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张旭 《前线》2023,(6):44-45
<正>近些年来,反智主义在西方国家日益成为一种社会思潮和大众文化,其最根本的特征,是对科学和知识的否定或歪曲理解,是对自然和社会理性认知的思想反动。当前,借助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反智主义已经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社会思潮范畴,所呈现的是对世界观和价值观的破坏和颠覆,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警惕。  相似文献   

2.
马哈伊斯基主义对中国共产党内在知识分子问题上“左”倾错误的形成和发展有着相当程度的影响。大革命失败后,在共产国际代表的传播和推动下,马哈伊斯基主义开始在中国共产党内表现出来。从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到六大召开,再到1929年王明回国,中国共产党内反知识分子的倾向由此逐步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3.
唐海华 《新视野》2006,(2):69-71
近代西方的入侵引起了中西之争,更引起了古今之争。在思考传统与现代关系的过程中,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由于急迫的功利主义需要,在“以思想文化解决问题”的主导下,对传统和现代进行形式主义的比较,导致对传统做简单的整体性肯定或否定,形式主义的思维方式使得知识分子很容易从保守的立场转向激进反传统主义的立场。今天,在传统与现代关系的处理上必须放弃形式主义的二分法,对于传统应当采取批判兼继承的创造性转化策略。  相似文献   

4.
培育大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在教育理念上必须坚决反对反智主义,克服知识板块论和知识中心主义教育观的局限性,真正把大学看作一个探究的场所。其次,必须克服过于专业化的培养模式,创设菜单式的自主成才培养模式。再次,必须改革现行大学内卷化的教学模式,提倡发散式的、开放式的、探索式的、启发式的和讨论式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5.
《无能子》是唐末一部重要的政治思想著作,成书于跌遭丧乱之衰世,故而伸无君之旨,足以远继鲍生,为庄学之正统。及至近代未受学界重视,然其无名与无心之政治哲学基础、基于"圣""王"合流而形成的君臣批判、原始的平均主义与乌托邦政治、与西方自发展理论暗合的无为政治都对后世有重要的启迪作用。它至少形成了四股思想潜流,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上占据一席之地:自我管理、有限政府的无为政治;万物同根、崇尚自然的生态政治;崇尚平等、厌弃名利的反物质主义;叛逆知识话语体系的反智主义。  相似文献   

6.
正近期,西方社会陷入了多事之秋:"脱欧"后的英国进一步迈向孤立主义,美国开始挑起贸易战、发动了对叙利亚的军事打击,法国极右翼势力"国民阵线"、荷兰自由党在各自大选中攻城略地,德国的民粹主义政党选择党成为联邦议院的最大反对党,而意大利五星运动更是在今年3月份的议会选举中成为得票最多的政党。反全球化、疑欧主义、反建制、反移民等各种势力在西方国家政治舞台上轮番粉墨登场。与此同时,西方国家内部政治分裂  相似文献   

7.
<正>一些转型国家推行西方经济理论的"休克疗法",普遍遭遇经济危机、停滞和崩溃——我常讲我是自鸦片战争以来的第六代中国知识分子。中国知识分子素来以天下为己任,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从天朝上国变成"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一个受到列强欺凌的国家,自此,知识分子开始追求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努力让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  相似文献   

8.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列强的不断入侵,中国一步步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面对危难深重的祖国,一些具有进步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把求索的目光投向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并在世界范围内找寻救国救民的真理。  相似文献   

9.
布坎南用公共选择理论对国家干预进行重新思考70年代西方奉行凯恩斯主义政策的国家普遍出现的"滞账"危机,促使经济学界对国家调控或干预问题进行重新思考,而其中对国家干预的动机和行为加以思考的结果,则促成了公共选择理论的产生。美国经济学家詹姆斯·麦吉尔布坎...  相似文献   

10.
政府重构:从官治到民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自刚 《探索》2002,(5):39-42
从官治主义政府走向民治主义政府是上世纪公共行政变迁的基本线索之一。从价值基础与学术渊源上讲,公民参与式行政瀑于官僚制向民主制的转型。从现实进程看,西方国家在务实主义和务虚主义的双重层面上致力于参与式行政改革,并形成若干改革模式。中国的参与式行政是伴随经济和政治民主化改革并受西方国家相关影响而兴盛起来的,对其成就与不足,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西方发达国家的宏观调控于良春早在本世纪初,就有一些西方经济学家对市场调节的完善性提出了疑问。三十年代的大危机则粉碎了市场调节尽善尽美的神话。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经济政策上,以凯恩斯主义为代表的国家干预思潮取代了新古典经济学的自由放任思潮。从此资本主义国...  相似文献   

