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为农民提供的各种信息,为开拓农村市场增加农民收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从服务情况看,往往是重视了农副产品的产销信息、劳务输出信息等外向型信息的服务,却忽视了对农民进行正确的消费引导,甚至在农民消费信息服务上存在空白,农民无法迅速掌握消费信息,甚至有时被假冒伪劣商品所坑害.为此,建议有关部门结合农村实际,建立农民消费信息"三级"服务网.  相似文献   

2.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向万忠 《探索》2003,(6):107-108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我国农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这些发展变化中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思想问题.总结过去我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教训,对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尤其是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民思想教育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目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都是与农村市场的需求增长缓慢有关。农村商品市场发展滞后,是我国社会再生产的最大梗阻。因此,开拓农村市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农村商品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一是农村购买力水平较低;二是商品供给结构不合理;三是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建设落后;四是农村消费环境差。为此,开拓农村市场必须确保农村居民现金收入较快增长,提高农民购买力水平;必须顺应农村市场的需求,及时调整新产品结构;必须尽快培育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流通组织;必须以小城镇建设为突破口开拓农村市场。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商品经济发展迅速,大部分农民已经逐步走上市场,尤其是发达地区农民深受其益。但是,贫困地区农民进入市场步履艰难,其经济状况已经远远落后于发达地区,如不引起高度重视,地区之间农民的贫富差距将拉得更大。因此,引导贫困地区农民进入市场,是当前以及今后农村各级组织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任务。贫困地区地处偏僻,信息闭塞,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简陋;农民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展开,我国农民的政治文化素质不断增强,政治参与水平也随之提高.但伴随着社会转型的逐步深入,我国农民的非制度政治参与呈现扩大的趋势.非制度政治参与是一种失范的政治参与,给我国农村政治稳定与政治文明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破解农民非制度性政治参与,必须加强法律和制度建设,为村民自治发展提供硬性保障;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为农民的制度化参与提供组织保障;提高农民素质,扫除农民制度内参与的人为障碍;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为农民的制度内参与提供物质保障.  相似文献   

6.
培植农民购买力开发农村市场刘广琳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市场演变简况先快速发展,后相对萎缩,尔后是渐次拓展。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市场演变之梗概。所谓"先快速发展",指1978年至1985年期间,农村市场呈明显扩张态势。农村社会商品零售额,1978年为810...  相似文献   

7.
繁荣农村集市激活农村市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纯 《求实》2001,(2):62-63
农村集市的繁荣兴旺,可以激活潜力巨大的农村市场,为加快农村的现代化、工业化进程服务.当前农村集市在促进商品流通、发展地方经济等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但在集市的建设、管理、商品供应等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如何使集市的发展与开发农村市场有机结合起来,本文从加快市场体系建设、优化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民的消费结构等方面进行了一些对策性思考.  相似文献   

8.
一、启动农村市场是启动全国市场的重点我国市场的大头在农村。我国现有人口十一亿八千万,九亿在农村。农村居民的储蓄额占城乡居民储蓄额的一半;货币流通量占全国货币流通量的60%以上;农村社会商品零售额占全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50%以上,而且随着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一比重还会进一步提高。因此,要解决目前的市场疲软问题,必须启动农村这个最大的市场。如果没有农村市场的兴旺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就不可能有全国市场的繁荣和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到本世纪末中国实现“小康”社会也就是一句空话。我国目前的市场疲软已突出地表现在农村。1991年以来,国家又采取了提高粮油统销价格,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国家许多惠农政策的出台,为恰勒什海乡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从实践看,在坚持家庭联产承包经营方式的基础上,走合作化的道路,进行农村经营体制的创新,不断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实行新的组织方式、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是推动新阶段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再解放、再发展,实现农民与市场有效对接。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当今中国,正处于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新时期。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是实现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的根本途径。要改变我国农村的落后面貌,就必须发展农村市场经济,引导农民参与市场竞争,但由此也带来了农民角色的冲突问题。一、农民双重角色的形成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广大农民正以不同的方式进入市场,一方面以商品市场竞争主体的身份从事着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另一方面又以要素市场主体的身份进入市场提供劳动力。这两种方式的出现,表明农民双重角色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我国70%以上人口在农村,农民问题在整个经济、政治、社会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新的历史时期,认真研究和掌握农民的思想状况和心态,对于全面推进改革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当前农民思想主要变化趋势改革开放20多年来,农民的思想觉悟、法律意识、文明程度、进市场闯市场的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出现了以下四个转变:一是由追求温饱型向追求富裕型转变。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进市场、闯市场的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农民已不满足单一的种植方式,逐步向加工业和饲养业延伸;不再满足单纯搞…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参与机制构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当前我国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目标,重点和难点在于完善农村的公共服务,而"国家单方供给"造成农村公共服务所需资金严重不足,供给效率低下。究其因,主要是因为政府职能定位不明确、市场力量参与不够、社会力量的作用发挥不充分、农村社区和农民自身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应依据农村公共服务的不同层次和属性,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农民自身等主体多元参与的机制。  相似文献   

