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那是2002年,友人林先生告诉我,陈独秀的女儿今尚健在,就住在纽约,你想不想去见见她?我自然很想一睹陈独秀亲属的风采,听一听她的述说。四月初的一天,在林先生夫妇的陪同下,我们前去拜访陈子美老人。她居住在一处比较僻静的公寓楼中,一套还算  相似文献   

2.
<正>在二师二十九团梨华社区,有一位被老人们称赞的"好闺女",她用自己的辛勤与真爱,悉心照顾着一群与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老人。她把敬老院当作自己的家,把老人当作自己的亲人,用真情书写人间大爱,在社会上赢得了广泛赞誉。她就是二师二十九团蓝翔敬老院院长王丽萍。  相似文献   

3.
1999年11月29日中午铜川市下高埝乡人民政府办公室突然来了位年逾古稀的农村老太婆她一进门就声称自己是来寻找恩人的老人挎着一个竹篮里面装满又红又大的柿子她说她要用亲戚孝敬她的鲜物孝敬恩人刚刚安排完工作的安发武乡长微笑着问老人﹃谁是您的恩人您到底找谁﹄﹃我找年年给我救济的恩人找给我衣服给我钱的人﹄﹃噢 ﹄这一下乡长明白了他请文书叫来民政干事孙小英老人一见小英就拉住她的手咧开掉了门牙的嘴甜甜地笑了笑过之后又对着大家絮叨开来﹃你看多心疼的一个闺女比亲女还亲…  相似文献   

4.
我写了一篇刘亚楼的文章在《中华儿女》杂志上发表后不久,刘亚楼的夫人翟云英老人打来电话想见见我,说是要当面感谢。来到刘司令员家,翟云英老人紧紧握着我的手,感激之情溢于言表。随后,她向我讲述了丈夫刘亚楼和毛泽东的深厚情谊。  相似文献   

5.
吕金辉 《新长征》2008,(5):63-63
面对瘫痪在床的公婆,她毫无怨言精心照料。身患老年痴呆症的婆婆不肯吃饭,她就嘴对嘴地喂,硬是三次把老人从死亡线上救了回来。为给老人改善生活,赵红伟把洗头时掉落的长发一根根攒起来卖钱……  相似文献   

6.
89岁的唐菊英老人孤身在宁波汤家村生活。去年8月15日,由宁波民政部门出钱聘请的居家养老服务员厉云婷出现在唐菊英老人面前。她帮老人搞卫生,陪老人说话,每天服务1小时。最初,老人不信任她,不让她进屋;现在,唐菊英老人的生活已离不开她了,把存折也交给厉云婷打理。这是宁波开展农村居家养老试点工作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7.
"阿姨,您慢点。"一大早,首汽第四分公司"的哥"王新锋,准时出现在西城区六部口社区一居民楼下,搀扶66岁的空巢老人王英,乘坐自己的出租车去人民医院做化疗。而王英老人所做的,就是提前一天给王新锋打个电话。"现在打车难,而我只需给王师傅打个电话,他就准时来接我。"王英老人说,一年多来,王新锋没有收过她一分车钱。"那就是王英老人常提起的‘活雷锋’!"因为经常出入六部口社区,社区里的很多居民都已经认识王新锋了。今年37岁的王新锋已开了8年的出租车,免费接送的老人早已不计其数,他没有统计过自己到底帮助了多少人,只是床头的一个小本上,记录着每天需要做的事情和所有服务项目。"老人给我打的每个电话,我都记在小本上,确保每次服务都能准时。"王新锋感慨地说:"诚信最重要,一句话的承诺也必须做到有板有眼。"在王新锋的后备箱里有一个装满零钱的油桶,里面的钱都是乘车的老人们执意要给的。王新锋就把这些钱都攒了起来,在去年7·21特大自然灾害发生后,他把钱全都捐出去了。王新锋说:"这些钱是我替老人们捐的。"  相似文献   

8.
永远的新娘     
当李凤兰被搀扶着走近我们时,谁也不敢相信,眼前佝偻着身子的老人,在她的身上竟会有那么多动人的故事,演绎着她那传奇般的人生。看着老人虚弱的身体,我们真不忍心多打搅她,但她的热情又让我们不忍心马上离去。我告诉她,我们要为沂蒙山区的红嫂们布一个永久性的事迹展馆,需要征集红嫂们过去用过的物品。老人听完后先摇头又轻轻点头,她在想什么?是顾虑,是担心,还是依依不舍?老人缓缓抬起手杖又轻轻落下说出来两个字:"箱子!"声音不大,却  相似文献   

9.
范泽木 《党的建设》2012,(11):51-51
我坐在车站的椅子上,等待一辆开往县城的车。站牌的不远处,有一个年过70的老人。她绾着发髻,穿着藏青色的对襟衣服,手拄一根拐杖,正出神地向公路转弯处眺望。  相似文献   

10.
一位65岁的老大姐,早年研究中医药,后来办企业,积攒起数目不小的财富之后,她又将其用于公益事业,投资兴建了一所又一所老人公寓。她是独身。当我问起她做这一切的原因,她说自己的生命中有一个关键人物,曾经对她说过一句关键的话。  相似文献   