12.
西方经济学百年回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经济学在经过了几百年的演变之后,20世纪发生了较大变化。在过去的百年中,西方经济学的发展是与碰撞和裂变、斗争和困惑、异化与交融交织在一起的。  一、政府或市场:永恒的一条主线  迄今为止,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济发展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即早期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和现代有国家干预调节的市场经济。20世纪西方经济学的发展是紧紧围绕着政府和市场这一主线展开的。国家干预主义与自由放任主义两大思潮之间的分歧与论战,早在15世纪末西欧封建社会逐渐瓦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萌芽时期出现的资产阶级最初的经济学说--重…  相似文献   

13.
康德认为启蒙是一种状态——结束人类的未成年,走向成熟的彼岸。而这一切需要不屈从任何权威的"批判"。《无能子》虽成书于唐末却带着它独有的批判精神,它不是对短暂而逝的现在的感受,而是将现在"英雄化"的意志。其思想与后现代沟通契合,它那自我管理、有限政府的无为政治;万物同根、崇尚自然的生态政治;崇尚平等、厌弃名利的反物质主义;叛逆知识话语体系的反智主义,让人感受到批判作为一种具有现代性特质的启蒙意味。  相似文献   

14.
知识分子担当社会责任的独特方式是什么?中国知识分子的角色定位以及与之相关的学术传统是否存在某些误区? 西方知识分子以为学、求知为使命,知识则以达到普遍性和确定性为目标.为了达到普遍性与确定性,西方思想家习惯以纯概念象进行逻辑推演,并对知识大厦的基础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5.
从一般常识来说,知识分子首先是有知识的,是“脑力劳动者”。过去我们一般把受过中等教育的就算作知识分子,如今人事部门又将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算作知识分子。这是从教育背景上划分。社会学家通常从职业或知识分工角度界定,一个最著名的定义是:知识分子就是在社会中频繁地运用一般抽象符号去表达对人生、社会、自然和宇宙理解的人。这一划分具有较广泛的适应性和语用功能。随着社会和知识的分工越来越细密,知识体制的强化和扩张,当代知识分子也越来越职业化,在这种背景下,美国的一个社会学家将知识分子归在一个所谓“文化资产阶级…  相似文献   

16.
绿党又称生态主义政党,最早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在西方国家兴起的环境运动、女权运动、和平运动等新社会运动。随着西方社会思潮向全球传播,以及发起和积极参与新社会运动的各种绿色和平组织逐渐政党化,绿色政治思潮及绿党对各国政党政治的发展和世界政党格局的演变正在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近些年来,一些绿党逐渐进入国家政治的核心,并走上国际政治舞台,成为在本国、本地区乃至世界上颇具影响的新兴政治力量。  相似文献   

17.
1980年代末,西方学者首提"公共知识分子"的概念,意在借此称谓重塑西方年轻一代学者的社会责任和对公共事务的关切。新世纪伊始,"公共知识分子"的概念传入中国,一批知识与文化精英通过"公共知识分子"修辞的社会影响力,在公共舆论场域开始发挥话语引导作用。然而,随着新兴互联网信息传播媒介的强势崛起,"公共知识分子"的内涵在网络上逐渐变化,甚至异化为一个带有负面色彩的标签。本文通过对这一变化过程及其影响机制的梳理,发现变化的原因乃在于网络信息传播结构变化所导致的舆论群体构成变化、国家加强对舆情引导与公共知识分子批判性意识之间的张力。在自媒体时代,构建公共知识分子与舆情管理者的良性互动十分必要,这既需要公共知识分子在保持理性批判精神的同时要适应体制和政策,也需要舆情管理者以理性和开放的心态来对待社会批评。  相似文献   

18.
李衍增 《唯实》2006,1(10):20-24
马克思主义能够在华传播,并为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所接受,从文化角度看,经世致用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华传播的思想依据;鸦片战争失败后出现的向西方学习的潮流,迈出了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一步;对中西文化的比较,使中国人最终选择了既来自西方文明又对资本主义极具批判精神的马克思主义;中国政治文化中的“大同”思想和朴素唯物主义传统与马克思主义的契合,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在华传播.  相似文献   

19.
五四"反传统"的提法并非对五四运动的全面概括,而是其中一种诠释话语,在20世纪80年代末从国外和港台传入大陆后,学术界产生巨大反响和争论.五四知识分子以"西方"为参照,通过对中国道统的否定、学统的解构和文统的革命,来达到思想启蒙、实现人的现代化的目的,其实质并非"全盘反传统主义".五四"反传统"为旧传统向新传统的转化开启了门径、为旧儒家向新儒家的转化提供了契机,至于后来出现的包括"文革"在内的一些过激事件,虽然不能说与"五四"毫无关联,但与"五四"本身并无必然的因果关系.对待"传统"的正确路径应当是遵循"传统"的特性和规律,形成对本民族传统的自觉意识,进而处理好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李健全 《学习月刊》2011,(20):50-51
基础主义是西方思想史上重要的思维方式.其源头最早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而亚里士多德的基础主义知识主张主要集中在《后分析篇》中。从中世纪开始.基础主义成为知识思想的主导,阿奎那对《后分析篇》的评注也成为基础主义的经典版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