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编者按:张扬是在国内及海外有着广泛影响的著名作家。他写作的《第二次握手》一书,在“文革”时期以手抄本形式流传全国,因而遭受“四人帮”陷害入狱。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拨乱反正的决策挽救了他,是胡耀邦同志亲自过问才使得他得以彻底平反。为纪念真理标准讨论20周年,本刊特将张扬先生正在写作的《第二次握手文字狱始末》以第一时间选载。第一章因《归来》身陷囹圄被捕─—湖南浏阳大围山区─—1975年1月7日1975年1月7日,南方农村阴冷潮湿的上午。男女老少社员们都忙着出工。10点半左右,工间休息时分,生产队队长来找我,…  相似文献   

2.
张扬,一个传奇人物《第二次握手》曾以手抄本的形式流布大江南北,让千千万万的人为之落泪因为《第二次握手》,张扬以“反党”罪名被捕入狱,并险些被判处死刑胡耀邦对一位领导同志说:“张扬读过很多书,让他好好干!”张扬说“海灯法师”是个大骗子,海灯的“弟子”们警告张扬“小心抖肉”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大陆,经历过“文革”的人,大都知道佛二次握手》这本书。然而,知道《第二次握手》的人多,知道其作者张扬的人恐怕不算多;在《第二次握手好反过程中,知道该书是在耀邦同志亲自过问下平反的多,知道背后还有一位挽救过张扬生命的迭官李海初的人恐怕更是寥寥无几了。李海初,生于1929年,退休前为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刑庭副庭长,他就是本文题记中,张思之先生给予崇高评价的法官。在张扬的近作《<第二次握手)文字狱卜书当中,对李海初已有着墨不少的描述和评价,已超出了对于救命恩人的感激,而更多的是对一位公正的执法者真正的…  相似文献   

4.
关怀领袖     
我和《第二次握手》冤案,当年是在胡耀邦同志直接干预下平反的。如果没有胡耀邦,我不是被处死就是瘐死狱中,决不可能活到今天,更不可能像今天这样作为一个作家继续奋发工作和斗争。因此,用中国人习惯的话可以说,耀邦是我的“救命恩人”,我也对他怀着感激、敬仰之情。我1979年1月平反出狱后那几年,耀邦的地位如日中天,我并没有打扰过他,没有作过任何“表示”。1979年7月正式问世的《第二次握手》,也是出版社送给他的。我第一次给耀邦写  相似文献   

5.
编者按:“第三只眼睛看律师”,是本刊刚刚开辟的一个新栏目,众多的社会名流将汇集在这里,对律师以及律师现象发表看法,或褒或贬,是为了鼓励,也是为了鞭策,目的在于纯洁律师队伍,使律师事业更加健康地发展。七十年代初,《第二次握手》以手抄本的形式传遍全国,作者张扬因此被投进牢狱,内定死刑。这件事,可以说是建国以来显著名的文字狱之一。“要不是有一位故意拖延‘执行死刑’的法官,要不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来的及时,那么(第二次握手)可能就过早的成为您的遗著了。”“我庆幸自己可以活下来继续同丑恶作斗争”。张扬是一个斗…  相似文献   

6.
池墨 《政府法制》2010,(1):18-18
曾以《第二次握手》闻名全国的湖南著名作家张扬于2009年11月23日上午在办公室打了湖南省作协办公室主任彭克炯。随后,他在博客上揭露湖南省作协内部的种种“黑幕”,并表示自己就是要通过打人来引起关注,从而“砸碎腐败坚冰”。张扬说:彭克炯原来只是泪罗县一个打字员,“通知都写不好”,只是因为丈夫长期担任领导秘书,她就进入作协而且一路提升。  相似文献   

7.
2005年11月18只,中共中央在北京隆重举行“纪念胡耀邦同志诞辰90周年座谈会”。温家宝、吴官正同志出席会议,曾庆红同志发表重要讲话,高度评价胡耀邦同志不朽的历史功勋。《讲话》明确指出,胡耀邦同志为我们树立了共产党人“始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共产主义理想不懈奋斗的榜样”,“始终保持进取精神的榜样”,“始终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榜样”,  相似文献   

