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群众》2017,(10)
<正>江淮生态大走廊地处南水北调东线长江与淮河流域之间,以京杭大运河为主干线,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输水线路所流经的地级市为主要范围,包括江苏省扬州、泰州、淮安、宿迁、徐州5市。江淮生态大走廊串联长江和淮河两大水系,是长江、淮河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带,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是淮河入江入海通道的重要缓冲区,也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最重要的水源地和清水走廊,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是实施国家南水北调工程、保障南水北调东线输水水质稳定达标  相似文献   

2.
《群众》2017,(10)
<正>江苏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在南水北调沿线高起点规划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以此为主轴构筑起江淮大地的生态安全屏障"。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江苏省全国人大代表联合提交了《关于将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纳入国家生态建设规划的议案》,引起各界广泛关注。江淮生态大走廊,从南向北是国家南水北调东线输水通道,从北向南是淮河入江通道;南接"长江经  相似文献   

3.
<正>江淮生态大走廊,是国家南水北调东线输水通道,从北向南是淮河入江通道;南接"长江经济带",北连"京津冀协同发展"都市圈,是两大国家战略的清水纽带和绿色脊梁。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在南水北调沿线高起点规划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以此为主轴构筑起江淮大地的生态安全屏障"。规划建设江淮生  相似文献   

4.
《群众》2017,(10)
<正>江淮生态大走廊纵贯长江、淮河两大水系,覆盖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源头及输水区域,自然禀赋优越,生态区位尤为重要。同时,该区域也是经济发展动力充沛、城乡建设十分活跃的区域。如何准确定位、突出重点、系统推进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值得深入探讨。江淮生态大走廊的定位与内涵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是江苏省委确定的省级跨区域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从战略定位看,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是落实中央"五位一体"总  相似文献   

5.
《群众》2017,(10)
<正>规划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对于保障南水北调东线水质安全、对接长江经济带建设、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保护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等都具有重大意义。去年11月,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在南水北调沿线高起点规划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以此为主轴构筑起江淮大地的安全屏障。"这标志着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正式上升为省级重大战略。之后,省、市两级都在努力争取将其纳入国家生态建设规划的"总盘子"。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江苏代表团代表联合提交了《关于将  相似文献   

6.
《群众》2017,(11)
<正>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指出,在南水北调沿线高起点规划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以此为主轴构筑起江淮大地的生态安全屏障。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江苏代表团将"推动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纳入国家生态建设规划"作为议案提交。根据规划,高邮80%的乡镇(园区)、650平方公里国土面积纳入江  相似文献   

7.
《群众》2017,(10)
<正>江淮生态大走廊和京杭大运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千年运河文化养育了这条生态廊道沿线的城市。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贺云翱多年来对运河文化研究深入,参与过多次廊道沿线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项目的规划,本期我们请他从文化角度谈谈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中的相关问题。【记者】江淮生态大走廊更强调区域联动发展,您认为这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发展思维?  相似文献   

8.
正特色小镇、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平台和有效载体。近年来,宝应县借力江淮生态经济区、江淮生态大走廊、大运河文化带三区建设的叠加优势,抢抓政策红利,在特色小镇、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上不断发力、持续推进,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与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还有一定  相似文献   

9.
《小康》2015,(7)
<正>确保南水北调工程发挥应有作用,成败在水质,关键在沿线生态建设,魏小东日前对记者表示,应该加大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线红线外生态带建设支持的力度确保南水北调工程发挥应有作用,成败在水质,关键在沿线生态建设。为此,中央从工程伊始就提出了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三先三后"原则,将南水北调工程打造成"清水走廊""绿色走廊"。  相似文献   

10.
正扬州版图上三分之二是田园,打造美丽中国的扬州样板离不开美丽田园的支撑。省市部署的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263"专项行动、江淮生态经济区战略,对建设美丽田园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了新的使命。打造美丽田园,应让"生态+特色+富民"成为主基调。为此建议:一、认识为基,提升行动自觉。思想决定行动。建设美丽田园,行动自觉是前提是基础,只有内化于心,进而才能外化于行。怎么提升行动自觉,当前应力避"四化"。力避"口号化"。美丽田园建设  相似文献   

11.
《群众》2017,(10)
<正>人类社会,因流域而生存和繁荣。流域生态,是"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水关系最为集中的体现。现代生产体系,似乎使得人类社会在地理空间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依靠流域生态,但国内外发展实践均表明,流域生态与区域发展的协同,是流域生态健康的基础,更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福祉。江淮生态大走廊流域,若要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人地、人水关系格局,则需要探寻流域生态与区域发展的最大绿色公约数。  相似文献   

12.
祁从峰 《群众》2022,(18):23-24
<正>建湖作为江淮生态经济区的核心板块,建湖县委始终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推进现代化建设的“破题之钥”,奋力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勇当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相似文献   

13.
张小辉 《群众》2023,(1):18-19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了重大部署,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宝应地处里下河腹地,是长江经济带、大运河文化带辐射重叠区域,作为江淮生态经济区重要板块,我们围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着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切实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为新时代里下河地区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相似文献   

14.
谭文骄 《政策》2010,(10):47-48
近年来,恩施市抢抓"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和沪渝高速公路、宜万铁路开通等机遇,以恩施大峡谷、恩施女儿会、恩施玉露茶"三张名片"为抓手,以恩施大峡谷黄鹤楼生态走廊等"八大生态走廊"为载体,致力打好生态牌、文化牌、旅游牌,  相似文献   

15.
余春存 《政策》2010,(8):47-48
竹溪县位于鄂、渝、陕三省市交界的秦巴山区,是连接华中地区、面向大西北、出入大西南的重要通道,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区。近年来,竹溪县委、县政府抢抓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建设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等机遇,以统筹城乡发展为目标,以305省道沿线的县河、水坪、城关、中峰、龙坝、蒋家堰等6个乡镇为重点,  相似文献   

16.
陈小卉 《群众》2023,(11):29-30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江淮生态经济区是江苏着力打造的“1+3”重点功能区之一,承担着展现全省生态价值、生态优势和生态竞争力的功能,是江苏永续发展的“绿心”。党的十九大以来,江苏省自然资源厅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力支撑江淮生态经济区绿色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生态越美丽、发展越兴旺、百姓越幸福”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7.
正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一项特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长达1277公里输水干渠分布在豫冀京津四省(市),为了确保一渠清水永续北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生态带建设是作好输水过程水质保护的重要保障。农工党河南省委会与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组成联合调研组赴河南省南阳、郑州、焦作、安阳4市8县(区),围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生态带建设(以下简称"生态带建设")进行了调研,了解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生态带建设现状、存在困难和问题。  相似文献   

18.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一项国家战略工程,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工程通水在即。毫无疑问,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极大提升北京市水资源承载能力,为北京市的水资源供水安全、生态安全、城市发展建设注入新的血液。  相似文献   

19.
重庆市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提出了着力建设都市发达经济圈、成渝经济走廊、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三大经济高地,并以此带动全市西部大开发的深入进行。三大经济高地之一的成渝经济走廊的建设,主要是充分利用成渝两地便捷的交通条件,发挥重庆、成都两大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强沿线城市的密切协作,推进沿线小城镇建设和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产业向沿线集中。作为  相似文献   

20.
<正>宝应是大运河起源地重要组成部分,是长江文化与淮河文化交汇的重要节点区域,同时也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重要生态区域、省“1+3”功能区格局中扬子江城市群的生态功能区、全国生态有机农业和现代农业发展基地。建议把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作为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突破口,依托运河沿线丰富的生态资源要素,抢抓政策红利,赋能宝应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