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二师二二三团园二连有一位普通的维吾尔族职工,多年来与各民族职工和睦相处、互帮互助。在他的影响下,这个连队的汉族职工帮助少数民族职工发展种植业林果业,少数民族职工帮助汉族职工发展畜牧业,各民族职工之间互相帮助,共同发展。1980年参加工作的吐洪·吾守,30多年来亲眼目睹了连队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家的收入也年年上台阶,他还在团部购买了一套楼房,自己多次被团连评为"五好职工"、"先进生产者"、"民族团结先进个人"等。在走上致富和获得荣誉的同时,他越来越感觉  相似文献   

2.
正他是一名普通的连队职工,他是一名普通的一线党员,"我觉得,作为团场的职工,按照订单合同规定,向团场交售棉花是我的责任,我要做诚信职工。"这是他最常说的一句话,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兵团人诚实守信的精神,处处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他就是一二九团九连职工胡开科。胡开科是一个黑黑瘦瘦很腼腆的人,在九连承包了60亩棉花地,他的妻子王静先天残疾,女儿正  相似文献   

3.
正在团场配套改革中他当选为"两委"班子成员,为了不辜负职工群众的期望,他永远奔波在路上。为了群众的利益,他转变角色,无私奉献,将爱挥洒在顶山脚下古河两岸。面对职工出现的问题,他如何排忧解难?又如何带领职工脱贫致富?五月,正是农田灌溉最佳时期,每年这个时候也是十师一八二团五连连长童琦杰最担心的时候,因为农田能否得到及时用水这关系到职工一年的收成,所以他一大早就赶到职工杨建生家的地里询  相似文献   

4.
<正>赵银江是二师三十三团二连党支部书记,他担任基层连队主要领导已有16年,和他共事过的干部和职工每次提起他总会赞不绝口。2012年,赵银江到二连担任连长,当时的二连用老职工的话来说就是"一个烂摊子",但是在赵银江的领导下,短短一年时间,整个连队就变得井井有条,职工的生活水平也明显提高,也是从那时候开始,他成为职工群众心目中最敬佩、最可靠的优秀领导。也是在这一年,他和二连唯一的一户维  相似文献   

5.
<正>李军是农七师一三○团一名职工,几年前他在奎屯市买了一套楼房,从那以后,他和妻子夏天到团场务农,秋收后住进城里越冬。去年冬天他正在发愁怎么回连队参加职工素质培训的时候,连队政工员给他送来了一套学习资料,告诉他可以在奎屯自学,然后回团场参加最后的笔试。李军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相似文献   

6.
《党的建设》2011,(9):60-60
背景:王某是一家国有皮革厂的职工,因为与同车间的一名职工有过节,发生过两次争吵和打斗。厂领导也因此批评、教育过他,并警告若再有此类事情发生就辞退他。那么,在什么情况下,企业有权力辞退违纪职工?  相似文献   

7.
董庆秀死了,死得突然,他无牵无挂地走了。然而,奎管处奎河电站的职工还在怀念着他。一位曾借他一千多元钱的职工,要把借董庆秀的钱交给单位。他说,老董死了,我把钱交给单位,应该的。 董庆秀决不会想到,他死后有那么多人为他送葬。火葬那天,奎河电站的领导来了,职工们除了值班的,全来了,就连妇女和老人也来了。他不会想到,他的死会换来这么  相似文献   

8.
幽默笑话     
我在一家老年报任编辑时,常收到一些退休老职工的来信。一位老职工来信透露,与他同时退休的一位公务员同学,其退  相似文献   

9.
正他是一名普通的农场职工,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他只是认真地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他是一名共产党员,用自己的行动履行最初的承诺;他是一名勤恳的职工,认真学习、科学管理,大田种植年年盈利;他是一名农机手,用自己的农机、优质的服务给职工播撒希望;他还是一名善者,一位孝顺敬老的女婿,十几年来如一日,照顾小舅子的遗孤、照顾自己的岳母。多年来,面对前进道路上的种种挫折,他从不言愁,就像一头勤奋耕耘的老黄牛,认清道路,从不放  相似文献   

10.
能人杜建全     
在一0一团良繁站二百余名职工中,杜建全算是个顶拔尖的精人。由于善经营,会管理,承包九年来,他几乎没亏过。但他的最精明处,莫过于在庭院栽种冬梨了。 1984年,站里根据上级党委关于支持职工发  相似文献   

11.
正"他只是我们连队的一名普通职工,靠辛勤的双手和精明的头脑,通过大田种植和农机服务,实现了致富梦想,但他不忘连队其他职工的帮助,带领大家一同致富,就这一点,值得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的敬佩和学习......"6月20日,十师一八二团一连党支部书记印辉在全连大会上郑重地说道。说起职工刘松林,大家对他敬重之至,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连队职工,在平凡的农业种植中,却用执著与追求,谱写出一曲感人的乐章。  相似文献   

