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洞子墓群     
正高洞子墓群位于重庆市永川区板桥镇高洞子村高洞子社一山坡上,共分布有3座墓葬,均坐北朝南,为南宋晚期较为罕见的仿木结构单室崖墓,由东向西依次编号为M1-M3。M1形制较为特殊,墓室为八边形仿木结构,穹窿顶,高2.6米。柱头均有斗拱和龙头雕刻,共设有7龛,后龛右柱中部刻有"大宋開禧春造記匠",左柱中部刻有"南陽口天凤郎壽堂"。龛下部刻有迦陵频伽、白虎、玄武、朱雀、青龙等,龛中部刻有牡丹、仙  相似文献   

2.
正翠屏山崖墓群位于重庆市忠县县城对面的长江南岸,墓葬分布于翠屏山北侧临河及西侧面江的断崖上。2007至2008年,为配合三峡水库的二期蓄水工程,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先后两次对翠屏山崖墓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现并清理东汉至南朝时期崖墓41座,共出土随葬器物465件(组)。翠屏山崖墓群是三峡库区发现的较为典型的汉至六朝时期崖墓群。崖墓以中小型墓为主,形制绝大部分为单室墓,仅见一座双室墓。墓葬结构相对较简单,平面形状为凸  相似文献   

3.
燕妮 《红岩春秋》2014,(5):F0003-F0003
正老鸹冲墓群位于重庆市忠县涂井乡友谊村四社的长江左岸。2001年至2007年,重庆市文物考古所对其先后进行了4次考古发掘,发现并清理战国晚期至蜀汉时期墓葬223座,其中竖穴土坑墓205座,砖室墓18座。老鸹冲墓群分布范围较广,依据地形分为A、B、C三个区A、B区主要以战国晚期至六朝时期的墓葬为主;C区则有较为深厚的商周文化层分布,在遗址高处还有较多的汉代竖穴土坑木椁墓。B区墓葬排列比较规律,可以  相似文献   

4.
正走马岭墓地位于重庆市云阳县高阳镇明冲村四组澎溪河右岸的坡地上。2003年至2004年,四川大学考古系对其进行了两次考古发掘,发现并清理秦至东汉早期墓葬33座,其中竖穴岩坑墓23座、砖(石)室墓10座,共出土近900件随葬器物。走马岭墓地是三峡地区众多汉代墓地中的一处典型墓地,从总体上看,岩坑墓在西汉之前已流行,砖(石)室墓出现在两汉之际,流行于东汉及以后。墓葬分布规律明显,时代越早的墓葬所处的位置越高,随着时代的推移,晚期墓葬开始葬于山坡和山下。通过对周边汉代遺址的分析,走马岭墓地与附近的李家坝遗址  相似文献   

5.
正汇南墓群位于丰都县三合街道,地处长江南岸二级阶地上,分布范围约3.5万平方米。1993年至2012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大学、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等多家单位先后对其进行了数次较大规模的发掘,发掘面积共计约1.7万平方米,共清理西汉至六朝时期各类墓葬近200座,其中,土坑墓57座,砖室墓125座,崖墓2座,石室墓1座,瓦棺葬1座。西汉墓出土器型有陶罐、盆、鼎、豆、甑、  相似文献   

6.
正柑子梁基群位于重庆市万州区武陵镇下中村7组,分布面积约28000平方米2001年至203年,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对该墓群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共清理西汉至明清时期墓葬61座,出土随葬器物870余件。柑子梁基群的基葬时代包含西汉、东汉、南北朝和明清诸时期。西汉基均为竖穴土坑墓,以长方形墓为主,凸字形墓次之;东汉基包含土坑墓和砖室基两类,土坑墓以长方形基为主,刀形墓、凸字形基亦有发现。砖室基多数为凸字形,刀形次之,长方  相似文献   