8.
归来     
张扬 《政府法制》2006,(20):40-41
《第二次握手》是一部抒情诗般感人肺腑的长篇小说,是本刊顾问、著名作家张扬的扛鼎力作。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人们,如果那时他们是青年学生,一定会听说过或传抄过或传阅过张扬的《第二次握手》。他们被书中人物的命运所吸引,为苏冠兰、琼姐的纯真爱情而感动,为三位主人公痛苦的感情历程而忧虑。在当时仍然是有限的几种充满了“高、大、全”形象和说教式的读物中,人们能读到这样的真实动人的小说,的确是十分难得。他们并没有读出其中有什么反动的内容,所关注的只是三位主人公的最终命运,所争论的只是琼姐的不幸、苏冠兰的懦弱、叶玉菡的固执。读者并不十分清楚这部书是因为写周恩来同志和一批科学家而惹恼了一些人因而遭查禁,只知道不准公开传递,可谁也不知道全国已有多少个手抄本。直至1979年此书正式出版后才恍然大悟,才堂而皇之地买一本铅印的书收藏起来。张扬的这部小说,是根据真人真事创作的,因而就更有其可信性和可读性。此题材如若不是据此写了小说,恐怕也会被后来几年兴起的报告文学热和纪实文学热选为最佳创作素材。  相似文献   

9.
拙作《第二次握手》(以下简称《握手》)中塑造了一位优秀的中国留美女物理学家丁洁琼。作品中的她参加了当年美国研制世界上第一批原子弹的“曼哈顿工程”并做出了贡献。长篇小说《握手》是1979年7月出版的。同名电影1981年在全国放映。约在1983年,当时发行量达150万份的《大众电影》杂志以《<第二次握手>在美国放映引起哄堂大笑》为题发表了所谓“一群留美中国学者的来信”。一些报刊纷纷转  相似文献   

10.
“追捕”     
著名作家张扬曾以一部《第二次握手》,令千百万人为之热泪盈眶;本期刊载的这篇短文,写的是作家生活中亲历的一件小事,读来却让人哭笑不得——  相似文献   

11.
始于先秦的焚书,越始皇帝的坑儒凡三百六十余人之众,到当代的大革文化之命,两千年间的冤狱英魂何止万千!太过久远的姑且不论,看辛亥革命前夜十九岁大将军倡导的《革命军》,到“文革”初期一位中学生昭告的《出身论》,至本书作者的《第二次握手》,其中一件件、一次次的“小大之狱”,凡是(!)涉及书生与权贵生死之争的必伴以刀光血影;凡是幸而存活又能不改操守不易其志者,必随以难捱的煎熬折磨。人民自己的监牢最难坐──这是一些仁人志士的同一体验。“笑问狱中何所得,斑斑血泪百篇诗。”扬帆一生革命,有泪不弹,任那血染的诗…  相似文献   

12.
1972年底,因受所谓的“现行反革命小集团”牵连而入狱的张扬,被开释出狱。他是知青,仍又回到了湖南浏阳县大围山区中岳公社南岳大队书塘生产队。劳作之众用他的弟弟的同学送给他的两十塑料文笔记本,将自己几度修改的小说,又改写起第5搞未。这第三稿从头到尾都是齐刷刷的方块美术手,还给制了书中女主人公丁洁琼教授在首都机场手捧鲜花的油画做封面,并将全文扩展到二十万零五千字,小说依旧取名《归来》。自从张扬197O年2月蒙冤入狱后,弟弟队张扬知青伙伴陈某那里取回《归来》弟4稿,弟弟并未按照张扬被铐走时暗暗交代的那样“咯吱”…  相似文献   

