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1 毫秒
1.
梁海斌 《上海党史与党建》2009,(12):F0003-F0003
2009年11月21日,由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华东师范大学联合举办的“中国共产党的民主建设”学术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60多名来自各系统的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2.
《求贤》2013,(8):48-48
由华东师范大学考试与评价研究院中外名校研究中心与国内20余所著名高中共同发起的C20慕课联盟(高中)筹建大会,日前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C20慕课联盟(高中)旨在推动中国高中开发大规模在线公开微视频课程,促进“翻转课堂”的实施,改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3.
2007年10月13日,由上海市马克思主义论坛组委会、上海市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和华东师范大学共同举办的“上海市第四届马克思主义论坛”在华东师范大学隆重举行。来自上海市10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培养单位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参与了本次论坛。大家围绕以下三个专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4.
庄俊举 《党史博采》2005,(1):145-147
由中央编译局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所、国际罗莎·卢森堡协会、德国罗莎·卢森堡基金会主办,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协办的罗莎·卢森堡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11月21-22日在广州华南农业大学举行.来自德国、日本、美国、法国、瑞士、俄罗斯、印度、挪威和奥地利等9个国家的32位外国学者,以及来自中央编译局、中国社会科学院、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广州市社会主义学院、杭州师范学院、温州师范学院、中国妇女报社等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新闻单位的40多位国内学者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5.
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创建于1958年,1963年被定为上海市重点中学,1978年被定为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中学,2005年被评为上海市首批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学校是上海市文明单位,  相似文献   

6.
2010年全国中共党史党建学位点会议于10月中旬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会议围绕贯彻中共中央十号文件精神,就如何加强党史学科建设进行了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7.
嗅到卖“知识产品”商机 从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到上海交通大学任教,今年47岁的李月庆本来走的是一条典型的知识分子的道路。不过,1994年,李月庆离开了从教7年的学校,作为中方工作人员之一参与创建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后被留校。  相似文献   

8.
2007年,教育部在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6所直属师范大学重启师范生免费教育。今年秋天,首届10597名免费师范生走出校园,陆续走上三尺讲台。他们中90%以上去了基础教育还很薄弱的中西部任教,39%进入县镇及以下中小学。  相似文献   

9.
梅宏 《党史文苑》2006,(10):4-7
为了纪念建党85周年暨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华东六省一市中共党史学会在南昌举行学术研讨会。出席这次学术研讨会的有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江西和上海六省一市的党史学会会长、论文作者等与会代表近50人,提交大会学术论文44篇,会前已由江西人民出版社结集出版。江西省政协常委、江西省中共党史学会会长苏多寿,著名党史专家马洪武、唐培吉等主持大会。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沈谦芳,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毛智勇发表了热情洋溢的大会致词。南京大学教授马洪武、山东省德州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王玉玺、福建省宁德市委党校副教授刘雄、同济大学教授张劲、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齐卫平、江苏省委党校副教授周延胜、漳州市委党校教授何池、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教授张云、浙江理工大学教授渠长根、南昌大学副教授刘金菊、福建省委党校教授蒋伯英,南昌大学教授刘勉玉、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唐莲英等13人,先后在大会上就自己的论文或即席选题,做了精彩的发言。  相似文献   

10.
在全国第八次课改中,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脱颖而出。华东师范大学钟启泉教授说,新课程的教学“是以对话为中心的教学”。试问:处于对话情境中的教师,还要不要对学生引导?又如何引导?教师作为对话中的“首席”应当如何发挥作用?这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我国南宋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理论家叶适(1150-1223)字正则,号水心,浙江永嘉人。他主张唯物论,有很多独到见解。他生逢衰世,对南宋小朝廷偏安一隅的做法很不满,写了不少理论文章,论述政治得失。其中,在“养士”、“取士”与“任官”几方面,发前人所未发,论前人所未论,发人深省,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2.
《理论与当代》2012,(2):54-55
12月1日的《社会科学报》刊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杨国强近日在上海的一次学术年会上的演讲。他说,中国的近代化或者是现代化发端于19世纪,如果以社会转型来界定其内涵的根本内容,那么这个过程到今天仍未结束,19世纪中叶产生的“富强”观念以及19世纪末期引进的“进化”观念。曾经影响19世纪和20世纪的中国人,  相似文献   

