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静 《法制与社会》2010,(28):55-57
随着当前房价飞涨,按揭购房的夫妻不断增多,离婚时夫妻对该按揭房的归属与分割产生的争议也越来越大。因我国当前缺少按揭方面的法律规定,各地观点、做法不一,在该问题的解决上较为混乱。本文针对离婚案件中按揭房分割这一问题,对按揭房制度与涉及的法律关系、房屋增值部分的性质与归属等进行了梳理分析,并就按揭行为从婚前持续到婚后这种最为复杂的按揭房分割情形展开了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2.
我国大陆的预售商品房"按揭"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品房预售是目前房地产采用的一种主要交易方式,人们习惯上称为"按揭"购房。从法律上讲,"按揭"的概念是否正确?商品房预售是"按揭"还是"抵押"?本文从法律的角度对此进行了界定。  相似文献   

3.
房屋按揭制度是现代化社会的产物,其本质是一种担保融资购房的方式。据调查,在我国的离婚诉讼案件中,相当一部分涉及按揭房屋的分割。鉴于房屋之于社会家庭生活的重要性及司法实践存在的种种问题,2011年我国出台了《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其中第十条对按揭房屋的分割作出了统一规定。但是现有的法律规定仍然不能完全涵盖私法实践中出现的各类婚前按揭房屋纠纷,加之因房屋的具体情况不同其分割方式也会不同,所以针对于各类按揭房屋的权属认定及分割方式的研究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房地产市场中按揭购房已是极为普遍之现象,然而,在法律中却找不到相应明确的法律规定,致使按揭购房徒增一层阴影。对在房地产市场中,部分购房人不能或不愿一次性支付房款,于是将所购房屋抵押给银行取得贷款,由银行将本应付给购房人的贷款作为购房款直接支付给发展商,然后由购房人分期还贷的一种现象,人们借鉴香港相关习惯,将其称之为按揭。  相似文献   

5.
以抵押方式适用按揭担保的制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丽琴 《法学杂志》2006,27(6):37-40
“正在建造的建筑物”的规定及其他相关条文,并未涵盖按揭实践;按揭担保“物”是建立在按揭融资成功后而享有的购房合同之债权,是一种不动产上的期待性财产权利或权益;现代社会财产从有体物到无体物的财产权利、从现有利益到将来利益的扩张,促使物权法上物的概念的拓展成为必要,物权法立法已体现了物权的新理念;按揭担保机制中不动产期待权利的物权属性,必须置于物权新理念下加以解析和构塑,《草案》以抵押方式适用按揭担保的制度设置必须重新构架;而按揭机制仍有一部分问题必须在抵押方式之外谋求制度设置。  相似文献   

6.
商品房按揭合同纠纷案件的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内地在使用“按揭”这一概念时,本质上仍为抵押,其内涵与英美法系和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按揭及大陆法系中的让与担保制度不同。在商品房按揭纠纷中,一般主要存在四个基本合同关系,在这四个合同相互之间的关系中,理论界和实践部门对于借款合同是否为购房合同的从合同存在较大争议。笔者认为购房合同与借款合同不是主从合同,它们是有一定联系但相互独立的合同。在购房者起诉开发商要求确认房屋买卖合同无效或解除合同并退还购房款本息时,按揭银行属于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是否参加诉讼,应由其自行决定,法院不能强行追加其参加诉讼。但为了平衡各方利益,在按揭银行没有参加购房者与开发商购房合同纠纷的情形下,如果法院拟判决购房合同无效或解除购房合同的,法院应告知按揭银行参加诉讼。在实体审理中,应注意协调购房者与按揭银行、建筑商及开发商的其他债权人等抵押权人的权益冲突。  相似文献   

7.
试论离婚案件中按揭房屋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按揭购房日益为普通百姓所接受,因按揭涉及的法律关系甚为复杂,此类房屋的定性与处理已逐渐成为离婚案件审理的一大难点。本文在列举离婚案件中处理按揭房屋的主要难点(如是否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房屋增值及按揭贷款债务如何处理等)的基础上,通过借鉴国外的实践经验,在我国的婚姻制度和物权制度框架下,将离婚案件中的按揭房屋分为已经取得所有权和尚未取得所有权两大类,结合房屋买卖合同、按揭贷款合同的签订主体和权属证书的登记主体的不同情形,探讨可行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8.
试论楼花按揭的法律属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楼花按揭法律关系分析“楼花”一词意指正在开发建设尚未取得产权 ,但已具备一定条件的商品房。而楼花按揭则是房地产开发商与购房者在房地产开发建设过程中 ,签订房屋预售合同并收取一定比例的价金 ,而余款则由购房者向银行申请贷款 ,并以预购房屋的有关权益向银行担保的购房方式。楼花按揭的具体操作过程是 :房地产开发商与购房者之间签订有按揭条款的房屋预售合同后 ,双方按照合同中约定的按揭条款由购房者充当按揭人将其在合同中的权益转让给银行 ,银行以此为条件提供贷款。待银行把全部贷款本息及其他费用收回后 ,将按揭解除 ,购房…  相似文献   

