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拿大提出了文化主权的概念,并制定了相应的保护文化主权的文化政策,采用立法、制定法规条例、政府资助和税收优惠等多种手段,维护其文化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抵御来自美国的文化影响和文化渗透.美国是加拿大的唯一邻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文化产品生产国,在加美特殊关系中,如果加拿大对本国文化没有相应的保护措施,美国文化就有可能垄断加拿大文化市场.因此,追求文化主权成为加拿大抵御美国文化影响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全球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明显加快, 世界文化也呈现 出全球化的交融趋势, 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 由于世界格局的急剧变化和国际社会一系列冲 突事件的爆发, 文化因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关于文化全球化的研究也日渐兴起。文化全球化 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我们对此趋势别无选择, 唯有积极应对, 并应该深入探讨中国该如何应对文化 全球化大潮。  相似文献   

3.
4.
李兴刚  周烈 《西亚非洲》2023,(1):3-19+156
阿拉伯文化在人类文化发展与多样化中,成就辉煌,贡献甚巨。在中世纪时期,阿拉伯文化对人类进步的贡献巨大,它不仅在古希腊罗马文化与文艺复兴文化之间起传承之功,而且首显人类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文化形态。阿拉伯字母是除拉丁字母外世界上使用最广的一套字母。籍伊斯兰教,阿拉伯文化传播的速度、广度和韧性,更是其他文化难以企及。然而,辩证言之,游牧文化相关特性虽曾助推阿拉伯历史辉煌,增强阿拉伯人对殖民压迫和剥削的抵抗,但无助于国家和地区的和平稳定。部落文化盛行不利于建构和增强国家共同体意识。误读甚至曲解教义易滋生宗教极端思想和行为。社会文化中潜藏的盲目服从、专制主义、崇洋媚外等特性掣肘国家发展与进步,且为外来干涉提供了可能。过度尊古,不仅排斥理性思维,阻碍创新,而且敌视现代化与世俗化。从阿拉伯世界动荡教训可知,21世纪阿拉伯世界要实现团结、稳定和繁荣,需要有一种更包容、开放且与时俱进的阿拉伯文化。  相似文献   

5.
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在全球得到广泛回应,不乏对其可测量性、可操作性、生效条件、适用范围的质疑,并存在误读和滥用。软实力理论对国家实力中文化等因素的强调,对中国等文化资源深厚的国家具有借鉴意义。但是需认识到,奈的软实力理论着眼于美国在战略收缩背景下如何维系全球领导权,中国则面临不同的语境与诉求,需接入符合自身历史传统、社会现实和未来发展的本土思考框架,规避可能面对的“话语陷阱”,形成独立可行的理论话语和实践路径,尤其是要契合中国文化建设的实际目标。中国学界广泛展开了有关“文化软实力”的理论对话与建设,与文化领域的各种实践同步展示了中国对软实力理论的本土诠释与超越,也推动了文化安全议题成为国家文化建设和安全体系的重要关注。基于中国社会的政治制度、文化资源与未来发展目标,基于一种面向未来的“务实、自信、开放、多元”的“文化安全观”,推进以文化传统、当代社会核心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安全为内核的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是应对外来文化影响、保持文化独立性的客观要求,也是为未来发展营造良好国际环境的基本举措。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古代世界曾存在着六大文明,即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希腊——罗马文明、玛雅文明和中华文明。这些古老文明,都曾拥有过自己各具特色的辉煌,令后人叹为观止,但其中多数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转移、中断、陨  相似文献   

7.
试析东南亚文化与东盟发展之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东南亚文化界定 东南亚文化,从大量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它实际上是指存在于东南亚地区的文化而绝非仅指东南亚地区文化.  相似文献   

