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是本刊有关发展粮食生产的系列专题报道的第三组。前两组报道是《进一步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见本刊今年第21期)和《建设商品粮基地》(见本刊今年第26期)。这三组报道从不同的侧面,报道、探讨我国发展粮食生产的新情况和所面临的问题。这当然没有包括所有应当解决的问题,例如,工业支援农业、提高生产机械化和科学种田水平、改善生态条件等方面的问题,没有或很少触及。但是,这三个问题都是发展粮食生产中的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用这样大的力量,花这么多的篇幅报道发展粮食生产这一主题,是很值得的。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使粮食生产保持稳定发展,对发展国民经济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的报道是初步的,在有些方面,也许只是把问题提了出来,究竟怎样解决,要靠农村和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要靠亿万农民、广大农村干部和农业科学工作者的实践。我们应当清楚地认识到,我国的粮食生产虽有很大发展,但水平不高,仍然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要使粮食生产稳定发展,还必须解决许许多多的实际问题,还要花很大的气力。千万不可有丝毫的松懈和大意。愿全社会都来关心发展粮食生产这件大事,各行各业都为发展粮食生产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便是我们不惜篇幅发在这一报道的初衷。  相似文献   

2.
当前科技兴农中存在什么问题,是人们比较关心的问题。笔者利用十天时间,对国务院授予1990年度农业生产先进单位的汉中地区进行了调查。调查中发现虽然成绩很大,但问题也不少,而许多问题不是地县所能解决的。汉中地区从1982—1990年,农业连续九年丰收,全区净增粮食3.5亿公斤,油料总产增长2.3倍,农业总产值年均递增5.9%。他们计划在本世纪末粮食生产还要跨上两个新的台阶:“八五”期间,粮食总产要达到15亿公斤,到2000年,粮食总产达到16亿公斤,人均粮食400公斤。能不能达到预期目标,一些人表示忧虑,主要是认为当前在科技兴农中还存在相当的困难。  相似文献   

3.
关于南县农田水利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南县是纯湖区县,是国家粮食生产的重要基地。但近年来农田水利建设严重滞后,影响了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发展。要确保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水利建设就要先行。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是我国农业大省之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这个省的农业生产进入发展迅猛时期。1983年,全省粮食总产达290.3亿公斤,创历史最高水平。从此,河南由多年的粮食调进省变成粮食调出省。但尔后几年,河南农业没有新的突破。问题在那里? 河南省委、省政府领导经过深人调查研究,认为关  相似文献   

5.
今年我国粮食、棉花、油料等主要农产品获得丰收,农业生产有了新的发展,全国上下喜气洋洋。如何全面地认识我国农业形势?我国农业发展上还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前景如何?我们带着这些人人都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白水县是渭南市唯一的山区县,也是一个农业县。全县面积986平方公里,人口27万,辖5镇13乡194个行政村。改革开放以前,白水县农业基础薄弱,粮食生产单一。加上工业门类少,规模小,产业结构很不合理。1980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4150万元,财政收入37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A37元,粮食总产43513吨,人均占有粮食不足300斤。1986年被列为陕西省山区贫困县。改革开放以来,县委、县政府从白水的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大胆调整产业结构。抓龙头,促发展,使白水经济,特别是农业经济和社会发展驶入了诀车道…  相似文献   

7.
刚刚过去的1990年,我国粮食生产大获丰收,农业生产形势喜人,这是近几年来全党上下重视农业的结果。在新的一年里,我国农业面临的任务仍很艰巨,我们切不可因去年的丰收而产生盲目乐观的思想。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对农业继续“升温”,采取切实的措施,保持这几年得之不易的农业生产发展的好势头,争取农业生产再登上一个新台阶。这里发表的一些去年农业成绩较好的省、地、市、县的想法和打算,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8.
改革、粮食,是农业部门近来议论的热门话题。日前,记者就“如何稳步发展我国粮食生产”问题,访问了农牧渔业部的负责人。 这位负责人从农村改革促进我国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发展的事实,提出要深化农村改革,就必须——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委、省政府最近召开农村工作会议和乡镇企业工作会议,部署全省农村围绕四个重点广泛开展「双增双节」运动: 一、农业生产上重点是攻单产、攻质量、攻资源开发,提高综合经济效益。「七五」期间,江苏农业生产要在连续三年保持「人均千斤粮」的基础上,使粮食总产达到三千四百万吨。  相似文献   

10.
在90年代的钟声敲响的前几天,国家统计局传来消息:预计1989年我国粮食总产量4074.5亿公斤,达到了历史最高年份1984年的水平。 农业部权威人士指出,我国粮食生产自1985年以来一直处于徘徊状态,去年粮食丰收是近几年来一次较大幅度的回升。一些专家评论说,中国粮食生产正在出现新的转机。 农业升温的新起点 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以来,粮食总产量由1978年的3321亿公斤增加到1984年的4073亿公斤,创了历史纪录。6年中平均每年增产150亿公斤。但在1984年后,由于对粮食生产的形势估计过于乐观,忽  相似文献   

