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宁  张科 《人民论坛》2023,(21):59-61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集体土地所有权,坚持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服务集体成员,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立法的起点和归宿,更是农村集体经济立法的基本遵循。农村集体经济立法面临的变化,彰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时代特色。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要立足现实需要,不搞“一刀切”;回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求,合理配置集体生产要素;保持前瞻性,为进一步深化改革留有余地,助力实现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和集体成员的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2.
任怡多 《求索》2022,(3):162-170
农村集体资产股权的管理模式主要存在三种实践样态,即静态管理模式、动态管理模式和折中管理模式。影响股权管理模式选择的因素包括公平与效率的价值理念、集体经济组织的社区属性与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在提倡选择股权静态管理模式的同时,也可承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允许成员通过民主决议的方式确定股权管理模式,以“宜粗不宜细”的立法方式将股权管理模式的规范内容作为任意性规范。  相似文献   

3.
《人民政坛》2014,(9):47-47
韩松在《法商研究》2014年第2期载文《论农民集体成员对集体土地资产的股份权》认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农民集体成员对集体资产享有股份权是对农民集体所有权理论的重大突破,解决了单个农民作为集体成员的一分子通过何种途径参与到集体土地所有权的行使中去,分享行使土地所有权带来的收益问题。农民对集体资产的股份权针对的是集体资产,并不是对集体的全部财产。  相似文献   

4.
吴霞  彭力 《岭南学刊》2001,(1):55-58
农村集体资产是广大农民多年来辛勤劳动积累的成果,是发展农村经济和实现农民富裕的重要物质基础.根据近两年广东省对农村集体资产的清产核资,全省农村集体资产总额已达4661亿多元.管好、用活这些资产,对于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保持农村社会稳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对广东省的调查,就全省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与营运的形式、存在问题和发展对策,谈些粗浅看法. 一、广东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与营运的形式 根据我们 对广东各市县的调查,在多年的实践中,各地对集体资产的营运和管理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孙迎春 《人民论坛》2020,(12):76-77
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是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其有效治理事关农民个体权益和集体经济利益的保护。建立村党支部书记担任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董事长的对接机制、村党支部领导的外部审计机制和派生诉讼制度,既有助于完善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治理结构,也能够切实把党的领导落实到乡村治理中去。  相似文献   

6.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在原有农村集体经济基础上的创新和发展,是产权明晰、成员清晰、权能完整的农村集体经济。近年来,随着重庆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形式得以不断创新与发展,实力得到不断巩固和增强。进入新发展阶段,进一步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一、重庆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探索实践重庆积极探索基层党组织引领下的集体所有制有效实现形式,以资金、资产、资源为纽带,盘活农村集体资产,激活生产要素潜能,较好地实现了集体资产和股份收益保值增值。(一)深化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重庆先后4批次承担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任务,并于2019年6月被纳入全国整省试点单位。通过全面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成员认定、股权量化、登记赋码,推进股份合作制改革,实现了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和成员股东平等享受增值收益。截至2020年底,重庆已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任务,共核实农村集体资产1089亿元,确认集体经济组织成员3800万人次,量化资...  相似文献   

7.
《群众》2015,(2):16-18
<正>近年来,我省各级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大力推进以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建设,通过明晰产权归属、界定成员资格、固化量化到户,推动农村集体所有制由成员共同共有向按份共有转变,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组织形式和发展机制,为全省的城乡发展一体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作出积极贡  相似文献   

8.
刘爱军 《群众》2023,(10):48-49
<正>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发挥社会主义公有制制度优势、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全国首批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试点省份之一,江苏积极探索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合作经济和股份经济,有力促进了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和农民增收致富,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  相似文献   

9.
张惠平 《西部社会》2003,(10):23-23,25
农村经营管理工作是党的农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土地承包、农民负担、农村集体财务与资产等“三大管理”和农业产业化、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三项指导”工作,是农村经营管理的主要工作任务,也是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得以贯彻落实的主要渠道。切实加强农村经营管理工作,已成为新时期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十六大提出的  相似文献   

10.
钟瑛 《北京观察》2012,(6):12-14
正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存在问题的根源在于,集体所有制下农村集体资产的产权量化程度低及产权分布不合理,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资本化改革。农村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重要载体,是坚持和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制度基础。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不仅意味着村民负担的减轻、收入的增加,在更大程度上意味着村民福利的改善。因此,广大农民具有发  相似文献   

11.
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的实现——基于法律的角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的成员权与集体经济组织的团体制度密切相关,只有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造成独立的民事主体,才能构建科学、合理的成员权制度。同时,相异的团体性质也存在共性的成员权机理,包括意思表达程序、资格确认方式等。现阶段,应先确定成员权制度的基本内容,逐步将其改造成基本的民事权利,以完成对农民权益最周延的保护。  相似文献   

