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玉树灾区.处处可以看到随风飘扬的党旗、国旗。还有醒目的共产党员胸牌,为满目疮痍的灾区增添了一抹独特的亮色.给受灾群众带来了信心和希望。玉树地震发生后.灾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通过“亮明身份”,树立形象,接受监督,成为受灾群众的“贴心人”。“看到旗帜.就知道党和政府会管我们的”玉树地震发生以后.省委组织部安排党员干部立即投入抢险救灾的同时.14日连夜购买和赶制310面党旗、100面国旗和330面印有“党员突击队”、“党员救援队”等标志的红旗,于15日一大早送往灾区。  相似文献   

2.
《党建》2010,(5):18-20
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强震。地震发生后,广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迅速行动起来,奋不顾身、争分夺秒地营救生命,安置受灾群众,冲在抗震救灾最前沿。他们成为名副其实的抗震救灾“先锋队”、成为灾区人民的“主心骨”,成为受灾群众的“贴心人”。他们用行动,让党旗更鲜艳,让堡垒更坚强。  相似文献   

3.
刘建明 《党课》2012,(21):109-109
前不久,一位领导干部在谈到作风建设时说:“党的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是人民的勤务员,为民服务就应‘零懈怠’,从群众最需要解决的小事办起,真正把工作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听后,笔者不禁为这种“为民服务就应‘零懈怠'”的说法叫好。  相似文献   

4.
玉树地震灾区结古镇。广东公安边防总队医疗救治点。连日来活跃着一个“康巴汉子”的身影.他不停地在受灾群众与救治官兵间穿梭。他叫扎西江才。玉树地震前,他的身份是玉树县人民法院法官:地震后,他成了一名“编外救援队员”。  相似文献   

5.
针对少数领导干部因怕得罪人而不敢坚持原则的思想顾虑,一位负责同志说:“作为领导干部,不敢于得罪一小部分应该得罪的人,就会损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坚持原则,可能要得罪少数人,但能够得到大多数人的心。”话虽朴素平实.却道出了“得罪人”与“得人心”之间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6.
论及执政能力,有人倡导各级领导干部也要提高“执言能力”。“执言能力”,就是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宣传大道理,让群众爱听,一听就懂,入脑入心。换句话说,“执言能力”就是讲群众语言的能力,其核心是心中装着群众的切身利益。  相似文献   

7.
东海 《党建》2013,(5):27-27
四川省芦川发生7.0级强烈地震,给当地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灾情就是命令,生命高于一切。抗震救灾中,能否确保受灾群众生命安全,全力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关键在于各级领导干部能否真正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以不怕流血牺牲的精神投入到抗震救灾中去。从这个意义上讲,这场地震灾害,是各级领导干部接受党和人民考验和组织考察的“主战场”。  相似文献   

8.
当汶川大地震无情地袭来,在灾区群众最需要支持的时刻,党旗不但高高飘扬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更有一份份凝聚着广大党员对灾区人民无限真情和深切关爱的“特殊党费”汇聚而来。抚顺市12万名党员用交纳1300余万元“特殊党费”的实际行动,彰显了为国分忧的胸怀和责任。  相似文献   

9.
白杨林 《奋斗》2012,(2):63-63
时下,一些领导干部在干工作时喜欢看“来头”。有“来头”,劲头就大;没有“来头”,劲头就小,甚至支乎应付。对此,群众颇有看法。  相似文献   

10.
所谓“群众工作恐惧症”.就是干部怕与群众打交道.怕做群众工作。有的领导干部认为群众文化差、水平低.自己直接与普通老百姓接触,有失身份;有的领导干部长期脱离群众,不知道群众所思所想所需所盼;有的领导干部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不是设身处地地为群众着想,而是千方百计地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甚至损害群众利益;有的领导干部在遭致群众反对时,认为是群众“胡搅蛮缠”、“不讲理”;有的领导干部遇到群众上访,不是主动接访.了解情况.化解矛盾,而是用有事、外出、开会等借口搪塞群众。  相似文献   

11.
什么人在上访,为什么要上访?安阳市委常委、副市长李宏伟说,面对上访群众,这是领导干部最先要分析、研究和掌握的。“当你西装革履时,要想一想困难群众穿得暖不暖;当你吃喝应酬时,要想一想困难群众吃得饱不饱。”这是李宏伟经常对同事说的一句话.也是对自己的要求。李宏伟告诉记者:“没有人生下来就愿意上访。上访者三番五次地跑省城、北京.目的是要解决问题,没有过不去的事,谁愿意费钱费时穷折腾?”  相似文献   

12.
刘颖 《前线》2012,(7):128-129
作为党的干部,都明白人民群众既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都明白脱离人民群众的危险。但现实生活中,一些从人民群众中走出来的领导干部却很难再真正沉下去、回到人民中间去。领导干部和群众的关系不再是“鱼”和“水”的关系,而成为“蛙”和“水”的关系,需要时跳进去,不需要时就跳出来。  相似文献   

13.
唐剑锋 《实践》2013,(9):55
党中央提出,领导干部要“带头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这“三观”,是领导干部工作作风、党的形象和战斗力的反映。
  领导干部是否有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直接表现在思想上、作风上、世界观上,因此人民群众可以直接看到、听到、感受到。在这“三观”上,谁都无法作假掩饰自己:你是什么人,就会有什么表现;你有什么思想,就会做出什么选择。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就像一块试金石,一个党员领导干部是不是金子、成色是多少,都会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同志曾告诫全党:“一个革命政党就怕听不到人民的声音。”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应当真诚倾听群众呼声,善于倾听群众呼声,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  相似文献   

15.
时值寒冬,鲜艳的五星红旗和党旗飘扬在安县花萎镇京安小区的上空,将暖意传递给受灾群众。京安小区是北京援建四川的过渡房项目,容纳了极重灾区茶坪乡的1100名受灾群众,他们将在这里度过灾后第一个冬天。  相似文献   

16.
正11月22日16时55分,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境内发生6.3级地震,震源深度约18公里。截至23日20时,已造成5人死亡,55人受伤,受灾群众10万余人。地震发生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立即作出指示,要求四川省和民政部等有关  相似文献   

17.
把办公室设在最基层,把办公桌“搬”到第一线,无论对领导干部还是对基层群众来说,都是一件好事。领导干部和基层群众的“无缝对接”,除了能够快速、有效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更重要的是,可以夯实联系群众的“感情基础”,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各项事业的平稳健康发展。而“办公桌”在基层如何才能摆得正、站得稳、守得住,恰是领导干部此刻应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去年以来,泸州市纳溪区大力开展“党旗暖冬”行动,各级党组织深入一线为困难党员和群众送温暖、办实事,把党和政府的关心送到了群众心中。  相似文献   

19.
针对少数领导干部因怕得罪人而不敢坚持原则的思想顾虑,一位负责同志说:"作为领导干部,不敢于得罪一小部分应该得罪的人,就会损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坚持原则,可能要得罪少数人,但能够得到大多数人的心。"话虽朴素平实,却道出了"得罪人"与"得人心"之间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20.
《天津支部生活》2014,(5):12-13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蓟县县委坚持征求意见向基层、解决问题在基层、服务群众入基层,在全县各级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了以“联系农村、联系企业、联系困难家庭,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为主要内容的“三联三服务”主题实践活动,分期分批组织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到基层蹲点调研,推动各级党员干部进基层、转作风、办实事、受教育,努力做到把基层群众反对“四风”问题的意见征求上来,把解决基层群众反映突出问题的责任落实下去。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