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保障金融安全是所有商业银行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也是商业银行生存发展的基本前提,良好的生态环境为银行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提到金融生态环境会不由的想到企业违约、案件执行、市场竞争等与信用有关的名词.建设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建设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而征信体系作为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疑显得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2.
《当代贵州》2009,(11):70-70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信用建设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抓紧建立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征集体系、信用市场监督管理体系和失信惩戒制度是目前推进社会发展的核心工作之一”。为强化公民特别是各级政府公务员、企业经营管理者和中介机构从业人员的信用观念,切实提升个人和企业的信用意识,进一步改善贵州金融生态环境,推进“诚信贵州”建设,中共贵州省委当代贵州杂志社与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贵州亨特房地产开发有5限公司、贵州中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携手各驻黔金融机构,决定联合举办亨特地产杯“关注信用记录,构建金融生态环境”为主题的宣传暨知识竞赛。  相似文献   

3.
关于发展我国社会征信机构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艳 《理论学刊》2001,(5):79-80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需要建立和健全社会征信机构。本文将围绕这一问题作些探讨。一、建立和发展社会征信机构的必要性(一 )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人们通常把近 1 0年来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归功于“新经济”的带动作用 ,但是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背景因素 ,即美国拥有相对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高度发达的信用环境对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 ,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已经普遍成为征信国家 ,拥有比较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 ,公正的征信服务在全国普及 ,个人和企业注重维护自身信用 ,以信用交易作…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信用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征信体系建设在促进信用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同时,很可能产生侵犯个人隐私权的负面效应。所以,征信立法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此,在征信立法中如何处理好个人隐私权的保护与征信业的发展的关系是征信立法的关键。一、个人隐私与信用信息一般认为,隐私是个人希望不被泄露的信息,此处信息的范围包括事实、图像以及毁谤的观点。我国学者对隐私和隐私权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有学者认为隐私是一种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当事人不愿他人知道或他人不便知…  相似文献   

5.
企业档案信息化是指运用计算机的系统软件技术和通信技术将企业档案中的信息资源完整的保存和管理,使企业档案的信息可随时方便地使用。目前,企业中计算机普及和办公软件的运用,为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供了便利。企业档案信息管理是否可以跟随现代企业信息的管理步伐已成为衡量企业发展的重要指标。一、实现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目的企业档案信息化的目的就是利用计算机软件的系统功能对企业  相似文献   

6.
公务员诚信档案建设有利于健全公务员诚信体系的基本架构,强化公务员诚信管理制度的权威性,形成严格客观的公务员诚信他律机制,推进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建设。公务员诚信档案信息不完善导致公务员诚信体系构建过程中出现约束力相对不足、部分制度空转、缺乏长期职业预期等问题。所以,应将诚信档案建设作为公务员诚信体系构建的关键抓手,以确保公务员诚信档案信息完备准确、与各项管理制度有效衔接、功能定位明确。  相似文献   

7.
信用信息共享是我国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的重中之重,信用信息的开放共享程度直接决定了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完善程度,我国社会信用体系构建必须以全力推进信用信息共享为抓手。但目前我国信用信息共享中存在信用数据库建设标准不统一、信用产品服务市场尚未形成、信用信息开放程度不够、信用数据库更新维护缓慢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源于制度供给不足、利益垄断分配不均、信用数据库更新维护费用和技术缺乏以及信用信息协调管理主体不明确等原因。为此,政府应从加强制度政策供给、信用服务市场引导和补偿激励、确立信息管理主体和制定统一建设标准以及加强技术实现和财政支持等措施着手,力求建立更加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从而为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8.
信息档案建设的中心问题是必须增强全民信用意识、中介组织运作,实现信用法治,提高信息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9.
《天津支部生活》2006,(4):59-60
重庆市力争在今年年底前建立起全市公务员“信用档案”,公务员的个人信用信息将与履职信息一起纳入档案记录和公务员考评的范围。目前,《重庆市公务员信用管理办法》正在草拟中。该《办法》规定,公务员信用包括公务员的职务行为信用,如正确履行职责、严格执法、清正廉洁等,也包括公务员个人民事行为信用,如个人商务信用、社会交往信用及社会公德信用等。公务员履职信用将采取分类考评的办法,以保证信用考评制度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0.
《湘潮》2020,(1)
正面对区域经济发展挑战明显增多的复杂局面,宁乡经开区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打出了一系列"放管服"组合拳,不断拓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面变"门槛管理"为"信用管理"宁乡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通过"信用管理",开创了"企业承诺+部门容缺"绿色直通车审批模式,企业开工时间有效缩短。  相似文献   

11.
企业征信体系建立过程中可能出现博弈现象,因此,可以运用博弈论的理想状态博弈、智猪博弈、囚徒困境、动态博弈、不对称信息下的博弈模型分析,给出每种模型下企业征信体系建立的博弈均衡解,并要提出如何改善企业征信体系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弓龙植 《新长征》2013,(11):60-61
<正>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重要标志之一。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10年来,在历次政府工作报告中,在经济工作会议上,均强调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在《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中,也强调信用体系建设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并要求在重点领域开展征信工作,率先实现突破。征信服务是"摸底",是让交易双方"看得更清",是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可以有效降低行政成本、交易成本和投资风险。征信服务最初的目的,也是长期以来对经济发展起到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引导有效投资。一  相似文献   

13.
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求是》2004,(10)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这一论断,深刻地阐明了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性,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一、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方面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也是诚信经济。随着交易规模的日益扩大,交换关系变得十分复杂,交易各方信息不对称的矛盾愈发突出。特别是买方市场形成并成为常态以后,信用…  相似文献   

14.
目前,信用缺失导致社会经济秩序混乱,影响了社会的投资和消费,使企业正常的生产和交易无法正常进行,银行"惜贷"、"惜投"不正常现象严重存在,因此有必要尽快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15.
在信用体系的建设中 ,“征信”的地位十分重要。征信业发展的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我国征信业尚处于起步阶段 ,还存在不少问题。文章提出了促进我国征信业发展的一些对策性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16.
所有儿童食品明年都必须标上“身份证明”。2006年4月,我国将启动儿童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届时,消费者购买儿童食品只要输人企业名称,就可以查出企业的生产、销售档案,并可通过档案凭企业的信用指标明白消费。此外,在儿童食品安全信用体系试点启动的同时,  相似文献   

17.
《世纪桥》2016,(5)
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实现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繁荣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明确政府主导者的责任是实施和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前提。基于内蒙古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发展状况的调查显示,政府治理观念、制度设计、社会合作对于构建和强化社会信任结构具有重要价值,社会信用生态环境中信用、信息、政府、社会组织相互依赖、相辅相成,而政府具有主导性作用,必须在制度设计、严格守法、防止信息垄断等方面履行职责。  相似文献   

18.
央行副行长杜金富日前披露,截至2010年年底,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已经分别为近1700万户企业和7.77亿名自然人建立了信用档案。他指出,“十一五”期间,我国社会信用环境不断改善。  相似文献   

19.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准则,企业信用状况直接关系市场交易安全和经济秩序。加强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是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基础工作,是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以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为重点,整合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完善监管机制,实现对企业全程监管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我国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要克服信用建设的不利因素,倡导信用政府、打造信用企业、完善信用中介、培养守信公民,促进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信用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