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九二七年,正当北伐战争胜利发展之际,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右翼的蒋介石,经过一系列的阴谋布置,在取得帝国主义的支持和买办资产阶级的经济援助之后,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七月十五日,武汉汪精卫集团也发动了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第一次国内革命  相似文献   

2.
近两年,在"四·一二"政变的研究中出现了一些与原来的观点大不相同的新看法,其中有两种观点尤为引人注目:一是认为日本的"币原外交"在促成"四·一二"政变中起主导作用,否定了虞洽卿"衔英美日帝国主义使命"到南昌拉拢蒋介石"反共灭共"的传统说法.这种看法认为,当中国大革命危及帝国主义在华南的统治时,英美日等列强企图扼杀这场革命.但由于列强在  相似文献   

3.
汪精卫在“四·一二”政变后 ,曾一度采取“联共反蒋”政策。但从 5月底到 6月初 ,汪精卫对国共合作的态度却发生了急剧转变 ,并最终发动了“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背叛了国民革命。那么 ,是什么原因促使汪精卫叛变革命的呢 ?对此 ,史学界大都认为大革命时期的汪精卫本身就是一个“冒牌的左派”,亦即“假左派 ,真右派”,他的阶级性决定了他最终必然叛变革命。笔者认为导致汪精卫叛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试图对这个问题作一个较为全面的分析。一、武汉国民政府面临的种种困难对汪精卫叛变的影响“四·一二”后 ,国内局势急转直下。由于蒋…  相似文献   

4.
13.南昌起义———蒋介石叛变革命南昌城义旗高举正当北伐军胜利进军,国民革命取得了巨大成功的时候,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向共产党人和革命者举起了屠刀。无数的民族精华———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工农群众遭到蒋介石反动派的杀害,革命烈士的鲜血洒流在广大的国土上。帝国主义和大地主、大买办阶级以蒋介石新军阀集团为工具建立了南京反革命政府,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大革命失败了,革命从此转入低潮。但是,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党人并没有被吓倒,他们擦干身上的血渍,掩埋好战友的尸体,又坚强地站了起来,以百折…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从事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波澜壮阔,跌荡起伏。其中既有革命风暴席卷全国的顺利发展,也经历过几次严重危难。中国革命和建设正是度过重重危难后,才迎来了新时代的曙光。这样的严重危难共有七次: (一)“四·一二”政变,大革命失败。1926年7月,国共合作发动北伐。1927年3月,北伐军迫近上海。上海工人在周恩来、赵世炎领导下发动第三次武装起义,22日解放了上海。3月26日,蒋介石抵达上海。在日本帝国主义和江浙买办资产阶级的支持下,4月12日蒋介石发动政变,收缴了工人纠察队的全部武器,打死打伤300多人。4月15日,广  相似文献   

6.
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全国性的反革命政变,导致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从胜利走向失败。每当论及这一历史事件,人们总以为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政变之后,随之在东南各省举行“清党”大屠杀,最后在南京建立反动政权。但历史的真相,却是蒋介石最早在福州发动“四·三”政变。当时的国民党报刊也公开认为,“此次清党运动以闽省为最早发动”,是所谓“中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初识毛泽东,是在1927年党的“八七会议”上。这年春天,邓小平结束了在莫斯科中山大学一年的学习生活,奉中共中央之命,回到国内。当时,正值国共两党合作走向破裂的前夕。这年4月,蒋介石叛变革命,发生了上海“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长沙“马日事变”。6月,邓小平在国内从事革命实践活动的第一站的冯玉祥部队,也开始对共产党人实行大清洗,“礼送出境”。邓小平根据党的安排,离开西  相似文献   

8.
江董琴,中国国民党左派人物,孙中山先生的忠实信徒,“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忠实而坚定的执行者,从辛亥革命到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都作出了相当大的贡献。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他不满于专制独裁,与邓演达一起创立中华革命党(第三党),并成为该党的主要领导人。1933年11月29日,为策应蒋光  相似文献   

9.
国共合作与大革命时期,工农革命运动与反革命势力的斗争十分尖锐激烈和紧张复杂。1927年国民党反动派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根据当时的形势和任务,我党在广东省海陆丰地区成立了“中共东江特别委员会”。在中共东江特委的组织策划领导下,海陆丰地  相似文献   

10.
1927.4.27--5.9武汉代表人数82人全国党员57967名生死关头中共五大,是在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中国革命与反革命势力激烈搏斗的紧急时刻召开的。随着北伐战争的节节胜利,北洋军阀势力分崩离析,帝国主义列强为了继续维持其自身在华利益,纷纷拉拢掌握国民党军政大权的蒋介石。许多地方军阀和官僚政客也改换门庭,投靠了国民政府。蒋介石的势力不断扩大,走上了军事独裁的道路。1926年末至1927年初,在广州国民政府的迁都之争中,由于中国  相似文献   

