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今日浙江》2011,(19):66-66,F0003
近年来,浙江人防系统坚持把人防工作放到全省、全国的大格局、大趋势中去谋划、去发展。形成了人防工作不断向基层延伸、人防设施初步完善、人防事业朝体系化方向发展的格局,实现了人民防空为人民、人民防空促经济的历史性跨越。浙江省人防办先后荣获全国人防先进单位、全国人防机关“准军事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人防工程建设先进单位、全国人防通讯报道先进单位等荣誉。  相似文献   

2.
王冰 《群众》2023,(4):16-17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淮安是大运河文化带重要标志性城市之一。中办、国办印发的《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十余次提及淮安,将淮安定位为“千秋淮扬”文化高地。  相似文献   

3.
陈忠军 《中国保安》2005,(21):30-33
江苏省淮安市保安服务总公司创建于1988年5月,现有保安从业人员1500余人,保安人防客户单位500余家,联网报警用户450余家,运钞车40余辆,固定资产3000余万元。下辖武装押运护卫中心、五个保安大队、警犬大队、器材经营分公司、技防工程分公司、涟水县保安分公司、安全防范报警中心、保安培训中心等部门。建成国内先进的GPS卫星定位系统和电话联网报警系统。警犬“宁国”在沈阳举行的第二届全国警犬技术大赛中获得鉴别项目季军。近几年来,淮安市保安服务公司以“做大做强淮安保安”为基本思路,以“创淮安保安品牌”为目标,积极拓展保安服务领…  相似文献   

4.
淮思研 《群众》2022,(17):69-71
党中央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明确提出“3060”战略目标。江苏省“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碳排放提前达峰后持续下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建成美丽中国示范省份。”淮安是通济江淮的生态文旅水城,在苏北率先创成国家生态城市,也是国家低碳试点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正聚力聚焦打造“绿色高地”,全面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全力绘好“美丽江苏”淮安画卷,努力为我省在全国率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贡献淮安力量。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好地落实第五次全国人民防空会议精神和国家人防办公室印发的《人民防空机关“准军事化”建设标准(试行)》,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切实加强中央国家人防队伍建设,2006年5月下旬,中央国家机关人防办公室在解放军某部举办了两期人防“准军事化”培训班,中央国家机关人防办公室全体人员、各人防协作组组长单位的负责同志和“十五”期间中央国家机关人防先进单位代表和先进个人共67人参加了培训。培训班以军事训练为主,兼学相关军事理论,取得较好效果。第一,学习军事形势,更加深刻理解“准军事化”建设的意义。培训班邀请国家人防办柳庆森副局…  相似文献   

6.
《群众》2011,(7):53-54
如何创新基层社会管理,这是淮安市委、市政府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将精神文明建设融入基层社会管理全过程,这是淮安市创新社会管理开创的新思路。两者的有机结合,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和谐,淮安市连续两年荣获“中国和谐管理城市”奖,2010年荣膺“全国城市管理人民满意城市”称号,涌现出“亲民淮安”、“平安淮安”、“和谐城管”、“阳光信访”等一批基层社会管理的创新亮点。精神文明建设为什么能融入、为什么要融入、怎么样融入基层社会管理,这里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作简要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7.
《精神文明导刊》2011,(11):30-31
山东省莱芜市地处鲁中,总面积2246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27万,辖莱城区、钢城区和4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旅游度假区。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中国十佳和谐可持续发展城市”“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和“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城市”。2008年,获得“省级文明城市”和“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8.
《群众》2006,(11):51-51
“十五”期间,淮安市交通系统坚持水陆并举、城乡统筹,全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交通事业成为淮安“十五”期间投资最多、发展最快、效果最显著的一项社会事业,使淮安在苏北乃至全省的交通枢纽地位得以初步确立。淮安市交通局先后获得“全国军民共建精神文明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文明行业”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9.
去年,江都市先后获得了“江苏省文明城市”和“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市”荣誉称号。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富民强市”进程的要求出发,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与时俱进,明确了新一轮创建的总体思路——推进“五城同创”(创建学习型城市、诚信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其要求是到2005年,建成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学习型城市和诚信城市工作取得重大进展,跻身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行列,  相似文献   

10.
2009年,陕西省宝鸡市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建成国家森林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全国环境优美城市,荣获“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跻身“新中国60个城市发展代表行列”等提供了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相似文献   

11.
周青 《群众》2022,(6):35-36
市域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在市域范围内的具体实施,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石。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加强和创新市域社会治理,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决策部署,淮安紧紧抓住全国首批市域社会治理试点市契机,强化统筹统揽、抓好聚合融合、突出共建共治,走出了一条具有时代特征、符合善治规律、体现淮安特色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新路径,全力打响“淮尚善治”工作品牌,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淮安、法治淮安。淮安市委政法委荣膺平安中国建设先进集体称号,“三化协同”工作经验在全国试点推进会上交流,政法队伍满意率、扫黑除恶群众满意率、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等核心指标全省领先。  相似文献   

