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钟慧 《工会博览》2008,(10):26-27
劳动规章是现代社会中用人单位对集体劳动进行组织和管理所必需的制度,对规范劳资双方行为,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具有重要作用。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设置不当,不仅不能有效组织劳动,还会引起更多的劳资纠纷。我国《劳动合同法》对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只作出了原则性规定,本文通过对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具体内容的分析,从劳动规章制度合法性要件与合理性要件来完善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有效协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间的利益冲突。  相似文献   

2.
《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已经近3个月了,无论是用人单位还是个人都感觉到了新法给工作带来的影响。在这个春天,人才招聘会一个接一个地举办,用人单位以怎样的姿态迎接新形式、新挑战呢?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3.
《工会博览》2008,(19):16-16
劳动争议是发生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争议,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因实现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而发生的纠纷。劳动争议的主体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用人单位。  相似文献   

4.
杨玉立 《工会博览》2010,(5):123-124
在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一旦条件成就,用人单位可以选择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必须透彻理解相关的法律规则,确保依法行使单方解除权。劳动合同依法解除后,用人单位还需履行出具书面证明、办理档案及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等义务。  相似文献   

5.
王娟 《工会博览》2008,(11):17-17
劳动关系是指由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提供有报酬的劳动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这种关系建立以后,劳动者有为用人单位实现生产持续提供劳动力的责任和义务,同时有获得劳动报酬、享有社会福利、维护自身合法利益的权利;用人单位有按照国家劳动标准提供作业场所、职业安全、劳动保护的责任和义务,同时有获得投入回报、实现有效管理的权利。  相似文献   

6.
政策法规     
双重劳动关系即职工与原单位保持着劳动关系,由于单位因种种原因放长假在家,后又在另一个单位打工,这样就形成双重劳动关系。 职工与一个用人单位保持合法的劳动关系,同时又与另一个用人单位  相似文献   

7.
我国社会保险法对于用人单位的社会保险义务做出了相关的规定,明确了用人单位的社保义务和责任。但其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没有规定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损害赔偿责任、强制程序不够具体以及对用人单位的处罚较轻等。要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应全面规定用人单位的义务,明晰用人单位违法社会保险义务所承担的责任,并建立建立补充保险制度,详细规定强制措施的程序等,以确保用人单位切实履行义务。  相似文献   

8.
何欢 《工会博览》2010,(5):116-116
作为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的群众性组织,工会将分散的劳动者团结起来共同行使权利、表达意愿,使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与生俱来的实力上的不平衡有所缓和,为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平等对话,公平协商提供了可能和必要的保障。工会具有哪些职能,以及如何充分发挥这些这些职能为劳动者切身利益起到保护作用,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王一敏 《法制博览》2013,(11):230+229
《劳动合同法》实施前,法律未规定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2008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实施后,明确规定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将向劳动者支付两倍工资的法律责任。即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工资,补订书面劳动合同。双方解除劳动关系的,还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相似文献   

10.
李真 《法制博览》2013,(11):107-108
在现实生活中的劳动案件争议中,最重要的是要确立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但是事实状况是劳动关系的确认需要的证据往往掌握在用人单位手中,如果用人单位一口咬定不存在劳动关系或者根本不认识劳动者,那么,接下来劳动者的诉讼请求就很难得到维持,本文就从一个法官在实务中遇到的一个真实的案例讲起,结合法官在认定劳动关系确实存在过程中如何形成内心确信来探究民事推定在形成法官内心确信中的作用及法理依据,进而提出我国目前民事推定法律体系的几个建议。  相似文献   

11.
强迫职工劳动罪是我国1997年颁布的《刑法》所规定的一个新罪名。它是指用人单位违反劳动管理法规,以限制人身自由方法强迫职工劳动,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确立的劳动关系和劳动者的人身自由权利。  相似文献   

12.
认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是否存在劳动关系要根据劳动者是否受用人单位的管理、指挥或监督,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否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用人单位是否向劳动者提供基本劳动条件,以及向劳动者支付工资等诸多因素综合认定。  相似文献   