13.
乡镇工业的发展,改变了农村的经济结构,加快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关系的形成,乡镇企业逐步推行股份合作制,尤其是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以后,这一改革在越来越多的地方迅速推进.乡镇股份合作制企业迅速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是我国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它是中国农民的又一伟大创造.但是,如何形成股份合作制企业的正常运行机制,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实践看,要使乡镇股份合作制企业健康运行、充满活力,必须处理好十个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社会秩序的均衡在于契约关系的均衡.人民公社时期集体租金激励对正常契约激励的替代严重扭曲了农村社会的契约关系,民间分散与自发的改革则是从正规契约的边际寻求非正规契约的租金激励开始.以政府为主体的改革是对自由契约权的逐步确认和下放,但是计划体制的遗留和国家的过分干预往往使得农民的市场契约权无法实现,以致对抗不均衡秩序的事件有所增加.自由契约权的复归是农村社会稳定和进步的基石,也是当代农民的诉求.  相似文献   

15.
《党建》1994,(9)
解决农民看电影难的问题纪胜我国有12亿人口,8亿农民,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国情。农村的电视机普及率大大低于城市,所以许多地区农民的文化生活还主要靠看电影。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近年来我国农村电影市场严重萎缩,据不完全统计,1993年全国农村放映队比1992...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买方市场初步形成,农民增收趋缓,特别是随着我国加入WTO,农产品的竞争日趋激烈。如何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已成为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小康目标实现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实践证明,全面实施标准化生产,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和有效途径。一、实施标准化生产,是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必然要求农业标…  相似文献   

17.
我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在农村。中国社会是不是安定,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因此,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一个事关全局的大问题。为开展农业与农村问题的调研,中共中央党校“三农”课题研究组湖北省子课题组对制约我国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比较深层次的问题,在湖北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形成了《乡镇企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制度创新》、《关于开拓农村市场的对策和思路》、《减轻农民负担必须综合治理》等三篇调查报告。本刊从这期起,分期刊登以上三篇调查报告,以期引起大家对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王涛 《实践》2003,(12):34-35
一、新形势对小城镇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一)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是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变化,对加快小城镇建设提出了客观要求.一部分先富起来的农民要求进入城镇,用他们的积累制造新的财富;农村和农业发展迫切需要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服务和支持,农村企业进一步发展,需要逐步向小城镇相对聚集;农村各业的全面发展,迫切要求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增加农民收入,需要通过发展城乡经济培育新的收入增长点;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合理有序地进入城镇寻找新的就业岗位国民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改变农村环境,扩大农村需求.   ……  相似文献   

19.
陈永昌 《奋斗》2002,(11):12-13
我国加入WTO后,农业作为一种基础产业和弱势产业,受到冲击将是不容回避的现实。解决这个问题出路不外乎四条:一是从科技层面看,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业生产率,提升农产品的竞争力;二是从经济层面看,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快流通体制改革,加大政府在绿箱政策上的投入;三是从社会层面看,发展小城镇建设,转移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提升农村消费能力,确保社会稳定;四是从制度层面看,从解决农村生产关系入手,  相似文献   

20.
<正> 一、改革20年都江堰市农业、农村经济的巨变。1.农业连年丰收。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适应了现阶段我国农村生产发展水平,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产量猛增,生活质量大为改善。但同时,也有制约该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一是思想观念受农耕文化的影响,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竞争环境;二是土地资源和气候条件的制约;三是农民文化素质低,农业科技队伍青黄不接,市场发育不良,流通渠道不畅。因此,必须坚持不懈地抓好基础性工作,增加农业投入,研究制定保护政策,促进农业科研进步。要以市场为导向,增收为目的,加快农产品结构调整,提高庭院经济质量,逐步向产业化经营发展。2.乡镇企业异军突起。20年来的农村改革,使农民充分认识到种田吃饭,只能填饱肚子,要想增加自己的收入,必须实现农业现代化,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和乡镇企业二次创业。在乡镇企业发展中始终走在全省的前列,1997年乡镇企业总产值14.31亿元,农民收入稳步增加,人均纯收入2434元,全市农村基本达小康。3.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改革20年来,都江堰市农业产业化发展较快。较大的是弥猴桃生产基地,早在80年代就已经建立了弥猴桃生产、深加工、销售的产业化体系;川芎等药材的产量也较大,同时也发展到了一定程度的商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