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一、双边或多边学术讨论会 5月15—19日 我所与朝鲜裁军与和平研究所代表团在京举办第九次双边国际问题讨论会,双方就国际形势、地区合作及半岛问题等交换了意见。会后,代表团到大连参观访问。 6月5—12日 我所与李承坤院长率领的韩国外交安保研究院代表团在京举办第十次中韩双边国际问题研讨会,双方就国际形势、地区安全形势、朝鲜半岛形势、地区经济合作及中韩关系等坦率地交换了看法。会后,代表团到昆明参观访问。 6月13—14日 我所与设在加拿大的“干预和国家主权”国际委员会在京举行双边对话会 6月7—13日 杨成…  相似文献   

2.
(1 999年 7月~ 1 2月 )一、双边或多边讨论会9月 17~ 2 0日  杨成绪等 6人在日本出席中、日、美三方会谈第二次会议。9月 2 3日 我所与美国蒙特雷国际问题研究所东亚不扩散中心代表团举行研讨会。10月 4~ 8日 我所主办的“中印学者对话第三次会议”在京举行。10月 14日 我所同朝鲜裁军与和平研究所代表团举行第七次双边讨论会。10月 18~ 19日 我所同莫斯科国立国际关系学院代表团举行第四次双边讨论会。10月 2 5~ 2 6日 我所与日本国际问题研究所代表团举行第十四次双边学术讨论会。10月 2 9日 我所与东盟 10国代表团举行座谈会…  相似文献   

3.
亚洲9月1日江主席、钱副总理分别会见日本前首相海部俊树。9月1日政治局常委、总工会主席尉健行会见由林文兴率领的新加坡全国职工总会代表团。9月2日江泽民会见以色列国防部长伊扎克·莫迪凯。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迟浩田与莫迪凯举行会谈。9月2日钱其...  相似文献   

4.
一、双边学术讨论会 1994年5月31日—6月11日 应我所邀请,朝鲜外交部裁军与和平研究所由金炳洪副所长率领的一行4人代表团访华,同我所及我国有关单位专家学者就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交换了看法。代表团还访问了上海和苏州。 8月13—14日 朝鲜劳动党中央国际部所属朝鲜国际问题研究所代表团一行4人来我所访问,就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了看法。 9月4—11日 由杨成绪所长率领的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代表团一行8人访问了韩国,并出席了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和韩国外  相似文献   

5.
一、我所组织的国际研讨会及接待的来访团组7月6日  我所接待韩国外交安保研究院代表团。8月18日 我所接待南非安全所代表团。8月31日-9月4日 我所接待以色列政治和国际问题研究所代表团。9月9-10日 我所主办"中俄55周年友好历程回顾与展望研讨会"。10月21-24日 我所接待哈萨克斯坦国际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代表团。11月10日 我所举办"中韩日关系与东北亚合作"研讨会。12月7-8日 CSCAP海事研究小组第一次会议在昆明召开。12月10-11日  CSCAP第22次指导委员会会议。12月18-23日 我所接待伊朗政治与国际问题研究所代表团。  相似文献   

6.
应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的邀请,由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常务理事、《外交学会季刊》主编郑万珍率领的中国外交期刊编辑代表团一行6人于1999年1月22日至2月6日对美国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访问。我所《国际问题研究》主编参加了该团的访问,参加该团访问还有来自《世界知识...  相似文献   

7.
2000年9月,我有幸随中越边界联合勘界委员会中方代表团一行赴西南边陲─—中越、中缅边境巡边考察。1999年12目,中越两国外长在河内签署了《中越陆地边界条约》。根据条约规定,双方将组成联台勘界委员会,开展实地联合勘界立碑工作。勘界,具体地讲,就是经过中越双方联合勘察、测量,最终确定边界线的实地位置,树立界桩。我们的这次考察就是为此作单方的预前工作。9月14日,田外交、边防、勘测三方所组成的九人队伍在中方首席代表马亚欧参赞的带领下,从北京乘机直飞“彩云之南”,踏上了勘界之旅。  相似文献   

8.
一、双边或多边讨论会 2003年9月2日 我所与澳大利亚全球基金共同举办“第二次中澳双边讨论会”。 2004年4月12—13日 我所与美国威尔逊研究中心共同举办“东海问题国际研讨会”。 4月15—16日 我所与美国威尔逊研究中心共同举办“黄海问题国际研讨会”。 4月19—20日 我所与日本国际问题研究所共同举办“第18次中日双边研讨会”。 4月22—23日 我所与亚欧基金共同举办“亚欧新安全挑战研讨会”。 4月26—27日 我所举办“中亚与上海合作组织国际研  相似文献   

9.
今年5月10—13日,卡尔扎伊率高级别代表团访问美国。美国给予阿富汗代表团以隆重礼遇,总统奥巴马、国务卿希拉里、副总统拜登、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伦、驻阿美军最高指挥官麦克里斯特尔等军政高官集体出动,会见卡尔扎伊及其代表团。  相似文献   

