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今年8月5日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恩格斯逝世100周年。这位伟人虽然离开我们已整整一个世纪,但他和马克思的英名,他们的光辉业绩,他们的伟大学说依然熠熠生辉。恩格斯和马克思一起,为创立马克思主义学说,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作出了彪炳史册的伟大贡献。在恩格斯的革命生涯中,他为创立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了突出贡献,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哲学遗产。  相似文献   

2.
《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是恩格斯在一八八六年所写的一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著作,它的主要内容是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它的理论来源之间的关系,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领域中的伟大革命。十九世纪的八十年代,马克思主义已经取得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是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是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国际工人运动的经验总结,也是批判地继承了人类先进思想的优秀成果并加以革命改造和发展的结果。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三个主要理论来源的基础上,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剩余价值学说和关于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  相似文献   

4.
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唯物辩证法坚信事物都是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的全部思想,都贯穿着发展观,渗透着发展精神。马克思主义的全部努力,就是运用这个最彻底、最完整、最周密、内容最丰富的发展论去考察事物。《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以下简称《费尔巴哈论》)是恩格斯晚年的一部成熟著作,概括了马恩一生哲学方面的伟大成果。在此书中,恩格斯叙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联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实现的革命变革,论述了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中后期的西欧,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在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实践中形成的。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史上,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5-1846年问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一部里程碑式的经典著作。在这本著作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基本完成了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的批判,清算了以往的主流哲学思想,第一次系统全面地论述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原理,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点,实现了人类哲学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变革。该书虽然距今已有一百六十多年的历史,但重温这部经典文献,仍获益匪浅,感受到了它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恩格斯在投入革命实践,总结欧洲工人运动的经验,批判地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确立了正确的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并对它作出了中国化的表述,即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相似文献   

7.
崔剑齐 《世纪桥》2014,(5):52-53
《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著作清算了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前的哲学信仰,揭露了当时德国各种意识形态的实质,创立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历史观上首先批判了费尔巴哈"抽象的人",从"现实的个人"出发来研究人们的社会关系,此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基本原理,系统地阐明了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同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一切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实现了哲学史上的革命变革。  相似文献   

8.
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文的标题中所用的"终结"一词,其对应德文原意有丰富的内涵,既是结束过去,又要开出新路,其文章的目的和内容也在于此。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哲学由于自身的局限性,都无法担负这样的历史使命;他们认为要终结旧哲学,就必须深入到旧哲学的内部,特别应从康德到费尔巴哈哲学发展的内在逻辑中,认清他们的贡献和局限;要开辟新哲学,就必须立足现实,回应时代的呼唤,从理论到现实、从内容到形式进行一场全新的哲学革命。  相似文献   

9.
王祥 《求实》2016,(5):25-30
马克思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划时代的变革,其当代性源起于时代诉求、实践发展以及近代以来西方哲学尤其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性继承和发展之中。作为人类最高智慧成果之一,马克思哲学始终属于当代哲学的研究视域,对其当代性的深层意蕴探讨是关系到马克思哲学理论命运和未来社会实践发展的重大问题。实践唯物论的哲学根基、本真批判精神二重性的科学态度、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深刻洞察使马克思哲学始终以与时俱进的姿态在各个历史时期保持着自己的创新活力,确证自己的"在场"和当代性。马克思哲学当代性所含的深层意蕴对于推动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指导我们认识和解决现实社会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王鲁玉 《世纪桥》2008,(1):27-28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在马克思哲学史中富有转折性的意义,其实现哲学变革的理路框架是:宗教问题是其实现哲学变革的理论切入点;实践问题是其实现哲学变革的理论基础;人学问题是其实现哲学变革的理论核心;新唯物主义问题是其哲学变革的理论归宿点。马克思正是在这个框架中开出了他伟大的哲学革命的路向。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第一次把科学的实践概念引入认识论,从而划清了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旧唯物主义的界限,实现了认识论在哲学史上前所未有的革命变革。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指出:“为了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就必须首先...  相似文献   

