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德贵 《当代贵州》2013,(21):32-33
2003年,国家发改委决定用两年左右时间在全国选择约20个10万千瓦以上的大型风电场。因风力资源丰富,盘县坡上草原被确定为全省第一个风力发电试点地。贵州是能源大省,有"水火互济"之誉。同时,贵州风力资源十分丰富。目前,贵州风力发电项目迅速铺开。在《贵州省新能源  相似文献   

2.
把贵州建成旅游大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贵州旅游业是八十年代初开始,经过20年的发展逐步成长,成为贵州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大力培育发展的支柱产业。未来20年,贵州旅游业将紧紧抓住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给旅游业发展所创造的极好机遇,继往开来,开拓创新,真正成长为贵州国民经济中的一项新的支柱产业,实现从“旅游资源大省”到“民族文化与生态旅游大省”的历史性跨越。贵州是一个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省份,资源类型包括自然、人文、社会和气候等各方面。经过20年的努力,现已形成具有一定接待能力的景区、景点200余处,涵盖了自然景观、民族风情、文物古迹、历史文化、社会生…  相似文献   

3.
做足做活贵州旅游与文化相结合的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旅游资源丰富,被誉为“中国的大宝库”、“东方的瑞士”、“中华民族的大公园”、“天然的大空调”。旅游业是贵州的特色产业,也是贵州的优势产业,是贵州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贵州加快旅游业发展,努力实现贵州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产业大省的历史性跨越,必须把贵州旅游与文化相结合的优势做足做活。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贵州旅游资源丰富,分布广、种类多,除了大海没有,什么都有,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全省已建成涵盖自然景观、民族风情、文物古迹、  相似文献   

4.
高弟 《当代贵州》2010,(20):68-69
<正>贵州省拥有丰富的煤层气资源,提高对其的开发利用,不仅能使贵州的煤层气资源优势更好的转化为经济优势,还能促进贵州工业结构调整。贵州省不但是煤炭资源大省,也是煤层气资源大省。据贵州省煤田地质局(以下简称省煤田局)研究的成果.  相似文献   

5.
打造品牌是贵州旅游资源开发的关键 通过几十年的努力,特别是近几年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贵州旅游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贵州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还很不够,还有很大开发潜力.总的看来,虽然贵州旅游资源丰富,有"公园省"之称,但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比邻省云南和四川有很大差距.到目前为止,我们没有一个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我们的旅游收入还较差.如果我们没有危机感,加大发展旅游的力度,找准突破口,实现跨越式发展,就会越来越落后.  相似文献   

6.
贵州是一个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山川秀丽、资源丰富,气候宜人、开发条件好的内陆省,在西部开发中愈发显出其勃勃生机和独特的魅力。西部大开发建立在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基础上。“可持续发展,就是在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可使人们福利的不断改善和提高没有间断地延续下去的发展。”“就是既要满足当代人,又能造福后代人的发展。”贵州的资源可界定为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如何最大程度利用贵州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如何使两者造福于人民,利于当地的持续发展?第一,对自然资源要认识到位。贵州是我国重要的资源大省之…  相似文献   

7.
李盈 《当代贵州》2009,(20):52-53
“开发乌江流域,振兴贵州经济”,乌江水电开发公司所进行的乌江流域梯级开发,是中国第一次水电流域梯级滚动综合开发。重山环绕、江河逶迤的贵州,因为乌江终于开始打破“水资源大省。而不是水利大省”的魔咒,在国家水利开发的版图上有了自己的席位。  相似文献   

8.
要加快贵州的发展,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解放思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关键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我们在贵州搞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一切从贵州的实际出发。因此,需要进一步深化对贵州省情的认识。贵州在经济上是个穷省,但在资源上是个富省;贵州位于内陆高原山区,交通不便,这是不利条件,但贵州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水利资源、山区植物资源,这是贵州的有利条件;贵州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低、基础差、底子薄,这是贵州落后的一面,但是贵州经过四十多年的建设,已经拥有一批设备精良、  相似文献   

9.
我在这里要提出一个观点,就是要用“神奇”二字来塑造贵州的旅游形象。 问题的提出 早些年,专家们就提出要把贵州建成公园省。这几年,省里又提出要加快发展旅游业,逐步使贵州成为旅游大省。 搞旅游,要有一个旅游形象。建设旅游大省,更要有一个与其相配应的旅游形象。 这个旅游形象,要简洁鲜明,符合贵州旅游资源的实际,能形神兼备地高度概括贵州旅游资源的共性和特色,对内对外都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这个旅游形象塑造得好,我们做起组合资源、开发建设、宣传促销等实际工作来,都会具有灵性、达到一种境界,取得良好的效果;对于发展贵州的旅游业,实现把贵州  相似文献   

