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雷玖夏 《新湘评论》2004,(12):30-30
增强执政意识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前提。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无产阶级政党夺取政权不容易.执掌好政权尤其是长期执掌好政权更不容易。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这是总结世界各国执政党的兴衰成败以及无产阶级政党实践经验得出的一个深刻论断,充分揭示了牢固树立执政意识,不断增强忧患意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笔者认为.增强执政意识,首先要增强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执政意识。  相似文献   

2.
李朝阳 《探索》2012,(3):37-41
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世界上一批大党、老党相继失去长期执政地位。究其根源,与这些政党失去党的纯洁性有密切关联。近年来,胡锦涛同志多次强调要切实推进党的纯洁性建设。研究这些政党的教训,对同样是大党、老党的中国共产党保持纯洁性以实现长期执政有诸多启示:越是长期执政,越要注意保持纯洁性;保持思想纯洁是长期执政的根本;保持队伍纯洁是长期执政的基础;保持作风纯洁是长期执政的关键等。  相似文献   

3.
党的执政基础是党执掌国家政权所必备和依赖的社会条件以及自身优势。党的执政基础是党执政的基石。党的执政基础关系到党在中国社会中的历史地位 ,关系到党的执政成效。执政基础涉及的内容非常丰富 ,但对中国共产党来说 ,执政基础是党的性质规定 ,是党的执政实践要求 ,也是党的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党要巩固执政地位 ,就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理论指导 ,牢固确立党的理论基础。从政党政治的发展历史看 ,政党是一批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有明确的政治目标者组成的政治集团。理论是政党行动的先导 ,决定和影响政党纲领的内容。世界政党政治的发展历…  相似文献   

4.
降低执政成本提高执政水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执政成本可以理解为执政党为维护执政地位和政权运行,为推行自己的社会理想和政治主张投入的执政资源的总和。执政党要重视执政成本,执政必须讲成本,这一点任何政党都概莫能外。现阶段我们党在执政中付出的执政成本仍是较重的,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党的执政成本问题的研究,探讨降低执政成本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5.
腐败,不论对哪个阶级的执政党,都是致命的毒瘤。无产阶级政党夺取政权不容易,执掌好政权尤其是长期执掌好政权更不容易。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深刻汲取世界一些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对于我们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自觉地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实,始终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6.
刘爽 《发展论坛》2002,(2):64-64
众所周知,苏联共产党是世界上最早夺取国家政权和执政时间最长的无产阶级政党,是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但是,苏联共产党在执政74年之后一夜垮台,丧失了执政地位,并导致了国家的解体。这种现象已经引起了中国共产党的深刻反省和高度重视。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要深刻认识和汲取世界上一些长期执政的共产党丧失政权的经验教训。党执政的时间越长,越要抓紧自身建设,越要从严要求党员和干部。日前,一部配合“三个代表”的学习,全面分析和诠释苏共丧失执政地位的理论著作:…  相似文献   

7.
鲁从阳  李克海 《唯实》2005,(10):33-36
从历史渊源来看,执政合法性首先是作为一个伦理学命题提出来的。从当代政党执政的实践来看,政党执政的合法性是指人们内心的一种认同态度,这种态度取决于政党的执政既要是合乎法律的,更要是公正的,合道德性的。失去了执政的道义基础,任何所谓合法的法定程序都挽救不了政党失去执政资格的命运。  相似文献   

8.
第一,政党在民众中获得认同的比例,与政党取得政权的概率及执政地位的巩固成正比。权力来源于民众,没有民众的认可,政党就无法走上执政地位。当然,不同的政党,获得民众支持的方式可能不同,有以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真诚行动赢得民众支持拥护的,也有以各种欺骗、作假、甚至收买等方式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获得民众支持的。这里就有了真正的认可和虚假的认可的区别,但表现出来的形式具有共性。如果得不到多数民众的认可,政党的执政地位是不会持久和巩固的。第二,政党依法执政水平的高低,与政党表达民意的程度及政党自身权威性在民众中获得认同…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作为我国宪法规定的唯一具有合法执政地位的执政党,其执政能力具有明显的特殊性:中国共产党是法定的执政党;我国的政权体系中还存在政党与政府的"二元制结构"等。党执政能力的特殊性要求我们采取特殊的方式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0.
每个成熟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形态和文化个性,并在其政治社会的发展中逐步形成自己的政治文化。相应地执掌国家政权的政党在其执政过程中,也会逐渐形成自己特定的执政文化和执政道德。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执政文化和执政道德日益成为政党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理论与当代》2010,(4):54-55
<正>邵景均在2010年第4期的《求是》杂志上撰文说:任何政党、政治集团执政以后,都面临着失去政权的危险。在和平建设时期,危险主要来自执政党内部的腐败。执政党只有坚决反对腐败、有效地预防腐败,才能保持执政地位,维护国家的稳定和  相似文献   