12.
正马克思的整个理论生涯,在其早中期阶段马克思逐步深化和理清了德国古典哲学与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批判继承关系,到他和恩格斯一起写作《德意志意识形态》时创立了一种具有独特形态和范式的实践观,即实践唯物主义。马克思所创立的新实践观批判性地克服了西方哲学传统中道德实践论与技术实践论的各自片面性,在新的方向上整合了两者的对象领域和价值追求,将实践哲学提升到了更加全面而深刻的历史高度。因此,有很多研究者认为  相似文献   

13.
政治经济学逻辑中的政治哲学颠覆———青年恩格斯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解读□张一兵在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中,对青年恩格斯并非是不重视的。可是,学者总是愿意相信是马克思影响恩格斯,而忽略了后者的《政治经济学大纲》在特定时期中十分关键地影响前者的一面...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区别于包括旧唯物主义在内的旧哲学,就在于它是以实践为基础,从主体的维度来建构自己的实践唯物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维度来源于黑格尔,尤其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集中体现了其实践唯心主义基本观点。马克思在吸收实践唯心主义的基础上,构建了自己的实践唯物主义哲学,实践唯物主义的创立在哲学史上引起了革命性的变革,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革命。这一革命的实现是通过这样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展开的,即在击穿传统理智形而上学得以顽强支撑的"理性实体"的同时,马克思把"感性活动"的原则导入到自己的哲学中,将其根植于稳固的生活世界,并从存在论的根基处开启了全新的哲学事业,并实现了哲学上的伟大革命。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在创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践中,始终贯穿着深沉的哲学思考,表现出作为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人物的独特智慧。邓小平理论以其强烈的实践品格和超越精神形成了鲜明的理论个性。马克思、恩格斯把实践作为自己哲学的核心,用实践的观点看待世界、真理、人、历史和哲学本身,形成了新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实现了人类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毛泽东也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的特点之  相似文献   

17.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始人之一,和马克思一起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实现了社会主义史上的第一次伟大飞跃。恩格斯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导师,他深入工人运动的实践,撰写了许多著作,在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活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恩格斯从实践逻辑、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出发阐述了《共产主义原理》的生成逻辑。《共产主义原理》的科学内涵中蕴含了丰富的共产主义思想,这些思想理论在今天仍然熠熠生辉,具有深刻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8.
恩格斯与马克思一样,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列宁指出:“在他的朋友卡尔·马克思(于1883年逝世)之后,恩格斯是整个文明世界中最卓越的学者和现代无产阶级的导师”。(《列宁选集》第一卷第86页)同样,恩格斯在创立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方面也作出了自己的卓越贡献。下面,我试以马克思逝世前后两个阶段来论述恩格斯对创立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所作的主要贡献。  相似文献   

19.
150年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合写的《共产党宣言》在伦敦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列宁曾经说过:“这部著作以天才的透彻鲜明的笔调叙述了新的世界观,即包括社会生活在内的彻底的唯物主义、最全面最深刻的发展学说辩证法以及关于阶级斗争、关于共产主义新社会的创造者无产阶级所负的世界历史革命使命的理论。”早在1844年8月,已成为唯物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巴黎相会。共同的信仰使他们建立起伟大的友谊,开始了共同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无产阶级解放进行斗争的征程。1847年,马克思和恩格斯接受正义者同盟的邀请…  相似文献   

20.
青年恩格斯在不来梅、柏林和曼彻斯特的生活和学习经历使他得出私有制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结论。恩格斯进而在《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中通篇详尽阐释消灭私有制的必要性,并在该文中运用生产力尺度批判国民经济学,从而创造性地将古典政治经济学、德国古典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这三方面理论资源联系起来,并对它们进行批判性加工与整合,为唯物史观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也是他和马克思合作建构唯物史观的准备性著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