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冀汸 《瞭望》1989,(Z3)
文学的名目似乎越来越多了。除区别不同意识、不同美学观已有各种‘主义’的文学之外,按题材、内容分类,眼下就有工业文学、农业文学、改革文学、广告文学、法制文学、侦破文学、科幻文学、武侠文学、伦理文学、性文学,等等说法。如此分类,虽未尽妥贴,但多少有点道理,倡导者尚不难自圆其说。可是,在报告文学、传记文学之外,近年又流行  相似文献   

2.
马荣 《学理论》2013,(24):165-166
辽宁民族文学建构,在世界文学视域下,富有弹性内涵。意识共识为辽宁民族文学的建构提供了思想保障,其一,正确认识民族文学和世界文学相互交流和融合的关系是民族文学建构的前提;其二,民族自我认同是民族文学建构的核心。辽宁民族文学,在不断创新中,借鉴世界文学的多重属性,进行"全球本土化"和"本土全球化"策略建构,确立辽宁民族文学获得世界文学的存在属性,从而实现辽宁民族文学走向世界,为世界所接受。  相似文献   

3.
<正>文学在我们那个时代是大写的,文学高于一切,文学最能够投射一个民族的心灵精神的力量。文学也许在实用方面,对股票没有用,文学也不能够健身,杜甫写的《秋兴八首》也没有挽回唐朝下一步的命运。可是文学是非常重要的情感教育,没有文学的教育,人还处于野蛮时代,所以文学的确有教化作用。文学最能够拉近人类心灵。文学最能够弥补任何的历史或者是政治造成的创伤。  相似文献   

4.
胡磊 《学理论》2012,(22):132-133
如果将20世纪90年代文学作为起点的话,新世纪文学至今已有近二十年的发展历程,可以说这个时期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转型,文学也像万花筒一般充斥了整个社会的文化心理,这样一种新时代的变化在文学上体现出的新质的变化,不能不引起文学研究和评论界的注意,这些新的元素的注入必定形成新的内容和形式,主要从文学价值的多元化、文学的非精英化、文学的都市化、文学的市场化等四个方面来论述新世纪文学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5.
陈艳 《理论导刊》2008,(1):124-125
非文学中文学性的存在,有历时性与共时性两类.前者主要涉及文学史上非文学与文学的部分互变;后者主要涉及在特定时期内,人类的文学文本、文学活动与非文学的语言文本、语言活动以及其他实践活动的相通.无论是考察文学史,还是考察当代的非文学现象,都可以看出,非文学中存在文学性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6.
三十年来,深圳文学史上出现过"打工文学"、"移民文学"、"新都市文学"、"商界文学"、"青春文学"等等文学现象,与之相应的作家作品亦有不少。而在当下的深圳文坛,一群较有文学潜质和发展势头的作家,已然在岭南文学的群落中,崛起和区分出一个完全隶属于自己的文学群落。从全国性视野予以观察,深圳作家中一群成就较大者,  相似文献   

