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个半多世纪以前,马克思、恩格斯写了《共产党宣言》一书,为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事业创立了科学的思想体系,为共产党人立党奠定了理论基础。《宣言》的内容极其丰富,主要包括三个基本思想:一是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二是共产党人建立政权一定要进行新的精神生产(文化建设);三是共产党人一定要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一个半多世纪以后,江泽民同志代表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著名的“三个代表”思想,这是对《共产党宣言》基本原理的继承和发展。从继承上看,“三个代表”思想来源于《共产党宣言》,说明“三个代表”思想是…  相似文献   

2.
一个半多世纪以前,马克思、恩格斯写了《共产党宣言》一书,为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事业创立了科学的思想体系,为共产党人立党奠定了理论基础。《宣言》的内容极其丰富,主要包括三个基本思想:一是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二是共产党人建立政权一定要进行新的精神生产(文化建设);三是共产党人一定要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一个半多世纪以后,江泽民同志代表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著名的“三个代表”思想,这是对《共产党宣言》基本原理的继承和发展。从继承上看,“三个代表”思想来源于《共产党宣言》  相似文献   

3.
文廷海  丁光泮 《求索》2008,(7):226-229
苏辙在集解《春秋》时,从思想史的角度对《春秋》的思想进行解读。政治思想,首先从“尊王命”、“正周班”、“尊王官”、“尊王人”、“王者无敌”、“天子无出”、“天子不会”第一次对《春秋》“尊王”之义进行全面的解说,这是苏辙《春秋集解》的重要贡献。此外,夷夏之防、“轻刑慎杀”等政治思想,也阐发新的见解。伦理思想,以“隆君父”为说,强调《春秋》的政治教化意义和“诛心”的作用。史学思想,说经以《左传》史实为本,标举《春秋》“书实”的思想,对春秋时代作“通变”性的历史考察,灌注了自觉的史学意识。苏辙《春秋集解》阐发思想内容丰富,对当时“以意说经”的《春秋》学风有所矫正。  相似文献   

4.
杨师群教授的论文《老子政治思想批判》深入批判了《老子》政治思想对中国社会的消极影响,实为对中国传统文化之扬弃和开新的学理探索。“杨文”的批判对象指向比较模糊,在批判中存在多重逻辑,个别论断有失公允。一是把理论与实践、价值与事实相混同,有断章取义之嫌;二是以现代学科分化视角审视《老子》思想,不予以历史的分析,有苛责古人之嫌;三是没有辩证地看待《老子》思想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有厚今薄古之弊。《老子》政治思想的扬弃和开新,应当明确批判的对象和进路,整体把握“南面之术”和“有道治世”的思想主题,以及“正言若反”和“形而上学”的言说特征,在“《老子》注我”和“我注《老子》”的辩证统一中探析《老子》政治思想跨越时空的的价值指向。  相似文献   

5.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在全党兴起一个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战略任务,党中央日前发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通知》,印发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这是推动兴起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重要举措,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一件大  相似文献   

6.
《学习与实践》2003,(7):4-10,16
中共中央关于印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的通知发布后,6月17目,武汉地区部分从事理论工作的同志齐聚一堂,座谈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大家认为,中共中央印发《纲要》,对于全党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学习《纲要》,对于深化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的认识,对于更好地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系统的科学理论,对于准确把握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不断引向深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武汉市委副书记殷增涛参加了座谈会并讲话。本刊摘发部分与会者的发言,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周易》号称“群经之首”,孔子晚年读《易》至“韦编三绝”;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庄子也受到过《易经》思想的沾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经部·易类序》指出,诸家各派无不“援《易》以为说”。也就是说,中国古代的历次哲学思潮的策源,都有《易经》的功绩。这说明《易经》思想具有哲学原创性,是早期儒、道思想的一个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8.
卢璐 《青年论坛》2014,(2):145-148
唐代以来,在统治者扶持下,崇老崇道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特别是在唐玄宗时期,把道家道教推向全面发展的繁荣时期。唐玄宗也成为第一个亲自注疏《老子》的皇帝,在《御注道德真经》和《御注道德真经疏》中,玄宗以“妙本”思想为理论基础,深入分析研究《老子》中的政治理论,也就是“帝王理身”与“无为理国”思想。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理论工作者在继承和运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经济思想的同时,对其中的某个或某些观点进行发挥和突破,早已是屡见不鲜的事了。然而,王元津教授刚刚出版的专著《马克思恩格斯经济发展思想导论》(以下简称《导论》)在全局上、总体上对马克思、恩格斯经济思想所进行的突破性研究尝试,则正如著名经济学家谭崇台教授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这在国内外都是第一次。”一、研究视角独到。《导论》明确地指出:在马克思、恩格期经济思想诞生至今的一个半世纪中,国内外经济理论工作者对马克思、恩格斯经济思想的研究形成了一…  相似文献   