12.
<正>5月16日,回族职工陈进仓正在对迪尔——7810大马力机车进行保养,在他家院墙的外边还停放着一辆去年投资128万元购买的采棉机。他乐呵呵地告诉笔者,他是从一台链轨车起家,靠党的好政策,一步一步才走到了今天的好日子。为打破职工生产"大锅饭"的格局,调动职工生产积极性,1997年,农五师八十一团为鼓励职工买断经营农机,出台"交一贷二"的优惠政策,职工陈进仓拿出家中仅有的1万元存款,向朋友借了3万元,购买了一台价值12万元的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农六师芳草湖农场不断涌现出一批多业并举的"三栖"职工,以此来增加自己的收入。该场职工代军夫妇,开商店、粮店、修理店、经营机车,开展多项经营,每年的收入都在14万元以上;一连职工丁子洋,在种植土地的同时,又经营机车,他的妻子同时又搞养殖,年收入在12万元左右;六连职工李玉兵,他不仅种地、开商店,还利用闲暇时间跑出租车,这样一年下来的收入也在10万元左右。还有三连职工王勇一边经营机车,一边种地,又开了手机专卖店。还有的职工积极参加劳务队,每天出去打工当"钟点保姆",通过打工方式增加收入。  相似文献   

14.
农九师一六二团农一连党员蔡大刚,自1994年被职工选为连队职代会职工代表,1998年被选为师职工民主管理委员会委员、团职代会职工代表以来,真诚为民,维护职工群众利益,及时把职工意见反映给上级领导,在干群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 蔡大刚,今年33岁,从高中毕业参加工作以来,依靠科技,严格管理,承包土地一直都没有亏过。年收入高时达4万元,低时也在1.5万元以上,多次被评为团丰产攻关能手、青年科技致富状元、优秀党员等。他每年带头承包土地,带头把产品交公,带头推广新的种植方法,在职工中起到了示范作用。他有一  相似文献   

15.
今年被评为农十师一八一团模范党员的吕锡明是一位普通农工。2001年,他被一连职工推选为工会主席和支部委员,5年来,他一心为着群众,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赢得了职工的信任,被连队职工群众誉为“信得过的工会主席。”今年45岁的吕锡明,深知自己的责任和模范作用,在职工的岗位上  相似文献   

16.
今年37岁的胡文轩,1993年响应国家号召,从河南上蔡来到农六师一○九团五连务农。作为一名新职工,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发展成为一○九团新职工中最富裕的人家。1999年,他被评为农六师十大杰出职工,并荣获准噶尔劳动奖章,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2000年,他被评为兵团劳动模范。 在进疆不到1O年的时间里,他从干打垒的土房子搬进了砖房,并装上了电话,还购置了小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农五师八十八团通过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引导和扶持职工发展自营经济,使许多职工依靠自主经营闯出了一条致富大道。 现年31岁的李富春是八十八团七连的一名回族职工,在团场鼓励职工发展庭院经济优惠政策的启发下,经营起了庭院养殖业。创业初期,他在连领导和亲戚朋友的帮助下,借贷买来了两头牛、3匹马、7只羊混合放养。他经常向有经验的老牧民请教,向连队兽医学习疫病防治技术,并买来一些畜牧业和兽医书籍进行自学。他还坚持饲料配方科学化,防疫制度规范化,使所养的牛羊成活率高、育肥快、出栏周期短。经过几年的滚动发展,到目前,他已有马54匹,牛  相似文献   

18.
在车间工会主席的岗位上忙碌了6年,惟一不变的是他的用心与执着……凡事站在职工的角度多想想,工会这份工作要用心努力去做。这就是李怀军,农八师一四七团联合加工厂轧花车间工会主席,一个用心做事的基层工会主席。李怀军的办公室设在车间角落,笔者问他嫌不嫌工作环境太吵,他答道:基层工会干部主要是解决好一些具体的、关乎职工切身利益的小事,只有和职工在一起,才能多了解大家的所思所想,才能把  相似文献   

19.
<正>在五师八十六团十连,有这样一位家喻户晓的职工:他是连队承包大户,每年种植收入超过10万元;他又是农机大亨,农机作业上万亩;他还是企业老板,年利润上百万元,是什么样的农垦职工如此的"任性"呢?这位与众不同的农垦人就是该团十连职工李超敬。1989年,21岁的他带着妻子和两个孩子从安徽阜阳来到八十六团种地。刚开始种地的前三年,由于他缺乏经验,连年亏损,但  相似文献   

20.
正一师二团二十一连职工杨序团夫妇每人承包了40亩棉花,由于土地盐碱大,每年棉花产量不高,收入较低。当他看到部分职工走"田+园"种植模式走上致富路后,他就萌生了也种植红枣的想法。于是,他就在团党委成员和机关干部来连队召开的座谈会上提出了职工走"田+园"种植模式的建议。二团党委采取职工提、党委议、代表定的"三堂会诊"方式,解决职工群众反映的实实在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