13.
又一期稿件即将交付印厂,随即将展现在诸位读者面前。在本期稿件中,我们将听到江平教授在“第四届中国律师论坛”上关于“中国律师的环境与资源”的精彩演讲,我们将看到在美国纽约大学法学院柯恩教授眼中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可喜变化,我们将读到全国律协副会长彭雪峰律师与贾午光秘书长对于“加强律师宣传工作,提升行业社会形象”的真知灼见,我们将见到曾以《第二次握手》影响了一代人的张扬先生在“第四届中国律师论坛”上与律师热情握手的感人场面,我们还将感受到全国人大代表陈舒律师以自己的职业感悟与专业智慧履行人民代表职责而展…  相似文献   

14.
冯开煦同志是我院61年毕业生,分配在甘孜自治州道孚县工作。林彪、“四人帮”为了篡党夺权,选择文艺界为突破口,首先由姚文元出面发难,抛出《坪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黑文一出笼,冯开煦同志即写了这篇与之针锋相对的文章,于一九六六年二月投寄《光明日报》,替《海瑞罢官》平反。在这伙黑帮组织的对持有不同意见者进行反革命围剿、大兴“文字狱”的淫威下,作者被代上“反社会主义”的帽子,受到长期迫害。斗争的实践证明,冯开煦同志是正确的。当然,就全文来看,批判得还不那么深刻。对《海瑞罢官》的某些坪价还不准确,在林彪、“四人帮”的阴谋家、野心家的面目尚未暴露出来的时候,也不可能从政治上指出姚文元黑文的要害。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作者能挺身而出,批判姚文元反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揭露其捏造历史、颠倒是非的文痞手法,驳斥强加给吴晗同志的“借古讽今”的罪名,是难能可贵的。冯开煦同志这种敢于蔑视“权威”,敢于坚持真理,不怕风险的斗争精神,正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敢于冲破“禁区”,勇于攀登科学高峰所需要的。所以我们征得本人同意,在本期学报把它刊登出来,介绍给大家参阅。  相似文献   

15.
一九五九年,彭德怀同志因为坚持真理而被打成“右倾机会主义分子”罢了官。历史很快证明,这纯粹是一件政治冤案。按照我们党的实事求是原则,本应给彭德怀同志平反,恢复名誉。这也是当时党内外极为关心的问题。但事实却是,彭德怀同志的冤案不但没有得到平反,在文化大革命中,林彪、“四人帮”一伙,反而以“为彭德怀翻案”的罪名,来陷害刘少奇同志和其他党内  相似文献   

16.
<正> 中国法学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于5月21日至25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乔石同志代表党中央和国务院到会祝贺,作了《坚持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繁荣法学研究》的重要讲话。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冲同志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到会祝贺并讲话。会议审议、通过了王仲方同志代表第一届理事会所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修改后的《中国法学会章程》;选举产生了第二届理  相似文献   

17.
一大: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纲领和第一个决议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二大:第一次喊出了“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在该宣言的结尾处,第一次喊出了“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六大:第一次也是惟一一次在国外召开的党代会1928年6月至7月,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也是惟一一次在国外召开的全国代表大会。七大:第一次把“毛泽东…  相似文献   

18.
宁晓洪 《天津检察》2008,(6):50-50,49
2008年4至5月,天津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在全院范围内进行了一次副处级领导干部竞争上岗。这次竞争上岗工作在院党组的领导下,坚持以党的十七大和市委九届二次、三次全会精神为指导,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关于党政机关推行竞争上岗的意见》,根据本院实际情况设定了四个竞争岗位,有十九名同志参加竞争上岗。  相似文献   

19.
胡耀邦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代表党中央作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的报告,其中专题阐述了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问题,强调指出:“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我们的根本目标和根本任务之一。”他的报告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与指导实践的作用,认真学习,深入体会,将鼓舞我们为实现这一根本目标、根本任务,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20.
韩永 《政府法制》2014,(1):40-41
2012年11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下简称《意见》)。分析人士认为,这是最高法院在密集地为冤案平反、为个案正义频繁吹风后,最终将自己“关进了制度的笼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