9.
我国不少大中城市都开办了住房按揭业务,按揭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融资购房的重要方式。因此,对商品房按揭制度进行进一步的探究,使其在社会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是一件非常必要且有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评我国房地产业界对“按揭”的曲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大陆房地产买卖中的所谓按揭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按揭 ,期房按揭其实是质押 ,而现房按揭则是抵押。这些质押和抵押与现行的担保制度又不尽相似 ,在某些关键环节上不当地突破了当事人间的利益平衡。真正的按揭制度设计必须结合担保法律体系构造基础平台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一)楼花按揭的涵义及法律特征楼花按揭则是房地产开发商与购房者在房地产开发建设过程中,签订房屋预售合同并收取一定比例的价金,而余款则由购房者向银行申请贷款,并以预购房屋的一、楼花按揭的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大力推动的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制度解决了购房者的资金困难,促进了房地产的销售,加快了房地产开发资金的运转,繁荣了房地产业,扩展了金融机构的贷款业务范围。可以说,该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多方当事人的需求,促进了与房地产相关产业的繁荣。但是,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制度实施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纠纷,出现了诸多法律问题,这些问题亟待有关机构和部门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3.
在离婚案件房屋分割中,由于按揭房屋本身具有的特殊复杂的法律关系,又加之《物权法》实施以来与《婚姻法》缺乏协调性,以致在审判实践中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目前,学界、司法实务界对该类案件的处理意见莫衷一是,全国各个地区的处理方式也不同,本文试对"按揭"购房的分割进行类型化法律分析,以求在司法中予以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上海、北京、深圳等地陆续出现了房地产按揭业务。它是房地产商刺激房地产市场的一种手段,也是银行开展房地产金融的一种形式。我国的房地产按揭借鉴于国外,但由于刚刚起步,制度很不健全,操作也不规范,缺少相应的法律对其进行调整、在实践中出现许多问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按揭业务的发展。迄今为止,房地产按揭业务并没有产生其应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分析商品房按揭制度概念、来源及分类的基础上,针对现存我国学术界对商品房按揭法律性质的多种理解进行简要的评析,并结合我国按揭担保的实践和相关立法,对我国大陆“商品房按揭”的法律性质作出判断。最后结合实务发展需要,对商品房按揭制度的重新构建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对楼宇按揭制度的法律思考董翠香随着我国住房制度改革进一步向纵深发展,“楼宇按揭”这一扶持香港房地产业迅速发展的担保制度也被逐渐引入我国经济领域和公民日常生活,一些沿海城市如青岛、烟台等地先后开展了“楼宇按揭”业务 ̄①以扶持房地产业的发展。但由于“按揭...  相似文献   

17.
倒按揭贷款是英美国家的以其特有的按揭制度构建起来的一种融资工具。根据物权法定原则,我国要引入该制度,只有以典权或者抵押构建倒按揭贷款才具有可探讨性。本文认为以典权为基础建立一种中国式的"倒按揭贷款"制度,从法律理论上说是没有问题的,但从现实意义来看颇值怀疑。而在我国语境下,抵押完全能吸收按揭制度。所以,以抵押为基础构建倒按揭贷款制度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虞虹 《广东法学》2003,(5):52-55
随着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福利分房制度的取消加速了商品房开发的不断升温,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购买商品房的行列。在购房过程中,选择按揭贷款付款方式的购房者,在支付完首付款、房屋维修基金、契税等各项高额费用的同时,发现还有一项  相似文献   

19.
在香港金融和房地产业务活动中,贷款申请人把自己所属的房地产所有权或使用权抵押给银行,在抵押解除时将房地产所有权或使用权从银行赎回的活动,被称为房地产按揭。它是一种专门以房地产所有权或使用权为贷款抵押的法律行为,是香港公民、法人解决购房资金的有效手段。随着我国金融业务活动和房地产经营的全面开展,房地产按揭(抵押贷款,下同)这种通行的国际惯例已开始引入大陆的金融业和房地产一业,它将对大陆银行贷款安全和房地产市场的繁荣起一到保障促进作用。加强对香港房地产技揭法律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我国金融房地产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20.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发展,“楼花按揭”这一海外来词也被引入房地产开发市场.或许您对这个名词还很陌生,但在房地产交易中,“楼花按揭”已经被频繁使用.那么,什么是“楼花按揭”?它是怎样产生的?这种经济形式的法律性质和关系如何呢?《楼花按揭与我国抵押权制度之发展》一文将回答上述问题,并将“楼花按揭”与有关的法律制度进行比较分析,同时介绍我国目前房地产开发市场中“楼花按揭”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