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努尔西到努尔库运动--土耳其文化伊斯兰概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敏敬 《西亚非洲》2004,(2):42-47
文化伊斯兰是土耳其伊斯兰复兴运动的一支重要力量,其创始人是土耳其著名宗教学者赛义德·努尔西.文化伊斯兰有许多派别,它们的共同点是重视文化教育,主张宗教与政治互不干涉,反对宗教政治化.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派别是新努尔库运动,它的各项主张和社会活动均显示出土耳其伊斯兰复兴运动中截然不同于政治伊斯兰的另一种发展趋势,为了解土耳其政教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政治伊斯兰相比,文化伊斯兰的政治色彩较淡,其宗教观点和社会主张都不太激进,与官方也保持了较融洽的关系,因此仍然存在发展的空间,对土耳其社会的影响会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2.
1996年8月10—12日,土耳其繁荣党主席、新总理埃尔巴坎不顾美国的反对,对伊朗进行了为期3天的访问。随后,叙利亚总理祖阿比也率领经济代表团访问了德黑兰。在美国有关制裁伊朗和利比亚的“达马托法”颁布不久,土耳其和叙利亚主动与伊朗“亲近”,主要是从各自的政治和经济需要出发,彼此结成某种联盟的可能性不大。但此举却使正向伊朗高举制裁大棒的美国受到沉重的打击,美国一些国会议员纷纷扬言要对土耳其也实行制裁。然而,鉴于土重要的战略地位和在美国地区战略中的重大价值,以及叙在美国倡导的中东和平进程中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处于大选关键阶段的克林顿政府将不得不采取慎重的态度。  相似文献   

3.
土耳其的伊斯兰极端组织是伴随着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兴起和意识形态的分化而出现的,是极端伊斯兰势力对伊斯兰教的工具性解读和对伊斯兰教暴力面的无限放大,对土耳其的政治和社会变革产生了较大影响。土耳其的伊斯兰极端组织互不统属,社会基础、斗争纲领复杂多样,而且许多组织犹如昙花一现。本文主要通过对土耳其伊斯兰极端组织的概述、对颇具代表性的土真主党与卡普兰社团的简介,来阐释土伊斯兰极端组织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背景与当代土耳其伊斯兰主义的社会基础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刘云 《西亚非洲》2006,62(2):36-40
当代土耳其伊斯兰主义的社会基础源于3个方面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非熟练工人。虽然他们支持伊斯兰主义的动机与目的各不相同,但由于受全球化的推动,他们对自身的社会地位不满,都反对凯末尔主义,并通过伊斯兰教的认同来表达他们的政治愿望,从而结合在一起。全球化加强了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的力量,壮大了工人阶级的队伍。伊斯兰主义政党通过吸引这些对政府不满的社会阶层而扩大了自己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凯末尔时代的"土耳其模式"是世俗权威政治的产物,其基本内涵是以现代化为目标的激进世俗主义、民族主义和西方化。土耳其历史的发展重塑并改变着土耳其模式的内涵,并形成了埃尔多安时代的新版"土耳其模式",即奉行消极世俗主义、民主化、市场经济和对外自主性,强调尊重宗教传统价值观。新版"土耳其模式"是土耳其教俗力量较量的产物,具有一定的民主政治属性,显示出土耳其伊斯兰主义温和化以及伊斯兰与民主可以相容的特点。新版"土耳其模式"为政治转型中的阿拉伯诸国提供了借鉴,并产生了示范效应。但是,"土耳其模式"乃独特历史发展的产物,是难以被复制的,它本身尚未定型,有其局限性和过渡性特征。  相似文献   

6.
土耳其与巴基斯坦一直具有传统的友好关系,共同的宗教信仰是土耳其与巴基斯坦相互认同的一个重要基石;两国95%以上的居民都是穆斯林,伊斯兰教在两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外交等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两国历史发展中都曾出现伊斯兰政治化和政治伊斯兰化的趋势,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伊斯兰复兴是两国都要面对的问题。本文试图在探讨土耳其与巴基斯坦建国之初对伊斯兰教的定位的基础上就两国在政教关系方面的异同作较为深入和系统的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土耳其总统苏莱曼·德米雷尔李国福坎坷政途德米雷尔总统1924年生于土耳其中部伊斯帕尔塔县伊斯兰村一个传统的农民家庭。在经历了正规的初等和高等教育后,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土木工程师资格"。1961年2月参加正义党,开始其政治生涯。因精明干练,精力充沛,很...  相似文献   