13.
汪金友 《实践》2006,(9):48-48
团结就是力量,就是创造,就是进步,就出奇迹。无数的历史经验证明,无论是一个家庭、一个团体、一个军队,还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只有大家都重视团结,珍惜团结,维护团结,以实际行动搞好团结,才能和睦相处,才能和谐发展,才能心情舒畅,才能朝气蓬勃,才能坚强如钢,才能奋发向上。否则,任何不重视团结、不珍惜团结、不自觉维护团结,甚至破坏团结的行为,都必然导致人心涣散、人心相疑、人心相夺、人心相斗。不仅缺少凝聚力,而且会丧失战斗力。所以,在新的形势下,按照胡锦涛同志“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的要求来检验自己的思想和言行,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理论与当代》2005,(6):49-50
记者孙璇、郝婧羽在4月28日的《羊城晚报》上就目前中小学教育现状采访了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院长、教授陈玉琨。陈教授指出,现在的教辅,什么《每课一练》、《每日一练》。这么多教辅出现,主要原因并不是为了青少年着想,而是出于利益驱动。现在有些地方的相关教育部门靠编教参、教辅,居然编成了“最富有的部门”,实在太糟糕了。在青少年学生中。  相似文献   

15.
人才的重要在于,它是事业成功的必要条件和基本要素。在对人才的认识上,树立辩证唯物论的人才观很重要。首先,人才不是“天才”,而是靠实践的培养锻炼不断增长才干的。其次,人才不是完人,即使是各行各业的骨干,也是“术业有专攻”,长处与短处并存的,只有用其所长,才能人尽其才。  相似文献   

16.
彭彪 《新湘评论》2008,(12):14-15
我的家乡坐落在两个小山脉之司,一块狭长平地,是一个边远的小山村。一条弯弯曲曲溪流从村子中间穿过,静静地流向远方。改革开放初期,村子里还很穷。听老人说,在那个年代,村子里人们上山做农活基本是穿草鞋。草鞋的原材料是稻草,不需要任何本钱,只要抽十来分钟时间编织,而且,草鞋家家户户都会编织,所以草鞋就成为上山做农活的专用鞋。  相似文献   

17.
中组部启动首次全国组织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广泛好评。前不久,中组部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指出,组织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架起了组织部门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桥梁”,树立了组织部门认识自身差距和不足的“镜子”,提供了客观评价组织工作的“尺子”。桥梁、镜子、尺子的比喻,生动形象、意味深长,启发包括组工干部在内的广大干部,开展工作应当了解民意,尊重民意,按民意要求办事。  相似文献   

18.
功臣、酒仙、囚徒,看起来似乎风马牛不相及,其实不然,活生生的现实告诫人们,一些违法犯罪分子,就是自恃有功,而任意放纵自己,由功臣堕落为囚徒。  相似文献   

19.
山西省忻州市某区司法局年仅36岁的原副局长银建军,原本事业有成,前程无量,却因迷恋赌博,欠下巨债,竟策划、组织了绑,架幼儿园女教师索要150万元巨款的惊天大案。2003年1月27日,银建军被忻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绑架罪判处有期徒刑15年。  相似文献   

20.
一般人会面临两个人生课题,做人和做事。一个人若当上领导干部,还要增加一项:做官。 关于做人。中华民族历来讲究做人的道理,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宝贵的经验。在人的一生中,做好人最重要,也最困难。一个人拼上三年两载,最多十年八年,或许能做成一两件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