10.
朱仁印 《当代贵州》2024,(15):22-23
<正>作为红色资源大省,近年来,贵州立足本土红色文化精髓,不断加强红色资源挖掘、保护及利用,不断擦亮“红色贵州”亮丽名片,为“多彩贵州”添新彩。加强科学保护守好红色资源富矿贵州红色资源分布面广、数量众多、内容丰富。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贵州将保护红色资源当作一项长久事业,构建有效的工作机制,加强对红色资源的科学性、整体性、系统性保护。  相似文献   

11.
吴文仙  李坤 《当代贵州》2011,(23):24-27
"贵州是一个资源大省,在这里投资兴业我没有选错。"位于贵阳市白云区新材料工业园区内的贵州吉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胡福海谈起在贵州11年的投资历程,充满自信。"省领导如此重视工业,我有信心乘东风在‘十二五’期间争取有一个大的变化,把贵州的品牌推广到全国去。"贵州中泉企业集团董事长陈律宇备受鼓舞。  相似文献   

12.
贵州黔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是1993年6月经贵州省体改委批准,由贵州省电力投资公司,国能中型水电实业开发公司,贵州省开发投资公司,国能中型水电实业开发公司,贵州省开发投资公司.贵州新能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贵州省普定县资源开发投资公司等法人股东联合发起,以定向募集方式设立的贵州第一家电力行业  相似文献   

13.
正2019多彩贵州大事记11作为磷矿资源大省,贵州磷化工产业起步于1958年,是全国最早的三大磷化工基地(开阳、襄阳、昆阳)之一。经过多年发展,贵州依托丰富的磷矿资源,已建成较为完备的磷化工产业体系,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为整合内外部资源,最大程度实现资源优化配置,2019年6月26日,贵州省委、省政府对原开磷集团、瓮福集团进行战略性重组——贵州磷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贵州磷化集团)揭牌成立。  相似文献   

14.
一、贵州旅游资源开发透视 (一)自然旅游资源:现实贵州旅游资源开发的主体选择。因为历史的缘故,贵州不属文物大省,不能与著名的文化古都相比。尽管贵州同样拥有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宝藏,但是,由于贵州历史文化发掘工作的滞后,从而未能把丰富的文化宝藏概括提炼成为足以对外打响的贵州文化形象,使得贵州历史文化仅限于部门和学术研究,外界未能认识和了解。旅游业成为我省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选择后。人们很自然一下子都涌向对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原因一是自然资源来得直观,容易认识;二是自然旅游资源来得便捷,易于开发,主要是“硬件”设施的投入。从旅游业的发展来看,贵州旅游业欲跻身于全国旅游大省的行列,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这样的起点和要求就太低了,如果仅停留在单一的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上,那么,贵州旅游资源的开发就成了一种残缺的开发。如何进一步开发、挖掘、宣传、利用  相似文献   

15.
在外来投资者眼中,贵州是一个经济社会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省份。贵州省投资环境好、资源丰富,大企业落户贵州大有文章可做。  相似文献   

16.
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贵州是我国旅游资源大省,自然资源丰富独特,民族文化浓郁浓厚生态环境良好,发展旅游业有明显的特色、明显的优势,有极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7.
王文琦 《当代贵州》2012,(27):56-57
20年来,特别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乘着"西电东送"的春风,乌江公司不断加快发展步伐,一座座水电站相继矗立在乌江两岸,宛如一颗颗明珠放射出耀眼的光彩。乌江是贵州的第一大河,奔腾千里,流域广阔,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水能资源,是全国十三大水电基地之一。开发乌江,对于富民兴黔、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顺应国家能源开发  相似文献   

18.
坚定走生态发展的道路,发展乡村旅游,推进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经济和生态文化建设,创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实际步骤。贵州紊有公园省之美誉,风景名胜资源十分丰富,自然风光与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交相辉映,这是贵州的资源优势。因此,贵州要充分发挥这一势,把旅游业做大做强,使旅游业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尤其是要发展乡村旅游,吸引周边市场游客,通过给游客提供服务,并逐步通过种养殖业、加工业、服务业、商业等的发展,实现农业人口的就地城镇化,特别是随着贵州高速交通条件的改善,乡村旅游将进一步助推贵州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贵州黔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是1993年10月12日,经贵州省体改委批准,由贵州省电力投资公司、国能中型水电实业开发公司、贵州新能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贵州省普定县资源开发公司等法人股东联合发起,以定向募集方式设立的贵州第一家电力行业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经营业务是水力、火力发电站(厂)的开发、建设与经营管理。公司现有普定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水城发电厂两个发电分公司和引子渡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一个子公司,总装机容量55.9万千瓦.年发电量约20亿千瓦时。公司依托贵州电力在"西电东送"中所占有的资源优势,以丰富的管理和建设经验为保障,在十余年的经营中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20.
文化的改革与创新,是中国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是贵州谋求新跨越的题中应有之义。贵州文化资源丰富,誉称"文化千岛",但却长期面临文化发展相对滞后、文化实力整体弱小、文化形象缺失的困境。从文化资源大省到建设文化强省,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是历史的选择。近年来,贵州围绕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这一中心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