10.
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教育课作为公安院校学生的必修课程,是公安院校根据培养目标和公安干警应具备素质的要求。我校一直坚持开设《中国革命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公安伦理学》等四门课程,在选修课中还开设了《国际政治学》等专题讲座。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深化“两课”改革,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思想重视,措施有力,努力为“两课”建设创造条件第一,明确指导思想,坚持和加强对“两课”的政治领导。校党委坚持从公安工作特殊性出发,明确把“两课”教育作为确保学生…  相似文献   

11.
吴绍丽 《湖湘论坛》2001,14(5):30-32
“以德治国”是江泽民于今年初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提出的。他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在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以德治国”思想之际,重读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以下简称《论修养》)一书倍感亲切,尤其感到该书所阐明的思想意识修养问题与“以德治国”思想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感到重新学习和研究刘少奇《论修养》一书,对于贯彻“以德治国”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一、《论修养》对共…  相似文献   

12.
张磊 《时事报告》2004,(2):19-24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采着重领会和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努力在认识上达到新的高度。他还指出中央同意印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比较系统地概括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成果,是学习的重要参考,按照这一精神,本期“报告会”请中宣部理论局张磊同志从上述五个方面帮助同学们加深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全面理解和系统把握。  相似文献   

13.
《半月谈》2003,(12):1-1
为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战略任务,中央印发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这是我们党思想理论建设的一件大事。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是要落到实处,要见实效。为此,我们应在以下三个方面来把握。  相似文献   

14.
张磊 《时事报告》2004,(1):18-23
推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为了帮助同学们增强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和把握,特别是提高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地位、精髓、主题、目标、核心的本质等方面的认识,本刊特请中宣部理论局张磊同志围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的学习,从三个方面和同学们交流学习体会。这一期主要解答中央为什么要印发《纲要》,以及《纲要》的基本特点和怎样学好《纲要》。  相似文献   

15.
张涅 《理论月刊》2001,(7):18-20
本文认为老、庄思想有本质区别。《老子》侧重于政治哲学范畴,表现出经验独断的思维形式,与兵家理性有渊源关系。《庄子》则从孔子儒家传统走出来,侧重于人生哲学范畴,表现出开放、流动的思维形式。从“黄老”到“老庄”的演变乃基于对《老子》的误读,《庄子》涵盖了《老子》。老、庄都没有形而上的自觉建构,“道”依附于经验层面,并非思想核心,因此现代学者据此把老、庄作为一个思想学派没有把握本质。汉以来的“九家”说已经不适合现代思想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作为政治课之一的《职业道德》课,如何发挥它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特别是如何结合毕业班学生的就业实际和思想实际,转变学生的观念和思想,做好毕业教育?本人试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这方面的体会。  一、注重“理念引导”  《职业道德》课不同于《就业指导》课之处,在于《就业指导》注重具体“操作”方面的指导,而《职业道德》注重“理念”的培养。但《职业道德》课中的理念培养,应避免高高在上的、强压式的理论灌输和干巴巴的枯燥无味的空洞说教,而应循循善诱地将学生的思想引导到正确的理念上来。  例如,…  相似文献   

17.
人事部党组书记、部长张学忠在2月27日人事部颁布《国家公务员行为规范》时指出:开展公务员行为规范教育,是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德治国”的具体体现。 《国家公务员行为规范》(以下简称《规范》)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体现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的重要思想,贯彻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是新时期加强公务员队伍作风建设的指导性文件,是公务员在履行职责、执行公务和社会生活中所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 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18.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系统地阐述其经济思想。它实际上就是一部政治经济学著作。在这部著作中所阐述的某些经济思想,仍然很有价值,值得现代人借鉴。如“无为”的经济哲学思想、商品交换和商业经营的思想、人的经济行为为利益所趋动的思想,以及利润、利息作为能否从事经营的标准的思想等等。下面就这些思想谈一点自己的看法。一、经济哲学思想:承“无为”、去“无欲”在《史记·货殖列传》开篇,司马迁就引了《老子》的一段话:“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接着…  相似文献   

19.
《道德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其“上善若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道德经》所蕴含的管理思想,正是当今现代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吸取和借鉴的思想基础,“道”可以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原则;“无为而无不为”可以理解为企业文化的最高境界;人本管理、柔性管理是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方法。挖掘《道德经》的管理思想,指导现代企业文化建设,对于我们加强现代企业管理,  相似文献   

20.
孙有祖 《今日海南》2008,(11):46-46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无与伦比的延续性.创造了辉煌的人类文明。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是一部充满智慧的宝典。有道云:古人“半部《论语》可以治天下”,今人“半篇《论语》可以护一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