11.
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召开。这次会议,是在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路线在党内占统治地位的情况下召开的。由于当时情况复杂,加之党仍处于幼年期,这次会议没能担负起在危急关头挽救革命的任务。  相似文献   

12.
一九二七年四月三日,福建的国民党右派,秉承蒋介石的反革命意旨,在省会福州首先发动了反革命政变,继而推至全省,开始了屠杀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和革命群众,镇压工农革命的“清党”运动。福州“四·三”反革命政变的发生不是偶然的,它发生于蒋介石在南昌、  相似文献   

13.
“左联”,全称“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0年3月成立,1936年初解散,前后历时6年,但其筹创及影响,远胜于此,称“左联十年”.“左联”的成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文化革命步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即开始对中共的全面清洗和血腥屠杀;  相似文献   

14.
刘良 《党史文苑》2000,(2):29-31
打入特务组织秘密营救革命者   192 7年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一夜之间 ,上海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为了大肆捕杀革命者 ,国民党利用流氓头子陈群、杨虎 ,成立了“工会组织统一委员会” ,下设了一个调查组 ,指派青红帮头子常玉清担任调查组长。这个“调查组” ,实质上是特务组织 ,他们象一群凶残的狼狗 ,到处搜捕革命者 ,对革命组织起着极大的破坏作用。这天夜里 ,十几个年轻人正围坐在湖州会馆秘密开会。外面突然传来一阵密集的枪声 ,这些年轻人当即夺门而出 ,冲出包围。没过几天 ,他们中的一人摇身一变 ,成了“工统会调查…  相似文献   

15.
一、与父母生离死别 毛岸英1922年10月24日出生于长沙清水塘,毛岸青1923年11月13日出生于长沙东乡板仓,毛岸龙1927年4月4日出生于武汉。毛岸龙出生后第8天,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这时期毛泽东、杨开慧带着3个孩子和保姆陈玉英住在武昌都府堤41号。7月15日汪精卫集团“分共”叛变后,共产党人全部转入地下。8月7日,毛泽东在汉口秘密参加了中共中央召开的紧急会议。会后第5天毛泽东即以中共中央特派员身份从武汉动身赴长沙,准备领导湘赣边界  相似文献   

16.
熟悉中共党史的人都知道,蒋介石在北伐战争期间就开始秘谋“清党”,因为当时年轻的共产党政治上不够成熟,不能及时洞察其奸,以至发生了“四·一二”反革命事件。对于蒋介石的阴谋,并非所有的人都蒙在鼓里。郭沫若对此就有清醒的认识,并进行了“笔伐”,他在 1927年初写下的《请看今日之蒋介石》一文中,第一个震聋发聩地喊出了打倒蒋介石的口号!  相似文献   

17.
黄郛字膺白,浙江杭县人。人们熟知他在1933年5月任行政院北平政务整理委员会委员长期间,与日本侵略者达成丧权辱国的《塘沽协定》的史实。但是对他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所扮演的角色鲜为人知。事实上他不仅参于了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密谋过程,而且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他运用自已在北洋军阀政府中任职的社会关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将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至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动分为三个阶段,通过对这三个阶段内英、美、日三国破坏中国革命策略手段的探讨,说明帝国主义在极力保持其在华权益的总政策之下,所采取的破坏中国革命的策略是灵活多变的;并且说明蒋介石之所以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除了他个人的阶级本性所决定之外,帝国主义列强的武力威胁和分化拉拢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红色中华的诞生,是中国革命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虽然它不为国民党反动派所欢迎。大革命时期,年幼的共产党把国民党视为同胞兄弟,加以团结和支持,想藉此完成国民革命的使命。岂料同床异梦,先是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接着,以国民党“左派”自居、并被中共领导人陈独秀看好的汪精卫也翻脸不认人,与蒋介石同流合污,携起手来一起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孙中山旗帜下的国共两党和各界人民的统一战线及一切革命政策,遂被破坏殆尽,轰轰烈烈的大革命遭到惨重失败。然而,不屈不挠的…  相似文献   

20.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政变,开始了对革命工人、群众的大屠杀。接着,四川的杨森、湖北的夏斗寅等也纷纷受蒋的指使,挥舞起砍向革命者的屠刀。中国的上空顿时笼罩上了一层乌云,大革命的前途也随之黯淡下来。但以中国共产党人为首的革命势力是不甘于革命被如此践踏的,他们纷纷行动起来,言诛笔伐,举矛拿刀,冲上了革命的浪端。就在他们中间,有一支由二百多名女学员组成的“娘子军”……出发前夜1927年5月中旬,中央军校武汉分校的女生队接到命令,要他们随由叶挺领导的中央独立师一起,去迎击杨森和夏斗寅进攻武汉的反革命军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