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湖北恩施土家族地区为例,深入挖掘了土家族文化对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现代价值,阐述了把土家族文化融入土家族地区思想道德教育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论证了运用民族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现代思想道德教育资源加强民族地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明清时期在湘鄂川黔交界的土家族地区由于人口流动、商业交往、土司和中央政府的通贡关系、军事征调、农民政权活动、湖广土司实行开放的文化政策等原因,使汉族和土家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大为加强。文章进一步探讨了这种文化交流的特点及对各自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指出中华民族的文化正是在各族文化的不断交流、吸收中走向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3.
土家族巫文化的人类学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人类学视角对土家族巫文化进行考察、挖掘、阐述,从而进一步了解了土家族色彩斑斓的巫文化特质及巫文化事象。  相似文献   

4.
略论改土归流后土家族文化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雍正年间,中央政府在今土家族地区实行改土归流,这是土家族社会发展史上划时代的变革,它对于土家族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对改土归流后土家族文化的发展文化状况的考察,探讨土家族文化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并希骥引起学术界同仁对这一薄弱环节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土家族文化是土家人千百年来生产生活经验的总结和提升 ,在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和社会转轨的过程中 ,土家族文化的保护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又出现了难得的机遇。做好土家族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工作 ,必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文化保护、“有为”与“无为”、共性与特色、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开发、生态环境建设与土家族文化保护和开发五对关系 ,才能完成民族文化传承与民族地区走向现代化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双重使命。  相似文献   

6.
王希辉  余平 《前沿》2009,(8):108-111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土家族及其先民积累并创造了内涵丰富的生态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土家族生态观:即和谐利用自然的观念、强烈保护自然的意识和适度改造自然的思想。土家族生态观的内在结构,是土家族及其先民认识和改造自然历史的再现,也是土家族及其先民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归纳、总结与凝练。深入分析和挖掘土家族生态文化内涵,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立 《湖湘论坛》2005,18(2):75-76
土家族传统文化历史悠久 ,丰富多彩。在市场经济大潮中 ,对土家族传统文化的开发利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但也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应以发展的和全局的眼光实施土家族传统文化建设 ,把开发与保护结合起来 ,在保护的前提下 ,把经打造的土家族传统文化精品推向世界。  相似文献   

8.
吉林省旅游资源丰富,文物古迹众多。目前吉林省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着价值取向扭曲、经营管理不善、缺乏对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措施等问题。对此,要树立保护第一的原则,加强社区的参与,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树立独特的景区特色,加强景区管理,提高景区服务质量,坚持走资源开发和保护相结合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梳理、实地调查与个案研究等方法,对重庆市土家族传统文化之摆手舞实施校园课程开发与传承状况进行研究,探讨土家族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与功能、实现校本课程传承的现实意义、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深化土家族传统文化校本课程改革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凤凰被视为包括土家族在内的中华民族的图腾和精神象征之一,是真善美和吉祥如意的化身。民居文化、婚恋文化、丧葬文化、工艺文化中的凤凰意象,是鄂西土家族崇凤的表现。  相似文献   

11.
彭继宽 《湖湘论坛》2002,15(6):71-72
土家族传统文化是土家民族的“根”,是土家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它与其他民族文化一样,都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然而,由于历史上出现的民族歧视、民族同化和人为地破坏,土家族文化遭受严重的破坏和损失。新中国建立前,历代统治者推行民族歧视政策,土家族不被承认,它的许多传统文化习俗迅速消失。新中国成立后,土家族获得了新生,文化上也获得了平等,但由于“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破坏,土家族传统文化又遭受了几次冲击。改革开放后,土家族传统文化虽然得到了全面继承弘扬,如土家锦、摆手舞、打溜子等项目,就得到…  相似文献   

12.
杨素宏 《人民公安》2022,(22):39-41
<正>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巴山大峡谷是国家4A级景区,也是四川省最大的土家族聚居区。4年前,宣汉县公安局巴山大峡谷景区派出所经扩能,更名为综合功能的基层派出所——巴山大峡谷派出所。为适应巴山大峡谷旅游发展,派出所顺应警务运行机制改革,建立起融治安、户籍、交警、刑事等公安业务为一体的高效勤务运行模式,建设覆盖景区主要景点、路口、游客中心的视频监控网络,将景区治安管理、服务、救援、打击犯罪端上大数据平台,让旅游警务工作在景区发挥出最大效能。  相似文献   

13.
王新祝  马尚云 《政策》2008,(11):53-53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地处鄂西南清江中下游地区。这里是土家族集居区,也是巴人故里和土家族发祥地。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充分挖掘巴土文化资源.大力弘扬民族地域文化.先后荣获“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和“全国文化先进县”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4.
景观人类学是利用人类学整体观视角、比较方法以及田野调査工作对人类景观的多元形态、样貌、性质、结构等作系统地研究,旨在探求人与景观环境、景观文化的相互作用和影响。通过景观人类学的视角,可以找到当前渝东南土家族建筑景观文化保护与传承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渝东南土家族建筑景观文化的特点,并从景观人类学的视角调查研究了当前渝东南土家族建筑景观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而针对性地提出对渝东南土家族聚落景观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鱼木寨是鄂西南清江流域的传统土家族村落,其著名景观古碑林作为一种文化传播媒介,展现了土家族村落对中原汉文化与审美境界的认同,也为土家族村落文化传承提供了重要的传播方式。  相似文献   

16.
胡美术  饶琨 《前沿》2009,(7):105-108
土家族民居建筑是该民族重要的文化载体,在永恒的变迁过程中,土家族的风俗习惯、传统教育、礼仪禁忌等文化因子都深深地植入其中,建造过程中礼俗禁忌之多,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方性特征。本文拟从雄凤山土家族村寨民居建筑建造禁忌视角进行剖析,试图挖掘深植于其中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7.
土家族习惯法文化是土家族长期生产生活积累所成,虽然没有形成全面系统的法治思想和法律制度,在民间仍然产生了若干经验性的法治观念,族规家法,民约民规。它对土家族人在精神上、心理上和观念上具有强烈的亲切感和认同感。是一种重要的法文化本土资源,是支撑土家族习惯法存在的精神理念。  相似文献   

18.
土家族在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重视对汉族及周边少数民族宗教文化的吸纳,使之与自己的民族宗教文化相融合,从而创立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多神崇拜的宗教信仰体系。土家族的宗教信仰在不断的演进和转化中,向人们提供了积淀深厚、色彩斑澜的历史信息,并成为人们解读土家族文化的主轴和核心。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土家族“哭嫁歌”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这种民间音乐形成的文化渊源,重点剖析了“哭嫁歌”独特的音乐文化特征,并探讨了土家族“哭嫁歌”的情感传播功能,认为它是土家族姑娘出嫁时宣泄心中真情实感的一种音乐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20.
遂宁旅游产业发展现状根据遂宁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着眼于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而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最近一个时期,遂宁市委统战部组织力量对具有宗教形态的"观音故里"文化建设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遂宁市现有国家4A级景区"中国死海",国家3A级景区"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