7.
白九江 《红岩春秋》2014,(6):F0003-F0003
正冉家路口墓群位于重庆市丰都县镇江镇2005年9月至2007年11月,重庆市文物考古所对该墓群进行了3次发掘,发掘面积达2万平方米,勘探面积15万平方米。共发掘墓葬近150座,分布在长约2公里的沿江山包上,分属于包豆地、土地梁子、河梁子、黄泥巴梁子、屋背后包包、杨中珍包包、河家口、太阳包、包山丘、大堡、毛儿包、砖洞包等10多个墓地。发掘表明,冉家路口墓群的时代延续较长,从西汉晚期开始,一直到南朝早期。该墓葬种类比较丰富,既有竖穴土坑墓,也有砖室墓和石室墓。土坑墓主要出现在西汉晚期至东汉早期,东汉中期后迅速被砖室、石室墓所取代。墓葬的规格差异明显,有的墓葬  相似文献   

8.
孙治刚 《红岩春秋》2014,(9):F0003-F0003
翠屏山崖墓群位于重庆市忠县县城对面的长江南岸,墓葬分布于翠屏山北侧,临河及西侧面江的断崖上2007至2008年,为配合三峡水库的二期蓄水工程,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先后两次对翠屏山崖墓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现并清理东汉至南朝时期崖墓41座,共出土随葬器物465件(组)  相似文献   

9.
不但在洞子里我们好像走进了久已逝去的古代世界,就是在洞子外面,我们倘稍不留意,就恍惚退回到历史中去。我们游览国内的许多名胜古迹时,总会在墙壁上或树干上看到有人写上的或刻上的名字和年月之类的字,什么  相似文献   

10.
周勇 《红岩春秋》2014,(1):F0003-F0003
正余家坝遗址位于开县渠口镇钦云村(原云安村)。1992年,调查确认其为一处战国时期的遗址。遗址周围群山环绕,长江支流彭溪河从西北向东南沿遗址台地前沿穿过。遗址南北长410米,东西宽170米,分布面积约50000平方米,由数个小山包及平坝梯田组成。余家坝遗址以墓葬为主,整体保存较好,面积较大,前后共计发掘130余座竖穴土坑墓。墓葬多有木质葬具,是继涪陵小田溪墓群之后,又一处级别较高的  相似文献   

11.
正奉节县地处长江三峡库区腹心,宝塔坪遗址位于奉节老县城东1公里的长江北岸。2000年至2005年期间,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与奉节县白帝城文物管理所先后对这一地带进行了5次大规模发掘,发掘面积13008平方米,清理遗迹近300处。其中唐宋墓葬近200座,数量之多,在整个三峡地区也属罕见。宝塔坪遗址发现的唐宋墓葬主要有土坑竖穴墓、土洞墓、砖(石)室墓、石板墓和石圹瓮棺墓等几种形制,其中以土坑竖穴墓和土洞墓为主。遗址发现的墓葬数量虽多,但  相似文献   

12.
正天平丘墓群位于重庆市丰都县湛普镇燕子村,地处长江南岸的一级阶地。2007年5月至9月,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对天平丘墓群进行了面积达5万平方米的田野勘探,在墓葬分布区内进行了面积达4800平方米的发掘,共清理战国至南朝时期的墓葬34座,其中29座土坑墓、4座砖室墓、1座石室墓。出土完整及可修复遗物包括陶、瓷、铜、铁器及玉、石等300余件,可确定时代的有战国墓1座、西汉墓19座、东汉墓5座、六朝墓2座。  相似文献   

13.
<正>冉仁才唐墓位于万州区钟鼓楼街道驸马村(原为万县驸马公社),地处万州区城区下游的长江北岸。墓葬背靠黄家山,南面长江,所在区域俗称"驸马坟"。墓葬于1978年在当地改土造田中被发现,随后由四川省博物馆(今四川省博物院)对该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墓葬顶部为人工夯筑的呈圆锥形封土,底部直径约30米,高出地表6.5米,封土下可见墓葬1座,墓室、甬道、墓门为砖筑,砖缝均勾以石灰泥,内壁亦敷有一层石灰泥,表面绘有彩色壁画,但多已剥落,发掘时可辨者仅有青龙、保护、星象图等。墓室和甬道四壁以长方形砖三顺一丁错缝平砌,顶部以楔形砖、子母砖、斜面砖等一丁两顺起券。墓  相似文献   

