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主阵地武汉,责任重大、战斗激烈。这场人民战争,需要凝聚全民共识、动员各方力量,才能决战决胜。1月23日,武汉"封城",吹响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战斗的"集结号",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在三镇打响。在这场残酷的武汉保卫战中,一支由武汉市人大常委会、市人大代表、常委会机关党员干部三方面组成的战斗“方阵”。  相似文献   

2.
五月,草木葳蕤,鲜花盛开。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一场突如其来的疫病严重威胁着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在抗击非典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我省各级民主党派组织及其成员同全省人民一道,义无反顾地走向“战场”,用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谱写出一曲感天动地的生命赞歌。  相似文献   

3.
在抗击“非典”的非常时刻,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悄然打响了,突如其来的疫情牵动着黄浦区人大代表的心。来自各条战线的266名区人大代表心系人民、情连群众,在危难时刻为打赢这场战役而默默地战斗着、奉献着……他们用心血和汗水捍卫着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全.用实际行动履行着向选民们许下的庄重承诺,以对人民高度的责任心,谱写了一曲曲抗击“非典”的动人乐章。  相似文献   

4.
文章阐述了《孙子兵法》中“形”的丰富内涵,介绍了孙子在《形篇》论述的“形”的基本观,即“先为不可胜”的“实力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公安实力建设的三点借鉴启示:一是树立“先为不可胜”的实力意识;二是“修道而保法”的实力建设原则;三是抓住实力建设的核心“称”,处理好实力建设与国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关于《孙子兵法》的产生时间及作者问题的讨论,可以说是个由来已久的旧话题了。 据《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说,孙子“以兵法见于吴王阖庐。阖庐日:‘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又说:“世俗所称师旅,皆道《孙子》十三篇”。孙子名武,春秋时齐国人,曾人吴为将军,其生活时代大约……  相似文献   

6.
刘剑康 《湖湘论坛》2000,13(4):70-72
关于《孙子兵法》的产生时间及作者问题的讨论,可以说是个由来已久的旧话题了。 据《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说,孙子“以兵法见于吴王阖庐。阖庐日:‘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又说:“世俗所称师旅,皆道《孙子》十三篇”。孙子名武,春秋时齐国人,曾人吴为将军,其生活时代大约……  相似文献   

7.
《孙子兵法》涉及了有关战争哲理、谋略、政治、经济、外交等十分广泛的领域,也包含了丰富的治军思想。笔者试就孙子的治军思想及其对公安队伍建设的借鉴价值作一浅述。 一、孙子治军的目标 孙子非常重视治军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笔者研究认为,孙子治军要达到以下三个目标: (一)具有“上下同欲”的政治信念  相似文献   

8.
作品一《神圣使命》。画面展现了宣汉县人大代表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突出了“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主题,展示了人大代表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参加人民代表大会的豪迈激情。作品二《齐心协力》。画面刻录了宣汉县人大代表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瞬间镜头,展示了宣汉人大依法作出《关于全力做好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决定》的法制保障作用,坚定了人大代表和人大工作者齐心协力抗击疫情的信心。  相似文献   

9.
《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乃至世界军事哲学的开山之作,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军事认识论思想。“全”是孙子军事认识论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也是其重要的认识论原则,构成了孙子军事认识论思想的重要特色。 一、“全”体现了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统一 “天人相分”是孙子本体论思想的特点。孙子认为,天道是一种自然现象,不是神道和天命,“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计篇》)天和地一样,只是战争得以进行的自然因素,是考察  相似文献   

10.
5月14日,在全国人民抗击“非典”斗争的关键时刻,文物出版社组织出版了书法作品集———《亲情问候—献给战斗在抗击“非典”一线的亲人们》。启功、周巍峙、季羡林等近百名知名学者、书法家,为慰问战斗在抗击“非典”一线的白衣战士挥毫抒情,捐献佳作。该书从收集稿件到出版完成,前后仅用了10天时间,这在出版界是难以想象的事情。全国政协委员、文物出版社社长、无党派人士苏士澍等组织出版该书。书法作品寄深情@蔡秀雯  相似文献   

11.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爆发是一场突如其来的重大灾难,它极大地威胁着中国人民的生命安全,影响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面对这一严峻的挑战,党中央、国务院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同抗击非典,谱写了中华民族复兴进程中又一曲壮丽的凯歌。这次抗击非典的行动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初和十六大之后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场伟大实践。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自入冬以来.贵州省遭受了罕见的凝冻灾害天气.这次灾害强度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影响范围之广,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困难。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农工党贵州省委会急受灾群众之所急.想受灾群众之所想,积极响应农工党中央《关于做好当前抗击雨雪冰冻灾害工作的紧急通知》和中共贵州省委关于开展“爱心献灾区”捐赠活动的号召,配合当地政府,投入到“送温暖、保民生”的行动中去。  相似文献   