8.
冷战结束后,韩国历届政府都致力于发展文化,逐渐确立了文化立国的方针。韩国政府一方面努力将文化实力转换成外交力,将文化外交视为与经济和政治并行的三大外交主轴之一;另一方面又借助文化外交推动文化大国建设,改善国家整体形象,并取得了良好成绩。本文将系统梳理历届韩国政府的文化战略和政策,探讨韩国对文化外交的认知和实践,在此基础上分析韩国文化外交的机制和特点,解读朴槿惠政府的文化外交构想及其对华文化外交政策。  相似文献   

9.
文化旅游在国家文化软实力构建中的作用表明,文化旅游软实力已经成为国家参与全球旅游市场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系统工程思想为分析视角,剖析了中印文化旅游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发现中印文化旅游软实力在系统结构和其他功能系统存在着差异,致使其竞争领域和支撑力着重点有所不同。通过两国文化旅游软实力的比较分析,找到产生区别的主要原因,同时从国家战略高度,提出了一些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文化旅游软实力建设的政策建议,为政府大力发展旅游业,促进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决策参考,有利于提高我国旅游全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给本土文化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因文化对人以及社会具有 深刻而持久的影响,弱势传播的中国本土文化更应自觉地在多种文化并存的环境中,把握先进文 化的前进方向。在本土文化的对外交际过程中,我们既要批判借鉴强势文化中积极肯定的成果,又 要抵制文化霸权主义、维护文化主权。中国文化弱势传播的事实决定了我国的对外交际实践以文 化间性主义为理论指引,以融入国际主流文化为基础,来推进本土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提高中国文 化的国际竞争力。有鉴于此,本土文化对外交际实践应找准切入点、提高亲和力、明确传播方向、做 好文化创新并全面提升传播能力。  相似文献   

11.
任何文化都存在于一定的时间中,文化安全在时间驱动下发生变化,时间因素对文化安全产生何种影响,它是否会侵蚀、威胁文化安全,文章围绕三个问题展开了递进的分析。首先,时间通过对社会结构的改变而对文化安全产生了显性的影响。时间结构和时间维度的变革,为社会结构和社会文化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和后果:文化的商品化和碎片化;人文主义衰微,文化的自主性受到威胁;时间问题带来了价值秩序的重构,短期性和即刻满足受到偏爱;文化失去批判能力,成为娱乐。其次,时间自身及其围绕它的变化对文化安全产生了的隐性但却是根本性的影响。在多变且不确定的情况下,行为主体对时间的感知和与之的关系都是疏离的,这种脱位意味着文化被从其扎根的环境中抽取出来,文化根基被削弱、文化空间减少,从而使文化失去发展自身的权利和能力,高度的变化性和不确定性过度磨损文化的再生产能力。最后,关于文化的能动性问题,即是否存在着文化对时间的反作用力。其结论是,文化是时间背后的"沉默的规范力量"。这样的认识能够帮助我们提高应对文化安全议题的自觉性,从文化之中寻求文化安全问题的解决办法。透过时间的视角,可以看到一定的文化的稳定性是文化安全的重要保障。在快速变化的现代社会中,文化安全议题尤显重要。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文化是具有民族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大众文化, 是我国的主流文化。在我国 社会整体结构中, 文化已经从“仆从”的地位逐步发展到与政治、经济、社会同等的地位。文化作为 一个世界性的话题, 已经引起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视。我国党的十七大报告把文化发展提高到社会 进步与增强国家竞争力的战略高度, 成为我国今后一个历史时期的主要任务之一。目前, 我国在文 化发展方面尚存在着一些误区, 作为文化基础设施的图书馆, 有责任也有义务通过自身的努力, 为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做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拉美历史文化所具有的重视开放和创新、追求自由和独立、崇尚个人主义、注重民族主义和团结精神以及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兼备的特性,赋予拉美企业文化以强调个人能力、善于吸收新事物、富于冒险和创新精神、重“契约”轻感情、强调民族主义等丰富内涵.拉美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差异以及中拉经济、文化交流的不断扩大,使两种不同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成为必然.中国企业走进拉美能否取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企业能否深刻地理解中国与拉美企业文化差异的根源,并主动了解和学习拉美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14.
五岭 ,自东向西 ,横亘在南中国。在很长的历史时期 ,曾经成为岭南与岭北经济、文化交流的一个障碍 ,使得岭南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在明清以前一直落后于中原和江南。但是五岭究竟是否确指五个山岭 ,如果是的话 ,又是哪五岭 ,在古代文献记载中存在着歧异。笔者在广泛搜求资料的基础上 ,对五岭进行了详细的考证 ,并指出在历史上五岭不仅仅是一个天然屏障 ,同时又有着文化藩篱的象征意义。一、五岭界说五岭较早的记载见于《史记》 :“(秦)北有长城之役 ,南有五岭之戍。”①五岭之说 ,诸家不一。汉裴渊《广州记》云 :“大庾、始安、临贺、桂阳、揭…  相似文献   