7.
在市场语境中,大众文学炙手可热,鄙俗化倾向愈演愈烈;主流文学、精英文学则不断萎缩、衰落。这种雅、俗文学严重失衡的文学格局,造成了受众认知能力的退化和审美水准的降低,势必导致民族文化水平和精神素质的整体滑坡。因而,透析各种文学形态的生存现状,剖析并批判大众文学的严重弊端,对寻求高雅文学的振兴,促进雅俗文学的协调发展,建立健康合理的文学新格局,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8.
当下的文学理论界,世界文学作为全球化产物,正得到国内外一些专家学者的关注。世界文学在全球化语境下提出,但是追随世界文学的思想源头,确是与世界主义、古希腊文化传统及其域外传播都有一定的关联性。世界主义为世界文学的孕育和发展提供了思想保障;经济全球化到文化全球化为世界文学的孕育和发展提供了实践模式;古希腊文化传统为世界文学的孕育和发展注入了包容开放的精神特质。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着共同促进世界文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王秀艳 《学理论》2011,(15):305-306
通过调查包头师范学院英美文学课的教学现状和英语专业学生对英美文学课的期望及学习体验,探讨文学课程改革的新策略。文学课的教学应改变旧的单纯为文学而教学的目的,而应把文学作为一种传播文化精神的载体,适应世界发展,文化多元化的需要,使高校英语专业教学能够成为全面提升英语专业人才素质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
李敏 《各界》2007,(6):135-137
韦勒克、沃伦在《文学理论》中专门谈论了文学的本质问题,他们认为“虚构性”、“创造性”、“想象性”是文学的突出特征。虽然最后得出文学是“复杂的组合体”的结论,但他们只是从语义分析的角度把问题引向文学作品本身。该文由此引入开始概说文学的本质,论述文学本质界定困难的原因。纵观历史上关于文学本质的各家之言,都只是试图从文学的一方面而去界定文学的整体的本质,不免都有偏颇之处。笔者从格罗塞和王一川处得到启示,认为对文学本质的界定应该从文学的属性而且是本质属性入手,得出文学的三个本质属性即:审美属性、情感属性和话语属性,并给予了具体的论证。最后得出结论探讨本质问题应该避免走入理性至上的误区,如何换个角度去探讨事物的本质问题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在《文心雕龙·时序》篇中,刘勰主要以帝王对文学发展的影响为"主线"来论述梁代以前的文学发展史,突出彰显了帝王在文学发展中的"枢纽"地位。帝王的创作实践、审美趣味、文学爱好,对文学的重视、对文人的礼遇,帝王政治教化、文艺政策以及治下的人情世态、社会风俗都对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白烨 《瞭望》1990,(28)
在各类文学辞典中,有关妇女文学的条目大都是一种点缀。这是因为在整体文学中妇女文学客观上只是不怎么起眼的末枝呢?还是编撰辞典的人们有意无意地在大男子主义的支配下忽视了妇女文学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文学发展与社会发展有着紧密联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那种片面发展经济 ,冷淡文化 ,忽视文学发展的简单认识是站不住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召唤文学的发展与繁荣 ,同时小康社会给中国文学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背景和空间。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不仅是新时代对文学提出的要求 ,同时也是文学自身实现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李鹏 《学理论》2012,(18):109-110
从来没有一个关乎文学的定义获得学界的公认,一个在教科书中最为流行的定义是:文学是一门语言艺术。但是何为艺术,又是一个让人说不清的概念。但是无论艺术的边界多么难以划定,审美最为艺术的本性却得到了公认。根据概念间的逻辑推演,我们可以从艺术的审美性推出文学的审美本性。文学之为文学就在于它的审美性。从这个点出发,考察文学是否进入自觉时代就有了三个方面的参照标准:一,文学的审美性有没有得到认识;二,有没有围绕审美性进行的文学创作;三,有无审美观照下的文学批评。以这三个参照标准重新考察文学自觉这个问题,发现早在魏晋之前文学自觉就已存在。  相似文献   

15.
褚悦 《学理论》2012,(21):161-162
20世纪20-30年代,无产阶级文学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风潮,根据其发展阶段的不同有许多种不同的称谓,如革命文学、普罗文学、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等。由于韩国的意识形态及其形成过程的特殊性,对于这一部分的文学的研究在80年代之前一直是一禁区,至今仍未得到多角度的研究。本论文的议题为这类文学在韩国的最初形态——革命浪漫主义文学。从浪漫主义的分化过程出发,从内外四个方面分析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分解和革命浪漫主义文学的产生。  相似文献   

16.
高尔聪 《学理论》2011,(10):233-234
英美文学课程是为英语专业学生加强对语言的运用能力与文学的理解力的掌握所开设的一门课程。为了更加有效评估英语专业学习者的英语语言、文学水平,英美文学测试的效度是测试设计者必须考虑的极其重要的因素之一。通过对英美文学测试的效度进行分析,解决如何设计英美文学测试题目以实现最理想的效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5,(36)
作为一部神学典籍,《圣经》也是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本文从文本修辞、思想内容、文化和文学四个方面分析了《圣经》的经典文学特质。了解《圣经》的经典文学特质,对了解和欣赏西方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划分一个时代或一个地域的文学,历来是文史学家或文艺批评家所不愿忽略的。迄今经济特区的历史已逾20年,其文学发展也逾20年。只要回顾诸如“苏区文学10年”、“文革文学10年”的研究并非没有意义,那么对“经济特区文学”的研究不论在时间的跨度还是在政治经济的变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4,(32)
"意识形态"用来界定文学,只能表现出文学反映社会生活的一般特征,"审美"作为人类主观的、情感的、想象的创造性活动,才是文学实践活动的基本特性。意识形态的文学,往往成为对于社会存在的机械反映,成为庸俗社会学的试验场;纯粹审美的文学可能沦为个人情感无节制的宣泄,而缺乏现实关怀、人文精神的文学,它的价值总是有限的。只有在"意识形态"和"审美"之间,在社会发展的总体进程和主体的自我生成之间寻求到平衡的文学,才能更好地去实现它"历史—人文"的价值追求。"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的理论依据就在于此,理论价值也在于此。  相似文献   

20.
世界文学主要由东西两翼组成,东方文学是指亚非广大地区的文学。 在悠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东方各国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学。源远流长的东方文明,孕育了世界上最古老的诗歌总集和卷帙浩繁的神话史诗,产生了世界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和影响最为深远的文化典籍……。在浩如烟海的世界文学中,东西方文学双峰对峙,呈现出各领风骚千百年的局面。如果追溯人类文明的渊源,东方世界更是重要的滥觞,在人类文化史上居于领先地位。然而,长期以来,东方文化在国内外的文学研究和教学领域中均未得到应有的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