8.
土耳其繁荣党和正发党是明显亲伊斯兰的政党,但两党在一系列关键问题上意见相左.繁荣党有明显的政治宗教化倾向,正发党则坚持温和世俗主义基础上的政教分离原则;繁荣党在政治上实行专断,正发党则提倡民主宽容;繁荣党否认西方文化,反对欧盟,正发党则肯定欧盟的进步价值,在土耳其争取加入欧盟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繁荣党未能改变土耳其经济的总体形势,正发党则引导土耳其经济摆脱危机,实行健康发展.上述差异是促使繁荣党被取缔和正发党连续执政的决定性因素,并可能对未来的土耳其政教关系和中东原教旨主义思潮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现代土耳其有四大政治文化遗产,即传统威权主义的军人政治遗产、伊斯兰政治文化遗产、凯末尔主义遗产和多党民主政治遗产.它们都在现代土耳其国内政治的发展变化中起独特作用.作为一个创造了悠久文明、曾经对世界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国家,现代土耳其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其历史文化遗产的影响,而现代土耳其的种种矛盾现象,正是这些历史文化遗产与现当代社会现实相互冲撞和冲突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
李鹏涛 《西亚非洲》2007,25(2):61-65
yh穆罕默德.巴基.萨德尔(约1935~1980年)是伊拉克什叶派的宗教和政治领袖,伊斯兰召唤党的创始人和最高教法学家,被称为“伊拉克的霍梅尼”。面对世俗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巨大冲击,萨德尔主张政治行动主义,反对伊斯兰教继续保持政治沉默和无为状态。他撰写了大量著作,对什叶派宗教理论作出了巨大创新:首先,他不仅设想了理想的伊斯兰国家制度———纯正的伊斯兰国家与教法学家统治的结合,而且第一个勾勒出了伊斯兰共和国宪法的蓝图;其次,他第一个以伊斯兰法为基础描绘出什叶派“伊斯兰经济学”的宏大体系。①萨德尔对于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尤其…  相似文献   

11.
安东·萨阿德的民族主义思想是地方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典型代表,他对待伊斯兰教的彻底的世俗民族主义立场在阿拉伯世界是罕见的.他对伊斯兰教采取的是排斥宗教干预政治的世俗主义的态度,具体表现为坚持民族认同,反对宗教认同;坚持政教分离,反对教士干预政治;坚持民族团结,反对教派争端.  相似文献   

12.
今年6月13日,土耳其第24届大国民议会选举结果揭晓,现任总理埃尔多安领导的正义与发展党(下文简称正发党)以49.91%的得票率获胜,这是继2002年和2007年大选之后该党第三次赢得选举。在20世纪的政治舞台上,土耳其顺利实现从“中东伊斯兰世界国家海洋中一个非宗教指路明灯”到“众多阿拉伯国家民众谋求政治改革的模板”的过渡,这固然与土耳其现代化进程中的路径选择密不可分——土耳其是中东地区较早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国家,  相似文献   