12.
论降低执政成本与提高执政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降低执政成本,提高执政成效,是世界所有政党在执政过程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课题。中国共产党要想真正提高自己的执政能力、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完成自己的执政使命,必须增强执政成本意识,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降低执政成本,从而不断提高执政成效。这是马克思政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执政理念是执政党在执掌国家政权和实现政治目标过程中起指导作用的观念体系.确立科学的执政理念,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已经从一个夺取政权的党,成为一个领导人民掌握政权的政党,从搞计划经济的党,成为发展市场经济的政党,从处于相对封闭状态的党,成为一个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政党.与之相适应,执政党要进行自我改革,实现自我转型,把党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全党树立科学的执政理念.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在多党合作基础上由共产党执政、各民主党派参政的合作中执政,作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执政方式,是世界政党政治中一种崭新的执政类型.它既是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本质反映,也与一党执政、轮流执政和联合执政等具有本质的区别.它有利于扩大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巩固执政地位,提高执政绩效,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1 )在现代国家 ,政权皆由政党来执掌。之所以如此 ,“这是因为在 1 9世纪以来崛起的大众社会的形势下 ,政党是体现人民大众的政治目的的唯一有效手段。”(英国历史学家巴勒克拉夫语 )由此 ,我们来理解执政和执政体制 ,那么 ,所谓执政指的是执政党对公共权力的控制 ,而执政体制就是政党掌握公共权力过程中处理和协调其与国家权力机关以及其他政治组织关系的机构设置和权限划分的制度总称。( 2 )从这样的意义上来认识 ,当今世界政党执政体制从外在形式上典型地可分为三类 :两党轮流执政体制、多党联合执政体制和一党长期独掌政权的执政体制。…  相似文献   

16.
薛琳 《党课》2008,(1):79-81
印度国民大会党(简称国大党)成立于1885年,现在约有初级党员3000万,积极党员150万,不仅是印度规模最大的政党之一,也是世界各国中党员人数较多的政党之一。它曾在印度独立至今的中央政坛先后独家执政45年,带领印度人民争取解放,发展经济,建设国家,为印度的独立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7.
致使苏联解体、苏共亡党的原因很多,对自身执政能力建设重视不足无疑是一条重要诱因。在苏共执 政后期,执政方式和执政体制上的缺陷表现得日益明显,党的执政理念也出现了偏差,加上苏共长期以来对内对外 奉行错误的执政方略,导致苏共执政环境日益恶化,执政资源逐步流失,最终动摇了苏共的执政基础,使之丧失了 执政地位。这充分证明:无产阶级政党夺取政权不容易,执掌好政权尤其是长期执掌好政权更不容易,因而必须持 之以恒地加强自身的执政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8.
政党的执政方式,是伴随政党政治的出现而产生的。在长期执政的过程中,西方各国政党逐步建立和健全了政党执掌政权的一系列制度法规,形成了西方政党执政的基本模式。这个模式主要包括以下环节:参加选举、获取执政资格,控制议会、掌握立法权,间接介入政府、掌握行政权。我们应从西方政党的执政方式中获得一些启示,得到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9.
论反腐倡廉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腐败是寄生在党和国家健康机体上的毒瘤,如果任其泛滥,必然会使党的执政基础遭到削弱,党的执政地位产生动摇。反腐倡廉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客观要求,能否有效地遏制腐败现象在政权机构内部蔓延,能否在政权运作中形成一套科学、严密、规范的防腐反腐机制已成为衡量一个阶级、一个政党是否具有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执政党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以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工作为保证。  相似文献   

20.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首先必须要认清政党的执政规律。执政党只有遵循现代政治生活的规律,才能保持社会稳定,规范社会秩序,推动社会进步,巩固国家政权。按照执政规律要求,执政的共产党必须深入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完善执政机制;努力强化自身建设,提升执政能力;善于学习和借鉴其他政党有益的执政经验,增强执政优势;继续深化“三个规律”的认识,提高执政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