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20年5月30日)沪府规[2020]11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现将《关于本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关于本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实施意见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经济带发展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坚决贯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方针,加  相似文献   

2.
正渝府发[2020]11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为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坚定贯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方针,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现就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制定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以下统称三线一单),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  相似文献   

3.
正辽宁省人民政府文件辽政发[2021]6号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中发[2018]17号)精神,推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现就实施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以下简称"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4.
正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经济带发展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市政府印发《关于本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现就有关内容解读如下:一、《意见》出台背景"三线一单"是指基于区域的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和资源利用上线(统称"三线"),通过制定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统称"一单")的方式对特定区域国土空间提出环境管控要求。为推进"三线一单"的  相似文献   

5.
马青华 《今日浙江》2013,(15):54-55
近年来,诸暨市始终牢固树立生态优先、保护优先的理念,坚持把生态建设作为惠民工程来抓。制订和出台了生态市建设规划和实施意见,在浙江省14个试点县(市)中第一个完成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编制;制订实施了生态补偿机制和政策意见,设立每年500万元的生态保护补偿基金;加大对诸暨市陈璜等生态功能区建设和保护,使生态建  相似文献   

6.
正闽政[2020]12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精神,我省已按国家有关技术规范指南要求,完成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以下统称"三线一单")编制工作。现就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通知如下:一、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建立覆盖全省的"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提供有效环境支撑。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诸暨市始终牢固树立生态优先、保护优先的理念,坚持把生态建设作为惠民工程来抓.制订和出台了生态市建设规划和实施意见,在浙江省14个试点县(市)中第一个完成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编制;制订实施了生态补偿机制和政策意见,设立每年500万元的生态保护补偿基金;加大对诸暨市陈璜等生态功能区建设和保护,使生态建设稳步扎实地推进.  相似文献   

8.
<正>中共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提出,省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快确定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制定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本文以吉林省为例,提出"三线一单"总体设计思路,并从工作机制、配套政策和技术支撑等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郎诚 《重庆行政》2014,(3):16-18
正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和中共重庆市委、市政府《关于科学划分功能区域、加快建设五大功能区的意见》的总体部署:三峡库区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并重,实施三峡库区涵养发展的战略。如何加强生态涵养、实现永续发展、建设美丽库区是一个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0.
《陕西政报》2021,(2):11-16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为深人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中发〔2018〕17号),现就我省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人清单(以下简称“三线一单”),建立健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11.
甬政办发[2012]296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及部省属驻甬各单位:为贯彻《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严禁四明山区域毁林开垦切实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切实保护四明山区域的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经市政府同意,制定本实施意见。一、充分认识保护四明山区域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四明山区域是浙东最大的"绿肺",是我市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和饮用水源地,生态地位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我们围绕建设生态文明和全面小康社会两大战略目标,积极推进发展生态经济、优化生态环境、弘扬生态文化"三大任务",扎实做好生态保护、恢复、优化、建  相似文献   

13.
正宁政发[2020] 37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和《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关于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实施意见》(宁党发[2020]17号)有关要求,按照生态环境部统一部署,  相似文献   

14.
为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江西省全面启动了十二大生态经济工程建设。十二大生态经济工程是以保护一湖清水为重点,以优化能源结构为基础,实施两核、两控、两网6大基础设施工程和以生态保护、污染治理为主要内容的6大生态环境建设工程,总投资超过3600亿元。  相似文献   

15.
为尽快改善草原生态环境,促进草原生态良性循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现就加强草原保护与建设提出以下意见:一、充分认识加强草原保护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草原在国民经济和生态环境中具有重要的地  相似文献   

16.
正《关于推动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提出,统筹实施"两山三库五河"生态保护,系统推进"一城两带多园"绿色发展,走出一条特色化、品牌化、差异化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着力将生态涵养区建设成为展现北京美丽自然山水和历史文化的典范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区、宜居宜业宜游的绿色发展示范区。  相似文献   

17.
辽政发[2007]44号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立健全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战略部署,加快生态辽宁的建设步伐,支持东部生态重点区域(以下简称东部地区)生态环境和水资源涵养基地建设,充分调动东部地区加强生态建设与保护积极性,推进全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省政府决定,从2008年开始,对东部地区实施财政补偿(以下简称  相似文献   

18.
张磊 《群众》2020,(4):46-47
为深化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与传承工作,维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环境,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真性、活态性、整体性保护的新路子,2011年原江苏省文化厅下发《关于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的指导意见》,正式提出打造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实施生态化保护工程的意见。此后,省厅与各地密切协作,吸纳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从凝聚共识、制定规划、出台措施、建章立制等方面入手,先后建成10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极大地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的保护、传承与发展。2019年3月,《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颁布,为我们系统梳理各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经验做法、进一步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正>"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党的十八大以来,有一件事,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强调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账",这件事就是生态环境保护。他明确指出,"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0.
朱钦万 《重庆行政》2014,(4):99-100
正中共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作出的主体功能区划分的战略部署,明确地将地处库区腹心的巫山定位于"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这意味着巫山面临保护生态环境和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压力。巫山县委、县政府立足生态涵养发展区功能定位,积极探索科学发展之路,旗帜鲜明地提出走"生态立县"之路,对高寒边远山区村民实施生态扶贫搬迁。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也是一个成功的探索——在没有任何可借鉴的"范本"前提下,巫山县大胆试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