12.
集体成员资格认定对保障农村妇女权益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现阶段,妇女集体成员身份模糊化是引发其权益被侵害的重要原因,农村集体成员身份确认具有复杂性,需要统筹考虑户与户内成员关系、成员资格的实然与应然问题以及成员身份与集体股权分配等问题方能有效保障女性群体的权益。通过回溯农业合作化运动以来的制度沿革可以发现,在农村集体经济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党和国家始终强调农村妇女的成员身份,维护和保障农村妇女的合法权益。结合相关个案和司法实践分析,农村妇女集体成员权受损的现实表征既体现在因土地征收、集体收益分配等导致的财产性权益被侵害,又表现为参与集体资产经营及监督决策的社会性权益被剥夺。目前,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畅通了妇女作为农村集体成员权益被侵害的司法救助和公益救济途径,为今后农村妇女维权工作提供了法律指引。  相似文献   

13.
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要管理好集体资产”。但是农村财务清查表明,一些地方的集体资产内部管理失控,集体资产流失严重。因此,如何搞好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发展集体经济,这始终是农村经济中重大而又艰巨的课题。笔者...  相似文献   

14.
周放 《半月谈》2004,(9):47-49
“村股份合作社”破土而出。无锡市北塘区黄巷镇前村村民马建芬.2004年1月18日第一次从村里领到一笔特殊的钱。马建芬拿出一个小红本.封面印着“北塘区股份经济合作社股权证”。股权证的内容是:股东姓名:马建芬.量化股数(股):10.24.每股金额:1000元。根据前村股份经济合作社2003年4月组建后集体资产收益和分红办法.每股红利被确定为55元。谈到首次获得村集体资产的股权收益.马建芬脸上的笑容格外灿烂。据村支书马德其介绍,前村2003年4月正式成立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将2000多万元经营性集体资产作为总股本.股权量化给1000多个符合条件的村民.2003年成立股份合作社后8个月经营收益总计450多万元,其中170万元作为红利分给股东,剩余250万元用于公益管理和滚动投资.  相似文献   

15.
如何确定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关系到农地产权的实现,关系到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我国现行法律(特别是《物权法》)均没有解决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问题,造成其主体虚位;农民集体三级所有,村民小组为基础更符合我国农村实际;乡镇、村、村民小组应建立以土地为核心的集体经济组织,由其代行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将农村“三变”改革与乡村振兴工作紧密结合,聚焦乡村闲置资产资源,大力实施“千村千企”战略,积极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推动“沉睡资产”重新焕发生机活力,实现“涅槃重生”,推动全县农村集体经济显著增强,农民财产性收入显著增加,形成农民、经营主体、村集体三方共赢局面。2022年,全县百家村企整合流转土地8.2万亩、村集体资金3201.55万元,  相似文献   

17.
冯锦彩 《前进》2008,(5):42-43
“城中村”即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村庄,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存在的差异和矛盾在城市化进程中的集中反映。“城中村”改造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村集体经济改制为股份制企业的环节是整个“城中村”改造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这一环节涉及到村集体资产的清产核资、股份配置、折股量化等一系列村民高度关注和利益矛盾相对集中的问题。如果改制的模式选择不当,极易导致农村集体资产流失、村民合法权益受损等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18.
房绍坤  宋天骐 《探索与争鸣》2022,(1):119-128+179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的内部治理存在治理机构形骸化、法人章程形式化,治理方向市场化与集体化的矛盾以及成员股东治理专业水平低与非成员股东治理缺位的矛盾等困境。这些困境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负外部性和特别法人制度设计的理念偏差,而矫正负外部性与理念偏差的具体改革路径,在于通过多种方式激活农民主体参与治理的动力,并将外部力量转化为法人发展的内生动力。应在明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特别性的基础上,分类施策,允许部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探索参与市场经济的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19.
李蕊  牛月 《人民论坛》2024,(3):52-54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管好用好作为农业农村发展基础要素的农村集体资产。当前,一些地区在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中面临管理手段单一、理念陈旧、人才匮乏等现实困境,亟需依托专业化管理人才队伍建设,逐步转变轻视非经营性资产管理的陈旧理念,补齐乡村振兴短板,兼顾集体资产管理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推动对于集体资源性、经营性及非经营性资产的协同管理。  相似文献   

20.
《贵州政报》2022,(11):48-53
<正>黔农发〔2022〕37号各市(州)、县(市、区、特区)农业农村局: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巩固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探索发展新型集体经济有效形式,保障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扎实推进农民增收,现就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经营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