12.
陶勇  徐婷 《中国保安》2013,(23):46-49
湖北省襄阳市保安服务总公司是一家集人防、技防、武装押运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司。2000年、2005年,公司连续两届荣获“全国先进保安服务公司”称号,2011年,荣获“第三届全国优秀保安服务公司”称号,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相似文献   

13.
江苏淮安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故乡。京杭大运河与苏北灌溉总渠在此交汇,早在1800多年前这里就有了城郭。历史上淮安人文荟萃、人杰地灵,故有“襟吴带楚客多游、壮丽东南第一州”之美誉。在过去的一年里,淮安市在各个方面取得了斐然的成就。GDP超过500亿元;个体私营经济已成为淮安经济发展的主力军,“谁创业谁光荣、谁发展谁光荣、谁致富谁光荣”的观念在淮安深入人心;社会综合治理连续四年获得省委、省政府命名的“平安市”光荣称号;信访工作继续保持稳定,干群关系明显改善,呈现出和谐社会的局面。今明两年,淮安市将投资162亿元打造中心城市,全面实现“四城”(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省文明城市)创建目标。针对这些举措,本刊记者亲赴淮安,对市委书记丁解民进行了独家专访。  相似文献   

14.
《中国残疾人》2012,(2):15-15
日前,住房城乡建设部、民政部、中国残联、全国老龄办联合下发通知,对北京市等60个“十一无”创建全国无障碍建设先进城市予以表彰,同时授予长春市等30个城市“十一五”全国无障碍建设创建城市称号。  相似文献   

15.
徐成东 《群众》2022,(12):15-16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淮安作为大运河文化带重要标识性城市,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居于重要位置。近年来,淮安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决策部署,强力推进京杭运河绿色现代航运建设,着力打造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淮安样板”,现代航运、生态廊道、文化旅游功能得到显著提升,流淌千年的京杭运河淮安段被赋予绿色新动能,与日新月异的“运河之都”共同谱写新时代“壮丽东南第一州”繁华盛景。  相似文献   

16.
常熟是一座具有3000多年历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期以来,特别是1997年常熟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文明村镇工作示范点”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提高市民素质、人居环境质量和城市文明程度为目标,把创建融入发展大局,不断拓展创建空间,精心打造现代文明城市。在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和江苏省文明城市的基础上,去年一举夺得“六冠”: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境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全国畅通工程模范管理城市、全国“三五”普法先进(县)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襄樊市保安服务公司曾荣获首届“全国先进保安服务公司”荣誉称号。多年来,公司以公安部“加快规范和发展保安服务业”精神为指导,解放思想,锐意进取,人、技防范工作发展迅速,金融武装押运业务稳步推进,现有保安队员1354人、电脑联网报警系统用户220余家;押运客户4家、运钞车27辆、押运员150名;公司年营业额1520万余元,年创利税570余万元,总资产达940余万元,无不良债务和银行贷款;基础硬件设施完善,各项工作在全省名列前茅,连续五年被评为“湖北省先进保安服务公司”和“湖北省消费者满意单位”。人防工作中,公司以“争创示范岗、争当…  相似文献   

18.
四川成都,作为西南政治、经济文化和国际交流中心,以其发达的经济和良好的人居、投资环境位居西部城市综合实力之首,被誉为“最适合居住的城市”,是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加快了成都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步伐,也带来了城市治安防范工作的新时代。作为未来国际大都会的成都虽然有一支强大的治安与防范力量但其技术防范联网工程建设却不在全国的先进行列。大搞“科技创安”,力创建“平安成都”,是成都保安人当前的首要任务。 技术先行  迫在眉睫 传统的人防建设历来是治安防范工作的重点。四川省成都市保安服务总…  相似文献   

19.
“十五”期间,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人民防空办公室(以下简称国资委人防办)加强对人防工作领导和组织机构建设,逐级建立人防工作责任制,采取人防知识问答,制作人防挂图、人防宣传橱窗等形式宣传《人民防空法》,在抓好人防工程平时开发利用、使用管理和防汛,强化依法管理和依法监督、促进规章制度建设和管理规范化,提高人防干部队伍军政素质,对人防干部进行准军事化训练等方面,锐意改革,开拓创新,取得了显著成绩。国资委人防办2005年被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评为全国人防先进单位,2006年被中央国家机关人防委员会评为2005年中央国家机关…  相似文献   

20.
何乐 《群众》2023,(4):34-35
<正>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国内消费市场升级的高级形态,也是对接全球消费市场、吸引全球消费者的枢纽和平台。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南京坐拥“中华第一商圈”新街口,消费市场辐射南京都市圈3700余万人,是全国首个人均社零消费超8万元的城市,占领消费制高点、发展高度繁荣的消费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