13.
我国《劳动合同法》对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合同关系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强化了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有助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和谐稳定。部分用人单位规避劳动合同法的限制,促使劳动者先与其他单位签订形式上的劳动合同,转移劳动者劳动关系,其后通过签订借调合同,分离劳动者劳动关系和劳动用工,使劳动者在本用人单位工作。用人单位凭借借调行为,形成借调关系,避开劳动合同法的义务性、禁止性规定,减轻、规避用人单位法律责任。而劳动者则不得不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形式上的劳动关系,损害自身的合法权益。借调行为的滥用,造成劳动关系与劳动用工的分离,增加劳动用工管理、规范的难度,规避劳动合同法规定,使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违背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的原则。因此,应从法律制度、行政规范、司法监管等各方面制定有效措施对借调行为进行规范、管控、制裁。从而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障劳动关系的和谐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一般情况下,职工的用人单位只有—个,职工发生工伤后,应由与职工存在劳动关系的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及时申请工伤认定,并支付《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相关费用。当出现与多个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等特殊情况,你知道由谁来承担工伤保险责任吗?小编为大家梳理了一下,一起来看看吧。1职工与多个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非全日制用工若干问题的意见》明确,从事非全日制工作的劳动者,可以与一个或一个以上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15.
正职工提问:张某某于2017年9月25日到美天便利超市工作,双方于次日签订《劳动合同书》,期限为2017年9月25日至2018年9月24日,试用期为一个月,其工作岗位为采购部主管,工资标准为试用期每月2400元(含税),转正后为每月3000元(含税)。同日,双方还签订了《保护商业秘密合同书》《竞业禁止合同书》。其中《竞业禁止合同书》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双方劳动关系解除或终止后24个月内,在全国地域内,不得组建、参与组建与用人单位同类且有竞争关系或其他利害关系的生产或经营的企业、公司,或者受雇于从事与用人单位同类有竞争关系或其他利害关系的第三方,无论该工作是兼职还是专职的,是有偿的还是无偿的。上述24个月内,用人单位同意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应及时向用人单位报备最新的工作单位情况,  相似文献   

16.
正河北省总推动女职工权益法规出台日前,河北省总工会就《河北省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以期推动保护女职工权益的法规尽早出台。据悉,《征求意见稿》明确了政府部门职责和用人单位的义务。将女职工卫生费纳入法规之中予以规范,规定用人单位为在职女职工每人每月发放30元卫生费或者相应的卫生用品。明确用人单位每年应当安排女职工不少于一次的妇科检查;有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  相似文献   

17.
甘恩超 《法制博览》2013,(3):114+113
劳务派遣,近几年在我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属于一种新型的用工模式,且该用工模式在新颁行的《劳动合同法》中也得到了首肯。但是,这种新型的用工模式又有别于传统的用工模式它主要涉及三方主体,派遣单位、用人单位、和被派遣劳动者。其主要运作模式的特点是雇用与使用相分离,而传统的用工模式却只涉及两方主体,即用人单位和被派遣劳动者,用人单位和被派遣劳动者之间呈现线性的互动关系。而当我们从侵权责任的角度审视劳务派遣的运作时则不难发现,雇用与使用相分离的特质也给建立在传统用工关系基础上的雇主替代责任模式的适用带来了困境。本文试图分析中国现行雇主责任的缺陷,借鉴国外的雇主责任制度,以期构建一个完善的劳务派遣雇主责任。  相似文献   

18.
退休返聘人员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虽然不是劳动关系,但在用人单位因工负伤应该认定为工伤。这样一方面有利于退休返聘人员的权益保障,使其减少后顾之忧,另一方面能够更好地满足用人单位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从今年1月1日起,出了工伤的职工不必担心与单位扯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要求,职工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定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  相似文献   

20.
《工会博览》2013,(20):24-24
为加大征兵优抚力度,今年非京籍大学本科应届毕业生,如从本市入伍,退役后可落户北京;服役两年本科生总经济补助不低于13.4万元。在北京高校的非京籍本科应届毕业生如从北京地区的高校入伍,退役后被本市用人单位接收,则可以获得北京市户口。据介绍,这里所指的用人单位既包括国企、事业单位。也包括私营企业,只要是在北京注册的单位即可。即使这些单位没有户口指标,通过该政策,该退伍战士也可以获得北京户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