11.
记者: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经济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特别是粮食生产有大幅度增长,这是举世公认的。问题是近四年又出现粮食徘徊,引起人们议论纷纷,也有人认为出现了农业的危机,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张根生:目前在我国分析农村形势,首先是看粮食生产如何,去年我国粮食生产比1987年略有减产,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科院农村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牛若峰谈:粮食生产:不可掉以轻心不必惊慌失措浙江农村恢复"绣花农业",农民在承包的土地上耕细作徐邦摄中国的粮食问题、农业问题是一个长期的问题。既然是长期问题,就短视不得。(-)关于粮食生产,我们不必过分悲观。多数专家分析...  相似文献   

13.
紫阳县位陕西省南部,属大巴山区,1985年被国务院列为重点贫困县.该县198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有117.5元,人匀占有粮食242公斤,全县农民处于贫困状态.人均纯收入在150元以上的仅占总农户的25.4%和总农业人口的16.9%.1986年以来,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继续稳定和国家的大力扶持,先后给该县扶贫财政资金和贷款等共3885万元,返销粮2400万公斤,广大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有了明显改善.1991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39元,人均占有粮食340公斤,全县农民普遍越过了200元的贫困线,人均纯收入在200元以下的仅占全县农户的7.3%和农业人口的7.32%.  相似文献   

14.
粮食问题是一个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我国粮食生产总量虽然已居世界首位,但粮食生产相对分散,粮食商品率仍然很低。粮食生产的这些特点决定了我国的粮食流通要起到促进生产和引导消费的作用,必须对粮食市场进行必要的调控。  相似文献   

15.
一、当前农业发展徘徊不前的原因我国是一个十一亿人口的大国,农业和粮食“两基础”的地位至关重要。小平同志早就提醒我们:“如果农业出了问题,多少年也恢复不过来。”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就是出现恢复性的增长,农业发展徘徊局面也并不一定完全摆脱。产生农业困境,究其原因主要是: 第一、对农业生产形势判断的失误和宏观决策的偏差。农村联产承包制的推行,使长期在极  相似文献   

16.
路云 《瞭望》1987,(37)
山东省潍坊市原来叫潍坊地区,以农业为主,休制改革后改为潍坊市。自1983年“地改市”以来,潍坊市对粮食生产这个基础事业不但没有放松,反而在不断增强,去年,粮食总产达42.5亿公斤,比改制前增加6.5亿公斤,今年夏粮又获丰收,全市农村人均占有粮食量已达600公斤,居山东之首。  相似文献   

17.
我国粮食安全的总体目标是实现粮食等重要食物基本自给。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高粮食单产水平,保持合理的粮食储备水平等。但由于受人们认识水平不高,耕地面积减少,水资源短缺,农业基础设施落后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目标的实现面临着许多困难。这就需要我们制定和完善与粮食安全相关的政策法规,强化粮食安全责任制,着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发展粮食的替代产品,完善粮食储备体系,引导国民节约用粮,加强粮食安全的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8.
1990年乌盟农业获得丰收,粮食总产量达到11.745亿公斤,是乌盟历史上第二个高产年;油料总产量9550万公斤,超过历史最高水平;甜菜总产量9850万公斤,接近历史最高水平。农业的丰收为乌盟经济社会的进一步稳定奠定了基础,同时也鼓舞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士气,增强了稳定发展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信心和决心。 1991年是“八五”计划的第一年,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能否稳定发展,将对整个“八五”计划的实施产生重大影响。乌盟的农业生产受自然气候条件的制约程度还相当大,因此,我们要从乌盟的实际出发,立足于抗灾的思想准备,稳定发展粮食生产。1991年全盟农业生产的奋斗目标是:粮食产量在正常年景保证11亿公斤,力争12亿公斤,灾年要千方百计确保8亿公斤,力争9亿  相似文献   

19.
<正>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供给端改革正在成为我国农业经济改革的重要内容。近30多年来,改革开放带来我国农业的巨大变化,粮食、蔬菜、水果、畜禽、水产品等农副产品供应充足,为国内市场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但是,农业生产发展仍然不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新要求,不能适应大众消费者的消费变化,这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粮食生产存在阶段性、结构性过剩。二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性不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李玉珠谈:预测'95粮食生产:不遇灾年可望回升我最近正在研究中国粮食的周期性波动。我国的粮食生产有没有周期性波动呢?有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的短期卖粮难现象,其实就是粮食生产的短期过剩。建国以来,我国大致出现过九次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