15.
国家电视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包括国内和国际两个向度。对国内而言, 电视所营 造的拟态环境不仅促进了人的社会化, 也导致了各种偏见的形成, 并进而影响到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对国际来 讲, 电视是展示本国的窗口, 既塑造了国家形象, 也可能强化了刻板印象。当前媒介帝国主义更是直接威胁到国家 的文化版图和文化主权, 因此应把电视文化安全提高到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来认识  相似文献   

16.
笔者因为工作和学习关系,对当代经济、社会和文化了解较多,在2001年10月底赴台进行两岸青年交流时,通过实地体验和考察,更加深了对目前台湾文化的认识和领悟,深感目前的台湾文化正走进一个历史性的误区。  相似文献   

17.
聂槟 《东南亚纵横》2003,(12):54-58
越南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 ,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 ,中国文化、印度文化和西方文化都曾不同程度地影响过该国。在历史上 ,越南一直与中国保持着密切关系 ,中国文化对其影响可谓源远流长。越南 ,尤其是位于今越南中、南部的古占婆在历史上曾受到印度文化的影响。16世纪初 ,西方文化开始零星进入越南。到1858年 ,法国殖民者炮击岘港 ,轰开了越南的大门 ,并在此后近100年的时间里对越南实行殖民统治 ,从而使越南文化又打上了西方文化的深深烙印。中、印、西三大文化在陆续传入越南之后 ,不断与越南的本土文化相融合 ,最终成为今日越南文化的一…  相似文献   

18.
缅甸文化是缅甸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相结合的复合型文化.她以小乘佛教为主体,在缅甸固有的本土文化原始神祗崇拜文化的基础上,以骠国文化和孟国文化为缅甸文化的基石,兼容并蓄地吸收了适合于缅甸的印度文化、中国文化、伊斯兰文化和西方文化部分,使得缅甸文化日益丰富起来,成为吸收型文化的典型.因此,研究缅甸文化的结构及其特点,不仅对于深入了解缅甸文化的内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研究东南亚文化也具有启迪.  相似文献   

19.
也谈美国多元文化主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滥觞于20世纪70年代的多元文化主义,既是一种社会政治理论,又是一种社会实践行动。它以美国社会日趋多样化为基础,以“宪法民主”、“政治承认”和解构主义等后现代主义思想为武器,要求主流社会给予亚文化群体平等地位并承认他们的文化价值观,使美国成为一个文化价值观多元、各社会群体相互平等的社会。本文以多元文化主义在美国教育界的情况为例,通过对多元文化主义思想理论和主要论点的考察和分析,来揭示它争夺文化价值观话语权力、重新确立美国国民性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编辑要想毫无愧色地充当中华民族的文化脊梁, 守护民族文化的血脉与精神, 更好地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建设,就需要具备新的境界在广度上具有更广阔的国际 文化视野,在深度上具有更深厚的专业文化素养,在高度上具有更自觉的民族文化意识。只有这 样, 才能更好地成为新一代文化大厦的建设者, 为中华民族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进而为全人类 的文明进步,做出当代编辑出版者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