11.
<正>11月15日下午,邯郸市一位七旬老人摔倒在联纺路上,在长达半个小时里行人们视而不见。途经此处的出租车司机王铁军将老人救起后,老人说的第一句话是:"谢谢你,放心吧,我不会讹人!"  相似文献   

12.
《北京支部生活》2011,(12):24-24
半夜两点钟,北京朝阳门街道竹杆社区的吕兰香如常醒来,她要去看看瘫痪在床的公公陶介华是不是需要照顾。此时,她的手里一定端着一杯40℃的温水,因为40℃的水温是公公的最爱,虽然每次只是抿一小口,一天也喝不完一杯,但吕兰香总能保证公公喝的每一口水都是他满意的40℃。“我觉得‘孝顺’‘孝顺’,孝敬老人首先要‘顺’,所以老人的要求我都尽最大努力做到。”吕兰香说。  相似文献   

13.
庄严的国歌响毕,一位瘦弱的老人,举着右手,面对鲜红的党旗,铿锵有力地大声宣誓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这是昆明市官渡区太和街道佴家湾社区党总支为90岁高龄的田湘云老人在家中举行的入党宣誓仪式。田湘云老人63年的入党夙愿终于实现,成为官渡区迄今为止最年长的新党员。是党给了她新生的希望"是党给了我新生。"田湘云老人激  相似文献   

14.
正今年86岁,1949年进疆的老军垦胡德才住在农二师二十一团敬老院已有12个年头了,有一次,敬老院院长刘清为胡德才理发,老人端坐在凳子上说:"别看我有5个儿女,可是能来给我理发的还没有一个。"老人那茫然的目光,深深地刻在刘清的心里。从此,刘清成了敬老院的义务理发员,无论工作多忙她都要抽空为老人刮胡子理发,这时她经常看到老人眼里含着泪。建于2000年的二十一团敬老院,2002年5月从团招待所调任新院长刘清的时候,院里仅住有4位老人,团场离退休人员2000多人,如此低的入住率,与农二师第一团极不相称。而这位女院长时年35岁。二十一团是一个有着光荣传统的老  相似文献   

15.
正他叫邱远祥,1980年在农一师十二团二十四连工作,在此期间结识了妻子李胜芬,当时邱远祥去她家时经常看见一位老人在她家里,他以为那位老人是她的奶奶,后来才知道老人是她母亲的同乡,而且子女都早已过世,经常得到岳母一家人的照顾。1988年邱远祥调到十连工作,夫妇俩还是经常回去看望她,当时老人经常生病无人照看,看到老人那饱经沧桑的面容和孤苦伶仃的样子  相似文献   

16.
元家龙 《先锋队》2013,(12):11-11
在阳城县,有这样一位老人——她拖着残疾的右腿,背着理发工具箱,走遍了阳城县的山庄窝铺和全县的10个敬老院,为农村老人义务理发15年;她为来自己理发店的70岁以上老人义务理发19年……她叫栗红莲,今年62岁。  相似文献   

17.
还债     
学者金雁在东欧作访问研究期间,遇到一个80多岁的波兰老人。她是一位奥斯威辛集中营的幸存者,全家人都死在集中营。1992年圣诞节,金雁赶去华沙探望这位孤独的老人。老人十分高兴,穿上圣诞节刚买的新衣给她看,请她吃圣诞节的食品。最后,老人搬出一个两尺见方的硬纸箱,里面有一大堆物品:小巧玲珑的圣诞树、老人穿的暖拖鞋、老  相似文献   

18.
忘我的付出,只为让敬老院的老人们能够安度晚年。荣誉满身,朴实依旧。"什么是幸福,对我来说,老人们的健康快乐就是我最大的幸福。"李焕玲如是说。48岁的李焕玲现任鞍山市台安县桑林镇敬老院党支部书记、院长。从毕业至今,她始终坚守在"敬老"岗位,29年如一日,用全部的爱呵护着孤寡老人,展现了一名普通共产党员的瑰丽风采。她先后荣获"鞍山市模范敬老院院长""、鞍山市巾帼建功标兵"、"辽宁省民政系统先进个人"等称号。老人们的"亲闺女"  相似文献   

19.
杜旭东 《实践》2014,(4):12-12
<正>初夏,一串急促的铃声刺破宁静的空气,接到求救电话的我,风驰电掣般开着警车赶往事发现场。报警的妇女和围观的群众正焦急地冲着臭气熏天的厕所里喊话,奄奄一息的老人用所剩无几的力气在粪浆里拼命挣扎,环卫所的吸粪车虽然将粪坑里的粪浆抽取一半,但再不下去救人,患有脑中风的老人很快就会被粪水吞没。情况万分紧急,人们议论纷纷。我拨开人群跳进粪坑,着着臭气冲天的粪浆将老人负在背上。腐臭的气味令人眩晕,我吃力地将老人背到粪坑边,围观的群众捏着鼻子七手八脚地将老人拉扯上地面。老人终于得救,待他呼吸顺畅后,我便将他送回住  相似文献   

20.
一天,我在整理村中60岁以上老人养老金银行卡使用情况时发现,第六村民小组的一位老人一直没来登记。下班后,我一路打听着找到老人的家老人家中只有一个小女孩,我问她"奶奶去哪里了",她羞涩地回答:"去山上背柴火还没回来。"已经是下午6点多了,我估摸着老人应该很快就回来了,便决定等等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