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凝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学术队伍、引领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方向、推进党和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支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新时代,我们要以更加有效和更富有感染力的方式,将马克思主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大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成为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新时代骄子。  相似文献   

2.
罗金彪 《前沿》2014,(21):58-59
在新时期,随着高校教育的不断改革,要求加强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而马克思主义是对物质世界、人类社会及人类的精神世界科学的阐述和总结,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基础。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可以有效地传递和发展政治文化,培养学生对社会主流价值的认同,促进社会精神文化层面的统一,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找寻科学有效的途径在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众化,提高高校学生的政治素养和思想道德素养。  相似文献   

3.
李秀娟 《前沿》2014,(21):41-42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否真正在大学生群体达到入脑、人心、人行的关键环节。这就需要在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基础上,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大学生日常生活实践相结合,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引导当代大学生积极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4.
试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理论依据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校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高校德育的实践环节。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同样需要有一定的理论作为指导和依据。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理论依据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实践的理论。中国古代的力行教育理论以及西方的实践教育理论也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提供了重要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5.
陈振勇 《人民论坛》2012,(20):146-147
高校是全国最优秀青年的集散地,因此在高校加强马克思主义经典教育意义重大。但由于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多元化以及教学方式等方面的原因,使得在高校加强马克思主义经典教育存在较大困难。需要采取将马克思主义经典研读纳入高校必修课程,实施马克思主义经典教育师资培养工程等方法科学推进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经典教育。  相似文献   

6.
王黔平 《传承》2014,(10):99-101
随着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当前大学教育中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位面临着重大挑战,对教育模式、理论表达模式提出新的要求。但一些高校教育模式和理论宣传教条、僵化、空洞,还停留在"说教"这种传统模式,宣传教育内容没有得到及时更新,造成了理论远离具体实践,与社会现实和市场经济脱节。  相似文献   

7.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力量,如何创新路径开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是新时期辅导员的重要职责和使命。高校辅导员开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途径有:辅助第一课堂、主导第二课堂、组织学生社会实践、构建校园文化平台、开展网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等。  相似文献   

8.
张瑞  赵君 《前沿》2013,(15):30-32
理工类高校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阵地,但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存在信仰教育与现实不相适应,课堂教学与课外社会实践不相适应,大众化教育与主体不相适应,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建设与现实需要不相适应等问题,做到坚持一个体系、强化两个结合、构建三组向度、协同四支队伍是理工类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转型期,社会思潮和社会文化日趋多元化,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成巨大冲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诸多挑战。如何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质量,使学生真正在课程教育中受到应有的教育,是摆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通过对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研究,分析现状,查找问题,提出解决对策,旨在为正在从事高校"两课"教学及有关人员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是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实现"三全",必须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建设。加强主阵地建设需要重点考察和解决三个关键问题,强化马克思主义对其他学科的引领与加强教师队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现全员育人;以铸魂为目标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创新,实现全过程育人;维护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实现全方位育人。  相似文献   

11.
《传承》2016,(11)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作为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元素之一,有其特定的内涵,本质上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之上的对待宗教现象与宗教问题的正确理论。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内涵进行分析,探析广西大学生宗教观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加强高校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教育、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等对策,从而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相似文献   

12.
唐文艳 《传承》2015,(3):64-65
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使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之话语权陷入时代困境。从"话语"的语辞分析入手,运用传播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话语困境进行原因分析,分别从教育传播主体、受众和吸引力三个维度进行考察,对推进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信息化推动着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学方法的不断发展。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 育的主渠道,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其教学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关系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改革的新途径、新方法。信息 技术在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中的应用,主要是发挥其作为教师的教学工具、学生的认知工具、重要的教材形态、主要的 教学媒体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在高校大学生中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铁肩  李真真 《传承》2010,(6):132-134
由于受到各种社会思潮尤其是西方的一些不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思潮、价值观念的影响,在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信仰模糊、理论脱离实际等问题。要有效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必须要充分运用各种载体和传播平台,不断拓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渠道。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工程,它需要高校从理论灌输、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建设等多个方面努力,寻求多种途径。  相似文献   

15.
陈国富 《前沿》2008,(10):3-6
实践范畴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逻辑起点,也是其理论硬棱。离开了实践就无法说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革命性。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既是解放思想的体现,又是改革开放实践的理论前提。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点的实践有待于后人对它释放更多的内涵,而关注改革、不断解放思想、科学发展是当前反思实践标准的寓意所在,借以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更具现实的指导。  相似文献   

16.
中越两个社会主义国家都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与创新;教育内容上,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越南化马克思主义为主体,重视社会主义特色理论教育,强调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教育途径与载体上,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与教学为主渠道、主阵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重视全社会的舆论宣传与教育。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17.
在高校大学生中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受到各种社会思潮尤其是西方的一些不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思潮、价值观念的影响,在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信仰模糊、理论脱离实际等问题.要有效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必须要充分运用各种载体和传播平台,不断拓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渠道.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工程,它需要高校从理论灌输、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建设等多个方面努力,寻求多种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创办高等教育的重要经验之一是扎根中国大地,办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坚力量。抓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要从中国实际和中国国情出发,扎根中国大地。这是新时代对高等教育赋予的使命要求。  相似文献   

19.
马可 《人民论坛》2012,(20):132-133
高校是社会精英的聚集地,因此高校应当成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沿阵地。学术界有关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虽然成果显著,但仍然存在着视野狭小、涉及面窄等不足。需要从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与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高校推进的可行性途径两个方面入手,进一步研究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20.
陈金波 《求索》2012,(11):199-201
西方马克思主义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欧洲,20世纪60年代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社会又重新兴起了以西方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旗帜的与正统马克思主义相对立的"新左派运动",由此推动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步入鼎盛时期,并形成了诸多思想流派,由此萌生出西方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思想。整体上看,西方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思想主要蕴含以下基本论断:社会教育乃为社会再生产的工具、教育旨在培养知识工人、教育变革旨在推动公共教育普适化。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思想虽与正统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理论相距甚远,但其教育哲学理论积淀为我国教育理论发展和社会教育实践提供了借鉴,为构建和谐教育生态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