10.
一、双边及多边学术研讨会3月8-13日我所与加拿大约克大学在京共同举办“第三次中加多边合作和地区安全研讨会”。4月26日-5月1日由我所组团,杨成绪所长等10人赴美参加与美国蒙特雷研究所共同举办的军控研讨会。5月25-26日CSCAP综合安全和合作安全工作组第六次会议在京举行。5月25日一6月2日我所与韩国外交安保研究院第八次国际问题讨论会在京举行,会后韩代表团到兰州等地访问。二、我所学者参加国际会议或出访活动1月19。26日杨成绪、晋林波到美国参加中日美三方学者讨论会第一次会议。1月23日一2月7日吴妙发随外交期刊编辑团赴美国…  相似文献   

11.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前中国驻意大利大使杜攻率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代表团于7月8—18日访问了苏联,这是对苏联远东问题研究所去年12月应我所邀请访华进行的回访。访问期间,代表团同远东所所长季塔连科博士及该所亚太问题专家就建立国际新秩序、冷战后的亚太地区形势等问题深入地交换了意见。同时,代表团还访问了苏联科学  相似文献   

12.
一、双边学术讨论会4月23-28日杨成绪所长率我所代表团赴日本参加第13次中日双边国际问题研讨会暨第2次中日韩三边讨论会。这两次会议主要讨论了国际形势的特点、亚太地区安全形势、经济形势和东北亚地区政治形势等。4月26-30日石泽等3人赴伊朗与伊国际问...  相似文献   

13.
(1999年9月—11月)大事记亚洲9月2~6日江主席访问泰国。访问期间,江主席会见了泰国国王普密蓬、总理川·立派、国会主席万诺、大理院院长屏滴,并在泰国国家文化中心发表演讲。9月5日外交部发言人孙玉玺答记者问时说,中国对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签署备忘录表示欢迎和祝贺。9月7日孙玉玺在记者招待会上说,中方对日右翼分子登上中国领土钓鱼岛表示强烈愤慨,要求日方立即采取措施,惩处肇事者。9月7日国防部长迟浩田与来访的科威特副首相兼国防大臣萨利姆会谈。同日,胡锦涛副主席会见了萨利姆一行。9月14日中央政治局常…  相似文献   

14.
对外学术交流简讯(1997年8-12月一、双边学术讨论会8月27日,我所与朝鲜裁军与和平研究所副所长金秉洪率领的代表团举行国际问题讨论会。会议主要议题是:一、当前国际形势主要特点和趋势;二、亚太地区政治安全形势;三、朝鲜半岛形势及中朝关系。会后,朝鲜...  相似文献   

15.
外国学者来我所进行学术交流的 1991年9月2日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教授卡普尔 9月10日美国华盛顿大学杰克逊国际问题学院教授尼哥拉斯·拉代 9月12日斯里兰卡班达奈克国际问题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弗农曼迪斯 10月10日美国企业研究所亚洲部主任鲁滨逊 10月11日朝鲜国际问题研究所代表团  相似文献   

16.
《东南亚》1992,(2)
应老挝社会科学委员会主席西沙纳·西山邀请,1991年12月11日,陈吕范所长率我所学术代表团经泰国曼谷赴老挝访问。自16日至29日,代表团对老挝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访问和考察。代表团成员有王俊夫研究员(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常务理事、云南省东南亚研究会副会长)和谢远章副研究员(原我所泰国研究室主任)。  相似文献   

17.
一、双边或多边讨论会 5月13-15日 宋明江所长率代表团赴汉城与韩国外交安保研究院共同举办第十一次中韩学术研讨会,会议就“9·11”事件后美国对外政策的变化、东北亚及朝鲜半岛形势、东亚地区合作和中韩关系问题进行了探讨。 5月27—28日 我所与阿拉伯思想论坛在北京共同举办“面向21世纪的中阿关系”研讨会,会议对“9·11”后国际和中东、亚太地区形势变化及中阿政治、经贸和文化领域合作及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一、双边或多边讨论会 8月24—31日 我所与韩国外交安保研究院在京联合举办“中韩第十二次双边研讨会”。 8月30日-9月2日 我所与美国全球冲突与合作研究所在青岛联合举办“东北亚合作对话会”。  相似文献   

19.
《东南亚》1991,(3)
以仰光大学历史系教授吞昂钦为团长、仰光大学历史研究所行政负责人杜尼尼敏等为团员的缅甸历史学家代表团一行5人,在应国家教委的邀请访问了北京大学之后,于6月3日来我所访问。 我所领导及缅甸研究室全体成员与缅甸历史学家代表团举行了座谈。座谈会上,我所所长陈吕范研究员介绍了本所的发展情况。缅甸历史学家代表团团长吞昂钦教授介绍了缅甸历史研究的中心——仰光大学历史系暨历史研究所以及缅甸目前的历史研究的状况。  相似文献   

20.
1983年5月2日到4日,在美国加里福尼亚州柏克莱市举行了第二次“美国—东南亚国家联盟各国会议”(简称“美国—东盟会议”)。会议由美国“加里福尼亚大学柏克莱分校东亚研究所”和印度尼西亚“战略和国际研究中心”联合组织。以美国为一方,东盟五国为另一方的两个代表团,包括双方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