13.
“变”是事物运动的普遍规律。孙子早就敏锐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为了阐述战争中“变”及如何应付战争中的“变”,他著有《九变》一篇。孙子对战争中“变”的深刻认识,无疑是对军事科学的重大贡献。本文试就孙子的“九变”思想对公安工作的借鉴价值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14.
《孙子兵法》军事认识论思想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子兵法》(以下简称《孙子》)不仅是一部杰出的军事理论著作,也是一部流芳百世的军事哲学“经典”。长期以来,理论界对《孙子》军事认识论思想很少论及。其实,《孙子》中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军事认识论思想,可以说是军事认识论的真正诞生地。 一、“知彼知己”的军事认识原则 如何认识、把握战争规律,是军事认识论的核心问题。在战争认识史上,孙子第一次明确提出和论述了“知彼知己”的军事认识原则,并将这一原则成功地运用于对战争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说 ,近一个时期以来 ,全国大多数省区市发生了“非典”疫情 ,对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党中央、国务院把防治工作列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采取一系列果断措施。全国上下紧急动员起来 ,同这场突如其来的疾病灾害展开了一场艰苦卓绝的斗争。这场波澜壮阔的斗争 ,奏响了弘扬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嘹亮凯歌 ,书写了中国人民不畏艰险、敢于胜利的壮丽诗篇。浙江富润集团公司党委对他们在这场斗争中如何夺取抗击“非典”和发展业务的双胜利 ,作了精练的总结。这篇来自基层单位的总结 ,在学习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中 ,也许有参考价值。———编者  相似文献   

16.
《孙子》是古代兵法谋略的不朽经典,其主题为致胜,主线是解决“先知”问题,“知论”是《孙子》十三篇的精髓所在,体现了其核心战略思想.这一核心战略思想的高超性使孙子的兵圣地位得以确立.研究孙子的军事认识论思想,有助于深化发展哲学认识论,更有助于把握当代信息化战争的特点和制胜规律.  相似文献   

17.
一九九三年九月的《读书》上,有我一篇“《茶馆》前后”,得到一些同“好”的关心,告诉我一些有关的议论与资料。随着我写了一篇短文“《茶馆》前后的后话”,发表在去年四月的《戏剧电视报》上。我在“《茶馆》前后”中有这么几句话: “五十年代是哪几位艺术家,跟老舍说,他的草稿中有一场戏很好,示意照这一场写一个戏。现在说不清这几位是谁?谈话时都有谁谁在场?老舍怎样思考又怎样回答?几十年过去了,作家和导演作古了。”新近经人指点,读到一九九三年五月的《新剧本》上有篇回忆文章:“话剧《茶馆》上演的前前后后”,作者赵起扬,是北京人民艺  相似文献   

18.
《孙子兵法》十三篇,精辟地阐述了战争的战略和战术思想,不愧为一部流传百世的经典文献。仔细分析《孙子兵法》,我们可以看到,孙子的战略和战术思想的精髓可用两个字来概括:“诡”和“奇”。以“诡”为本,以“奇”为表,“诡”通过“奇”体现出来,可谓“兵者,泥道也。……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要行“党诈’之道,取得“出奇制胜”之效,必须“知己知彼”,为此一个重要的手段是“用间”。兵战与商战虽有重大差别,但也有许多相通之处。在现代世界商战中,间谍战日益激烈,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19.
王莹莹 《中国减灾》2010,(11):24-24
"万夫一力,天下无敌。"此句出自明代刘基《郁离子·多疑不如独决》。一万个人齐心协力,就会打遍天下无敌手。团结战斗,威力无比。在灾难频发的亚洲,减灾已成为亚洲人民共同面对的重要“战斗”,面对严峻的形势,各个国家联起手来,共同协作,才能共建防灾减灾大业。  相似文献   

20.
前一段时期,我国许多地区遭受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危难时刻,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抗击非典的战斗中,用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与病魔抗争,筑起了一道牢不可破的群众防线。然而,回想“非典”突如其来的时候,疫情打乱了我们的节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以及曾经出现的恐惧与茫然、逃避与退缩,它带给我们许许多多不同寻常的感受。“非典”是一面“镜子”。灾难总是可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