即可)。一般情况下(除非是节庆等)到少数民族乡村去,也不组织少数民族的同志搞"民族仪式"的迎送。——12月9日,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粟战书严令“领导干部”下基层不得搞排场  相似文献   

13.
正新中国成立初期,在特定国内外环境下,迎送国宾礼仪,总是本着礼多人不怪的想法,投入了过量的时间、精力、人力、物力。这种做法,造成了浪费,滋生了形式主义,因而引起了中央的注意。遵照毛泽东指示,在周恩来指导下,1964年至1965年,外交部对迎宾礼仪进行了一些改进,如不再  相似文献   

14.
王标 《世纪桥》2010,(8):51-55
<正>摩托护卫是世界各国在外交活动中迎送国宾的最高礼仪。执行这项任务的护卫队被人们称为行进中的"护卫使者",流动的"仪仗队"。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开始在迎宾礼仪中使用国宾护卫。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外交事业  相似文献   

15.
余玮 《世纪风采》2008,(7):20-24
邓小平第三次复出后,打破“文化大革命”期间党政领导人很少出访的惯例,先后访问了8个国家。一度“与世隔绝”的中国开始与世界接触,中国人也随着邓小平出访的电视镜头逐渐了解外面的世界。  相似文献   

16.
从今年5月末国家主席胡锦涛出访开始,在短短的一个多月里,中国领导人在外交领域做出了一系列精彩的亮相,无论是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会晤、走近八国集团首脑峰会、参与南北领导人非正式对话,还是加强中美关系、强化地缘外交等,都表现出理性、务实、灵活的外交政策。这是中国新一届最高领导层在外交领域展开的重大行动。  相似文献   

17.
最近,随中国商业经济学会考察团赴西欧考察了法、德、荷、比、卢、希等六国及我国的港澳地区,历时二十余天,虽属走马观花,但也感触颇深。还是中国好回国后,许多朋友问我,出访中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我回答“还是中国好”!这虽有调侃之意,但也却是实情。以往每每请出访人士谈感受,大都对西方社会赞赏有加,然而,我却不觉得外国月亮比中国的圆。相反,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年,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差距从直观上比较,已不是很大。从城市建设方面看,中国大陆许多城市,都足以与欧洲一些著名的城市媲美。高层建筑,立体交通,绿化美化均接近、…  相似文献   

18.
凝视约法三章郑殿兴“朱基还与大家约法三章:第一,在国内考察工作要轻车简从,减少随行人员,简化接待礼仪,不陪餐、不迎送;第二,精简会议,压缩会议时间,减少会议人员,不在高级宾馆和风景名胜区开会;第三,除党中央、国务院统一组织安排的活动外,国务院领导同...  相似文献   

19.
有感于朱总理的“约法三章”○冬雨新任国务院总理朱基同志对新一届政府工作人员提出约法三章:第一,在国内考察工作要轻车简从,减少随行人员,简化接待礼仪,不陪餐、不迎送;第二,精简会议,压缩会议时间,减少会议人员,不在高级宾馆和风景名胜区开会;第三,除党...  相似文献   

20.
曾高规格隆重迎送国宾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迅速打开新中国外交工作的局面,当年曾采取了许多非常规的做法。高规格隆重迎送国宾就是一例。1956年"波匈事件"发生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低潮期。在这样的形势下,为了向全世界表明中苏两党两国团结一致和捍卫社会主义阵营的决心,1957年1月6日,毛泽东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名义邀请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伏罗希洛夫访问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