14.
敖家坪墓地     
正敖家坪墓地位于重庆市荣昌区河包镇,2017年12月至2018年1月,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对该墓地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清理发现宋墓两座。两座墓葬形制均为长斜坡墓道竖穴土坑石室墓,由墓道、土圹、墓室及石围封土组成,仿木结构墓室由封门石、墓门、墓室、棺台、后龛等组成。3号墓为左右并列双室结构,两室中部有过道连通,过道壁刻"重和戊戌嵗黄锺月癸酉日葬"。左室后龛饰男性启门图,左侧门框竖刻"皇宋故丞務长子守中之墓",右室后龛为女性启门图,右侧门框竖刻"皇宋故丞務冢婦謝氏  相似文献   

15.
1987年5月,濮阳市在濮阳西水坡发现了一处面积约5万平方米的仰韶文化遗址,清理出大批房基、窖址、墓葬、窖穴、灰坑以及陶、石、骨、蚌质地制作的各种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其中,在编号为M45的墓葬中出土了一具头南足北的男性老人的遗骨,并在东侧清理出由蚌壳堆砌而成的龙形图案.西侧清理出由蚌壳堆砌而成的虎形的图案。之后,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同位素研究中心对M45号墓的遗存进行T14测定。其年代被确认为是距令6460&#177;135年、6465&#177;45年。  相似文献   

16.
正白沙中学宋墓位于重庆市江津区白沙镇白沙中学新校区内。因墓葬被盗掘,2015年7月至8月,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对该墓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墓葬由封土和墓穴组成,封土可分为10层,平面呈椭圆形,局部残存有石围,残高约2.5米;墓穴位于封土中部,开凿于砂岩山体中,长方形双石室墓,通长8.5米,宽7.5米,高3米,由墓道、挡墙、墓门、墓室以及棺床、壁龛等组成,墓室顶为藻井顶,两墓室间有门道相通。墓室内有大量精美雕刻,种类有武士、仙人、童子、瑞兽、花卉及仿木结构建筑等,部分雕刻上还残存有红色、  相似文献   

17.
快乐大叔 《党课》2010,(11):98-99
“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曹操作为在军事、政治与文学上皆有所建树的一代风流人物。因其墓葬在河南安阳安丰乡西高穴村被发现而在岁末年初红透了半边天,现在又因新版电视剧《三国》而再成热议焦点。  相似文献   

18.
正民间普遍流行将镜子悬挂在门额、炕墙、床头或横梁上的做法,认为有镇邪之功。墓葬中的悬镜,功能应与之相当。黔北宋元明墓葬中常见一种将铜镜镶嵌在藻井中的做法,过去鲜有学者关注与讨论。由于镜子空悬墓中,我们称其曰"悬镜"。民间普遍流行将镜子悬挂在门额、炕墙、床头或横梁上的做法,认为有镇邪之功。墓葬中的悬镜,功能应该与之相当。根据装饰方法的不同,黔北宋元明墓葬  相似文献   

19.
在八宝山墓葬区有一座墓,是公安部1955年4月1日立的.墓碑的正面书写着"任岳同志之墓".从碑文看,任岳是在1920年9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并在苏联共产党领导下工作25年之久.笔者与任岳的家人交往颇多,保留有一些相关资料.现在就从这座墓碑的碑文谈起,讲讲他们一家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20.
正大坡地墓地位于重庆市荣昌区昌州街道办事处幸福村一社,地处北郊联升小桥北约800米,濑溪河由南向东环绕而过。墓地共包含墓葬13座,其中宋墓3座、明墓10座。该墓地发现的宋墓仿木建筑雕刻数量大、种类多,分别有柱、枋、斗、升、棋以及格扇门等,是研究宋代木构建筑的斗棋、构架,装修的形制、结构乃至做法的珍贵实物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