13.
现代土耳其是重要而特殊的中东伊斯兰国家.凯末尔在土耳其进行的世俗主义改革是一场革命,在中东伊斯兰国家和地区产生了深远影响.1945年以来,土耳其率先向多党制过渡,启动了漫长、艰难而又最终成功的民主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4.
“阿拉伯之春”爆发以来,西亚伊斯兰大国土耳其、伊朗和沙特阿拉伯(简称“沙特”)形成了复合身份。教派争端导致三国在西亚地区的战略博弈阵营化;阿富汗弱政府、强社会的权力结构使三国的战略博弈代理人化。作者提出“复合身份政治”概念,认为土耳其、伊朗和沙特以三重身份参与阿富汗安全事务。从族群和教派身份看,土耳其与阿富汗北部乌兹别克人和土库曼人等突厥语族群形成特殊关系;伊朗与中部哈扎拉人和塔吉克人形成特殊关系;沙特与南部普什图人形成特殊关系。从区域身份看,土耳其借助突厥语国家委员会,伊朗借助经济合作组织,沙特借助伊斯兰反恐联盟,三国在“向东看”过程中分别将阿富汗纳入各自主导的多边机制,形成了制度均势。从全球身份看,土耳其以北约的名义参与在阿富汗的军事行动,伊朗加入上海合作组织,沙特利用伊斯兰合作组织,三国与世界大国形成了议题联系。复合身份政治使土耳其、伊朗和沙特构筑相互交错的次体系,稀释了世界大国主导的阿富汗问题安全倡议,阿富汗安全格局由“多极”走向“多中心”。  相似文献   

15.
李艳枝 《西亚非洲》2012,(2):98-111
军人在土耳其历史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曾经通过3次军事政变推翻民选政府,并通过还政文官政府使土耳其沿着凯末尔主义的方向前进。正义与发展党上台后,尽管文官政府和军方极力维持脆弱的平衡关系,但双方在权力争夺、加入欧盟、库尔德问题、复兴伊斯兰文化等方面分歧重重,争端不断。文官政治和军人政治博弈的结果说明了土耳其的军人政治逐渐让步于文官政治,军人干政在可预见的将来很难再发生;尽管世俗主义和伊斯兰主义之间的斗争仍很激烈,但已逐渐趋于理性;正义与发展党"保守的民主"模式获得民众的普遍认可,将为中东诸国提供一种民主发展的范式。  相似文献   

16.
王联 《亚非纵横》2015,(1):1-10,121,125
"伊斯兰国"给中东带来的乱局是当前该地区政治伊斯兰主义发展的突出写照,宗教极端主义必然混迹其中。尽管美国和西方国家发起新一轮空中军事打击行动,但囿于自身利益以及有关国家政局动荡,未必能在短期内解决问题,宗教极端主义的蔓延还将延续。未来中东地区的政治变迁大体可从土耳其、伊朗和巴基斯坦过往的政治发展中找寻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17.
土耳其打击库工党的军事政策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东伊斯兰国家在应对库尔德问题上主要表现为3种模式,即土耳其和伊拉克前萨达姆政权的军事打压模式;叙利亚和伊朗的民族融合模式;伊拉克新政府的政治参与模式.海湾战争后,土耳其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向库工党武装发动了十余次军事打击.土耳其采取军事打击的动因包括:安全考量、军事实力、国内因素、盟友支持、国际舆论五大要素.但迄今土耳其军事打压战略效果不佳,经济、政治和社会手段应是土耳其解决民族分裂问题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土耳其根据国家利益需要推行独立自主外交,日益重视发展与东方国家特别是中东伊斯兰国家的关系,外交转型开始显现。但是,从土耳其政治格局、其与周边国家以及欧美国家关系等方面来看,存在众多阻碍其东向政策深入发展的因素,土耳其外交走向不可能完全背离西方倒向东方,而是尽量在东西方之间保持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19.
伊斯兰势力在2011年的中东变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突尼斯到埃及,从利比亚到叙利亚,无不显现着伊斯兰势力的影响。突尼斯伊斯兰复兴党在大选中获胜,埃及以穆斯林兄弟会为班底组成的自由与正义党在第一轮投票中遥遥领先,摩洛哥国内的伊斯兰势力也效仿土耳其成立了正义与发展党。  相似文献   

20.
土耳其是一个多民族的伊斯兰国家,民族与宗教矛盾自立国以来一直存在。虽然土宪法明确规定了国家世俗的、政教分离原则以及不可分裂的国家统一原则,但是以库尔德民族分离势力为主的民族矛盾、企图在土恢复政教合一政权的伊斯兰主义分子与世俗势力之争一直是土长期未能得到解决的难题。特别是90年代以来,以库尔德工人党(PKK)为主的民族分离势力和伊斯兰极端势力在土十分活跃,给土政治和社会稳定、国家安全以至经济发展都带来了十分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